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之经济管理.doc_第1页
公务员考试之经济管理.doc_第2页
公务员考试之经济管理.doc_第3页
公务员考试之经济管理.doc_第4页
公务员考试之经济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管理第一部分 产业组织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进入该行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根据不同成因分类: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退出壁垒:是指某个厂商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从那个产业撤退。那些对退出的限制就是该厂商在退出该产业时所遇到的障碍,即退出壁垒。不同成因分类:沉没成本障碍、解雇费用障碍、结合生产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表格1 市场类型与SCP分析框架市场类型结构行为绩效企业数目进入条件产品类型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利润率效率技术进步完全竞争非常多容易标准化无独立单个企业不必正常很高差完全垄断一个很难完全差异化完全差异化企业等于行业企业等于行业较多超额利润很差差垄断竞争较多容易差异化未察觉到的依赖单个企业值得单个企业值得正常较高一般寡头垄断较少有障碍标准或差异化察觉到的依赖各种手段各种手段有超额较差好规模经济的概念: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大量生产和销售,实现成本下降与收益递增。原因:依据规模经济产生的范围,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有:(1)生产规模满足最小技术效率的要求;(2)专业化分工生产所带来的利益;(3)通过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达到辅助生产的经济性。经营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有:(1)采购成本节约;(2)销售成本节约;(3)技术开发规模效应;(4)规模管理;(5)融资成本节约。范围经济的概念:由于企业从事相关、非相关多元化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了共同的设备、无形资产、开发机构、管理人才而带来的生产经营成本下降、风险分散、收益递增。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范围经济可以表示为:C(Q1,Q2)C(Q1)+C(Q2)原因:(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2)重复分利用品牌和营销网络;(3)效率管理的覆盖面扩大。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交易费用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包括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签订合同、实施合同、解决合同纠纷等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实际上就是围绕契约(合同)发生的费用。尽管交易费用的发生是难免的,但交易费用的存在毕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应尽可能地降低交易费用。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是指一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极其结果的组合。描述和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称为博弈论。在博弈论的分析中,单个行为者的最优决策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效用)、结果和均衡,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的要素,而行动和信息是其“积木”。参与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表格2 非合作博弈的分类参与人行动是否有顺序无顺序有顺序信息是否充分完全信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野斯纳什均衡)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1)逆向选择;(2)道德风险。二市场行为:价格歧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西方经济学中将价格歧视定义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倾销:“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并使进口市场已建立的产业受到实质性伤害或构成这一威胁,或实际上使进口国该产业延迟建立。经济学领域的定义:当某种产品大量而廉价地投向某一市场,造成该市场的波动,并导致该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销售困难,产品销售者的这一行为就是倾销。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企业并购的形式:(一)从企业并购的行业角度可分为三类:一是横向并购;二是纵向并购;三是混合并购。(二)从企业并购付款的方式可分为四种:一是现金购买资产;二是现金购买股票;三是以股票购买资产;四是股票交换股票。(三)其他分类形式:1、按并购是否取得目标企业的同意与合作,可以划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2、按并购双方是否直接进行并购活动,可以划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3、按并购完成后目标企业的法律状态来分,可以划分为新设型并购、吸收型并购和控股型并购;4、按并购企业是否负有并购目标企业股权的强制性义务,可以划分为强制并购和自由并购;5、按并购企业是否利用自己的资金,可以划分为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企业并购的动因:(一)主兼企业的并购动因:1、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费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战略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以期获得垄断利润;3、进行品牌经营,提高知名度;4、降低市场进入壁率;5、减少资产经营风险;6、满足企业家的成功欲。(二)被兼企业的可能动机:1、股东不愿意继续经营企业,索性卖掉企业;2、回收资本;3、企业陷入困境,通过被兼并寻求新的发展;4、通过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或交换股份,“背靠大树好乘凉”;5、通过兼并获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外在推动力;6、减少资产经营风险;7、避免破产。(三)其他分类:1、企业发展的动机,并购可以节省时间,降低进入壁率和企业发展的风险,促进企业的跨国发展;2、发挥协同效应,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技术的协同;3、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4、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5、避税。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1)厂商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降低;(2)厂商可以通过一体化来确保重要投入品的稳定供给;(3)纵向一体化的厂商通过将外部经济内部化可纠正因外部化而引起的市场失灵;(4)厂商通过纵向一体化或许可以避免政府限制、管制和税收;(5)厂商纵向一体化或许可以增强或创造市场力量;(6)一家厂商的市场力量的受害者或许会进行纵向一体化来消除这种力量。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第一种,纵向一体化厂商供应自己的生产要素或销售自己产品的成本可能高于依靠有效地为这些需求提供服务的竞争性市场的厂商的成本。第二种,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都将增大。第三种,厂商与其他厂商合并的筹备需要大量的法律费用。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1、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增加企业的利润;4、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它包括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两种市场结构。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外部性的概念,公共物品的概念。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润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托宾Q值、X非效率等。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T)/E 式中,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R税后资本收益率(二)勒纳指数 衡量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L=(P-MC)/PL勒纳指数MC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MC,所以L=0,在垄断情况下,L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1。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从直接的角度观察,L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越低。(三)贝恩指数 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的计算公式为:=R-C-D会计利润R总收益C即期总成本D折旧经济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iv经济利润i正常投资收益率v投资总额。于是,贝恩指数公式为B=/vB代表的是行业超额利润率。它的利润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经济利润),那么就表明该市场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四)托宾的q值 是公司市场价值对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Q比率=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当q大于1时,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更有利,这会增加投资的需求;当q小于1时,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这样就会减少资本需求。