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班级09机械类(四)班姓名刘晓冕课题名称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目录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多指手研究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1基本内容2.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预期研究成果3.1研究思路方案3.2可行性分析3.3预期研究成果4研究工作计划答辩意见(从选题、任务工作量、质量预期、可行性等几个方面)答辩组长签名: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意见签名:年月日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机械类09(4)班B09300418)1.1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有近60%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稻谷总产量近20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5;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最低。移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是移栽作业;与国内的水稻生产其他工艺流程相比,机械化程度也是最低的(收获机械化50%以上,种植机械化约12%)。目前,水稻移栽机械主要有水稻抛秧机、插秧机、钵苗栽植机,相应的移栽技术分别为抛秧、插秧和钵苗栽植。其中,水稻抛秧技术栽植浅、植伤轻、返苗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浅层根分布广,提早成熟,且增产增收,但是抛秧容易使秧苗倒伏、直立性不好,影响缓苗,进而影响产量;与抛秧技术相比,水稻插秧方式可以保证栽植秧苗有较好直立性,但与抛秧移栽采用钵盘育秧不同,插秧技术采用毯状秧苗,毯状苗几乎不能保留秧苗的成长土质及营养物质,插秧时秧苗断根多,缓苗期较长,要10天左右;而水稻钵苗栽植技术也采用钵盘育秧,综合了以上两种水稻移栽方式的所有优点,克服了不利的因素,钵苗栽植直立性好,无缓苗期,增产明显,成为当今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的研究重点。另外,目前超级稻种植都是采用手工移栽,要求每穴种植1到2株秧苗,用现有的毯状苗插秧种植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此精准移栽要求;用水稻抛秧移栽技术,难以保证栽植秧苗的直立性,影响产量;而用本课题提出的水稻钵苗栽植技术,即可以解决超级稻机械化种植需要每穴1到2株苗,又可以保证栽植秧苗的直立性要求,有利于超级稻种植的推广。水稻钵苗栽植是一种水稻高产的移栽技术。具有壮苗浅栽、缓苗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多、根系发达、提早成熟增产增收等优点,一直以来深受农民欢迎。水稻钵苗栽植在保证栽植钵苗的直立度后(与水平面夹角不低于60度),钵苗栽植方式较插秧方式增产10%-15%,因此增产效果明显。日本研究出的水稻钵苗栽植机(又称水稻钵苗摆栽机)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而且又是采用半硬塑胶穴盘,成本高,育苗要求也高,使想迫切改变手工劳作并提高稻谷产量的广大农村农民望而却步,黑龙江垦区五年前曾引进日本的两种水稻钵苗摆栽机进行试验,到现在一直也没有推广,不适合中国国情。近几年来,我国吉林省有几家企业一直在研究水稻钵苗栽植机,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应用推广,基本能够保证栽植钵苗有较好的直立度。其移栽机构采用多杆式移栽机构,移栽效率低,单行效率只有80株/分钟左右,由于多杆式机构的结构限制,移栽效率很难再提高了。其移栽效率远远低于步行式插秧机的插秧效率,更不用说与高速插秧机相比。为了实现我国水稻钵苗栽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满足广大农民的对水稻钵苗栽植机械化的需求,研究出一种新型高速水稻钵苗栽植机,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与经济价值。具有取苗与栽植苗功能的移栽机构,作为水稻钵苗栽植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已经成为制约高速水稻钵苗栽植机械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该移栽机构理论与创新设计研究已迫在眉捷。本课题通过开展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工作机理分析,依托课题组多年研究水稻种植机械的研究平台,对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进行创新研究与优化设计,发明一种新型的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并建立相应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促进我国水稻钵苗栽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今后高速水稻钵苗栽植机的研发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将直接指导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设计,特别是水稻钵苗栽植方式非常适合于超级稻的机械化种植,有利于促进超级稻种植的推广,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研究水平。