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和教案全册1、 家乡美 一、 教材家乡 美分析 本课家乡美以表现家乡 美为情感激发点, 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表现、 图案设计和宣传刊的制作中。 家乡美 教材家乡美的主图为一幅摄影作品, 暖暖的色调和隐隐约约的如梦画面, 让大家似乎看到家乡 那熟悉的小景。 教材家乡美中还提供了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 家乡 美为不同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不管你的家乡 在哪儿, 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树木花草, 当我们认真凝视它时, 家乡美我们就会对其形状结构、 色 彩搭配的奇特与完美产生一种感觉留下一种美好的印象, 它将会在装饰设计中激发我们的灵感。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形态作素材,采用简化、 夸张等方法, 来变形、 变色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活动二即为利用家乡 常见的植物进行图案设计。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添加装饰的小训练, 让学生尝试运用点、 线添加的方法来装饰图案。 图案用色宜单纯, 从单纯中求丰富。 主体形色与底色的关系, 两者互为主次。 因此选用底色不能太鲜艳, 应适当灰暗、 淡雅一些, 而主体的形色就要鲜艳明亮。 在完成记忆画表现和图案设计后, 本课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活动。 即将绘画作品、 介绍性文字、 图案组合起来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活动充分利用前两节课的习得, 和 语文学习结合, 提高学生组织排版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家乡 的热爱之情。 “学习屋”安排了一个课后延伸的作业, 回家向长辈了解一些有关家乡 的历史、 传说、 民歌等, 并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同学们互相交流, 以进一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 起到传承美术文化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了解、 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 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三、 教学思路 命题画是美术学习中一种作业要求较高的课业形式, 学生要依据题意, 搜集绘画素材, 用绘画的形式将主题表现出来。 本课活动一是以表现自然风景为主的命题画创作活动。 在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 收集资料-交流感受-指导表现-欣赏小结。 教师在课前可安排学生观察家乡 的景色, 对能表现家乡 特点的景物重点观察、 记忆。 也可以采用画速写、 拍照片、 找挂历等方式收集资料。 上课后师生交流所收集的资料, 找出一些比较适合表现的、 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素材。 通过这一过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升华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为下一步创作做准备。 接着教师可以以收集的素材为例指导学生表现, 着重帮助学生如何取景、 构图, 如何表现好一幅风景画。 如构图要注意有层次, 前主后次, 前实后虚, 近大远小。 欣赏小结可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为构思选材, 看看谁的画面选材有新意, 既能表现家乡 的美景又独具表现的特点。 二为构图安排, 看看谁的画面安排最棒, 既层次丰富又最能突出主题。 图案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所以教学时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倾向, 避免简单地说教, 应采用趣味性的直观感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 欣赏导入-方法指导-尝试表现-作业反馈-欣赏提高-设计表现-评价、 延伸。 首先教师可先将本地民间美术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让学生了解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花和生活中的花的区别, 由此导入新课。 在指导学生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 可选择本地最有代表性又相对简洁, 易处理变化的花或树为例, 来指导学生了解掌握抓住自然物的外形特点简化的方法和添加的方法设计图案。 学生边学习边尝试设计表现。 尝试表现后应抓住反馈指导环节, 教师选择较好的作业和问题较大的作业,到实物投影仪上, 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在尝试作业后对图案设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接着再给他们欣赏一些较优秀的图案设计作品, 以了解更多的设计方法,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并对下一步更好地完成设计表现予以启示。 作业完成后, 师生共同评价, 最后给学生欣赏一些由单独纹样组成的花边、 团花以及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图片资料, 使其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活动三为前两个活动的综合, 在活动中, 它既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排版、 制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 搜集素材-讨论选材-设计分工-集体制作-张贴欣赏。 首先, 小组可将课前收集的关于介绍家乡 的资料和上两节课的作业集中, 大家根据刊的大小, 一起选择适量的、 较全面概括代表家乡特点的、 质量较高的命题画或图案作业和文字材料。 然后大家将作业放在宣传刊的底纸上摆一摆, 留出刊头的位置和文字说明的位置, 看看如何组合更合理、 更美观, 还可以绘制一幅草图设计一下。 接着可以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进行分工, 如负责刊头设计的, 负责文字撰写的和托裱作品的等等。 制作时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范图学习托裱、 粘贴的方法。 学生们设计的植物图案可放在适当的位置点缀宣传刊。 学生完成作业后, 经过师生共同评价后进一步完善宣传刊, 最后张贴在教室、 校园或者是社区内, 以供大家欣赏、 了解关于家乡的知识以及美景。 四、 教学选择 1 . 有条件的学校, 可首先进行新老照片对比欣赏的评述活动。课前让学生寻找父辈或祖辈的有家乡景色的老照片, 再到这个地方将现在的样子拍摄下来, 带到课堂, 看一看, 比一比家乡的变化。 接着再进行命题画创作。 活动三还可以将老照片和学生作业贴在一块, 以展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在教学中教师可对活动安排灵活处理。 如活动二可将花的图案变形和树的图案变形分为两课时进行。 3. 教材中没有涉及本课活动二图案的色彩。 在图案设计的学习中, 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 既可以黑白图案为主, 也可以讲述一些简单的装饰色彩知识, 让学生绘制彩色的图案。 4.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 市花, 它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如:香港的紫井 0 花图案, 给我们每一位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活动二可以结合本地标志性的植物来设计绘制。 五、 教学建议 1 . 活动一可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 如结合以家乡 美为题的作文, 让学生为作文配画。 2. 除了省略、 添加以外, 夸张法也是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特征上加强, 具体做法可以是圆的更圆, 方的更方, 长的更长。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尝试运用夸张表现的方法。 教案王慧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1 课家乡 美(活动一) 年级 5 年级下册 教王 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交流 1. 