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_第1页
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_第2页
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_第3页
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_第4页
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范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 长三角城市群; 发展战略; 空间协同; 产业生态协同; 一、引言当前, 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当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比速度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这个背景之下, 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并将“创新”定义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针对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 更是要求“以创新引领, 率先实现优化发展”, “以城市群为主体,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实际上, 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 长三角城市群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 因为其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 发展规划的目标层次也非常高, 要求“必须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 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学术界对于“城市群”的研究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法国学者Gotmann对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Bos Wash) 的研究。Gotmann (1957) 在其开创性的文献中提出了城市群 (Megalopolis) 的概念, 主要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若干城市通过空间关联效应实现联动发展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大型城市联合体。Megalopolis一词在有的文献中也被译为“城市带”、“城市连绵区”等, 但在近年来的中文文献及官方规划提法中主要采用“城市群”的说法。Gotmann (1961) 认为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是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高级形式。在城市群的发展中, 各城市节点间生产要素流动频繁, 商品和服务交易活跃, 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活动相护关联协同发展,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城市群理论传入中国, 中国的城市群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一直是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从官方的规划文件看, 长三角城市群的范畴也从最初的10个市的范围逐渐扩展, 变为如今的江浙沪皖四省沿江发展的26市的范围。但是, 城市群的发展不是单靠概念的扩展来完成的, 世界级的城市群需要基于全球视野来规划和布局, 更要考虑节点城市之间的相互协同。考虑到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来考察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首先从全球视野审视当前主要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情况, 比较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 进而从空间协同和产业生态协同两个方面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框架。二、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比较当前, 比较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五个, 都分布在美欧日发达国家和地区, 分别是美洲的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英伦城市群、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位于美国东北部, 包括波士顿、华盛顿、纽约等大城市及其周边的40多个中小城市。这个城市群是Gotmann首先研究并第一个提出的城市群, 目前城市化率达90%以上, 常住人口数量6 500万人, 人均GDP为6.2万美元。该地区面积13.8万平方公里, 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 却集中了美国20%的人口, 创造了全美30%以上的制造业产出,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被囊括其中, 集中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科技和教育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五大湖沿岸, 包括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 加拿大的多伦多、魁北克等城市以及它们周边的市镇。在这个城市群中,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0多个, 是一个超越国境的城市群, 横跨美国、加拿大两个国家, 城市群的区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5 000万人,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6万亿美元, 人均GDP高达6.7万美元。尽管近年来北美制造业有所衰退, 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但五大湖城市群整体上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也是一个跨国界的城市群, 位于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的交汇地带, 包括巴黎、鹿特丹、法兰克福、布鲁塞尔、波恩等城市。这个城市群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4 600万, 人均GDP达到4.6万美元。英伦城市群是以英国的首都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 由伦敦和利物浦周边的城市构成, 其中, 伦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英伦城市群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 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 在18.4%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62.7%的人口 (3 650万人) 和80%的经济产出, 人均GDP达到5.5万美元。日本东海道城市群包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 其中, 东京是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城市群的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 在6%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61%的人口 (约7 000万人) 和65%的工业产值;人均GDP达到4.8万美元。这几个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存在一个或多个港口, 交通便利; (2) 制造业发达, 集中了大比例的经济产出; (3) 人口集中, 高度城市化; (4) 服务业集聚, 金融、教育、科技资源丰富。世界级城市群的这几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交通便利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而制造业高度发达所创造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人口的集聚;随着人口大量流入, 城市得以扩张, 进而各种服务业得以集聚发展;服务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产业逐渐升级, 实现金融、教育、科技资源集聚。相比之下,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也同样具备这几个基本条件,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以下本文将从协同创新的视角, 重点挖掘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 进而提出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框架。三、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驱动潜能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 中国的城市群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目前, 部分学者开始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列入世界主要城市群名单中, 称之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事实上, “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 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最新的国家发展规划中对长三角城市群提出的目标要求。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国务院提出的“上海经济区”, 其中包括苏浙沪的10个城市。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苏浙沪皖三省一市之间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多, 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也多次发生变化。目前对长三角城市群最新的官方界定是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给出的,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沿江发展的26个市, 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 总人口1.5亿人, 分别占全国的2.2%、18.5%和11.0%.