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反事故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水电站反事故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水电站反事故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水电站反事故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水电站反事故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事故技术措施二一五年三月目 录反事故技术措施颁布令1第一章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第二章 防止电气误操作4第三章 防止火灾事故6第四章 防止发电机设备损坏事故8第五章 防止水力机械设备损坏事故12第六章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17第七章 防止变压器、互感器损坏事故19第八章 防止厂用电动机损坏事故24第九章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28第十章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29第十一章 防止开关和隔离开关事故30第十二章 防止开关及电气设备污闪事故38第十三章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39第十四章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41第十五章防止直流设备事故42第十六章 防止监控系统及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44第十七章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45第十八章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47第十九章 防止交通事故49第二十章 防止起重设施事故49反事故技术措施颁布令公司各电厂: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电力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结合当前水电厂事故特点,参照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以及公司组织机构的变化等,特组织对2013年颁布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进行了修订,经审核、批准,现予颁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执行。希望各电厂认真学习贯彻,切实执行落实。若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安生部,以便及时研究修改。总经理(签字):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日反事故技术措施第一章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1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部分)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水电厂机械部分)的有关要求。生产运行部应认真执行国家劳动安全主管部门、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上级单位发布的涉及劳动安全的强制性标准或规章制度。1.2 各级领导应十分重视人身安全,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认真掌握各种作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并模范地遵守安全规程制度,对习惯性违章和一切违反安全规程制度的行为要敢抓敢管。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1.3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备充足的、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1.4 根据工作内容认真做好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并据此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安生部要定期检查危险点分析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流于形式。1.5 在作业现场内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应设立安全警示牌,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对交叉作业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6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术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临时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并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禁止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指派临时或新参加工作人员单独从事危险性工作。1.7结合生产实际,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促使其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伤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特别要学会触电紧急救护法和心肺复苏法。1.8加强对各项发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业主、承包商各自的安全责任,并根据有关协议规定严格考核,做到管理严格,安全措施完善。