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doc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doc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doc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doc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内容趣味拼塔-观察物体序号6单元知识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有了“观察物体”的体验。知道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完全相同的,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吧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视图关系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课时分配1课时 课 时 教 案课题观察物体教案序号6-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教学重点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方法指导点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请看(课件出示一个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从上面看呢?从侧面看呢?(板书:观察物体)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答案。师:看来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看到的形状不同。今天我们继续用正方体来拼拼搭搭。2、 教授新知 1.观察由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信息窗1. (1)猜一猜。假如你是小文,你看到的可能是什么图形?小丽呢?小刚呢? (2)摆一摆。生用小正方体学具独立摆成信息窗中的立体图形。(3) 看一看,说一说。 从正面看,你看到几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从上面呢?从右面呢?左面呢?(4)连一连。课件出示例1。把你看到的结果连线。指名学生到展台交流。 追问:为什么同样是3个小正方体,从左面只看到2个小正方形,而从前面看到的是三个呢?预设:因为从左面看时,有1个正方体被挡住了,而从前面看所有的小正方体都能看到了。追问:一个物体从正面看,看到的是 (你能确定有几个小正方形吗?)2. 观察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课件出示例2的三个立体图形。(1) 摆一摆。 这三个立体图形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合作,用自己的小正方体摆一摆。 指名汇报摆的方法。 (2)看一看。在小组里依次从前面、上面、侧面观察这三个立体图形,你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生在小组里互相合作,看一看,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并在纸上画下来。 (3)说一说。比一比,这三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看有什么发现?从侧面看又有什么发现?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由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3、 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75页自主练习第3题 。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从前面、上面、侧面看一看,再连线。2. 完成76页第4题。要求学生直接看书上的图形去完成。3. 完成76页第5题。生先独立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互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 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内容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序号7单元知识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混和运算,小数的运算律等。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理解整数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尤其是小数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能运用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课时分配4课时 课 时 教 案课题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一)教案序号7-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刻苦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要对齐。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一) 0.77+0.03= 0.8 (米) 0.77 + 0.03 0.80 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3、优化算法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5、迁移算理(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竖式计算。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6、反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计算:P79(1)2)计算并验算26.81+5.29= 1.92-0.71= 2、走进生活我们的数学书5.27元,数学同步练习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课后延伸师:我们这学期预交了150元课本费,学期末我们是要补交还是会退回呢?让我们课后一起算一算吧!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 时 教 案课题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二)教案序号7-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位数不对应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尤其是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和整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过程之中,学会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小数位数不一样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和整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二) 1.3-1.25= 0.05(米) 1.3 - 1.25 0.05 教 学 过 程一、直接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那老师这还有一个题有点不明白。不知道怎么来做,老师今天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看看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出示题:1.3-1.25=预设:1、老师这个和我们学习的不一样。2、这个题应该怎么来对齐数位呢?3、我觉得小数点应该对齐后再计算。二、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的方法真是各有千秋,那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减法,那我们可不可以也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同学们独立尝试计算。师:谁来谁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回答预设:生1:我是这样算的1.3 -1.250.88生2:我是这样算的 1.3 -1.25 0.05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到底哪一种方法正确呢?你们能分别说说计算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预设:生1:我是将小数末尾的数对齐,因为学习整数加、减法时我们都是这样做的。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小数加减法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分位与十分位对齐,百分位与百分位对齐。生3:我认为小数末尾数对齐是错误的。因为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它们的单位不同,不能相减。 生1:我知道了,我的计算是错误的。应该相同数位对齐。师追问:那么你们怎样很快把相同数位对齐呢?