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世界主要城市群相比, 尽管长三角城市群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人均GDP仅1.4万美元, 低于其他五个世界级城市群 (按人均GDP水平依次为:五大湖城市群6.7万美元、波士华城市群6.2万美元, 英伦城市群5.5万美元, 东海道城市群4.8万美元,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4.6万美元) , 但是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驱动潜能却是不容小视的。在长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的格局中, 上海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金融中心, 同时有着广阔的腹地, 能够与沿江三省实现经济联动发展。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 “三省一市”聚集了300多所高等院校、近30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年R&D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30%左右。在目前获批的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 有两个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创新环境营造方面, 长三角城市群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云集了全国最具活力的制造业集群, 产业基础雄厚;上海正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汇聚了大量的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 雄厚的资本力量对企业的创新转化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不仅如此, 长三角城市群也是中国最开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国际贸易活动频繁, 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2%, 外商投资热情高涨,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甚至超过了全国的一半, 达到55%.这也为长三角城市群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全球研发网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四、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战略框架1. 空间协同战略。长三角城市群是以空间相互关联为基础的城市群, 应该注重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 上海是经济发展的龙头、未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南京、浙江、合肥三个省会城市和其他节点城市也是地区发展的经济中心和科研力量聚集地, 它们不仅是创新思维的策源地, 而且是应用技术的创造基地和创新要素的集散地。在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的空间协同战略中, 应该通过区域创新合作和创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核心城市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服务能力, 促进区域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 创建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在区域创新合作方面, 要推动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展合作攻关, 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公共安全、医疗环保等领域进行跨区合作, 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网络 (Qiao&Yang, 2015) , 并主动对接全球高端科技创新水平, 融入全球科技研发网络, 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的整体科技实力, 促进区域产业能级的提升。在创新资源共享方面, 应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资源共享, 包括大型科学仪器的跨区协作、科技文献和专利信息资源共享、专业技术服务互联互通等, 逐步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网络对接平台, 通过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创新的整体水平。2. 产业生态协同战略。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孤立出现的, 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一定的产业生态环境下萌发出来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生态格局中,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原创科技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源头, 科技企业是应用技术创新的主体, 金融机构是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提供者。在整个创新生态环境中, 公立研究机构和企业私营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天使投资和风险资本和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专业中介配套服务紧密合作, 科研、企业、金融各业相互协作,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政府主导设立的科技转化引导基金可以作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凸显其“引导”功能。作为一种统一安排, 可以考虑由苏浙沪皖共同设立“长三角科技转化引导基金”, 引导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协同, 必须培育壮大科技创新的主体, 提高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科技创新的科学规律, 落实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 应该凸显“市场导向”意识, 着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发展“孵化+创投”模式, 通过集成创业服务、融资担保、法律咨询、会计服务等各种中介功能, 推动创新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营造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生态环境, 应该大力推进产业跨界融合, 打通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专业界限;应该促进不同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跨组织合作, 促进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应该优化专业服务体系, 通过设立技术交易中心、科技转化平台、科技评估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 促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 强化科技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推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高端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此外, 产业生态协同战略不应该仅仅看到长三角区域内的生态协同, 还应该将长三角城市群放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 主动对接世界级科技创新水平, 融入全球研发网络, 努力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五、结语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在协同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 合作共识原则。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通过空间关联关系联系到一起的一个城市群, 涉及到三省一市多方面的利益, 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应该注重联系交流、达成合作共识, 在合作共识的基础上才能互相协调配合, 最终实现整体的目标。2. 利益共享原则。合作总是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 (乔军华、杨忠直, 2013) , 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必须协调考虑各方利益, 在综合考虑各方的投入、收益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推动城市群的协调发展。3. 市场导向原则。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在协同创新支持政策的制定中, 一定要充分尊重经济规律, 切实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因此科技创新活动应该紧盯市场需求方向, 为经济发展服务。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科技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在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关键期,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契机。长三角城市群各界应该通力合作、把握机遇, 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 努力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参考文献1Gottmann, J.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Economic GeographyJ.1957, 33 (3) :189-200.2Gottmann, J.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