课前信息收集: 到长沙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 用文字、 速写、 拍照、 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1. 课件出示题目,答 2. 知识抢答: 下面指的是哪些地方? a、 毛主席的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 (橘子洲) (橘子洲-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 是一个长约 5 公里的长岛, 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 橘子洲的风景很不错, 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 春天江鸥点点; 夏秋林木葱茏; 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 的景致可看。 ) b、 书院大门上有一副楹联“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 并被誉为 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岳麓书院) c、 山门额题为“古开福寺” , 石联为“紫微栖风, 碧浪潜龙” 。 (开福寺) d、 长沙第一泉并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白沙井) e、 长沙市最大的公园。 (烈士公园) 3. 交流感受: a、 欣赏魅力城市 中介绍长沙的片段。 b、 家乡 长沙发生了什么变化? c、 你喜欢的家乡 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 教师小结: 长沙这几年变化可真大, 家对后再出现此处实景。 2. 课件播放电视魅 力城市 片段。3. 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乡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 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研究 1.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教师总结:a、 构图的处理。 (前主后次, 前实后虚, 前大、 多, 后小、 少) b、 特定的内容。 (房屋、 街道、 田野、 树木等) c、 内容的取舍。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 抓住景物特征) 2. 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 提出作画要求: a、 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 将家乡 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 不必完全写实。 b、 注意有主次, 有取舍, 注意构图的完整性, 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 的景色特点。 c、 绘画工具不限。 课件展示作品 创 作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 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评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 并通过视视频展 价 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示台 拓展 欣赏录制好的学生快板表演家乡好 。 课后通过网络、 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 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 民歌、 戏曲、 特产等) 。课件展示 课目 第 1 课家乡 美(活动二) 5 年级下册 执教 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模拟情境 导入新课 1. 模拟情境: 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长沙一日游” (出示课题: 欢迎来长沙做客) ,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 为外国朋友安排这“一日游” 的行程。(学生自由回答后, 确定行程: 赏风景-品特产) 课件出示课题 研究方法 设计制作 带外国小伙伴“长沙一日游” 1. 选择旅游景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 景点介绍: 各小组交流资料, 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 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1. 课件展示各种长沙 特产和特色小吃。 (如: 臭豆腐)2. 课件 3. 品尝长沙特产和特色小吃。 4. 感受长沙的节庆活动。 5. 了解长沙名牌产品。 6. 老师小结: 长沙的历史文化、 风景物产给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沙一日游” 结束了。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 投资办厂、 购买物品, 让更多的朋友知道长沙, 喜欢长沙, 你们愿意为家乡 做广告宣传吗? 7. 制作宣传刊: 8 人一组, 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 比比看。 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 步骤方法和要求: 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 将表现家乡 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并结合美丽的图案, 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 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 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 剪贴等方法) 。 c、 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 小组分工合作,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长沙特色的节庆活动。 3. 课件展示长沙的名牌产品。 4. 播放优美的音乐。交流互动 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 派代表按“风景、 建筑、 特产、 人物” 升华情感 的顺序夸夸家乡。 2. 演一演: 小组自己确定小品的节目,如: 带外国朋友参观; 给在乡 下的奶奶讲讲城里的变化; 给在外地的姑姑说说长沙特产等。并表演。 3. 旅游咨询。 a、 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b、 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 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4. 教师小结: 我们家乡 的变化日新月异,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为了明天家乡 的更美好, 我们该做些什么? 深入调查 拓展思考 1. 查找家乡(历史) 的爱国名人, 将他们的事迹摘录、 图片收集, 整理成资料卡片, 可上当地图书馆、 文化馆找地方志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搜索。 2. 参观、 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革命遗址、 文化遗址、 名人故居等。 这一组宜在老师的带领下, 学生准备好相机、 录音机、 笔、纸, 并要精心设计好采访提纲。 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记录和拍照, 引导学生体察自己的心境, 深入思考。 3、聪明的机器人 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西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 3 课 聪明的机器人。 下面, 我着重从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程程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 所确立的阶段目标, 确定聪明的机器人 一课属于“设计 应用” 学习领域, 即通过看看、 说说、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的事物,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 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提高物以致用、 审美、 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 知识目标: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 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 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 机械立体形的画法和不同媒材制作不同机器模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 作品的美观、 新颖、 牢固。