根据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应股票价格q投资支出总产出(五)X-非效率“X-非效率”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勒伯斯坦提出的反映大企业内部效率及水平状况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大企业特别是垄断性的大企业,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加上企业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企业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这种状态为“X-非效率”。大企业中产生“X-非效率”的原因主要是:1、两权分离的制度安排,易于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2、大企业与小企业比,公司绩效与职工物质利益不易直接挂钩;3、随着企业规模大扩大,信息传递或转换中的障碍,有意或无意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增加。帕累托效率的概念:也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来说明经济福利的概念。其定义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过得更好,又不使任何其他人过得更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最优;2、生产最优;3、产品混合最优。市场失灵的概念:我们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称为市场失灵。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市场失灵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那些方面。包括:竞争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信息失灵、交易成本、宏观经济失调。第二类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失灵,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和收入状态是不理想的。包括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简而言之,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指的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生产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并非通过市场的供求机制对其它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需要从其他人对它的消费中扣除”,换言之,一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应注意以下几点:1、公共产品有空间上的区分;2、一种产品的非排他性不是绝对的;3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以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是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是指产业组织既能保持产业内部之间的适度竞争,又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状态,即可以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竞争。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分为六个方面:1、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承担,同时,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2、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的时间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该比较均等;3、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革新等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4、不存在较多的销售费用;5、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6、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上六项具体目标可以作为制定和评估产业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产业组织政策的实现手段:(一)控制市场结构;(二)调整市场行为;(三)直接控制市场绩效,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状况。政府管制的含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实现某种经济社会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管理、规范与制约、主要通过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主体进入、退出、价格、投资以及涉及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来实现。政府管制的特点:管制的主体是政府;管制的客体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但主要是企业;管制对市场交易机制有着直接的影响;管制的执行是有成本的。政府管制的目标:1、资源的有效配置;2、收入的公正分配;3、物价的稳定;4、产业的发展。政府管制的分类及内容:1、直接管制;2、间接管制。放松管制:一是部分地取消规制,政府取消某些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同时保留另外一些限制性规定,或者降低规则的门槛,将原来较为苛刻的规制条款变得较为宽松。二是完全撤消对受规制企业的各种价格、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使企业处于完全自由的竞争状态。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形式,调整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来改进市场绩效。世界各国反垄断政策的共同点主要有:1、禁止私人垄断和卡特尔协议;2、禁止市场过度集中;3、禁止滥用市场势力。第二部分 产业结构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产业分类方法:(一)生产结构分类法,就是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方法。1、两大部类分类法: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生产;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1、基本规律;产业发展是渐进与突变的统一;产业发展是产业的进化过程。2、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沿着“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步步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1、需求结构;2、供给结构;3、技术创新;4、国际贸易及资本流动;5、制度因素;6、经济发展因素;7、其他因素(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因素)。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产业关联的方式:(一)产品、劳务联系;(二)生产技术联系;(三)价格联系;(四)劳动就业联系;(五)投资联系。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它是经济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是指产品生产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如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积累和净出口等。基本假设:投入产出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这些假设前提条件有:1、产业活动的独立性;2、产业产出的单一性,3、规模报酬的不变性;4、技术的相对稳定;5、价格体系的合理性。中间需求的概念:中间需求部门,亦称为内生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按照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是各生产部门间相互提供的产品而又不提供新增价值的部分,或者说是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中间需求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最终需求的概念:最终需求部分,亦称“外生部分”。最终需求指直接提供消费者使用以满足其经济行为为最终目的,即消费效用。大致分为三部分的流向:一是消费部分;二是投资部分;三是出口部分。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一)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aij(I,j=1,2,n)表示,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者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直接消耗系数或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用公式表示为:aij=Xi/Xj(I,j=1,2,n)活劳动的直接消耗系数akj为:akj=Nj/xj+Ni/Nj+(Vj+Nj)/Xj(j=1,2,n)显然,直接消耗系数为非负数aij的数值大小说明I部门和J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而aij大小反映的是J部门生产的技术水平。把aij表示成矩阵,则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aij)n*m(二)完全消耗系数: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分别构成了直接消耗关系和间接消耗关系。完全消耗就是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它反映了部门间的直接和间接的全部技术经济联系,比直接消耗更能全面揭示各部门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一般定义完全消耗系数bij表示生产单位j部门最终产品完全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根据定义知:bij= aij+aikbkj(I,j=1,2,n)用矩阵表示,上式写成:B=A+AB通过数学变换得到:B=(I-A)-1-I 式中I为单位矩阵。