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2019洛阳模拟)某地理研学实践小组,计划对如图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他们针对掌握的资料(某区域地质简图)做了分析。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下图,完成12题。1从甲地到乙地,其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 D第四系解析:1.A2.A第1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可知,甲乙之间为山峰,因此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正确,B错误。第2题,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只能发现D地层及其以下的地层,即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正确,B、C、D项错误。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 190 mB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D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解析:3.D4.A第3题,由图例可知,四种岩层由新到老依次是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所以图示地区岩石呈中间新、两翼老的关系,可推出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数据,可推断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第4题,由图可知,甲处玄武岩位于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 m,据陡崖垂直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计算得出600H1 200,故A项正确。由图可知,乙处是玄武岩,玄武岩是岩浆岩的一种,而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故B项错误。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通常山谷中可能发育河流,故C项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但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施工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故D项错误。(2019辽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神钟山表面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海拔高约1 000 m,相对高度351 m,孤峰傲立,神钟山为花岗岩,岩体中存在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下图为神钟山景观图和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神钟山的形成()A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岩层断裂风化侵蚀出露地表B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反复升降风化侵蚀出露地表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出露地表D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出露地表6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的主要原因是()A山峰海拔高度高 B山体抗侵蚀能力强C山峰相对高度大 D节理的倾斜角度大解析:5.C6.D第5题,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神钟山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应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内部,而神钟山为出露地表的山峰,因此必须经历地壳抬升的过程;抬升至地表后,上覆岩层被风化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形成图示山体,故C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岩体中存在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由于这些穹状节理面的倾斜角度很陡,花岗岩体沿着一层一层的节理面剥离分解崩塌,从而导致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故D正确。(2019德州模拟)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固定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如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A处附近 B处附近C处附近 D处附近8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解析:7.D8.D第7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距今时间最短的,应该就是“热点”,由此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处附近,D对。其他三处板块已经移动过,不是热点,A、B、C错。第8题,因“热点”在处,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因“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所以从20移动到180处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分布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2019双鸭山模拟)如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 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910题。9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解析:9.C10.D第9题,由材料可知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据此我们可以做出下图:F、E处为断层,L1就是断层面和水平面的交线的延伸方向,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其为东北西南走向。ABCD岩层上面覆盖有一个水平岩层,所以也很容易找到岩层面和水平面的交线,就是L2,结合指向标,其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第10题,图中各岩层和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E(岩层一般越往下越老)G(G侵入到了上面各岩层中)FT(F覆盖了G,T在F之上)f(f切断了F),所以G在T前,也在f前,A、B选项错;年龄最新的应该是最表层的,C错;T岩层距今300万年,E岩层距今6 500万年,G在TE间,所以可能是1 400万年,D正确。(2019中山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1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解析:选D图中钟乳石等信息说明d处是喀斯特地貌,故D正确。图中a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向斜为储水构造,故A错误。花岗岩为侵入岩,b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故B错误。c处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12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如图中R山海拔2 180 m,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外观特征。R山顶部长约14 km,宽约5 km,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机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1)据图描述R山的地理位置。 (2)说出R山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3)据图简述R山山顶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述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解析:第(1)题,某地地理位置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来描述。读图可知该山的相对位置是:位于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三国交界处;而这些国家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故该山的海陆位置是:位于南美洲(东)北部;图中该山位于010N纬线之间,故该山的经纬度位置是:低纬(热带)地区。第(2)题,材料中提到该山主要是由砂岩构成,而砂岩属于沉积岩,故该山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由于图中的山地周边较陡,故该处地质构造为断层中的地垒,而地垒形成的构造地貌为块状山。第(3)题,气温要从年均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来进行分析。由于该地位于热带地区,且该山的海拔为2 180 m,故该地终年温和;又由于纬度低,海拔较高,故该地的年较差较小;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的日较差较大。第(4)题,瀑布的形成要有充足的降水和较陡的地形。由于该山山顶地势平坦,故山顶地表水较多;而该山周边地势较陡,落差大会形成瀑布景观;又由于该地位于赤道附近,该山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瀑布流量大。答案:(1)位于南美洲(东)北部;低纬(热带)地区;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三国交界处。(2)沉积岩。地垒。 块状山。 (3)气温特点:终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导致气温年较差小;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年均温低,气温日较差大。(4)地形方面: R山四周为陡崖,河流落差大,形成瀑布,R山顶部平坦开阔,径流分散,导致瀑布数量多。大气环流方面:R山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瀑布流量大。13(2019聊城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如图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1)简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2)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3)分析“沟谷雨林”形成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丹霞地貌的成因可从岩石类型入手,再结合其地貌特征进行分析,丹霞地貌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红色砂砾岩是沉积岩;是地质史上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红色砂砾岩;后由于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中低山脉,垂直节理发育;后经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第(2)题,该地是丹霞地貌,平顶山体,麓缓、坡陡的地形,地形影响土壤厚度,进而影响植物分布,导致山顶、山麓、山腰因地形的差异而植被分布出现差异;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层,土壤肥沃,加之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 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形成了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第(3)题,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即“沟谷雨林”的形成与河谷温度高、降水多有关;丹霞地貌发育的地方,多位于我国东南部,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气温高;丹霞地貌四周崖壁陡立, 使阳光反射更强,沟谷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增加沟谷的温度;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使湿润气流更容易进入,降水多;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且山体相互分离,有利于暖湿水汽在其间的流动、扩散。答案:(1)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