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 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 通过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体验学习的过程, 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通过评价激励, 引导学生积极互动, 体会创作的快乐,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 听、 说、 做、 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 体验审美的快乐, 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 动画欣赏 认识机器人 我首先设计了“动画欣赏 认识机器人” 这一环节,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 让学生欣赏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为后面的设计做好铺垫, 使学生明白机器人, 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 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 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而引出本课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使学生了解了机器人的作用、 类型, 分别都 能做什么。 即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 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 机器人的类型不同, 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接着, 让学生认识机械人的造型特征。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 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 学生通过自由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 (二) 自主探究 制作机器人,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制作机器人” 这一环节, 因为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合作意识, 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 正当学生情绪高涨, 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 5 分钟的时间, 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 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 相互交流, 积极互动, 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 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 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在小组中合作、 在小组中探讨, 使重、 难点在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 教师只是组织者、 引导者,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大胆创作 制作机器人,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 创造的空间, 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机器人” 这一环节,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 在再创作过程中, 我强调学生注意运用了各种纸张、 泡沫、 纸盒、 蔬菜瓜果等材料, 结合卷、 折、 贴和切制、 削制、 插接等方法共同进行创作。制作同时, 并播放儿童歌曲,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优美的 旋律中展开思路、 大胆创造, 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诸如: 材料的选用、 机器人身体各配件的的搭配等问题。 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会解决问题。 (四) 展示欣赏 评价机器人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机器人” 的环节, 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 方法由学生想, 思路由学生讲, 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 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 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培养学生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 1、 自评: 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 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 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 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提高审美能力。 3、 教师评价: 根据激励性的原则, 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 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 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 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找出其优点, 甚至扩大其优点, 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 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 相信“我能行”。 这样, 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 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 但趣无穷” 的效果, 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 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 ” 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合作的快乐, 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 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 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机器人拿到学校来, 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四、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 板书设计分三部分: 课题 聪明的机器人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此板书中机器人基本特征与板书相配合,做到和谐一致。 