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考点宋元的政治制度(1)宋元君主专制的加强。(2)宋元中央集权的加强。(3)王安石变法*。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宋至元朝君主专制下的中枢机构不断革新,相权逐步削弱;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强化,基本奠定了后世的地方行政区划。历史解释宋代尚未完成全国的统一,但中央与地方机构增多,加强了君主专制,解决了唐代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也造成了庞大的管理体系;元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行省制度的实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史料实证运用史料记载论证宋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宋元时期政治演变趋势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家国情怀从宋元政治统治的加强,多民族国家发展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爱国情怀。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权专制的加强(1)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元代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3)监察体制: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2)措施(3)影响考点二王安石变法(选修1)1.背景(1)北宋中期形成了“三冗”“两积”局面,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2)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3)王安石被起用为相,以“三不足”的精神主持变法革新。(4)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2.目的:解决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3.内容(1)理财:富国之法青苗法: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作本,以低息贷借给农民,农民收获后再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募役法 :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钱越多。其它: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2)军事:强兵之法省兵: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同时还归并军营、缩减编制,以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3)科举:取士之法科举制度: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选官制度:批评“恩荫”授官制度,要求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教育制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设立了律学、医学,健全了武学,还拨出一些官田作为学田,发展地方教育。4.结局(1)失败:由于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变法最终失败。(2)变质:宋徽宗时,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敛财之实。5.作用(1)积贫局面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2)积弱局面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史学论点 宋代的重文轻武国策为了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的教训,宋初统治者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患。 史料史论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1)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军队战斗力不强,在抵抗外族入侵时居于弱势。(2)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造成“冗官”“冗费”现象。 时空观念 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演变朝代行政机制秦汉郡县东汉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或州县核心论点:中国古代地方区划中,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探究1宋元君主专制演变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 (2018课标全国,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评本题以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为载体,考查宋代政治统治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审题解答此题关键是从记录的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中理解蕴含的本质原因。解题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史论链接角度1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不同点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角度2宋代官僚制度完善的表现(1)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完备。宋代形成了严格的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并辅之以搜身、糊名、誊录、锁院等措施,尽可能体现公平竞争和高素质选拔。(2)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复杂。在“制衡”原则下,实行官、职、差遣的分离。“官”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职”指较高文臣的虚衔,以彰显其清贵地位;“差遣”是指担任的实际职务,以“所任之事”为中心,体现了比较浓厚的务实色彩。(3)抑制宗亲、宦官等政治势力。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4)士大夫集团与皇权之间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士大夫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抱负,通过经筵、台谏制度,牵制皇权。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即时体验1.(2019山东青岛模拟)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解析据题干从唐代“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到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的变化,可知这一变化扩大了招生来源,有利于优秀的平民进入统治集团,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选B项。答案B2.(2018山东烟台模拟)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仕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不是其功能,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科举制由注重门第到后期更加开放,促进了平民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北宋官僚队伍的发展,故C项错误;科举制看中的是人的才能,不是限制世家子弟,故D项错误。答案B探究2宋元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史论链接角度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特点(1)措施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角度2行省制度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依据(1)机构和官员设置有玄机,从制度设计层面防割据。元代的行省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2)分权更集权。中央赋予行省更多的权力,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3)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角度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1)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史料实证史料一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史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解读史料一,紧扣史料关键信息从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理解。(2)史料二抓住“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理解元朝行省制度运行机制的特点。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提示: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的特点。2.依据史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提示:行省既要为中央集权,同时又分留部分权力于地方。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即时体验1.(2019广东珠海模拟)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这一变化促使()A.中央集权加强 B.君权不断强化C.行政效率提高 D.地方势力膨胀解析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容易形成个人权力过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可以避免地方官员个人权力过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答案A2.(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解析地方官任职避亲和避籍是为了防止地方官与地方势力勾结,形成影响中央政权的地方势力,因此B项正确。秦代以来官僚政治的确立已经瓦解了宗法体系,A项错误;材料仅是地方官任职的原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监察制度的建设,C、D项错误。答案B命题素材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宋代文官政治的确立及特点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主要阐述了宋代文官政治确立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宋代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是隋唐五代以来政治统治、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两宋时期“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解析解答原因据材料信息,迁移唐五代以来政治、经济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说明;影响从政治统治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的衰落、中小地主的崛起;科举制的推行和发展;崇文抑武的政策等。