1.9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如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人员、电网、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应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安全措施。1.10 结合季节性的安全大检查,在防触电、防高处坠落、防机器卷轧、防灼烫伤害、防物体打击、防误操作、防火等方面,认真查出问题及时整改。1.11认真编制年度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以下简称“两措”计划),安生部要对“两措”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并针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确保“两措”计划的落实。1.12健全反习惯性违章体系和制度,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安生部在每次的例行检查中应加强相关检查考核。1.13严格执行公司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配备齐全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购置和发放特殊防护用品。1.14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可靠性,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既要考虑到人的技术素质、安全素质,还要注意人的情绪、精神状态,防止因情绪不佳、精神不振发生人身事故。第二章 防止电气误操作2.1严格执行公司“两票”管理制度,确保执行到位。2.2严格执行调度命令。调度命令必须由有权接受调度命令人员接听并逐条记录,通话过程必须全程录音。2.3各运维部应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管理办法,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2.3.1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必须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必须经生产运行部运行专责或主管领导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2.3.2 每值交接班时应说明防误装置的运行情况;每月对防误装置应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按设备缺陷处理程序进行处理。2.3.3 在防误装置退出运行期间或经许可使用万能钥匙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加强监护。2.3.4对于没有安装防误装置的设备,倒闸操作时必须认真核对应检查的项目,防止漏项、跳项而导致误操作。2.3.5防误装置的检修应列入相应设备的检修项目中,并与检修设备同步验收,同步投运。2.3.6防误装置的万能钥匙应封存管理,运维部应有启封、使用的登记和批准办法,并记录解锁原因。使用万能钥匙解锁操作时,应经生产运行部运行专责或主管领导批准。2.3.7 防误装置失灵或退出运行时,应采取临时措施并挂警示牌。2.3.8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现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2.4运维部应配备充足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定期进行检查试验,做到管好、用好、配备充足。2.5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反事故技术技能。2.5.1所有运行人员应熟悉掌握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检修人员应熟练掌握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方法,做到“四懂三会”(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会操作、处缺、维护)。2.5.2按规定加强对运行操作人员运行规程、安全规程的考试考核,全面提高技术业务水平。2.6 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误拉(合)开关、带负荷拉(合)刀闸、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闸、误入带电间隔)应齐全,性能应良好。第三章 防止火灾事故3.1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3.1.1建立健全公司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定期对消防工作进行检查。3.1.2完善生产现场的消防设施,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义务消防队伍,力求及时发现、扑灭初期火灾。消防器材和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禁止使用过期消防器材。3.1.3生产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并对员工进行使用培训,以防止救护人员在灭火中中毒或窒息。3.1.4 严格执行动火工作规定,执行动火工作票,做到“一全、三到场”,即动火工作票审批手续齐全,消防器材、专业消防员、监护人员到现场。3.1.5 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现有系统的消防水若与工业水合用时,必须保证各消防栓处的用水压力和用水量;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保证可靠。3.1.6 要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在检修或其他施工中,不得在消防通道上堆放器材、杂物和垃圾堵塞消防通道。3.2电缆防火3.2.1电缆穿越生产厂房、控制室、配电室墙壁、楼板、盘柜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3.2.2 对已封堵的电缆孔洞和盘面缝隙,公司安全员、电气主管等应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检查,对不合格的地方及时补齐封堵。