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doc_第1页
第九篇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doc_第2页
第九篇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doc_第3页
第九篇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doc_第4页
第九篇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第四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n 最早对制度变迁进行供求分析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舒尔茨。他1968年明确地提出了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把它们引入制度变迁的分析中。 n 戴维斯和诺思1971年再次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n 拉坦1978年明确使用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的供给”概念,并对引起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变化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还指出了舒尔茨和诺思等人的制度供求分析的不足,即对制度变迁的供给缺乏分析。 n 林毅夫1989年总结说:“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 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2.对菲尼分析框架的评价n 以制度安排为内生变量的分析框架,与视所有制度变化都为内生变量的分析框架相比,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优点:首先,规模小一些的分析框架,分析起来容易一些;由于把宪法秩序看作是已知的,分析简化多了。其次,采用这种分析框架还有助于对分析框架作更精确定量的检验。 缺点:由于把两大类制度(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看作是外生的,因此该分析框架不能对所有的、尤其是最剧烈的制度变化进行分析。n 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及其变迁,因而将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看作是制度变迁模型中的外生变量还是可取的。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一、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二、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一、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 n 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所以,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n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制度需求?菲尼认为:“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 n 诺思认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益来源于以下四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和不完善市场的发展。规模经济与潜在利润n 规模经济反映的事实是,最有效(单位成本最低)的产出可能需要企业的规模很大。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单位成本低,因而利润更高。要形成规模大的企业以获取内含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需要较大的资本量,而企业可得资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组织(制度)形式。传统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特征是有限的寿命和无限的责任,这使得企业难以筹措大额资金扩大规模,也就不能获取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潜在利益。具有无限寿命和有限责任的公司的创新提高了对获取资本的限制,因而允许创新者获取内含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 外部性与潜在利润n 在现代经济学中,外部性概念是一个出现较晚,但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从科斯到诺思,外部性都是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科斯认为,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外部性都根源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产权的界定及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大大地减少外部性。科斯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负外部性内在化,而诺思则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正外部性内在化。外部性的存在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制度的再组织旨在使外部性内在化,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的总收益。 克服对风险的厌恶与潜在利润n 风险的盛行是另一个削减经济活动的因素。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厌恶风险的。厌恶风险的程度随偶然性的增加而增强。人们倾向于有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而避开那些报酬变化很大的活动。由于利润的预期值在那些没有人从事的高变异活动中要高于低变异活动,如果有些能够克服厌恶风险的机制被创新(如将这些人的风险集中于不厌恶风险的人),总利润就可能增加,或使得风险的结果相应于所获取的收益表现得更为确定。如专门市场的发展(如期货交易市场等)、保险公司的建立等都是克服对风险的厌恶的制度创新。 不完善市场与潜在利润n 由于正交易费用的存在,相关的经济信息流的组织与增进可能是安排创新的主要领域。如果获取信息是没有成本的,那么所有市场上的价格就只有因交通费用而产生差别。事实上,信息是有成本的,而且纯粹地方市场的普遍存在正好反映了关于在更远距离地区交易的获利机会的信息的缺乏。正统经济学家假定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的,这就排除了由市场运作失败所引起的任何可能的潜在利润。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仅是有成本的,而且是报酬递增的,即人们常常必须支付信息,但成本不会有很大变化,而不管这一信息是被用于影响一种、一百种或更多交易。如果信息成本十分大,而且它们是属于成本递减的,则人们从使不确定性降低的信息流的递增中可能会获取巨额利润。最为经济的安排性创新可能是一种专门化的企业,因为它不仅供给了信息,而且也实现了潜在的规模经济。 二、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 (一)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n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是诱致历史上多次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某种原因变得稀缺因而相对价格(或价值)上升时,其所有者可以从对这种要素或产品的所有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当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权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迫切的需要。 n 德姆塞茨(1967)考察了美国印第安人土地私有权的发展,认为美国山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在18世纪之后形成了土地的私有产权,主要原因是动物毛皮的贸易大大地提高了动物的相对价格。