五、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 合作探讨、 动手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自行探究,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 参与合作意识, 实现了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 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教学效果很好, 一句话: 只要教师转变观念, 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满足他们好奇、 好动、 好说的特点, 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4、 欢乐陶吧 欢乐陶吧 说课稿 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是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欢乐陶吧。 下面着重从教材分析、 说学情、 教学思路、 教法和学法、 教学过程四各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1、 说教材分析 欢乐陶吧这一课集欣赏, 体验于一体, 学生通过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古代陶器, 从而初步了解陶的历史, 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概况,通过仿做古代陶器, 体验先人做陶的乐趣。 本课精选了古代的现代的陶器数件, 既可欣赏教材又可以模仿素材,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 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彩陶文化分为若干时期, 其代表类型分为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马厂型。 而黑陶文化是黑薄、 光纽为主要特点。 做陶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手捏法, 盘条法、 泥板法、拼接法的制作方法, 并能运用于实践创作之中, 体验做陶的乐趣。 2、 说教学目标 (1) 说知识目标: 利用网络对陶艺作品的赏析, 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2) 说能力目标: 通过上互联网查寻、 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并通过使用相关教学软件, 让学生通过上网对陶艺作品的赏析, 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从而培养他们通过 Internet 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扩展视野的能力。 (3) 说情感目标: 了 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3、 说教学重点、 难点 学生利用网络获取陶器的相关知识, 了解学习制作方法。 二、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对陶瓷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多, 但求知欲强的学生对这课欢乐陶吧 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激发他们的感情; 与此同时, 网络让学生扩展延伸到课本外的一些陶瓷知识并让他们自己交流, 并下载资料, 扩展、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既培养了语言能力, 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思路 我在教学过程中, 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查找出陶瓷的起源和发展, 及几种陶瓷的有关资料和制作陶瓷的几种基本方法和装饰手法等等。 最后, 让学生们自主地上网查阅、 下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陶瓷,了 解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自己喜欢的陶艺从而获得更多的陶艺外知识, 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 提高了认知能力。 这次教学的流程为: 欣赏导入-网络搜索、 -、 解决问题-网络查阅、 知识扩展。 四、 说教法和学法 1、 说教法 本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 者、 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灌输者。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 尝试欲, 并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 观察指导法 2. 谈话法 3. 交流法 4、 竞赛法。 2、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采用人性化的指导方法, 在为学生创设尊重, 平等、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引导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片, 导入新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漂亮的陶艺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学习兴趣。) 出示陶艺图片: 1、 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网络搜索: 陶瓷的起源和发展。 2、 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 网络搜索 , 学习陶艺知识。(设计这一环节其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利用网络获取陶艺有关知识, 有助于理解, 加深记忆。) 1、 让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查找与下面这几种彩陶有关的资料,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加深对这彩陶的认识和了解。 (1) 半坡型 (2) 庙底沟型 (3) 马家窑型 (4) 半山型、 马厂型 2、 汇报。(说对几种中陶艺的认识) (设计这一环节其主要是让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的众多有关陶艺知识中, 有条理的总结出彩陶彩陶的种类, 这样即让学生了解了彩陶的种类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获得的知识表达出来, 训练了学生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 3、 出示黑陶图片: 欣赏黑陶文化特点: 黑、 薄、 光。 4、 学生上网搜索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学生总结回报 5、 学生上网搜索陶艺制作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学生汇报 6、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网络搜索解决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有条理的主动利用网络获取陶艺制作方法和技巧及装饰手法的有关知识。 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加深记忆增强理解) (1) 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2) 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3) 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泥条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4) 怎样才使泥板的拼接的能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5) 都有哪些装饰的手法, 你能说说吗? 学生总结回报 (三)、 网络搜索: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当代陶艺有所了解, 对当代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 学生自主上网欣赏现当代陶艺文化, 了解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说说你喜欢的现当代陶艺。(可以用图片说明) (四)、 总结。(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整节课堂的陶艺知识有一 个系统的回顾的同时鼓励对在本届可利用网络或取得一点点的陶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了解、 学习、 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这节课我们利用网络知道了陶艺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了 陶艺的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及陶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了解、 学习陶艺知识、 继承和发扬陶艺文化。 