3.2.3 电缆沟和电缆层应定期检查、清扫,严禁堆放其它杂物;高温管道等热体附近的电缆层应加装隔热、防火材料。3.2.4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控制室下电缆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管及其它可有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3.3润滑油系统防火3.3.1 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3.3.2 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3.3.3 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不渗油,法兰、阀门和接头的结合面,检修中必须认真刮研,使结合面接触良好。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3.3.4事故排油阀不得采用法兰盘封堵,应使用钢化玻璃封堵,操作手轮不准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事故排油阀处禁止堆放杂物,以免事故时影响开启。3.3.5 禁止在运行和停备状态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若需进行焊接时,则必须将焊接的管道与运行(停备)油管道隔绝加堵板,并将该段油管冲洗干净,防止焊接时油气爆炸。在拆下的油管上焊接前,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确保管内无油和油气。3.3.6 机组油系统设备或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运行中无法彻底处理而且可能引起火灾时,应立即停机处理。3.3.7检修清洗后的废油不得乱倒,严禁倒入地沟。3.3.8重点防火部位应挂牌,由运维部明确防火责任人,并严格烟火管理。3.3.9油系统的动火工作,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3.4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使用中的防火防爆3.4.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储存应遵守危险品安全管理标准。3.4.2应根据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进行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内储存。3.4.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储存,必须建立入库验收、发货检查、出库登记制度。存放地点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悬挂相应的警示标志。第四章 防止发电机设备损坏事故4.1防止定子绕组短路4.1.1检修时应检查定子绕组端部线圈及结构件紧固情况,对存在松动和磨损的部位应详细记录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当发现端部有流胶现象时,必须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用内窥镜检查下层线圈背部等处绝缘外观情况。4.1.2加强对发电机环形引线、过渡引线、鼻部手包绝缘等处绝缘的检查。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05),对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测量,不合格的应及时处理。4.1.3运行中检查发现发电机风洞内各冷却水管、上、下导轴承冷却器等有凝结水或渗漏情况,应及时汇报处理。4.1.4每月安全检查应仔细测量机组定子绝缘电阻,不合格时应仔细分析;原因未查清,不得随意将机组恢复备用。4.1.5每月安全检查应仔细检查上、下机架各部螺栓有无松动现象,必要时应用扳手进行紧固处理。4.1.6机组甩负荷导致过电压保护动作后,应测量定子绝缘电阻合格,经零起升压操作正常后方能恢复运行。4.1.7机组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动作发出信号后,应尽快联系停机进行检查,查清原因,及时处理。4.2防止发电机转子故障4.2.1运行中,由维护人员定期擦拭发电机滑环,定期使用白布条等清除滑环及引线的积灰、碳粉。值班员应按时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集电环运行温度高、碳刷打火等故障隐患,防止形成环火造成事故。4.2.2巡检时,值班人员应特别检查转子磁极连接铜片是否断裂、接头是否过热,线圈端部有无电晕及发热等情况。定期检查测量绝缘电阻,在停机备用时间较长、机组启动运行前亦进行测量,绝缘电阻合后才能投入运行。若绝缘电阻有异常变化,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4.2.3运行中,应防止因上机架油槽油面过高,造成向发电机线圈甩油,致使线圈绝缘和半导体漆由于受到油的侵蚀溶解而降低绝缘强度。4.2.4当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故障点与性质。如系转子绕组稳定性的金属接地,应立即停机处理。4.3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4.3.1自动准同期装置、手动准同期装置、整步表和同期检查继电器每年应校核一次。重要的二次回路电缆(如开关合闸二次回路电缆)应安排定期进行绝缘检查。4.3.2进行假同期试验时,并列点开关的两侧隔离刀闸应断开,带同期电压二次回路进行手动准同期及自动准同期合闸试验。检查同期检查继电器、整步表、自动准同期装置动作的一致性及同期电压二次回路的正确性,检查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的正确性、可靠性。4.3.3自动准同期装置导前时间、导前相角、频差闭锁动作值、压差闭锁动作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得大于整定值的5%。4.3.4在自动准同期装置控制发电机并网过程中,不需要运行人员对并网操作进行干预。若出现不正常情况应汇报运行主管领导同意后,停用自动准同期装置,检查故障原因。4.4 防止发电机非全相运行4.4.1 发电机出口开关不允许非全相运行。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其相关保护应及时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在断路器无法断开时,断开与其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电源。