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顾秉林校开学典礼演讲.doc_第1页
清华顾秉林校开学典礼演讲.doc_第2页
清华顾秉林校开学典礼演讲.doc_第3页
清华顾秉林校开学典礼演讲.doc_第4页
清华顾秉林校开学典礼演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一份厚重的人生选择在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0年8月26日)校长 顾秉林同学们:今天,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你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为这座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问好:清华欢迎你!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学校,向辛勤培养你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们道一句谢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与信任!各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获得过各种竞赛的优胜。我还知道,你们当中有申办青奥会的形象大使,有玉树灾区英勇救人的“藏族小英雄”,还有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我为清华能迎来你们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高兴!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个“全球最美大学校园”里,你们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成才支持体系,包括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近三分之一学生将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国际培养环境,以及新生研讨课、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因材施教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从多个方面给予帮助,绝不会让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同学因为经济压力而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搭建了成就梦想的平台,但是梦想的彼岸还需要自己去找寻。高中时代,考入清华也许就是你们的梦想。现在,当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下一站的目标在哪里?选择了清华,究竟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或许会伴随你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从建校之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清华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毕生追求。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毅然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正需要每一个有理想的清华学子,勇敢地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责任”可以引领你们成长的方向。但要真正担当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刚才钱颖一教授提出希望同学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都非常赞同,期望同学们在校期间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尝试各种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健全人格。此外,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学阶段的学习看似轻松自由,但要想真正学好、学透,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设想和批判性见解,就一定要十分地踏实勤奋。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下功夫。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同学们不断追求的成长目标,而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清华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独特体育传统的写照。学校将在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并为同学们课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一流的设施和条件。希望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挥洒汗水,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把它长期保持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和习惯。同学们,明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走进清华,成为了百年清华校园里最年轻的清华人。近百年来,从这座校园里走出了大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衷心期望大家继承和发扬清华传统,勇于担当,茁壮成长,成为不负社会和时代期望的优秀清华人!谢谢大家!批判性思维与谦和为人顾秉林在清华大学200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入学清华的全体博士新生和硕士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在这秋风送爽的美好时节,又一批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加盟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目标扎实奋进的清华大学,作为校长,我既感欣慰,又感责任重大! 在座的各位,无论是清华的本硕博連读,还是从其它学校或工作岗位前来求学,对于你们来说,今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大家都会对未来有所追求、充满憧憬,正规划着将如何在清华度过这几年的宝贵时光。这里我也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谈谈为什么来清华求学深造。 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谈起进清华,往往会听到 “清华这块牌子含金量太高了,这可是无价之宝”这类的话。清华的牌子含金量高,没错,但大家不能忘记,正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激励着一代代清华人,造就了国家的栋梁之材;正是他们的真才实学和高风亮节,使他们后来成为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英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得到社会的认可,铸就了清华的品牌。 但大家都知道,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清华学生毕业后能否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所依赖的既不是“牌子”,也不是“帽子”。因此,绝不能只幻想着大师、大腕、大官的光环,只为戴上硕士、博士“帽子”,只为得到清华“牌子”而进校门,希望大家能象姚期智先生讲的那样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而来,为求真知而来。那种只为成大师之名来念学位的,其学问必不扎实;只为积大富之利而来念学位的,其学问必多浮躁;只为图大官之威而来念学位的,其学问必难规矩。不扎实,多浮躁,难规矩的学问,不仅不配得到学位,长远来看,还会有损于清华的“牌子”,有损于学术界教育界的声望,于人于己不利,于国于家有害。只有怀着“不为成大学者,只想做大学问;不为成大富翁,只求干大事业;不为成大官员,只愿建大功勋”的想法来读书,今天的求学深造才会扎实规矩,明天的硕士博士才有真才实学。其次,谈谈在清华治学与为人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里,我不打算系统、全面的讲这个问题,只想谈谈我最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某些研究生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比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当然有许多因素,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地把握批判性思维这一理念。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来谈。 先谈治学:研究生的学术生活,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研究,主要是研究。做研究一定要有创新。创新,意味着拓展出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或者对前人的工作做出修正。去年的此时此刻,我曾谈到创新需要好奇心,想象力,要有激情和勇气,今天,我要强调的是无论“拓展”还是“修正”,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这个前提。 第一,我想谈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一谈到“批判”,人们往往只是习惯性地从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去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批判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因而,批判也应包括关注优点和肯定长处的含义。这也正如罗素所讲的“需要注意的重点是,如果没有一个含有应当的前提,就不可能推导出一个告诉自己应当做些什么的结论。”我认为,所谓批判性思维,是面对认识的对象,做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或要有些什么新见解、新举措的一个系列的思考过程。