(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君权,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又有制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真题体验1.(2018天津文综,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在元代行省制度下,行省拥有处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权力,行省官吏的选用由中央机关负责,军队的调用须皇帝批准。综合这两项信息可知,地方拥有适度权力,A项正确。结合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B项与之矛盾,排除;材料表明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C项错误,排除;行省制度加强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排除。答案A2.(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解析题干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选A项;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故B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但“尤为尊贵”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未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解析据题干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信息,可知在宗法制,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选B项;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D项错误。答案B经典模拟1.(2019山东枣庄模拟)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枢密院管理的调整在于解除武将的军权,故选D项。材料中枢密院始终是中央机构,A项错误;枢密院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项错误;枢密院领导职权的变化着眼于君权的强化,C项错误。答案D2.(2019山东烟台模拟)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解析根据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故选D项。答案D3.(2019山东泰安模拟)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出身时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武职出身正职(人)366700000文职出身正职(人)21622575105上表反映出北宋()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解析观察表格可知,宋仁宗之后,掌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都是文职出身,表明当时政府逐步确立以文治武的国策,故选B项。北宋时期边境战乱并未出现减少的趋势,A项错误;表格中文武职人数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科举取士日渐盛行,C项错误;文职增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理学影响日益深远是在南宋,D项错误。答案B4.(2018广东梅州模拟)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犬牙交错”原则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壮大,防止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答案B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山东菏泽模拟)宋代历朝皇帝不仅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是由于皇帝的诱导和提倡,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这一切使得宋代读书蔚然成风,故选B项。答案B2.(2018福建福州适测)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史料出处(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据此可以断定的是()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解析据材料“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行使监督权,故选D项。材料“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南唐书”可知南唐时已有通判,但未知始设于南唐,A项错误;材料“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可知没有监察的实权,但有“督经总制钱”的权力,故B项错误;地方行政权由州郡长官行使,C项错误。答案D3.(2019山东威海模拟)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这表明()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科举制日臻完善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宋代官员和科举制选拔更注重能力而非出身,反映了官僚制度日益完善,故选C项。宋朝官员和进士来源相当部分并非来自显赫家族,与其地域无关,A项错误;科举制进士和官员的来源不能反映科举制本身发展状况,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就遭到破坏,D项错误。答案C4.(2018湖北调研考试)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B.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D.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改变三司机构,王安石变法把三司进行统一调整,可知其意图是改变原来的机构弊端,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故选B项。答案B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六)宋太祖曾下语说:“选进士之事重大,今后官二代有中举的,要详加审核,进行复试。”宋太祖此举意在()A.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B.防范官僚子弟科场上的舞弊C.选拔真才实学的官吏D.打破官僚子弟对仕途的垄断解析据题干可知,宋太祖对官二代进行详加审核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僚子弟在考场的舞弊,故选B项。题干主要表明要对官二代进行详加审核,这不是社会基础扩大的表现,A项错误;选拔真才实学的官吏是宋太祖长治久安的考虑,是从长远来看的,C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不允许其他阶层参与科举考试,D项错误。答案B6.(2018山东菏泽期中)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根据题目中“司马光”得出:司马光属于旧贵族势力的代表,根据题目中“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得出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故D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A、B、C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相符,故A、B、C项错误。答案D7.(2019山东聊城模拟)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解析据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官员的政务要求提高,即官员日趋专业化,故C项正确。答案C8.(2019山东日照模拟)宋真宗(90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解析材料信息“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是在鼓励群臣进谏,这有利于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故B项正确。答案B9.(2018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宋度宗(12401274年)时,有巨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夫()A.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 B.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C.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 D.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解析“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意思是天下之事不能由皇帝独裁,要与士大夫共同商议裁决才能治理好,说明当时士大夫主张约束君主的权力,故选C项。答案C10.(2013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把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体现了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自主性逐渐被削弱,所以A正确。答案A11.(2018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徐州、淮安、宿迁六市调研二)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解析据题干“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是行省官员的权力运作方式,这种运作体现了制衡,故选D项。不是监督皇权,A项错误;并不是只适用于军政权力,B项错误;元代是将三省制改为一省制,是中央体制的问题,C项错误。答案D12.(2018山东潍坊期末)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说明元朝()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不花(蒙)忽鲁不花(蒙)史天泽(汉)耶律铸(契丹)塔察儿(蒙)王文统(汉)赛典赤(回回)廉希宪(汉)粘合南合(女真)阔阔(蒙)张文谦(汉)张启元(汉)商挺(汉)杨果(汉)A.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B.民族关系平等友好C.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D.中央地方分权制衡解析元朝中书省是统治核心机构,而材料中“汉族”占了一半,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7海南单科,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解析第(1)问,材料中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是“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表明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而今人研究的结果是“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两者在“陈桥兵变”的性质上有明显区别。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