动物相对价格的提高促进了更为经济地畜养毛皮动物。畜养毛皮动物要求有能力阻止偷猎,于是诱致了对圈养毛皮动物的土地私有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的制度的产生。相反,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迟迟未发生私有产权的制度变迁,因为平原地区的动物和森林地区毛皮动物相比没有商业上的重要性,而且平原动物主要是食草动物,其习性是在广阔的土地上漫跑,为确立私有狩猎边界所获得的价值,由于要阻止动物跑到相邻的土地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降低了。他由此证明,新的产权制度的形成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而相对价格是决定这种新的收益成本比较的关键因素。 n 诺思和托马斯1973年根据支配产权的规则的制度变迁解释了西欧在9001700年间的经济增长。在他们看来,制度变迁是由人口对稀缺的资源赋予的压力增加所引致的。他们论证道:在欧洲中世纪的成熟时期(10001300年),人口持续增长,劳动的经济价值因而下降,同时土地变得愈益稀缺从而更有价值。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变得普遍起来,它对限制共有财产使用的压力增加了。对土地使用的更为有效的控制是与更为集约的农业生产体制的采用相联系的,三圃制开始替代传统的两年一次的轮作制。在现代早期,人口对土地的持续压力导致公地的废除和从以使用奴隶劳动为基础的耕作制转向由农民所有的所有者经营,或转向由资本主义所有的对工资劳动力的使用。其结果是更为集约的作物生产体制的演进。 (二)技术进步 n 从生产方面看,新的制度安排往往需要利用新的潜在外部性。这在存在某种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容易得到保证。(工厂生产取代家庭工业)n 从交易方面看,技术进步可能影响交易费用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安排起作用。(铁蒺藜保护私有产权) n 从分配方面看,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改变要素所有者或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收入流的分割。 (三)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变化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搜集信息或排除非参与者的成本并不随交易的量而同比例增长,这两类活动都体现了成本递减特性。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而不是相对很少的几笔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 (四)其它制度安排的变迁 由于某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因此,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股份制改革既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制度创新,又拉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五)偏好的变化 n 偏好是群体的偏好,即某一集团的共同爱好、价值观念等。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都决定性地影响着集团的偏好。偏好的改变也基于文化的变迁。偏好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与社会偏好间存在互动关系。人们之所以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往往与该社会历史文化传统造就的社会偏好结构有关。另方面,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偏好也会发生变化。n 偏好变化对制度变迁需求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情况。前者指偏好变化直接导致制度变迁需求;后者指偏好变化并不直接指向某一制度安排,而是在一定时期里影响制度环境和制度选择的集合空间并最终导致制度安排变化。偏好影响制度变迁需求本质上是由于它改变了人们的效用函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成本效用比较链条。由此导致人们利益判断的变化。这意味着原来符合人们利益判断的制度变得不再与这种利益判断相符,制度变迁成为人们改变了的利益判断的客观要求。 (六)偶然事件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 一、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与原则三、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一、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 n 制度变迁供给是一种新制度的“生产者”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设计和推动制度变迁的活动,它是制度变迁的生产者供给愿望和能力的统一。 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与原则 (一)制度变迁供给主体n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只要是有意识地推动制度变迁或者对制度变迁施加影响的单位,都是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n 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一个阶级,一个企业或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当然,在这三种制度变迁供给主体中,政府(国家)是最重要的。(二)制度变迁供给的原则 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说推动某一项制度变迁。(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与成本n 制度变迁的供给成本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 ;消除变迁阻力的费用 ;制度变迁造成的损失 ;随机成本 。n 诺思认为,对于不同主体推动的制度变迁,其成本与收益是有所不同的。 n 由于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差异,他们对某一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和成本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可能是不同的。 三、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一)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n 宪法秩序对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形式。如果由宪法界定的权力结构使政府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非政府主体的权限很小,那么,当政府垄断行政权力、立法权和资源配置权后,一方面因政府可借助宪法赋予的权限达到经济和政治目标,为维护既得利益,政府主动进行制度创新的愿望可能会不强,除非遇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另一方面因非政府主体的权限极小,它在利益诱导下的某种制度创新需求,因缺乏实践机会或与政府谈判力量过小,而难以通过权利中心成为现实的制度供给。宪法秩序将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 n 规范性行为准则是受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如诺思、拉坦等)反复强调制度安排应与文化准则相和谐,否则就使一些制度安排难以推行或者使制度变迁的成本大大地提高。 例如,在日本,传统准则特别重视个人顺应和遵从社会职责。这些职责包括参与兴建、管理和维护地方水利灌溉系统,与此相适应,日本政府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这样使日本有条件在19世纪和20世纪实现生物技术进步高度发达的给水排水系统(和各种其他基础设施),这清楚显示了传统准则与强制机制和新的法规的影响。