欢乐陶吧 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 认识, 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 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 一方面采取欣赏认识-观察了解-分析评议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 比较古今陶艺作 品, 对中国的陶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 另一方面, 在组织学生进行陶艺创造表现的动手实践活动时, 教师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大胆进行思维想像, 让学生尝试制作有个性特征和特色的作品, 强调表现形式、 内容的多样化, 让学生发挥巧思进行创作表现,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通过教学, 初步掌握泥条盘筑法 、 随手捏制法、 泥板拼接法。 2、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造型能力、 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艺术、 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运用泥条盘筑法 、 随手捏制法、 泥板拼接法制作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对陶品的观察, 猜想其制作手法和程序。 四、 课型: 五角星标识课(美术与自我、 社会) 五、 教学准备 课件、 景德镇高龄土(陶泥)、 教师作品、 水、 小桶、 生白布 六、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学生在陶吧玩陶的图片, 猜场景。 引出并板书课题。 2、 说 陶: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有关陶的知识。 (1) 仰韶文化(半坡型 ) (2) 大汶口文化陶器 (3) 龙山文化的陶器 三、 赏 陶: 1、 小组学生观察老师制作的陶艺作品。 思考: 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 2、 学生分析、 猜想, 师生分析步骤。 (课件出示制陶过程) 3、 教师归纳制陶的方法, 板书要点。 四、 玩 陶: 1、 学生初步感知陶泥的特点。 2、 出示作业要求: 运用教师归纳的制陶方法, 以个人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3、 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指出共性问题。 五、 展示评价 小组评价-推荐作品-创作者谈构想 板书设计: 欢乐陶吧 泥条盘筑 随手捏制 粘接成形 装饰-方法不限 泥板拼接 5、 同一幅画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同一幅画学习的设置特挑选了美术史上以色彩表现见长的印象派画家凡 高的名作向日葵 , 进行一次有趣的赏析、 临摹与组合的学习活动。 学习同一幅画活动方式属于“造型 表现” 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训练学生调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画的表现技巧, 提升对美术名作的鉴赏水平, 提高同一幅画美术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它的意义在于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来与美术大师对话, 体会美术语言的魅力, 获得艺术情感的熏陶, 在临摹与组合游戏中感悟和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快乐。 一般多数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 曾经耳闻目睹。 向日葵 占据了教材较大的版面, 并配上富丽堂皇的画框, 显得特别珍贵而富有视觉感染力, 诱发学生崇尚美和珍视世界文化的强烈意识, 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 学生自主的视觉愉悦需要也得到满足。 2. 学情分析 学习活动为临摹练习与组合成画。 本课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 这里的临摹并非写实地临摹向日葵 的原始模样, 而是临摹向日葵的色彩。 所以教材右页上有一幅对原画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的作品, 眯眼远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 , 该画上分出五十个方格, 每小块内呈现出不同的色块, 这里的色块就是世界名画向日葵 所用颜色。 临摹这些颜色, 需要进行涂色练习和色彩临摹的学习, 临摹颜色 实际是局部临摹, 学习效果完全可以达到。 只有将涂好色的方块按固定的位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完成世界名画向日葵 的整体临摹。 本教学将枯燥的涂色练习置于有趣的组合活动中, 使学习变得轻松了, 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力, 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成功感。 二、 说教法 讲授法、 示范法、 游戏教学法、 观察法比较法、 练习法。 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 认识色谱, 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 能准确地识色、 调色和涂色, 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 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 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色彩知识, 了解与掌握配色、 调色、 涂色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观察能力。 采用的工具为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及调色用的清水等, 根据学生平时所带的水彩笔、油画棒, 进行分格临摹涂色练习, 并集体组合成名画向日葵 。 教学准备应考虑全套的水粉画工具, 大白纸 l 一 2 张, 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 要布置学生带好铅笔与尺子, 以备画格子使用。 本课教学策略, 应以调色练习为基础, 选择教材名画作品中的色块进行临摹为重点, 个体临摹与集体组合为活动组织方式, 展开对同一幅画的欣赏、 识色、 调色、 临摹表现及组合再现。 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 欣赏讨论、 感受色彩美一认知色谱,配色调色练习一对比练习, 获得方法一提出规则, 选择任务一个体临摹, 集体组合一作业评述, 再赏色彩美。 五、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 认识色谱, 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能准确地识色、 调色和涂色, 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六、 教学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 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 以及色彩的调节练习。 七、 教学流程 (一) 欣赏讨论 1. 欣赏向日葵 。 2. 引导提问: 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 讨论。 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 色彩是相同的。 3. 导出新课, 板书课题: 同一幅画。 (二) 探索体验 1. 引导思考: 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 (1) 观察与识色。 (2) 提问。 2. 探索调色方法: 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 学生讨论, 自由发言。 