根据0aijt)可以忽略不计,则上式变换为:B=A+A2+Ak=Ak上式中的Ak的经济涵义就是第K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三)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以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再生产的均衡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投入产出表极其模型,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产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1、各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和销路结构:投入结构是指投入产出表的纵列的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着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即“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销路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这是产业关联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来衡量。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是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销往)分配使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此分配系数用dij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dij=Xij/xi(i=1,2,n)dij具体表示i部门的产品XI,分配在第j产业部门生产用途上的比重;Xij是指第j部门购入i部门的产品量。2、产业间的比例关系:3、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所谓“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其计算公式为:Gi=Xij/(Xij+Yi) (i=1,2,n)式中:Gi第i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 Xij各产业部门对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 Xij+Yi第i产业部门的产品总产出; Yi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部门。这个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所需求。所谓“中间投入率”,某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是指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Fj=Xij/(Xij+Dj+Nj) (j=1,2,n)式中:Fj第j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 Dj第j产业部门的全部折旧费(一年); Nj第j产业部门所创作的价值; Xij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中间投入率指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材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由于某产业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折旧+净产值(附加价值)=该产业的总产值(总产出),因此,某产业的附加价值率=附加价值/总产值,且有“附加价值率+中间投入率=1”这一恒等式。所以,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率产业部门,反之亦然。表格6 按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大小划分的不同产业群中间需求率小中间需求率大中间投入率大最终需求型产业日用杂货、造船、皮革及皮革制品、食用加工、粮食加工、运输设备、机械设备、木材、木材加工、其他制造业中间产品型产业钢铁、纸及纸制品、石油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煤炭化工、橡胶制品、纺织、印刷及出版中间投入率小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渔业运输、商业、服务业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农业、林业、煤炭、金属采矿、石油及天然气、电力相对独立的产业群有:非金属系最终产品、金属系最终产品、金属系中间产品、非金属系中间产品、服务、能源等产业部门。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某一些产业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产业部门怎样的变化与影响。这种变化与影响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某些数据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数据的变化来反映的。1、产业波及源:一类是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毛附加价值(折旧+净值)发生了变化。2、产业波及路线: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波及到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产业波及线路。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就是产业波及的线路。3、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除了用实物型和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这一基本工具外,还要借助于以下两种基本工具。一是投入系数表:是反映各个产业之间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的一览表。这个表的着眼点是揭示投入产出表纵向的费用结构,即投入结构。投入结构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A11 a12 a13 a1nA21 a22 a23 a2n An1 an2 an3 ann二是逆阵系数表:所谓逆阵,是指里昂裼夫(I-A)-1。利用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表这三个基本工具,进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投入系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第二,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制定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效率问题。产业政策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与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弥补市场机制下“外部性”问题;弥补市场的盲目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产业政策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主导产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比较优势明显;2、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3、产业关联效应强。需求收入弹性基准:需求收入弹性=某一产业的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选择需求弹性大的产业做主导产业符合增长速度快的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推算,人均收入在390-1230美圆之间时,运输设备、住房和有关娱乐业的收入弹性系数最高,其次是家电及旅游饮食业等服务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率=(报告期全要素生产率/基期全要素生产率-1)*100%,当人均收入在300-1200美圆时,各产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中轻工业为1.18,重工业为1.17,矿业为1.09,基础设施为1.07,服务业为0.86,农业为0.42。产业关联基准:主导产业必须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各种经济联系来带动经济的增长,与其他产业联系较少的产业部门不能成为主导产业。赫希曼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依据投入产业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依据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选择后向联系密切的产业部门作主导产业以需求带动供给的要求。罗斯托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一书中将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后向联系效应;第二,旁侧效应;第三,前向联系效应。罗斯托基准是依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部门的。4、产业关联度的计算: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影响力,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产业关联度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之和。5、过密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满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公害的能力,并具有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考虑到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劳动场所的产业。比较优势基准: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建立在地区比较优势基础上:比较优势系数=比较集中率系数(产业规模优势)*比较输出率系数(专业化生产程度)*比较生产率系数(生产率高低)*比较利税率系数(保证财政收入稳定)6、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增长效应基准、瓶颈效应基准:需求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在运用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条件:整个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不存在二元结构矛盾,产业基础比较完备,不存在瓶颈制约,产业间要素流动畅通,不存在要素流动障碍,产业素质较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我国学者周振华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三项标准:一是重点扶持无法替代的短缺性产业,满足社会最迫切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需求的短替代弹性基准;二是重点支持对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产业,以保持经济增长后劲;三是重点发展具有瓶颈效应的产业,以改善产业结构聚合素质的瓶颈效应基准。