4.4.2 按照规程规定定期检修。对主要环节重点检查,如主轴、连接板、销钉、合闸铁芯是否发涩卡死,脱扣线圈活动,芯子是否卡死,机构是否卡死,连接部分是否脱销、松动;二次回路要检查转换接点压力是否足够,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电磁阀撞针是否生锈、变位、钝秃,行程是否足够,合闸接触器或辅助开关接触器是否良好。4.4.3 考虑季节变化气温的影响。初春、初冬时温差变化大,梅雨季节,空气潮湿,机构不灵活,易产生机构失灵。为此,要加强箱保温,使其电热处于良好状态。根据运行经验,在梅雨凝露季节,当相对湿度大于80%及以上时或雨后24h内,在室外温度低于10及以下时,应投入加热驱潮装置。上述季节室外温度在1010之间变化过程中,如果温差变化达到10,或断路器较长时间未分、合闸过,应在断路器投入系统前做投切试验,认为良好时再投入系统。4.5防止励磁系统故障引起发电机损坏4.5.1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过励限制和过励保护的定值应在制造厂家给定的容许值内,并定期校验。4.5.2励磁调节器的自动通道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并投入运行。严禁发电机在手动励磁调节下长期运行。手动励磁调节运行期间,在调节发电机的有功负荷时,必须先适当调节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以防止发电机失去稳定性。4.5.3励磁控制装置的工作电源应可靠,运行中交、直流控制电源应同时投入,防止励磁控制装置因失去工作电源而引起发电机失磁。4.5.4大修时应检修发电机灭磁开关及其配套灭磁元件,防止因灭磁开关误跳或灭磁元件故障引起发电机失磁对电力系统产生冲击或引起机组失步运行。4.5.5保护年检时应检查保护动作出口跳发电机开关、灭磁开关的可靠性,防止在事故情况下,发电机出口开关、灭磁开关拒动。4.6 防止发电机内遗留金属异物4.6.1 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防止锯条、螺钉、螺母、工具等金属杂物遗留在定子内部,特别应对端部线圈的夹缝、上下渐伸线之间位置作详细检查。4.6.2 大修时应对端部紧固件(如压板紧固的螺栓和螺母、支架固定螺母和螺栓、引线夹板螺栓、汇流管所用卡板和螺栓等)紧固情况以及定子铁芯边缘矽钢片有无断裂等进行检查。第五章 防止水力机械设备损坏事故5.1 防止机组飞逸5.1.1 设置完善的停机过程剪断销剪断、调速系统低油压、电气和机械过速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应每年定期检验,并正常投入。5.1.2 机组调速系统必须进行水轮机调节系统静态模拟试验、动态特性试验,每年测试一次导叶开关机时间(不超过设计值5%),各项指标合格方可投入运行。5.1.3 机组A修后必须通过甩负荷和过速试验,验证水压上升率和转速上升率符合设计要求,过速整定值每年校验一次。5.1.4 水轮机主阀具备动水关闭功能,导水机构拒动时能够动水关闭。主阀在最大流量下动水关闭时,关闭时间不超过机组在最大飞逸转速下允许持续运行的时间。主阀关闭时间每年校核一次。5.1.5 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机组事故试验,检验水轮机关闭主阀的联动性能.5.1.6 每年对调速器油压装置滤网进行一次清洗,每两年对液压油进行一次过滤,定期更换调速器双芯过滤器的滤芯,确保调速器油质和供油量。5.1.7 定期对调速器自复中装置润滑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对调速器自复中装置进行一次润滑油注射,防止机构卡涩。5.1.8 调速装置各类表计精度合格,定期校检。5.1.9 调速器油压装置安全阀定期校检并合格。5.1.10 机组过速保护的转速信号装置采用冗余配置,其输入信号取自不同的信号源,转速信号器的选用符合规程要求。5.1.11 调速器设置两套电源装置,交直流互为备用,故障时自动转换并发出信号。5.1.12 油压装置压力控制器每年校检一次,动作值不能超过整定值的2%。5.2 防止水轮机通流部件损坏5.2.1 水轮机导水机构装设剪断销、摩擦装置、导叶限位、导叶轴向调整和止推等装置。5.2.2 水轮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应保证顶盖垂直振动不大于0.06mm,水平振动不大于0.05mm,和主轴摆动不大于75%的轴承总间隙。机组异常振动和摆度超过允许值应启动报警或事故停机回路。5.2.3 水轮机水下部分检修应检查转轮体与泄水锥的连接牢固可靠。5.2.4 水轮机通流部件应定期检修,重点检查通流部件裂纹、磨损和汽蚀,防止裂纹、磨损和大面积汽蚀等造成通流部件损坏。水轮机通流部件补焊处理后应进行修型,保证型线符合设计要求,转轮大面积补焊或更换新转轮必须做静平衡试验合格。5.3 防止水轮机导轴承烧损5.3.1 定期检查油位、油色,并定期进行油质化验。5.3.2 水导轴承冷却器保证水质清洁、水流畅通和水压正常,压力变送器和示流器等装置应正常工作。5.3.3 技术供水滤水器自动排污正常,并定期人工排污。5.3.4 保证水轮机导轴承测温元件和表计显示正常, 信号整定值正确并能可靠报警。5.4 防止液压装置破裂和失压5.4.1 压力油罐油气比符合规程要求,对投入运行的自动补气阀定期清洗和检验。5.4.2 压力油罐油位计选择不易老化的钢质磁翻板液位计,不得采用有机玻璃管型磁珠液位计。5.4.3 机组大修后应做事故低油压停机试验。5.4.4 油压装置正常工作油压的变化范围应在工作油压的5%以内。当油压高于工作油压上限2%以上时,安全阀应开始排油;当油压高于工作油压上限的16%以前,安全阀应全部打开,并使压力罐中的油压不再升高;当油压低于工作油压下限以前,安全阀应安全关闭;当油压低于工作油压下限的6%8%时,备用油泵应启动;当油压继续降低至事故低油压时,作用于紧急停机的压力信号器应立即动作。5.4.5 油泵运转应平稳,其输油量不小于设计值。 5.5 防止水淹水车室5.5.1 主轴工作密封、检修密封检查,运行中各工况下无大量漏水,结合设备修试检查密封件磨损、老化应正常,转动部件固定可靠。5.5.2 顶盖各结合面、导叶轴套,顶盖排水管等各部无漏水,固定螺栓齐全、紧固良好。5.5.3 定期检查拐臂、拐臂连扳、剪断销、摩擦装置、锥销等导水机构各部无松脱、剪断、错位等异常情况,各固定螺栓齐全、完整。5.5.4 顶盖排水正常,定期清扫顶盖淤泥。5.6 防止重要紧固件损坏5.6.1 机组C级以上检修时定期对水轮机的各承水压部件(特别对顶盖、蜗壳进人孔、尾水管进人孔等)的紧固件和连接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6.2 对蜗壳进入门应按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要求进行补强,螺栓采用8.8级高强度螺栓,螺母采用8.0级螺母;5.6.3 做好水轮机各部件的检查、分析、处理记录。