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C2(2018广东江门一模)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已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B将已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答案A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外,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物中。由于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故实验时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A正确。3(2018广东中山期末)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DNAR型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型菌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已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答案D解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仅仅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中: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由于S型菌的DNA能够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添加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加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热稳定性较高,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仍具有活性,D正确。4(2018济宁一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D解析三个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错误;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5(2019泰安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四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D解析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上清液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DN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上清液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H标记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即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6(2019广州模拟)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答案B解析蔡斯、赫尔希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是哪种物质在起遗传效应,A正确;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因为大肠杆菌裂解而被释放,从而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错误;如果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被35S标记的噬菌体随着大肠杆菌一起离心到试管底部,从而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DNA才是真正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因为半保留复制使得部分子代噬菌体带有32P标记,但被标记的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故子代噬菌体不会含有35S,D正确。7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S、35S D32P、32S、35S答案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大量的32P和少量的31P,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均只含有35S。8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 D都不是答案A解析重组所得的病毒丙含有甲种病毒的RNA,因此它所产生的病毒具有甲种病毒的特征。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B C D答案A解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10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实验过程。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答案A解析从图示可看出,将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病毒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的。11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该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是如图1所示还是如图2所示以及对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可能是图1,小鼠的免疫调节致使R型细菌数量逐渐下降B最可能是图2,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最初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发生基因重组C最可能是图1,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最可能是图2,小鼠体内S型细菌与R型细菌为共生关系答案B解析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而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R型菌转化成S型菌,S型细菌增多,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12(2018浙江嘉兴高三测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答案B解析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是由于部分噬菌体的DNA可能没有侵入,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C错误;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32P,D错误。二、非选择题13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2)为了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_,验证实验结果。(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数字表示)。(4)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是31P的DNA分子。(5)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6)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答案(1)使DNA和蛋白质分开(2)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4)不能能(5)上清液(6)1/2n1解析(1)艾弗里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2)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不能使得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从反面证明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该实验的步骤为: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离心分离;放射性检测。(4)由于DNA分子复制时进行半保留复制,1个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1条链是32P,另一条链是31P,(2n2)个DNA分子中两条链都是31P。(5)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6)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得到2n个DNA,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有2个,所以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1/2n1。14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2)该实验是在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_的化学成分。(3)在对R型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4)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_的假设。(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该实验能够说明_。答案(1)艾弗里及其同事(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转化因子”(3)分离并提纯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4)DNA是遗传物质(5)使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水解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6)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解析(1)由实验图解可看出,这是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R型菌和S型菌的DNA,是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2)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而设计的。(3)该实验是将S型菌打碎,分离并提纯其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后分别加入到R型菌培养基中。(5)为了验证所作假设,又将能够水解DNA的DNA酶与S型菌DNA混合后加入到R型菌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6)要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还需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R型菌培养基中,看结果是否只长R型菌。15某研究小组要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黄瓜植株、RNA水解酶(只会水解RNA,不会水解DNA)、蒸馏水、实验必需的器材。(1)实验步骤:选择若干株生长状况相似的黄瓜植株,分为两组并编号为A和B;用_处理黄瓜花叶病毒,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开,将获得的核酸平均分成两份,编号为a、b;用_处理核酸a;用蒸馏水处理核酸b;一段时间后用核酸a喷洒黄瓜植株A组;用核酸b喷洒黄瓜植株B组;再过一段时间观察两组黄瓜植株的生长状况。(2)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_;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DNA。实验结果:_;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RNA。答案(1)苯酚的水溶液RNA水解酶(2)A、B组黄瓜植株均出现病症A组黄瓜植株不出现病症,B组黄瓜植株出现病症解析本题实验目的为“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原理为:若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