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1页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2页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3页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4页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物理2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 光气候的组成 2. 影响室外照度的主要因素 3. 采光系数概念、计算(注意光气候系数K的使用) 2074. 照度均匀度的概念 208指在距地面1m高的假想水平面上.即在假定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的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也可认为为是室内照度最低值与室内照度平均值之比5. 采光口形式、采光分布情况与影响因素 2106. 侧窗采光和天窗采光与哪些因素有关7. 天然采光设计的一般步骤8. 估算采光口尺寸 9. 侧窗采光的计算方法 10. 展览馆的采光设计要点 2311.采光要求(1)适宜的照度2)合理的照度分布 在美术馆里,除了要保证悬挂美术作品的墙面上有足够的垂直照度外,还要求在一幅画上不出现明显的明暗差别,一般认为全幅画上的照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应保持在3:1之内。整个墙面也要求照度分布均匀,照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应保持在10:1之内。(3) 避免在观看展品时明亮的窗口处于视觉范围内(4)避免一、二次反射眩光解决办法:调整人或物件与画面的相互位置,控制反射形象进入视线;提高展品的亮度,使其高于室内的一般亮度;降低观众区的照度(5)环境亮度和色彩 陈列室内的墙壁是展品的背景,如果它的彩度和亮度都高,不仅会喧宾夺主,而且它的反射光还会歪曲展品的本身色彩。因此,墙的色调宜选用中性,其亮度应略低于展品本身的亮度,光反射比一般取0.3左右为宜。(6)避免阳光直射展品,导致展品变质(7)采光口不占或少占供展出用的墙面11. 什么是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如何避免 232一次反射:由于画面本身或它的保护装置具有镜面反射特性,光源(灯或明亮的窗口)经过它们反射进入观众眼中,这时,在较暗的展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窗口(或灯)反射形象。解决办法:将窗口提高或将画面稍加倾斜。二次反射:当观众本身或室内其它物件的亮度高于展品表面亮度,而它们的反射形象又刚好进入观众视线内,这时观众会在画面上看到本人或物件的反射形象,干扰看清展品。解决办法:调整人或物件与画面的相互位置,控制反射形象进入视线;提高展品的亮度,使其高于室内的一般亮度;降低观众区的照度12. 改进采光的方法: 改进沿进深方向的均匀度,采用高侧窗 改进横向的均匀度,减小窗间墙 采用折光玻璃,可以把光线射向顶棚,改善全市均匀度 减小侧窗眩光,采用水平挡板、窗帘、百叶、绿化等 减少挡光。因侧窗位置低,在低层时,易受周围物体遮挡,应远离。 为降低造价,加大进深,可采用倾斜天棚13. 人工光源的分类,什么是热辐射光源,什么是气体放电光源,典型光源类型的特征 14. 灯具的特性及他们的定义 254 见05照明1-光源ppt15. 灯具分类(简要了解) 国际照明委员会按光通量在上、下半球的分布将灯具划分为五类:直接、半直接、均匀扩散、半间接、间接16. 灯具选择 根据所需的光环境选用合理的电光源性能参数,以创造舒适的光环境,如色温、显色指数等,以创造出舒适的视觉环境。 在获得同样的发光能力的同时,选择高效节能灯,即选择光效高的电光源,以节能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在满足舒适的光环境与光效的同时,降低一次投资成本,降低初投资。17. 建筑照明设计的一般步骤18. 室内照明方式有哪几种 19. 照明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它是指视觉环境内的亮度分布等。它包括一切有利于视功能、舒适感、易于观看、安全与美观的亮度分布。如眩光、颜色、扩散、方向性、均匀度、亮度和亮度对比都明显地影响视度,影响容易、正确、迅速地观看的能力。1. 眩光2. 为了提高室内照度质量,不但要限制直接眩光,而且还要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1)直接眩光(2)反射眩光(3)光幕反射 2. 颜色(1)光源的相关色温不同,产生的冷暖感也不同(2) 光源的颜色主观感觉效果还与照度水平有关(3) 物体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照明光源发射的光的颜色,所以,应根据视觉作业对颜色辨别的要求,选用不同显色性的光源。3. 照明的均匀度4. 阴影5. 环境因素6. 照明的均匀度7. 阴影20. 眩光有几种,怎样防止? 187直接眩光。限制光源亮度增加眩光源的背景亮度减小形成眩光的光源视看面积,即减小眩光源对观测者眼睛形成的立体角。