学生回答预设:生1:找准个位、十分百分位,逐个数位对齐。生2:我有个好办法,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追问:大家试试看,对于任何小数加减法都行吗?学生举例验证。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预设: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对齐了。师:我们来看 9.06+2.7=让学生说出算理。三、巩固练习1、小数的口算P81第10题口算2、 课后练习P80第2题计算并验算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题意)跳高比赛,小英和小明,小强三个人进行跳高比赛,小英说我跳的比小强低0.16米。小明说我跳了1.1米比小强跳的低0.05米。问题:1、小强 和小英各跳了多少米? 2、谁跳的最低?五、概括总结,引导反思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2.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3.你有什么感受? 课 时 教 案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序号7-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选择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0.98-0.22-0.1 0.98-(0.22+0.1)=0.76-0.1 =0.98-0.32 =0.66(米) =0.66(米)教 学 过 程一、复习0.380.615.024.1210.32.52519.83.92.3二、情景导入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克隆牛“蓓蓓”出生时的身高情况记录。 同学们来观察通过我们以往的学习,你在这个图片中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生说师板书)1、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2、过百天了,我的体长是0.98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3、还有一个蓓蓓身高情况记录表。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那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帮老师来解决一下:“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预设:1、用我的体长减去我满月时增加的米数。0.98-0.22=0.76(米)2、0.98-0.22=0.76(米)0.76-0.1=0.66(米)根据学习整数的运算律来引导学生小数的加减法也可以运用运算律来计算0.98-(0.22+0.1)=0.98-0.32=0.66(米)在运算过程中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运用竖式计算: 0.98 - 0.22 0.76 - 0.1 0.66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表扬学生)那谁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再来提一个问题呢?问题预设:“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板书:0.81+0.16=0.97(米)0.97-0.78=0.19(米)0.81+0.16-0.780.81+ 0.160.97- 0.780.19答:“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0.19米。四、巩固练习 1、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7.65+3.72+6.35+6.282、自主练习p85第1题、第3题预设:有的学生会直接一步一步的算题。 有的学生会运用整数的运算律来算题,使其做起来更加的准确、简便。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 课 时 教 案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案序号7-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限个例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减法或小数加减混合的简便运算。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a + b=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c=a +(b + c)减法的性质: abc=abc abc= abc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都有朋友,有新朋友和老朋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找朋友。(投影出示)79+145+21 25+97+3让学生在每个算式中找到一对好朋友,并说明为什么?生答后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2、复习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a+b=b+a (a+b)+c=a+(b+c)3、找朋友:看哪两个数相加和是整数。 8.8 0.36.9 1.219.7 2.11.03 0.972.99 2.01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活动一1、谈话:克隆牛“蓓蓓”在叔叔阿姨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茁壮成长,现在已经一百天了,大家还记得“蓓蓓”出生时的体长吗?(板书:出生体长0.78米)满月时的体长呢?(板书:满月体长0.81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满月时多0.16米,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3)老师纠正:方法一:0.81+0.16=0.97(米)0.97-0.78=0.19(米) 方法二:0.81+0.16-0.78=0.19(米) 0.81 + 0.16 0.97 - 0.78 0.19活动二 1、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个加数,想想可以怎样计算。 7.65+3.72+6.35+6.28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方法一: 方法二:7.65+3.72+6.35+6.28 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17.72 +6.28 = 14+10= 24 = 243、比较: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为什么这样算简便?4、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5、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6、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地解决小数加法的计算。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1、导练: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6.7+4.95+3.3=6.7+4.95 (1.38+1.75)+0.25=+(+)根据算式的计算过程填运算定律。5.64+4.65+0.36= 4.65+5.64+0.36 ( )= 4.65+(5.64+0.36) ( )= 4.65+6= 10.652、对应: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5.7+6.3+3.7 19.1+1.26+2.74+0.93、综合把符合下面要求的算式的序号填入括号里。(0.1+0.5)+0.5=0.1+(0.5+0.5)0.2+0.3+0.8=0.2+0.8+0.3a+0.4+0.6=0.4+0.6+a0.3+(0.7+b)=(0.3+0.7)+b0.3+0.4+0.6+0.9=0.3+(0.4+0.6)+0.9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有( )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算式有( )四、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呢?单 元 教 学 计 划内容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序号8单元知识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和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在本单元将继续学习“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比较系统地学习复式统计表,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认识复式统计表。过程与方法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认识统计表,能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教学难点会求稍复杂的平均数。