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选择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型产业。战略产业的特征:1、技术性和扩张性;2、经济效益的长期性;3、关联性和渗透性。战略产业扶植政策的原则:1、战略产业扶植政策的目标必须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要求一致;2、战略站业扶植政策必须与发挥比较优势相结合;3、战略站业扶植政策必须与发挥市场的作用相结合;4、资金扶植必须与政策优惠相结合。战略产业扶植政策的内容:1、贸易保护政策;2、经济、法律、行政措施;3、战略产业调整政策;4、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 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必要性表现在:1、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分配资源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2、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国家的投入和组织;3、迅速增强本国的技术力量需要政府干预。 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产业技术的手段可分为直接干预手段和间接干预两大类;补助金、委托费、税制优惠、融资支持、提供指导等是间接手段。 产业技术政策的分类:1、产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性政策;2、产业技术进步的组织政策;3、产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三大趋势:一是政策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二是政策措施和手段越来越具体、务实;三是突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第三部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经济增长概念:仅仅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再到繁荣,周而复始。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变动率作为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率g可以表示为:g=Y/Y Y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或人均)的改变量 Y经济总量(或人均)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一国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库兹涅茨总结现代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人均GNP和人口加速增长的趋势(产品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变率很高;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转变;经济增长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现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相当大,因而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经济发展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的演进,以及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等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革。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和布鲁斯在合著的经济发展中给经济发展的定义: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最低的人们来说;根除民众的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活动;以生产性就业普及劳动适龄人口而不是只及于少数具有特权的人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相应地使有着广大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决定,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经济发展的特征:投入机构的变化: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传统的生产方法到现代生产方法,劳动密集型技术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技术。产出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扩大,最终成为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构成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具体如下:二者对应的研究对象不同,经济增长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经济发展则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短期的经济变动,经济发展则着眼于长期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仅仅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的量在外延上的扩大,经济发展不仅看经济规模的量在外延上的扩大,更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可以说,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资源利用方法上的进步;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发展水平的度量:人均GNP或GDP的增长不一定标志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其次,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是公认指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性指标;另一方面是采取相对简单的衡量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生活质量指标。综合性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的有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16项综合发展指标和阿德尔曼与莫里斯的40个变量的指标体系。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由三个指标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较高的人均收入并不是较高生活质量的保证。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发展委员会从1990年开始公布人类发展指数,该指数试图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地位进行分析。人类发展指数根据发展的三个目的或最终产品: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人类指数把所有国家分为三组:低度人类发展(0.00-0.50)、中度人类发展(0.51-0.79)和高度人类发展(0.80-1.00)。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投入的增加和单位投入要素所生产产量的增加两个方面。丹尼森在经济增长因素一书中把经济的长期增长因素概括为两大类五个方面:其中的两大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投入要素的生产率,投入量(劳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资本和土地的数量)、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资源配置的优化、规模经济以及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投入量:主要有三类: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投入量。劳动投入量首先表现为就业人数,劳动质量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常劳动时间的缩短;二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三是劳动者年龄、性别构成的变化。就工时缩短而言,劳动投入量的增长应在就业量增长率中减去工时缩短引起的每个劳动者工时产量降低的百分比。就教育程度而言,劳动投入量等于处于不同收入等级的劳动者数量乘以各自收入等级占标准收入等级的百分比的加权和。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投入量,主要包括:厂商用于生产的建筑物和设备、非农业住宅建筑、存货、本国家庭在国外的资产、外国人在本国的资产。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主要有两种形式:可再生的与不可再生的,前者包括森林、渔场,后者是土地。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促进单位投入要素产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资源配置的优化、规模经济、知识进步。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工业化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机器(包括之后的电脑等日益先进的工具形式)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工业化含义较为广泛,它包括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从理论和历史经验上看,工业化必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工业化的过程:正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上升,消费品工业优势下降;第三阶段,资本品和消费品工业达到平衡,资本品工业逐渐占优势。工业化的“代际理论”:韩国学者金泳镐提出了四代工业化的概念,第一代工业化,18世纪-19世纪初,特点是市民革命先行,然后是工业革命;第二带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市民革命先行,然后是工业化;第三代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俄国、日本等,先工业化,后市民革命;第四代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拉美国家等,工业化是靠国家和外资的结合来实现的,然后是不彻底的市民革命。四代工业化在时间上分别与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相吻合。