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结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按照“2+1+1”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IT人才。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计算机本科1引言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软件应用触及社会每一个角落。金融、电信、电子商务、欧美及对日软件外包等行业和领域的迅猛发展,毋庸置疑会带来专业软件开发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增长。然而,事实上,IT企业对软件人才的招聘并没有降低要求,相反,由于行业细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软件开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在软件人才培养上,按照一切以社会为导向的基础,与企业结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按照“2+1+1”(四年本科教学中,两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1年专业知识学习,1年校内外专业技能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IT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进行大量项目实战,这些项目大多来自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软件公司,具有真正的市场价值,绝非简单案例的演练。同时,学院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强调开发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共同提升。整个过程完全企业化管理,让学生在大量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迅速累积项目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软件工程师必备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成为企业需要的标准化软件人才。2IT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在应用型IT人才本科教育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面向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培养目标定位在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能够成为普通基层编程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使他们成为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系统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2.2以应用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一方面要求对于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整体把握进行系统分析;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抽象,通过实验建立相关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原型模型等,以准确地描述具体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特别是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准确地设计和开发。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建立好支持应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应用性课程设计好专业课程。2.3以IT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当前,人才是困扰IT企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变成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求员工不仅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更希望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主动学习进取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素养。为了使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经验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职场礼仪、商务文档写作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并提供行业手册,使学生能充分将行业及领域知识与开发任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之具备敏捷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成长为标准职业人。3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1应用型IT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归宿,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理论够用和适用、有一定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和抽象能力、具备很强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掌握下面知识领域的知识:离散结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复杂性(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技术);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计算机图形学);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字信号处理。要求学生掌握一项核心能力。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建立自己的团队组织结构,完成建立工作计划、把控工作进度、管理工作团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等一系列任务。通过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将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提升自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素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除了包含精神品质以外,素质还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高素质可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可促使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增强。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企业从事软件项目设计,都会涉及到团队开发以及与客户沟通的问题,因此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协调以及项目管理管理的能力也非常重要。4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4.1学制采用“三阶段双分流”式的培养模式采用“三段式双分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本科一、二学年,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大类通识课程和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为主,拓宽基础知识,将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第二阶段为本科第三学年,在前两学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分流,即专业分流,以专业课程为主,分专业进行培养,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方向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学生在主修专业内自由选择专业方向,进行第二次分流,即专业方向分流,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主,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根据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和学生毕业时考研和直接就业两条线,分成理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个大的培养方向。4.2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针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规划课程体系,其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坚持:(1)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IT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将新的知识单元及时引进到教学中来,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超前和发展的眼光,始终保持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前瞻性。(2)以开放性原则设置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充分学习、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3)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聘请企业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讨论和审定,使教学内容紧跟世界IT发展的前沿,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用。4.3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本科学历教育和应试型教育,通过三个阶段学习、循序渐进的启发式多媒体教学,理论、上机、在线训练相结合的快乐学习法使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软件开发的主要技能和主流技术。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每一阶段的课程,都分为理论、上机、在线学习和指导学习四个步骤,使理论充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实际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1)理论: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2)上机:学生在机房上实践课,通过实践课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3)在线学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在线课进行自学、自问、自解、自判等过程,充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指导学习:学生提出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和解答,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4.4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本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践、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能否实现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安排课程设计,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项目研究,通过系统的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全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求为学生提供大约30个软件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来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的真实开发项目。在每一门课程中,都采用一个实际的开发案例来组织技术内容,理论课上老师会通过一个案例、小项目的讲解来引出技术内容,而上机课要求学生自己逐步完成一个类似的项目,确保学生有大量的实战经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计算机专业教师转化为项目经理;教材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上课转化为学生做项目。(2)加强实习实训在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争取实现产学合作,校企双赢。目前我院已在长沙牛耳软件园、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思达电脑公司、株洲南方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株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平台。(3)增设综合课程实践内容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综合课程实践的内容。综合课程实践开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综合课程实践1)、三年级下学期(综合课程实践2),设计时间是1到2周,而且选题是与本学期所学课程有关,是本学期所学课程的综合应用。综合课程实践指导老师也应该是本学期所授课程的主要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能力。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是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一大部分,二年级下学期学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后,可开设一个VC+开发的综合课程实践或是基于C/S结构的面向对象的综合课程设计(可以是VB或Delphi的数据库应用)。三年级学完计算机网络、JAVA、WEB技术后,可开设基于网络编程综合课程设计(SOCKET编程),或关于网络方案设计的综合课程设计,或基于B/S结构的面向对象的综合课程实践,使学生掌握在Internet环境下,用ASP、JAVA等完成交互式的网页制作及数据库的应用。(4)学生创新实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教育部和各高校一直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各高校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从第二课堂教学开始,主要落实在创新实验上。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ACM程序设计大赛”、“计算机作品大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应该大力提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5结束语几年来,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大大提高,一举扭转了过去招不满的尴尬局面,毕业分配达到了91%以上,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4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