5.7 防止抬机5.7.1 在保证机组甩负荷后其转速上升值不超过规定的条件下,可适当延长导叶的关闭时间,导叶的关闭时间应每年进行校核,确保在设计范围之内。5.7.2 向转轮室内补入压缩空气的自动补气装置应完好,补气管道无堵塞,补气量充足。5.7.3 ( 4 y4 r$ c, D, A* n, 544444444装设限制抬机高度的限位装置,当机组出现抬机时,由限位装置使抬机高度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免设备损坏。5.8 防止机组引水管路系统事故5.8.1 调保计算满足机组各种运行工况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关措施。5.8.2 压力钢管首次安全检测应在钢管运行后510年内进行。以后每隔1015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测;钢管运行满40年,必须进行折旧期满安全检测,并确定钢管是否可以继续运行和必须采取的加固措施。5.8.3 结合引水系统管路定检、设备检修检查、分析引水系统管路管壁锈蚀、磨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做好引水系统管路外表除锈防腐工作。5.8.4 防止压力钢管伸缩节大量漏水,每月定期检查伸缩节漏水、伸缩节螺栓紧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5.8.5 防止进水口栏污栅被堵,定期检查拦污栅前的堵塞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结合机组停机或水库放空定期检查栏污栅的完好性情况,定期维修处理。5.8.6 当引水管破裂时,事故检修门应能快速下闸,在检修时进行关闭试验。 5.9 防止水轮机损坏5.9.1 避开机组在振动区长期运行,结合设备检修定期检查转轮空蚀、磨损、裂纹情况。5.9.2 检查泄水锥紧固螺栓、焊缝情况。检查补气装置完好。5.9.3 检查尾水管是否有淘空、汽蚀及裂纹现象;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措分析处理。5.9.4 加强对机组不同工况下水机(包括大轴、顶盖等处)振动、摆度的监测,运行规程明确规定应定期监测、记录和分析的时间。5.9.5 机组应安装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设定报警值,并结合每年机组C 级以上检修对装置的准确性进行检查校对;运行中发现机组监测数据超过厂家规定值或技术规范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第六章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6.1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申领使用证。由于电站原因导致未按规定检验、申报注册的压力容器,严禁投入使用。6.2运维部应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下的紧急处理方法,以确保在任何工况下的压力容器不超压运行。6.3压力表、压力开关每年由检修试验单位校验1次,严禁使用未校验或校验不合格的压力表、压力开关。6.4结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10年应至少进行1次耐压试验。6.5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由生产副总经理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应加强监视,且限期恢复。6.6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或坚固工作。6.7禁止在压力容器上随意开孔和焊接其他构件。6.8停用超过2年以上的压力容器重新启用时,应进行检验,经耐压试验确认合格后才能启用。6.9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耐压试验确认合格后才能启用:6.9.1用焊接方法进行过大面积修理;6.9.2移装的;6.9.3无法进行内部检查的。6.10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6.1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应缩短检验时间间隔:6.11.1运行后首次检验或材料焊接性能较差,且在制造时曾多次返修的;6.11.2运行中发现严重缺陷或筒壁受冲刷,壁厚严重减薄的;6.11.3进行技术改造后变更原设计参数的;6.11.4使用期达15年以上,经技术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6.11.5材料有应力腐蚀的;6.11.6检验人员认为检修时间应该缩短的。6.12压力容器因故不能按时检验,运维部应书面报告安生部,经报请地方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后方可适当延长检验时间。第七章 防止变压器、互感器损坏事故7.1 防止水及空气进入变压器7.1.1 变压器在运行中应防止进水受潮,套管顶部将军帽,储油柜顶部,套管升高坐及其连管等处必须良好密封。必要时应进行检漏实验,如已发现绝缘受潮,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1.2 对大修后的变压器应按制定说明书进行真空处理和注油,其真空度抽真空时间,进油速度等均应达到要求。7.1.3 从储油柜补油或带电滤油时,应先将储油柜的积水放尽,不得从变压器下部进油,防止水分、空气或油箱底部杂质进入变压器器身。7.1.4 当气体继电器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时,应立即检查气体继电器,及时取气样检验,以判明气体成份,同时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7.1.5 应定期检查呼吸器的硅胶是否正常,过滤油油位、油质是否正常,切实保证畅通。7.1.6 变压器停运时间超过6个月,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按预试规程要求进行有关试验。7.2 防止异物进入变压器7.2.1 变压器更换冷却器时,必须用合格绝缘油反复冲洗油管道,冷却器,直至冲洗后的油试验合格并无异物为止。如发现异物较多,应进一步检查处理。7.2.2 要防止净油器装置内的硅胶进入变压器。应定期检查滤网和更换吸附剂。7.2.3 加强定期检查气体继电器指示是否正常。检查气体继电器挡板是否损坏脱落。7.3 防止变压器绝缘损伤7.3.1 检修需要更换绝缘件时,应采用符合制造厂要求,检验合格的材料和部件,并经干燥处理。