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内生增长理论是罗墨、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大量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疏漏和缺陷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的内涵;(一)制度的最基本内涵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和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的规则;(二)交易是对制度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这既是由于习惯和规则只能体现于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中,同时又因为交易的各种具体形式描述不同的制度创造条件;(三)财产权与制度密不可分,因为它既与交易关系密切,又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主要手段;(四)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了竞争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三种制度衡量尺度:第一,管理的质量,包括腐败贪污的程度、政治、权利、公共部门效率、行政管理负担。第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和法律的执行情况。第三,对政治领导人和社会精英的限制。上述关于制度衡量标准中,最集中的是产权问题,高效的产权制度是发达国家兴起的根源。威廉姆森包交易成本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阿罗则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二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的含义:就某一产品而言,进口替代政策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政策。从广义的方面看,一个领域的进口替代,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引起所希望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或者创造向国内非传统领域进行投资的推动力,使资源有机会进入这个新的工业部门,导致生产活动的产生和扩大,从而使得总体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进口替代的实现政策:1、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是实施进口替代的一项基本政策;2、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以便将有限的外汇用于经济发展最急需的一些领域;3、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加速国内资金积累、国家在财政、税收、价格和信贷等方面给予进口替代工业以特殊优惠,以促进它们的发展。进口替代的依据: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主要是由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一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益更多地表现为静态利益,而规模经济等动态利益则较少体现,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用不大,发展中国家应摆脱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的道路;二是某些国家的二远经济结构。幼稚工业论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贸易保护是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工具。进口替代战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积极作用:使保护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的改造,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程度改变,加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立程度。2、消极影响:资本积累基础薄弱,加剧了国内的两极分化,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使进口替代工业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忽视基础工业及农业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国际收支。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是指工业后发达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增长,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出口导向的政策与措施:1、在外贸政策上,主要是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2、在外汇汇率政策上,除给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优先提供外汇或实行外汇留成、出口奖励等措施外,还拟订合理的汇率,以改变本币高估、不利于本国产品出口的情况;3、在投资政策上,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更大的优惠;4、在外资政策上,为解决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吸收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打开国际市场销售渠道,采取吸引外资的政策。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1、首先,从比较利益论看,可获得资源再配置的经济效果;2、其次,出口导向将产生一系列的产业间关联效应,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3、出口导向也有助于一国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4、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利于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较快地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1、首先,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发挥出现有的比较优势,那么,它就会专门生产那些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具有气候条件相对优势的产品;2、其次,发展出口市场可能并不容易;3、最后,这一战略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畸形,具有出口能力的部门处于发达水平,而其他部门仍维持着不发达状况。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出口货物中制成品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增加了资本积累,使国民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一些国家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工业化进程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消极影响:发展出口市场有较大难度,且容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冲击,不易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畸形。比较利益的概念: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国家之间谁生产某种产品成本低就由哪国生产)。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提出的(国家内部成本低的产品)。要素禀赋的概念:资源要素禀赋学说是20世纪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来的,后人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学说或H-O学说。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起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学说解释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如下:(一)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二)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1、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三)据此,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使用了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应是那些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其最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四)按要素禀赋论,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的评价如下:(一)是建立在三要素论的基础上的,即劳动、土地、资本三要素;(二)把贸易产生的原因推演为自然禀赋条件,单从自然禀赋提供的可能性就推演出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格局,不是十分严谨;(三)它的某些前提条件是不符合实际的;(四)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符合实际,没有能够完全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客观运动规律;(五)并未认真分析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关税的作用:关税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提高进口货物的成本。通过对某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可以抑制这些商品的输出,防止本国自然资源大量外流。具体作用:贯彻平等互利和对等的原则,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利益;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保护和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得财政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