认识复式统计表,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课时分配2课时 课 时 教 案课题平 均 数教案序号8-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平 均 数 移多补少 不同的数 相同的数 (9+11+13)3 (7+13+12+8)4 =333 =404 =11 = 10 教 学 过 程一、谈话、情景导入谈话:老师去别的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当中,他们学校正在举办运动会,老师给这个学校的同学做了跳高运动员的一个记录,同学们请看,我这里有两个队的身高记录表(出示课件)同学们帮老师来看看,从这两队的信息中你能看出一个什么问题来?(学生讨论)预设:(同学们可能会说)1、红队的身高大部分比蓝队的身高高。2、两队的身高差不多,150cm占到全队的几个。160cm占到全队的几个?.二、解决问题,交流比较算法师:同学们看出这么多的问题,那老师问你们怎么样来比较才能看出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那如果要比较两个队的身高,一一地比非常的麻烦,而且不容易比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预设:1、可以用计算器来计算一下。2、把一个队所有的数加起来去除全队的总人数。3、我运用归类的方法。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刚才有的同学说把一个对所有的数加起来去除队员的人数。这个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求它们的“平均”身高,然后再用两队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下面同学们动起手来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师生交流算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个巩固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三、自主练习1、P94第2题 是一道深入理解较复杂平均数的练习题。 2、P95 第6题 是一道比较复杂平均数结局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表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知道这样求平均分的优越性在哪儿?第4题,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并解答。做完后组织交流。第7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练习时,引导学生理出思路。四、课堂总结:教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 时 教 案课题复式统计表教案序号8-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学会复式分段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作出分析与判断。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探索活动中,体会复式分段统计在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时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作的结构。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分段统计 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景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把老师统计的一个跳高运动员的身高记录给做了初步的统计,那我们再来看(出示课件)小教练为了对红、蓝两个篮球队队员的各项情况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搜到了两个队队员纵跳的成绩。(出示两队的成绩单)我们来看看,你从中都看到了哪些问题?能提出哪些相关问题呢?(学生观察情景图)(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自己所看到的或发现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内容真的是丰富,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比较出哪个队的弹跳力好呢?(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想法?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一些办法:1、计算每队的总成绩进行比较。2、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3、将数据整理一下,数一数各队跳绳45厘米的有几个人,46厘米的有几个人.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把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都能运用到里面去,那我们想一想为了清楚地看出各队队员弹跳成绩的分布情况,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学生可能讨论用统计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师:为了便于大家的整理,老师为了每个小组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表格(单式、复式、复式分段),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种统计表将各队的成绩整理一下。(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整理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在这里我会把不同整理形式的小组分别进行交流。)(学生来评价和讨论)对各队的整理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从这个统计表中能比较容易地看出两个队的弹跳水平。那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表是怎样来进行统计的?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把两个表结合起来看。2、用分段的方法来看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复式分段统计表的特点。师:从复式分段统计表中,你们认为哪个队的弹跳力好?为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总结:我们通常把这种统计的方法成为复式分段统计,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三、巩固应用1、自主练习P98第1题,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做完后,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析、发现。2、自主练习第2题,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数据独立的整理、填表,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交流自己的看法。四、小结1、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段统计的知识,你们都有什么收获?2、运用了什么方法?3、都有什么感受? 课 时 教 案课题数与代数教案序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形成知识网络,学会总结整理反思的复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计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 小数的加减法教 学 过 程 一、 揭示课题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能用计算器去探究规律,知道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会用字母来表示数及数量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数与代数)2、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指名同学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要求:说清自己整理的哪些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补充和发表不同的看法。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交流知识网络。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谁能从大到小地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有什么样的性质?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有没有变化?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和整数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想一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这个规律?想一想,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名数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