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doc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教学的世界。只要有机地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就能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价值性,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质疑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也就达到了活学活用、活用活学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目 录序言. 1一、走进生活,捕捉“生活现象”.1(一)、采撷生活教学实例.1(二)、捕捉“生活现象”.1(三)、生活中数学的抽象性.2二、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2(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2(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三)鼓励学生解决问题3三、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生活.4四、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4五、数学问题回归生活,体味数学乐趣.6参考文献.7序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的世界就是教学的世界。数学教学必须开放小教室,走进生活的大课堂。让原本抽象缜密的数学内容在鲜活的生活题材相互渗透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的知识,有很多来自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所以当数学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知识编入教材加以呈现时,学生会因缺乏灵性而乏味,失去兴趣。我们在教学时,要选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数学活动更精彩、更直观、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教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就会促成有效的数学教学。所谓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决定于对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的行为表现。对于以接收信息和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为主要行为的学生主体来说,其参与教学的有效行为,可以集中概括为三点:渴求、质疑和活动。只有充分地把教学融入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第一心理:渴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同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课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一人教变为数人教,独角戏变为多角戏。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生活中体验生活、在感受生活中学会数学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走进生活,捕捉“生活现象”(一)采撷生活教学实例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教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时,我充分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物件进行观察与动手: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出现“长方形”图形,你能注意到哪些?你能否通过动手量出至少有三种以上长方形的周长?学生纷纷动手动脑,热热闹闹、兴趣盎然。不难发现,学生量出了数学教本的周长、课桌的周长、长凳的周长、文具盒的周长。使学生清晰地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这样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物,呈现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增加教学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自己是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捕捉“生活现象”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小学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是: “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你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设计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做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做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生活中数学的抽象性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如应用题教学,老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其原因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书本的教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节时,笔者曾带领学生去参观小镇银行,去记录银行公布的利率表。活动课上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通过开展相应的数学活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始明白:1、利率是什么?2、怎样计算利率?3、如果每月存100元,连续存款到期取款时该取多少?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带着问题走进书本,走进教学,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利用捕捉到“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例: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社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50)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5岁,那老师几岁呢?(55)55也是一个数量,那大5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评价观念认为:判断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不是看他能解决动手问题,而是看他能提出多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当前数学课堂上,相当部分学生感到最怕的和最难的正是提出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念和意见,哪怕是幼稚的、不成熟或不完整的想法,教师应充分尊重,用关爱之心和激励语言消除学生提问的恐惧心理。 例:人教版第六册有这样一道题:3个大筐可以装90千克苹果,2个小筐可以装50千克苹果。果园里采了400千克苹果,用哪一种筐装比较合适?为什么?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先分别算出每个大筐、小筐各装多少千克。大筐903=30(千克);小筐502=25(千克)。再经过试验发现;40025=16(个),用16个小筐正好装完。因此,用小筐装比较合适。然而,有同学表示异议:觉得大筐装也合适。40030=13(个)10(千克).这样只要14个大筐,用的筐数比小筐少。几个学生附和,几位学生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用大筐装,有一个大筐装不满”“对,如果从正好装满的角度考虑,用小筐比较合适,如果从筐少的角度考虑,用大筐比较合适。”我话音刚落又有同学站起来说:“也可以用13个大筐和一个小筐”。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同学提出的此种组合方案有新意,同时又提示:“问题是怎么问的用那一种筐装比较合适。”同学们认为只能用选用一种筐装。突然,又有同学倏地站起来:“问题换作,怎样装比较合适会更好。”教材的问题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大胆地向教材质疑,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新课标的教学境界吗?(三)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生活情境和参与机会,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观察方法步骤的引导,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合适的观察素材。教师要为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熟悉事物组织教学,让学生需要“尝一尝”才知味道,这样即不是好高骛远,又不是不求上进,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拓宽,归结出新的知识经验,比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 “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教师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超市购物,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边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边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新课改提出数学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行,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指着门窗上的一块玻璃,问:怎样才能配到一块合适的玻璃呢?让学生考虑,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有一次我在教学完“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带学生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的估测:10米,15米大多数同学都摇头。有的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那位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知识,在这就用上了?”是啊,这大概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吧?五、数学问题回归生活,体味数学乐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并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为此我们要创设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条件,给学生一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明白: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地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们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总而言之,只要有机地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就能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价值性,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质疑欲。他们就会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