7.3.2 变压器运行检修时严禁蹬踩引线和绝缘支架.7.3.3 变压器应定期检测其绝缘。7.4 防止变压器线圈温度过高,绝缘劣化或烧损 7.4.1 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应按照木星土电厂变压器运行规程执行。7.4.2 运行中变压器的热点温度不得超过变压器运行规程限值和特定限值。7.4.3 变压器的风冷却器每12年用压缩空气或水进行一次外部冲洗,以保证冷却效果。7.4.4 当变压器有缺陷或绝缘出现异常时,不得超过规定电流运行,并加强运行监视。7.4.5 定期检查冷却器的风扇叶片应平衡,定期维护保证正常运行,对震动大,磨损严重的风扇电机应进行更换。7.5 防止过电压击穿事故7.5.1 在投切空载变压器时,中性点必须可靠接地。7.5.2 变压器中性点应装设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要求。7.6 防止工作电压下的击穿事故7.6.1 大修更换绝缘部件或部分线圈经干燥处理后的变压器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7.6.2 运行中的变压器油色谱异常,怀疑设备存在放电性故障时,进行局部放电试验。7.7 防止保护装置误动/拒动7.7.1 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必须完善可靠,严禁变压器及变压器高/低压側设备无保护投入运行。7.7.2 气体继电器应安装调整正确,定期校验,消除因接点短路等造成的误动因素,如加装防雨罩避免接点受潮误动。7.7.1 压力释放阀动作信号应接入信号回路,绕组温度计和顶层油温度计的动作接点应接于信号回路。7.7.1 变压器保护信号应引入故障录波器,变压器各侧后备保护应由不同的直流电源供电,防止因故失去直流时,造成后备保护全部瘫痪,长时间切不断故障并扩大事故的后果。7.8 预防铁芯多点接地和短路故障7.8.1 在检修时应测试铁芯绝缘,如有多点接地应查明原因,消除故障。7.8.2 穿心螺栓的绝缘应良好,并注意检查铁芯螺杆绝缘外套两端的金属座套,防止座套过长触及铁芯造成短路。7.8.3 线圈压钉螺栓应紧固,防止螺帽和座套松动掉下造成铁芯短路,铁芯及铁扼静电屏蔽引线等应固定良好,防止出现电位悬浮产生放电。7.9 预防套管事故7.9.1 定期对套管进行清扫,防止污移闪络和大雨时闪络。7.9.2 定期检查套管油位是或正常,渗漏油应及时处理,防止内部受潮而损坏。7.9.3 变压器套管上部注油孔的螺栓胶垫,应结合检修检查更换。7.10 预防引线事故7.10.1 在进行大修时,应检查引线是或有变形,损坏或松脱。7.10.2 在线圈下面水平排列的裸露的引线,须加包绝缘,以防止金属异物碰触引起短路。7.10.3 变压器套管的穿缆引线应包扎绝缘白布带,以防止裸露引线与套管的导管相碰,分流烧坏引线。7.11 预防绝缘油劣化7.11.1 加强化学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绝缘油化验,保持油质良好。7.11.2 变压器在运行中出现绝缘油介质值超过规程要求,且影响本体绝缘性能时应及时查明绝缘下降原因,并对绝缘油进行处理。7.12 预防变压器短路损坏事故7.12.1 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应与变压器短路承受能力试验的持续时间相匹配。7.12.2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变压器的外部短路冲击次数,改善变压器运行条件。7.12.3 加强防污工作,防止相关变电设备外绝缘污闪。7.12.4 提高直流电源的可靠性,防止因失去直流电源而出现保护拒动。7.13 防止变压器火灾事故7.13.1 加强变压器的防火工作,重点防止变压器着火引起的事故扩大,变压器应配备完善消防设施,并加强管理。7.13.2 做好变压器火灾事故预想,加强对套管的质量检查和运行监视,防止其运行中发生爆炸喷油引起变压器着火。7.13.3 现场进行变压器干燥时,应事先做好放火措施,防止因加热系统故障或线圈过热烧损。7.13.4 在变压器引线焊接及在器身周围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事先做好防火措施。7.14 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7.14.1 油浸式互感器应选用带金属膨胀器微正压结构形式,所选用电流互感器的动热稳定性能应满足安装地点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一次绕组串联或并联时的不同性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间变压器高压侧不应装设。 7.14.2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子所受的机械力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允许值,其电气连结应接触良好,防止产生过热性故障、防止出现电位悬浮。7.14.3 互感器的二次引线端子应有防转动措施,防止外部操作造成内部引线扭断。7.14.4 已安装完成的互感器长期未带电运行(110kv及以上大于半年;110kv以下一年以上),在投运前应按照规程进行预防性试验。 事故抢修安装的油浸式互感器,应保证静放时间。 7.14.5 互感器的检修与改造。油浸式互感器检修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检修规程,要注意器身暴露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回装时必须真空注油,其中绝缘油应经真空脱气处理。7.14.6 运行人员正常巡视应检查记录互感器油位情况。对运行中渗油的互感器,应根据情况限期处理。必要时进行油样分析,对于含水量异常的互感器要加强监视或进行油处理。7.14.7 油浸式互感器严重漏油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单元渗油的应立即停止运行。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已确认存在严重缺陷的互感器。对怀疑存在缺陷的互感器,应缩短试验周期进行跟踪检查和分析查明原因。7.14.8 对绝缘状况有怀疑的互感器应进行全面的电气绝缘性能试验,包括局部放电试验。如运行中互感器的膨胀器异常伸长顶起上盖,应立即退出运行。当互感器出现异常响声时应退出运行。