显然,要得出合理的结论必须有正确的思考方法或途径。 第二,我想谈谈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这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是充分了解你的研究对象。这一点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牛顿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有所发现;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但正如西方学者指出的,“他读尽了在他之前的每个经济学家的作品”。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完全“读尽”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的收集、整理典型的各类信息,把握足够的材料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肯定或否定都言之有据。现在,个别博士或硕士论文里的文献综述还不够扎实,表面上看,列了不少书目和文章,但或者是不够全面,或者是对作者的观点把握不准确。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做好文献综述,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其次,是不迷信已有的结论,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占有材料,但并不要做材料的俘虏,受现有结论的束缚。而是要解放思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对你所要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或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或视角,或者修正已经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更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包括用成熟的你所肯定的结论研究过去没有研究过的现象,也包括针对原有结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做出新的理论解释。这本身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的扬弃过程。最后,是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意味着做出合理的、明智的决断。我们在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前人或他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批判,更要对自己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及时进行审视和剖析。由于我们的教育环境并没有让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时期养成正确的、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因此,各位同学在研究生阶段,要在研究实践中补上这门课,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例如,当课题进展遇到困难时,不应老是陷于“原来遇到这类问题我就是如何”,是否也应自我批判一下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习惯的研究方法,从新角度,以新方式来思考问题。超越自我是创新的必经阶段。 再谈为人:批判性思维作为系列的思考方法和途径,不仅为创新研究所必需,对如何为人处事也很重要,它不仅是处事的一种方法,更是做人的一个准则。我们通常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批判性思维,让我们面对现实时不能只讲成就和长处,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同时也告诫我们看待问题应全面、客观,不偏执地钻牛角尖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具有责任感,因而不能随随便便发表观点,不能没有充分根据就做出评断,这既是对别人负责任,也是对自己负责任;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但激情中又不失冷静,做到三思而后行。要收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方案,特别要有明确的是非观,知道“应当”怎样,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利于问题的解决;批判性思维,让我们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不要以为一说批判精神,就是火气十足、盛气凌人,其实,正如前边讲到的在研究中要有所创新,必须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一样,我们在评价别人的观点和做法时也应抱有谦和的态度。面对别人的错误和弱点,是挖苦讽刺,肆意攻击,得理不饶人,还是善意谦和地向对方提出建议并帮其解决问题,哪一种做法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不言自明的。做研究必须有团队精神,失去了谦和的态度,一个团队就很难和谐高效地开展工作。一个人如果没有谦虚的品质和谦和的态度,即便有些本事,也只能是孤家寡人,自己难有大的长进,对社会也不会有太大贡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作为大学,始终不能背离培养卓越人才这一中心使命,学校会尽力为大家提供治学、为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希望大家铭记,作为清华人,爱戴清华就是尊重自己,建设清华就是铸造光荣。同学们,经风历雨的清华大学,迄今已走过93年的办学历程。今天的清华,正迎来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重要机遇和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从以工科为主向综合性的转型;从以教学为主向研究型的转型;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型;从传统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型。完成这些转型绝不是朝夕之功尺寸之力所能,需要我们广大的师生员工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厚德载物的胸怀,聚精会神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心一意谋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严谨,不能敷衍;要勤奋,不能懈怠;要求实,不能作假;要创新,不能守旧。 我们要知道,历史并不会总把机会留给我们,为了人民的信任,国家的重托,我们必须不懈努力,有所作为,以无愧时代,不负年华! 谢谢大家! 顾秉林在清华大学200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潜心钻研 勇担重任在清华大学200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校长 顾秉林同学们:几天前,我们刚刚迎来了3300多名本科新生;今天,又在这里为43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举行开学典礼。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古朴的清华园焕发出更加充沛的青春活力与激情。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本次入学的研究生中,博士生近1200人、硕士生3100余人,覆盖了工学、理学、医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含艺术)、历史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包括来自67个国家的431名外国留学生,留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这从一些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我校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不断前进的步伐。在座的同学中,有些同学之前就在清华学习,但更多的是初次来到清华求学。因此,我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清华办学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情况。目前,我校共有学生约31000人,其中研究生约18000人,占将近60。全校教师近30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约占三分之一,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和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等世界知名的学术大师,还有66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总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我校整体水平排在全国第一的一级学科数、科研经费数、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被EI和ISTP收录的论文数、SCI论文被引用篇数等,连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艺术设计项目,也在国内外评比中获奖,不少应用性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北京奥运会中,我校师生参与了奥运吉祥物、火炬造型和颁奖台等奥运标志物的设计创作,完成了奥林匹克公园规划、空气质量监测与控制、燃料电池客车开发等百余项科研成果,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平安奥运”做出了贡献。而这其中,几乎每一个研究项目、设计成果,都有研究生参加;全校SCI论文中,一半以上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我校在迄今为止的10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共获奖82篇,累计获奖总数保持全国高校榜首。