体验 1: 根据教材提示, 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 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 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 小结: 两种颜色相调和, 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 所以调色时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 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 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 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 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 3: 任意找一种向日葵 这幅画的颜色, 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 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 画中取一方格 (G5) , 这一格是由 24 个小块组成的, 将它们分解开, 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 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 师生合作, 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 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 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 然后组合, 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 1. 画格。 教师事先画好一个 46 的表格, 510 的大格图, 共有 46510=1200 格小格图, 共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应用。 培养学生的共同创作精神。 2. 选择与分工。 将横排 A - J 与竖排 l 一 5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 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 分工要有协调, 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 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 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 学生超过 50 人时, 我们现在的学生班级人数都超过 50 人, 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 保证组合成向日葵 整幅画作的完整性。 3. 临摹涂色。 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 涂色, 涂色不能出格. 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 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 A-J 与 l 一 5 的坐标准确定位, 不可随意放置, 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 起启发作用。 5. 提出要求, 巡视指导。 (四) 组合展示 1. 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 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 引导学生眯眼看, 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五) 评价交流, 进行总结 6、团 扇 说课稿 各位评委、 领导、 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团扇第二课时。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 分析教材 团扇 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六课,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 进行欣赏、 评述、设计等活动。 教材向同学们展示了古代一些著名画家的杰作, 是对团扇扇文化书画艺术的印证。 扇中的诗情画意犹如一股清泉流入观者的心田。 学生通过欣赏团扇, 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 感受扇面画 的艺术魅力, 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 结合适合纹样的图案安排扇面, 并运用绘画、 剪贴等方法装饰。 2. 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设计、 绘制美观实用的扇子, 提高学生对生活用具的审美能力。 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设计、 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 感受扇文化, 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了解团扇工艺文化, 尝试制作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扇子。 难点: 扇子的外形创新设计与扇面的装饰。 二、 说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 打破原有的单纯的教学模式, 力求营造一个“自主、 平等、合作、 竞争” 的课堂教学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欣赏激趣法: 制作精美课件,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2. 启发谈话法: 运用谈话能抓住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物分析法: 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分发给学生赏玩, 让他们探究交流做法, 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 我把教学活动的重心, 从“教” 移到“学” ,变“全盘授与” 为“启发引导” , 在学的过程中, 以学为主, 以导为辅, 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主学习, 拉近师生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 观察体验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发丰富的联想, 通过自身尝试体验, 思维更加活跃, 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 合作学习法: 在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拓宽学生思路, 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 交流彼此的经验。 3. 练习法: 创造练习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各种技法的尝试。 寻找自己最为满意的效果。 四、 说教学思路 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用课件营造氛围,在浓厚古文化背景中进入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在赏扇评扇中引导学生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扇面。 第二课时以装饰为主, 我将具有现代工艺特色的团扇与古代的团扇对比, 让学生去领会不同的风格魅力。 学生对图片中造型奇特,装饰新颖有趣的团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抓住这个时机将制作好的实物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在把玩团扇的过程中, 对团扇的制作方法 和选用的材料有了自己的认识, 最后引导学生实现创作。 五、 说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 回顾上节课所学, 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简单介绍团扇加深了解。 (2) 展示上节课的成果 请学生展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制作一把造型奇特的扇面。 教师选取作品中经典有趣的造型进行评价。 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 (3) 欣赏感受 拓展思维 我认为团扇 一课不光是教学生制作一把团扇, 而更注重让学生感受从古至今扇文化的艺术魅力。 学生在惊叹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时, 内心就产生了对美追求。 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究。 所以我课前收集大量造型有趣, 材质特别的团扇图片(如运用剪纸装饰的团扇, 图案夸张的团扇, 用羽毛制作的团扇等) 学生对这些图片特别感兴趣, 不时的发出惊叹声。 