在整个南亚和东南亚的很多地区,对肥料敏感的现代稻种应能带来利益,然而却迟迟不得实现,部分原因就在于当地缺乏给水排水系统。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主义以及相应的规范性行为准则没有导致需要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二)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 n 制度设计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要素价格。n 制度变迁的供给还受实施上的预期成本的影响。制度从潜在安排转变为现实安排的关键就是制度安排实施上的预期成本的大小。影响制度设计和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的因素 n 如果一个其组织费用因某种意图已有人愿意承付的安排能够用于实现另一个这样的安排,那么安排革新的成本可以显著地减少。n 技术革新,特别是使信息成本迅速降低的技术发展,使得一系列旨在改进市场和促进货物在市场间流通的安排革新变得有利可图。n 知识的积累、教育体制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和技术信息的广泛传播,以及与工商业和政府机构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统计资料储备的增长,减少了与某种革新相联系的成本。n 政府权力的稳固上升和它对社会生活更多方面的渗透,明显减少了政府性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 (三)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 n 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n 社会知识使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得以增进主要是通过成功先例的逐渐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副产品来实现的。在最近的一个世纪,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已为制度创新的效率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n 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有助于制度变迁的供给并不是说制度变迁的供给完全依赖于产生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的新知识的正规研究。社会科学的正规化研究目标之一是为了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中实现更高的效率。这些资源的更好配置将有可能:加速那些用作由社会给定的更为重点的制度变迁领域的新知识的产生,应用新的知识以使制度变迁的目标与实际实施的制度变迁之间保持更为准确的联系。 n 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显然也能移动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是否与其他经济接触以及政府政策的改变都会改变制度选择集合。 (四)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 n 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如何影响制度变迁供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集权程度。在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对制度变迁的供给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一、制度的均衡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一、制度的均衡 n 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因素一定时,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安排不再变动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之所以不再变动,主要是因为改变现存制度安排的成本超过了变迁带来的收益。 n 由于制度均衡时,制度变迁的供给完全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即制度变迁需求者的意愿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有学者也将制度均衡定义为人们对既定制度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 张曙光:“所谓制度均衡,就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 n 制度均衡包括制度安排均衡和制度结构均衡两种。n 制度比一般商品实现均衡要困难得多。就制度变迁需求来看,每个人对制度变迁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会存在根本对立的态度。要使一种制度的变迁或供给完全适应所有人的制度变迁需求是十分困难的。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 (一)制度非均衡的含义n 制度非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之所以出现不满意或不满足,是由于现行制度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也就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盈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并造成潜在制度变迁需求大于原有制度变迁需求,潜在制度变迁供给大于实际制度变迁供给。人们为了捕捉这种新的盈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只是由于外部效果和“搭便车”等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变迁成本的关系,潜在的制度变迁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变迁需求,但潜在的制度变迁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变迁供给,因而出现“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制度状态,这就是制度非均衡。(二)制度供给不足n 制度供给不足。指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的不能被替代。 n 制度供给不足存在两种情形: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和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n 制度长期供给不足的原因 :由个人或自愿团体在潜在利润的诱致下推动的制度变迁常会导致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这会导致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由潜在利润诱致的制度变迁导致的制度供给不足,但政府也会“失灵”。这会导致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n 政府为什么会失灵?这必须联系政治制度市场的特点来看。 制度市场的类型n 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其最大特点是制度的供给者数目很大,它可以是很多的个人、自愿团体或者政府。n 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主要特点是制度的供给者由少数几个人、自愿团体或政府构成。n 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指制度的供给者只有一个主体的市场,它或者是一个个人,或者是一个自愿团体或政府。 国家产生以来,在一国范围内的正式制度的供给都是由国家的权力中心政府或者说统治者一个主体提供的,故由国家提供制度的制度市场带有明显的完全垄断性。诺思:政治(制度)市场中的“统治者像一个歧视性的垄断者一样行事。” 思 考n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生产力发展或环境变化以后,变得相对低效的制度安排会随着制度安排之间实际或潜在的竞争而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