尽可能增大眩光源的仰角间接照明: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以减弱镜面反射而形成的反射眩光应使视觉作业避开和远离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使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形成的照度在总照度中所占比例减少,从而减少反射眩光的影响。21. 灯具利用系数的定义 256(不确定)反映灯具的经济性: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的全部光源在灯具外按规定条件点燃时发射的总光通量的比值,称为灯具效率22. 室内环境照明有哪些处理方法?23. 简述“建筑化”大面积照明的定义及特性24. 室外建筑物照明有几种方式?25. 关于声音传播的基本概念,频率、波长、声速26. 了解声音的反射、扩散、绕射、干涉等现象 31527. 声压级、声功率级、声强级的计算定义式,声压级与距离变化关系31832自己看书跟ppt,打不出来28. 声压级叠加的计算,相同声源、不同声源 321 自己看书跟ppt,打不出来29. 响度、响度级的概念、增长情况 322响度S sone(宋):量度声音“响”或“轻”(即一个声音比另一个声音响多少)的主观量。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级 phon(方):某声音响度级(方值)等于与该声音等响(S相同)的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分贝数)响度级Ls,每变化10phon,响度S就变化1倍。30. 理解A极权网络的含义 324通过A计权网络读得的声级,记作dBA.A计权网络的频响是40方(phon)等响曲线的反曲线(参见计权网络)。设置此网络的原意是用它对55dB以下的声级计量。但经过探讨,提出了A声级可以代替倍频程声压级来评价噪声,并发现用A声级来计量噪声和噪声的语言干扰及烦恼度有较大的相应性。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噪声暴露和听力损伤的关系,发现用A声级来估计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与噪声评价曲线(NR)同样精确。A声级以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用作评价噪声的主要指标。31.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 327强弱(大小) 高低(音调) 音色32. 哈斯效应、掩蔽 329当一个声场中两个声源(两个声源发出的声音是同一个音频信号)的声音传入人耳的时间差在50ms以内时,人耳不能明显辨别出两个声源的方位。人耳的感受是:哪一个声源的声音首先传入人耳,那么人的听觉就是全部声音都是从这个方位传来的。人耳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聆听感觉特性,称为“哈斯效应”掩蔽效应:由于某个声音的存在而使人耳对别的声音听觉灵敏度降低的现象。33. 室内声能变化过程及图示34. 赛宾公式、伊林公式及相关计算、精确性讨论 334,336 自己看书跟ppt,打不出来35. 室内声压级计算 337 自己看书跟ppt,打不出来36. 简并现象 340某些振动方式的共振频率相同时,就会出现共振频率的重叠现象,称为共振频率的简并。危害:在出现简并的共振频率上,那些与共振频率相当的声音会被加强,造成频率畸变,使人们感到声音失真,产生声染色。同时,严重简并现象还将导致某些频率的声音能量,特别是低频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措施:37. 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的概念及其求法 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吸声系数a:吸收声占入射声的比例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均匀方向的称作“无规入射”或“扩散入射”室内声学设计中通常用扩散入射吸声系数而在消声器设计中通常用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同一种材料和结构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不同的吸声系数。 吸声构件的实际吸声量与吸声构件的围蔽面积有关:AaS 38.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和影响因素,选择、布置的一般原则 343自己看书补充原理:声波产生的振动引起小孔或间隙的空气运动,紧靠孔壁或纤维表面的空气运动速度较慢,由于摩擦和空气的粘滞阻力,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小孔中空气和孔壁与纤维之间的热交换引起热量损失影响因素:材料中空气的流阻孔隙率材料厚度材料表观密度材料背后的空气层饰面的影响声波的频率和入射条件材料吸湿、吸水39. 求三种共振吸声结构(薄膜、薄板、穿孔板)的共振频率 34940. 单层匀质实墙的空气隔声量计算 35541. 各种墙体(重质墙、轻质墙、组合墙)的隔声特性 一般轻质墙隔声效果比砖混结构墙差(一般轻质墙平均隔声量约为30分贝,240砖混结构墙平均隔声量约为53分贝)组合墙体是指实体墙和门窗的组合,隔声量比实体墙低。42. 提高楼板隔绝撞击声能力的措施43. 噪声评价数、等效声级和统计百分数声级的概念及其求法44.