我适时的提出问题让他们挑选对自己喜欢的团扇从造型, 材质, 装饰各方面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很积极。 评析的也很全面。 他们自己去赏析, 评论比老师直接介绍感受更深刻。 2. 扇子实物欣赏 图片的欣赏没有实物真实, 我将历来收集的学生优秀作品发到学生手中传看。 他们相互传看交流。 这一过程拓宽了他们的思维, 引导出更多新颖的创意。 也给了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 团扇制作的材料和装饰方法有很多种,我尽量引导学生用身边最容易收集的材料制作。 装饰的方法也大多是 我们以往学过的内容。 像剪纸, 变废为美, 编纸条等。 这样起到学以至用的作用。 针对手工课上最常见的学生收集的材料少的问题。 我假设一个场景今天老师也没带材料来, 该怎么办呢? 我就用书上的书夹和黑板上的吸铁, 当场示范装饰出一个有趣的扇面。 学生觉得原来只要细心观察, 身边很多材料都也利用。 这样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 3. 学生创作 4. 作业 讲评。 评一评 教师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闪光点进行评价, 时时处处予以鼓励。 从而让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投票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师, 最佳造型设计师, 最实用设计师各若干名。 将学习热潮推向高峰。 5. 总结 让学生将今天制作的扇子送给亲爱的父母, 老师, 为他们在炎炎夏日送来一丝丝凉爽的风, 使学生的成果真正作用于他们的生活, 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10、生命的甘露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 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的甘露。生命的甘 露 是湘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内容。 共有三个部分, 此次授课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第三部分: 倡导环境保护, 爱护水资源的活动。教材中共有五幅图片, 其中三幅招贴画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节水爱水的理念, 告诫人们要去保护水, 关注水。 另两幅摄影作品分别呈现了干涸与缺水所带来的艰难与可怕。 最后, 通过设计制作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来表达同学们的想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 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2.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 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学习并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 尝试设计招贴画。 教学难点: 招贴画创意设计。 教学思路: 水是生命的基础, 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 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 所有的自然生物几乎都是从水中生出来的。没有了水, 生命就会终结。 9 0 年代以来, 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 全球生态失衡, 气候紊乱, 暴雪、 干旱, 地震频发,灾难越演越烈,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资源收益者也是最大的破坏者, 在索取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进行一番反思, 反思我们的行为, 我们为地球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 我不仅是注重了美术技能与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爱护地球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希望节约用水不再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 我想,如果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依然无动于衷, 就算他们画出很好的作品也是没用的, 因为美, 不仅需要创造发现, 更需要珍惜保护。 所以,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创设 课件出示课题: 生命的甘露 众所周知,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 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方, 人们很难想象, 没有水的情景, 那么今天就让事实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了水, 人类将面临何种绝境。 课件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造成的可怕景象让学生观看。【意图: 从介绍学生还不太关注的西南旱情现状开始授课。 课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西南缺水造成的可怕景象, 灾区人们悲伤无助的表情配上伤感的音乐以期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使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与水的重要关系。】 环节二: 预习反馈 课件出示问题: 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又缺水呢? 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和爱惜水? 【意图: 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地球水资源资料进行回答, 用自己亲自收集的资料说服自己, 明白水资源问题是当前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有了深入认识和感受就会有保护和爱惜水的强烈愿望: 呼吁和倡导他人也加入节水护水的行列。 污水、 缺水已成事实;那么怎样做才算保护节约了水呢。 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明白, 生活中哪些方面是可以节约用水的, 只有弄明白如何节水, 设计制作就好办了。】 环节三: 探究方法 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 出示学习要求: 欣赏课本中的三幅招贴画, 说说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找一找作品的相同特点, 试着总结招贴画由那几要素组成。【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 小结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 . 主题与画面要明确、 醒目、 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 使人看着明白。 . 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 通顺、 突出。 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 装饰 2. 课件出示两幅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 (一幅完整, 一幅不完整) 哪幅是真正的招贴画? 师生交流,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示范。【意图: 课件演示省时高效, 直观示范解决重难点。 通过对错鉴别,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招贴画特点, 对招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加深印象。】 环节四: 自主设计 1. 出示作业要求: 拿起我们的画笔, 设计一幅招贴画, 以无声的呐喊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 珍惜生命甘露, 保护生命之源! 2. 出示设计提示和参考 如果没有了 水, 破坏了 水资源, 田地将会? 江河将会? 大自 然将会? 天上的飞鸟会? 水生物又会? 人类将?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设计。【意图: 保护水资源是一个广泛而抽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