当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时,应须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7.14.9 在运行方式安排和倒闸操作中应尽量避免用带断口电容的断路器投切带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当运行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事故预想,及早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装设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 7.14.10 当采用电磁单元为电源测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C1和C2的电容量和介损时,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7.14.11 为避免油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底部事故时扩大影响范围,应将接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设在一次母线的L1侧。7.14.1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测温等带电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运行中互感器的缺陷。7.14.13 加强油质管理,重视油色谱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排除。第八章 防止厂用电动机损坏事故8.1防止定子线圈烧损8.1.1对于存在定子线圈槽内松动,端部绑扎不紧以及引出线固定不牢的电动机,均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槽楔、垫条、垫块和绑绳的紧度,防止定子线圈及其引出线绝缘在电动机启动或运行中发生磨损造成短路。对于采用磁性槽楔的节能电动机,要求采取可靠的粘结工艺加固办法,防止磁性槽楔在运行中松动掉落。8.1.2对于定子线圈端部的连结线要特别注意固定和检查,防止线圈连线在运行中发生绝缘破损或断股事故。检修时,必须进行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出现与前几次的有明显差异,应查找原因,消除隐患。8.1.3对于绝缘已老化的电机应及时更换,若一时无法更换,应避免过载运行,并尽量减少启停次数,防止启动或运行中烧损。8.1.4定子线圈引出线的连接螺丝应紧固,保证压线可靠,防止运行中发热损坏。引出线瓷瓶应保持清洁,防止运行中发生污闪。对于已破损和有裂纹的瓷瓶及时更换。8.1.5电动机周围要保持清洁和通风良好,防止飞灰和水汽等进入电机。对于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方除加强清扫之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开启式电机改成封闭式电动机。对于易受潮的场所,应安装电动机烘燥装置。8.1.6严防电动机进水。对于低位安装的电动机,要做好积水疏导工作;对有可能遭受雨水或其它水汽侵袭的地方,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在电动机周围有水、汽管路时,应认真检查水管接头、阀门是否良好,防止接头或阀门漏水。8.1.7认真做好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动机本身的检修工作,防止造成电动机发生缺相运行而烧毁。8.1.8在大修中,凡对定子线圈进行改动过的电动机,必须对接线作认真检查,在确认接线无误后,方可投运。8.1.9大修中,应加强对端部绑环处、过线及槽内的磨损情况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8.2防止转子笼条断裂和开焊8.2.1对鼠笼转子电动机要认真执行对启停次数的规定。即在正常情况下允许冷状态启动2次,每次间隙不得小于5分钟;允许热状态启动1次。只有在事故处理时以及启动时间不超过23秒的电动机可以多启动1次。8.2.2在检修鼠笼转子时,要检查笼条在槽内的紧固情况,松动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紧固。8.2.3认真检查笼条与短路环的焊接质量,若发现有断裂和开焊时,应及时进行补焊处理。焊接时不要从一个方向依次焊接,而应对称交叉焊接,以防短路环发生瓢偏,保证焊接质量。8.3防止轴承及其它机械部件损坏8.3.1要选择符合标准、质量较好的轴承。更换轴承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00120为宜。8.3.2检修时,应彻底清洗轴承,消除油档盖中的脏油,仔细检查滚珠(柱)及滑道上有无天麻点和龟裂现象,滚珠(柱)和滑道之间的间隙大小是否符合标准,如发现问题予以处理。8.3.3加强电动机轴承的维护工作,轴承加润滑油的时间间隔、油脂标号、添加量应符合制造厂规定。选用适合相应转速的润滑油脂,润滑油脂应清洁、无杂物、不变质。油挡盖要密封良好,以防漏油烧坏轴承。8.3.4轴承运行中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如无制造厂规定时,滑动轴承不应超过80,滚动轴承不应超过100。8.3.5检修时要认真检查定转子各部分机械部件的紧固情况,如定子铁芯及端部压指是否有松动的地方,转子平衡块是否锁紧,转子风叶是否有裂纹等。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以防运行中松动或脱出损坏电动机。8.3.6对于电动机所带机械要加强维护,防止由于所带机械的卡堵而造成电机过流而烧毁或机械损伤。8.3.7对全厂所有电动机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做好设备台帐,掌握每台电动机存在的缺陷,以便在检修期间及时处理。按时对电动机进行预防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九章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9.1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电力系统管理的若干规定”,着重加强设备检修、运行管理,增强发、供电“一体化”意识,严格执行上级下达有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具体措施。9.2服从调度命令,采用合理、可靠的运行方式,加强运行监视。9.3按有关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线路及线路保护、重合闸,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强励装置,保证稳定投入运行。9.4雷季前定期做好防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9.5 做好一次调频、AGC、AVC、PSS等参数的管理工作,保证各参数的正确性。确保设备可靠运行。第十章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0.