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际应。1.2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发展概况自水稻抛秧或摆秧技术应用以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对有关水稻钵苗移栽机械进行研究。据有关资料报道,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和中国。1.2.1国外发展概况日本是水稻移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在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黑龙江省曾分别引进日本井关农机公司和实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水稻钵苗摆栽机,如图1.1(a)所示,该摆栽机一次可栽6行,采用半硬塑胶钵盘育秧苗,钵盘中的每个钵穴是上粗下细的圆锥杯,杯的底部有一小孔。采用从半硬塑胶钵盘底部将秧苗顶出的取苗方式,其工作过程示意如图1.1(b)所示。顶杆对准小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顶杆平移,另一种是钵秧盘平移。从结构发明的角度看,机构作用于土钵,土钵是固体,个体差异小,工作可靠,但是机构的运动是直线间歇运动。需要一套完成精确移动定位的机构,加工精度要求高,1.机架2.托盘3.拨杆4.输秧辊5.秧苗6.压盘板7.支座8.上拔秧辊9.下拔秧辊图1.3对辊式拔秧机构机构磨损后容易顶偏,造成塑料秧盘损坏,有时钵苗的秧根挂住钵盘,造成秧苗脱离不成功,这对育秧要求比较高。顶出的钵苗,通过分秧供秧机构将秧苗水平分送到两侧的旋转分插部件,由旋转分插部件将水平放置的秧苗转换成垂直方式入土,完成秧苗的田间摆栽作业。具有可成行摆栽带钵秧苗,株距准确,均匀性好,作业质量高等优点。但摆栽机具结构复杂,成本高,对整地和育秧质量要求均较高,同时半硬塑胶穴盘成本也高,从国内引进试验来看,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再如日本洋马农机株式会社的竹山智洋发明了另一种钵苗移栽机(专利号为:ZL200480007602.4),由驱动装置和两个栽植爪组成,如图1.2示。该移栽机构的驱动装置由两套行星轮系机构串联而成,回转箱相当于行星架,第一回转箱内有9个齿轮(其中2个是扇形齿轮)和一套摆动凸轮机构,第二回转箱与第一回转箱中的行星轮固接,内有5个齿轮,由第二套行星轮的行星轴输出运动驱动栽植爪实现取苗和栽植苗动作,该移栽轨迹较为复杂,如图2所示。该钵苗移栽机构的结构很复杂,可靠性不高,它的设计制造成本相对也比较高,所以该钵苗移栽机构未能得到实际应用。1.2.2国内发展概况我国在90年代后期,水稻钵体育秧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院校都开始进行钵体育秧技术与移栽技术研究。我国目前的有序钵苗移栽机构有较多种方式,现介绍几种如下:(1)对辊式拔秧机构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采用对辊式拔秧机构(如图1.3),实现了水稻穴盘育苗的自动拔秧。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输秧拔秧装置主要由输秧辊4、压秧板6、上拔秧辊8和下拔秧辊9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钵盘苗通过人工放在托板上并喂入到输秧辊4上,拔秧辊按一定传动比带动输秧辊4转动,当上下拔秧辊(8、9)的夹秧板对接时,靠夹秧板外缘弹性材料变形产生的夹紧力,将位于上下拔秧辊中间的钵苗夹持并带动其一起运动,最后使得钵苗与钵盘脱离;当上下拔秧辊转过一定角度后夹秧扳松开,钵苗落入导苗管,完成拔秧工作。但试验结果表明,秧苗营养钵湿度对拔秧力影响较大,作业效率低,拔秧辊释放钵苗后,钵苗沿导苗管滑落入水田中。该钵苗行图1.5空间连杆移栽机构简图1.秧钳2.压缩弹簧3.压缩杆4.秧钳固定套5.固定凸轮6.滚筒7.开闭凸轮8.取秧挡铁10秧盘图1.4机械手式抛秧机构栽机栽植苗方式是采用导苗管式,秧苗容易倒伏,很难控制栽植秧苗的直立度,将影响缓苗。(2)机械手式抛秧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设计的机械手式抛秧机构如图1.4所示。其工作原理为:秧钳的固定套4与滚筒6刚性联接,随筒回转。滚筒内是固定不动的凸轮5,它的最大突变点离秧盘最近,并对应于取秧位置。当挡铁8撞击开闭凸轮7使秧钳闭合夹秧时,伸缩杆3在弹簧2的作用下迅速缩到凸轮的凹处,将秧苗的钵体从秧盘孔中拔出并离开盘面。秧钳在随滚筒6回转过程中,伸缩杆3的端斜面与凸轮5的外轮廓接触并受其作用向外逐渐伸长。当转过180时,开闭凸轮7的撞杆受挡铁9的撞击,使其转过90将秧钳撑开,秧苗在秧钳回转惯性力及重力作用下抛向地面。秧钳抛出秧苗后一直保持张开状态,直至取苗位置后又开始重复上面所述的动作。该机械手抓取秧苗的准确度和伤秧是该机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机构在栽植苗时,由秧钳通过回转惯性力和重力作用将秧苗抛向地面,是一种抛秧移栽作业方式,因此,秧苗移栽的直立度也很难保证,将影响缓苗。(3)在空间连杆机构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开发了一种水稻钵苗精准栽植机械手机构,与拨杆式夹钳配合使用该机构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完全不同,它属于空间闭式链机构。图1.5所示为栽植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由可控变杆长RRRSR机构和拨杆式夹钳装置两大部分组成。而可控变杆长机构是由机架、主动件、连杆、工作杆和摆杆组成,并选取主动件杆1为杆长变化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