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平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备考.ppt_第1页
何雪平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备考.ppt_第2页
何雪平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备考.ppt_第3页
何雪平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备考.ppt_第4页
何雪平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备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物理必修一高考复习策略,江西省高安中学何雪平,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二)考试目标与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必考内容,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必考内容,2、必修一内容范围及要求,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必考内容,2、必修一内容范围及要求,3、单位制和实验,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新课标卷),(一)、质点直线运动,1、(07年16题)(6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追及问题、Vt图象“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2、(08年17题)(6分)甲乙两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A. tt1 ,d=S ; B. t= t/2,d=S/4 ; D. tt1/2 ,d=S /2 ; C. tt1/2 ,d=3S/4,追及问题、Vt图象“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3、(08年17题)(6分)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利用Vt图象“面积”找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再据WFs求W。,4、(10年24题)(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路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运动分析、运动学公式、位移关系,5、(11年24题)(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运动分析、运动学公式、位移关系,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新课标卷),(一)、质点直线运动,基本围绕类知识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命题,突出表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的综合运用。,(二)、相互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1、(08年20题)(6分)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牛顿第二定律 力平衡,2、(09年17题)(6分)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B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C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D. 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功率,3、(09年20题)(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隔离法 牛顿第二定律 摩擦力,4、(09年21题)(6分)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如图,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力平衡 摩擦力 功率 数学处理技巧,5、(09年24题)(14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牛顿第二定律 摩擦力 运动学,6、(10年18题)(6分)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力平衡 摩擦力,7、(10年34物理选修3-5(2)题)(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动量守恒定律 牛二第二定律 运动学 (或运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运动学),8、(11年15题)(6分)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牛顿第二定律 动能,9、(11年21题)(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牛顿第二定律了 摩擦力,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新课标卷),(一)、质点直线运动,基本围绕类知识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命题,突出表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的综合运用。,(二)、相互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基本以类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为核心综合运用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矢量、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解题。 其中只有10年第十五题考到了胡克定律。 五年均未考超重失重问题。,其中只有10年第十五题考到了胡克定律。 五年均未考超重失重问题。,基本以类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为核心综合运用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矢量、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解题。 其中只有10年第十五题考到了胡克定律。 五年均未考超重失重问题。,(2011年四川卷)如图5所示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实验10、(08年22题(2)(10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测量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11、(11年23题)(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 t图线;图2 (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试题源于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情境以及设问都是对原基本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仪器器材、数据处理某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创新与变通,在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运动物理知识与方法,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实验题的考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关于,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中关于“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的实验能力考查目标,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着重考查了考生的以下三种能力: 1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3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考试大纲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包括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三)、必修一所占分数,一、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考试内容,(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新课标卷),(一)、质点直线运动,基本围绕类知识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命题,突出表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的综合运用。,(二)、相互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基本以类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为核心综合运用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矢量、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解题。,(三)、必修一所占分数,三、必修一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三、必修一复习要点,处理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2、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处理解答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理图象问题的方法:斜率、面积 写出函数表达式,几解题方法与技巧,如:(11年全国新课标21题)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三、必修一复习要点,处理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2、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处理解答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理图象问题的方法:斜率、面积 写出函数表达式,几解题方法与技巧,3、实验问题,学会按题设的要求去完成自主探究过程,必修一安排了四个实验探究,(11年23题)(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 t图线;图2 (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答本题,首先要在理解试题所给实验装置和步骤的基础上,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出a、s、t、vt的关系,随后以平均速度s/t 作为变量,做出它随时间t 变化的函数图像,之后通过图像斜率的意义求得加速度的值。,黄恕伯老师点评:,这一解答过程,十分到位地实现了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中关于“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的实验能力考查目标。由于以上实验方案是学生从未见过的,不可能通过回忆的方式来解答,因此,学生对本题的解答过程就是自主研究的过程,它真正体现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说的“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的要求。,本题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用s/t t坐标系处理实验数据对学生来说是崭新的尝试,还在于用s/t t图像来求解加速度并非流行的数学处理方式,它需要学生在考场上把物理概念和数学原理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以解决问题。,在试题所追求的难度方面,本题灵活而不繁杂;在试题的内容设计方面,本题新颖而又合情合理;在试题的评价目标方面,本题把基本的概念、规律跟科学的过程、方法完美地融在一起,可以堪称为“科学探究试题”的典范。,首先:必须充分理解这四个实验探究原理、方法,使用的器材性能用法(如:刻度尺、电火花计时器、电打点计时器,弹簧称、光电门),减小误差的方法(如:纸带长度测量方法,力的合成弹簧称与平面平行、线方向,求加速逐差法、平衡摩擦力、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如:图象vt,st,am,a ,af ,fl,Fl),必修一实验复习时注意:,其次:在理解这能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融会贯通,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理解题设情景,找到相关实验原理,“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去完成题设的自主探究过程。,再次:平时复习时适当选几个试题,让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下独立地完成这种自主探究过程。,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三、必修一复习要点,处理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2、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处理解答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理图象问题的方法:斜率、面积 写出函数表达式,几解题方法与技巧,3、实验问题,学会按题设的要求去完成自主探究过程,必修一安排了四个实验探究,4、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解题习惯,例1:(11年全国新课标15题)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问题: 没有关注恒力的方向问题,好习惯是边读题边做个记号“方向?”思维,解题习惯不好 没有画草图习惯解题习惯 没有合理联想斜上抛思维习惯,例2:(10年全国新课标34题)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问题: 没有养成边读题边画草图帮助分析的习惯 有的画了受力分析图,没画运动情景图,有的画了运动情景图,没画受力分析图。 有的没有养成边画图边标注相关物理量的习惯,漏标相关力,相关位置关系。 有的没有严格地按照事物(过程)发展的顺序(程序),一步一步分析的习惯以致漏掉,物块速度为零和最后物、板同速过程和状态。,例3(11年23题)(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