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一支生力军,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是这支队伍的新成员,社会、学校和导师们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谱写出更加灿烂的新篇章。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在开学之际,我想围绕这个问题简要谈几点看法,与同学们交流。首先,要激发研究兴趣。同学们在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后,选择继续深造,表明大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攻读研究生决不能仅仅为了学历和学位,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有兴趣来做研究工作,值得大家思考。有钻研的兴趣,研究才有动力,才能专心学术,最大可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并在工作中体会和享受到那种克服困难、探求真理、独辟蹊径、取得成功的快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应更积极地去感受发现新问题的乐趣,去体验独立思考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奋,去享受对一项事业执着追求的快乐,成为“快乐的研究者”。其次,要及时做好研究规划。从事研究工作,绝不能随波逐流、朝三暮四,而必须要有规划。规划是目标、是方向、是路线,没有规划,学术之舟,难免迷失。建议大家从入学之始就认真思考两三年、三五年的研究规划。为此,要做深入的文献调研,并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尽量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把握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博观而约取”,发现新的问题和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已有条件和社会需求,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据此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及时做好研究规划,才能够争取主动,为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奠定基础。另外,搞好研究要处理好若干关系。在此,我重点强调几个: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做研究必须了解、尊重和继承前人已有的成果,但出色的研究者一定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勇于求索、勤于思考,敢于挑战、不迷信权威和前人,不被现有的思维框架所束缚,既要虚心学习,更要独立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二是处理好追求成功与潜心钻研的关系。我们鼓励清华学子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努力取得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静下心来,孜孜求索,厚积薄发。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和学术风气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同学们尤其要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三是处理好与导师、与同学的关系。导师是大家进入研究领域的领路人,也是大家未来研究工作中的合作者。同学们要虚心学习导师为人为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的基础上也要敢于超越,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见解和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问题探讨也非常重要。杨振宁先生回顾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时,特别难忘与同宿舍的黄昆等经常争论学术问题的情景,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甚至半夜起床点上蜡烛查找依据。希望大家在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时,也能够开放思想、注重交流,以期相互借鉴、激发灵感,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责任。搞好研究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兴趣,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责任。我们希望大家潜心研究工作,也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努力承担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自主创新、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清华建校近百年来,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比如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就有14人是清华校友,他们正是抱着“我愿以身许国”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后辈清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同学们今年入学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校恢复研究生招生30周年;三个多月前的汶川大地震使我们为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感到万分悲痛,但“多难兴邦”唤起的爱国热情又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不久前,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现在残奥会又即将开幕此时此刻步入清华,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无愧于时代对大家的期望与要求,学习和发扬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和奥运赛场的健儿们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奋勇向上的精神,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扎实学习、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勇担重任,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谢谢大家! 做顶天立地之事 成顶天立地之人在201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2010年9月1日)校长 顾秉林同学们:今天,我们相聚在初秋的清华园,隆重举行201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从这一刻起,各位将步入人生的新阶段,迎来崭新的学习研究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对支持和帮助大家学习、成长的老师、家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这次入学的研究生新生大约三分之一曾经在清华获得了学士或硕士学位,但更多的同学是首次到清华求学,也许在不久之前,清华还是大家的一个梦想、一种追求。如今当梦想成真之时,迎接大家的不止是内心的喜悦,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清华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他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或踞学术前沿,或领行业之先,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清华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世纪20年代,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学研究生的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是我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曾说:“对研究生的理解,是要培养一个能够独立地到一个未知领域里工作的人。”我期望同学们真正成为一批“以研究为生”的青年,而不是仅仅“为生而研究”的人。换句话说,作为清华的研究生,应当不是只为了个人生计才从事研究工作,而是对研究充满激情和浓厚的兴趣、把研究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清华的科研工作讲究六个字:“顶天、立地、树人”。在这里,我就结合这六个字,对大家特别是大家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希望。所谓“顶天”,是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前所未有的领域开展研究。这既是一个课题选择的问题,也是一个志向问题。老学长林家翘先生曾经说过:“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大家既然来到清华,我就希望大家能够树立这个志向,要做就做一等的题目。多年来,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大家开展一流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到校任教、特别注重加强与国际顶尖学术机构的合作、设立专门基金支持研究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等,都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站到国际学术的前沿、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就像刚才张希院士所谈到的那样,能够经常思考和努力解决世界上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力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