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67噪声控制原则 噪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控制噪声源的声功率,即采用低噪声设备在噪声传播路径上采取隔声、消声措施远离噪声源及提高房间维护结喉隔声量以隔绝对外部环境噪声通过设备管道的隔振及提高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来隔绝固体声噪声室内采用低噪声设备,或通过隔声屏(罩)隔声;空调、通风系统通过管道消声系统隔声45. 厅堂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有哪些? 374375主观评价:语言声音质主观评价:语言清晰度、可懂度、响度 、音色音乐声音质主观评价:丰满度、音质的清晰度、音乐的平衡感、音乐的亲切感客观评价:混响与早期衰变时间声压级,乐队齐奏强单标志乐段的平均声压级与强度指数明晰度与快速语言传输指数混响时间频率特性46. 厅堂容积确定、体型设计和混响设计的一般方法47. 厅堂体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有哪几点 381(一)体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一个体积一定的大厅,大厅体型直接决定反射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甚至影响直达声的传播。因此,体型设计是音质设计的重要内容。大厅体型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声源的直达声;直达声强度直接影响声音的响度和清晰度。直达声在室内传播时,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当直达声贴近观众席传播时,由于观众席的掠射吸收,使声音衰减更快。人与乐器发声时均有一定的指向性,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当观众席偏离辐射主轴角度增大时,高频声明显减弱,降低了语言清晰度 (2)争取和控制早期反射声,使其具有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通常把直达声到达后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称为早期反射声(对于音乐演出,可放宽至80ms)。使所有观众席都能获得丰富的早期反射声,尤其是早期侧向反射声,是良好音质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声线作图法,可确定反射面的位置、角度和尺寸大小,也可以检验已有反射面对声音的反射情况。 (3)适当的扩散处理,使声扬达到一定的扩散程度;光滑平整的界面:将发生镜像反射。这时,反射声线位于界面法线与入射声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并且与入射声线关于法线对称,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除了部分声能被界面吸收外,其余声能沿一定的方向集中反射。界面较粗糙:具有与声波波长可相比拟的凹凸起伏时,部分入射声能将发生扩散反射,即声能沿各个方向漫反射。扩散反射或部分扩散反射使声能在各方向的分布更为均匀,为某些区域增加早期反射声,使厅堂各区域的声压级差别缩小,听闻条件更为接近,而且使声音更柔和圆润。因此,适当的扩散处理对音质是有利的。一些著名的古典音乐厅所以具有优良的音质,原因之一就是这些音乐厅内的包厢、楼座、栏杆、壁柱、藻井、浮雕、塑像及吊灯等对声能起到扩散的作用。 (4)防止出现声学缺陷,如回声、多重回声、声聚焦、声影以及在小房间中可能出现的低频染色现象等。48. 如何做到充分利用直达声 3821缩短直达声传播距离:缩短听众至声源的距离能提高直达声强度。因此,应选择能使尽量多的听众布置得尽量靠近声源的体型。 对厅堂的纵向长度也应加以控制,一般应使之小于35m。电影院是40m,保证声音跟图像同步;当观众席位超过1500时,宜采用一层悬挑式楼座;当观众席位超过2500座时,宜采用二层或多层楼座2适应声源的指向性:为了保证音质清晰和音色的平衡,厅堂的平面形状应当适应声源的指向性,应将大部分观众席布置在以声源为顶点的140度角的范围内。3避免听众的掠射吸收和减少座椅吸收效应:为避免前排听众对后排听众的遮挡和听众对声能的掠射吸收,观众席沿纵剖面一般应有足够的起坡,通常按照视线设计的地面升起坡度,也同时能满足声学的要求。49. 用几何声线作图法求反射板位置与形状 (不考)50. 厅堂的建筑缺陷有哪些,如何避免 386声聚焦 凹曲面的顶棚,会产生声聚焦现象,使反射声分布很不均匀,应当避免采用。对已有或必须采用的凹面顶棚,避免声聚焦的方法有:在凹面上做全频域强吸声,通过减弱反射声强度来避免声聚焦引起的声场分布不均;或在凹面下悬挂扩散反射板或扩散吸声板,使声聚焦不能形成。回声与多重回声 当反射声延迟时间过长,一般是直达声过后100ms,强度又很大,这时就可能形成回声。观众厅中最容易产生回声的部位是后墙、与后墙相接的顶棚,以及挑台栏板。这些部位把声波反射到最先接收到直达声的观众席前区和舞台,因此延迟时间很长。声影区观众席较多的大厅,一般要设挑台,以改善大厅后部观众席的视觉条件。如挑台下空间过深,则易遮挡来自顶棚的反射声,在该区域形成声影区。为避免声影区的产生,对于多功能厅,挑台下空间的进深不应大于其开口高度的2倍,张角应大于25;对于音乐厅,进深不应大于开口高度,张角应大于45。同时,挑台下顶棚应尽可能向后倾斜,使反射声落到挑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