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严格实行计算、审核、批准三级审批制度。10.2继电保护定值需在规定时间内执行,运行中属调度管辖范围内的保护定值的改变,必须得到调度值班员的同意指令方可更改。10.3对运行中或设备投入运行的保护装置,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10.4对较复杂、先进装置的校验,应根据上级机关制订的专用规程进行。装置检验前,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组织措施,检验时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试验保安规程。检验完毕,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并向运行人员进行交接手续。10.5现场设备接线经审批变更后,必须及时对二次图作相应更改。10.6 要认真贯彻各项规程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误触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10.7 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对于新设备或基建投产后遗留的继电保护装置缺陷、问题,及早发现,及时解决。10.8 保证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的可靠性,防止出现二次寄生回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10.9 加强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合理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并加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运行管理。10.10建立现场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加强对装置的维护检查,现场应备有设备的整套正确图纸及相关运行规程。10.11 建立现场继电保护运行记录簿,记载有关装置停用与投入、保护动作情况以及定值和接线的变更等。10.12每年应根据有关反事故措施,结合本单位设备具体情况,制订出公司继电保护装置反事故措施计划,并予以落实,防止继电保护误动、拒动和事故扩大。10.13事故发生后,实行“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及时分析事故原因,拿出对策,做好事故报告,把反事故措施落实到工作计划中去。第十一章 防止开关和隔离开关事故11.1 选用高压开关设备技术措施11.1.1 凡不符合国家电力公司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明令停止生产、使用的各种型号开关设备,一律不得选用。11.1.2 凡新更换的高压断路器,不得再选用手力操动机构。11.1.3 中性点不接地、小电流接地及二线一地制系统应选用异相接地开断试验合格的开关设备。11.1.4 切合电容器组应选用开断电容电流无重击穿及适合于频繁操作的断路器。11.1.5 对电缆线路和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应选用切合时无重击穿的断路器。11.1.6 对于频繁启停的高压感应电机回路应选用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接触器等开关设备,其过电压倍数应满足感应电机绝缘水平的要求,同时应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11.2 新安装和检修高压开关设备技术措施11.2.1 新安装高压开关设备的交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电力行业和国家电力公司标准、产品技术条件及合同书的技术要求进行。不符合交接验收条件不能验收投运。11.2.2 新安装及检修后的开关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产品技术条件及原部颁有关检修工艺准则的要求进行试验与检查。交接时对重要的技术指标一定要进行复查,不合格者不准投运。11.2.3 分、合闸速度特性是检修调试断路器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直接影响开断和关合性能的关键技术数据。各种断路器在新安装和大修后必须测量分、合闸速度特性,并应符合技术要求。SF6产品的机构检修参照少油断路器机构检修工艺进行,运行5年左右应进行一次机械特性检查。11.2.4 国产SF6开关、液压机构和气动机构原则上应解体。若制造厂承诺可不解体安装,则可不解体安装。由于不解体安装发生设备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制造厂承担。11.3 预防断路器灭弧室烧损、爆炸11.3.1 各所属电站运行、维修班组应根据可能出现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及可能采用的各种运行方式,每年定期核算开关设备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如开关设备实际短路开断电流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采取“限制、调整、改造、更换”的办法,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具体措施如下:11.3.1.1 合理改变系统运行方式,限制和减少系统短路电流。11.3.1.2 采取限流措施,如加装电抗器等以限制短路电流。11.3.1.3 在继电保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控制断路器的跳闸顺序等。11.3.1.4 将短路开断电流小的断路器调换到短路电流小的使用点。11.3.1.5 根据具体情况,更换成短路开断电流大的断路器。11.3.2 开关设备应按规定的检修周期和具体短路开断次数及状态进行检修,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11.3.3 当断路器储能机构打压频繁或突然失压时应申请停电处理。必须带电处理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可靠防慢分措施(如加装机械卡具)前,严禁人为启动储能电机,防止由于慢分而使灭弧室爆炸。11.4 预防套管、支持绝缘子和绝缘提升杆闪络、爆炸11.4.1 根据开关设备运行现场的污秽程度,采取下列防污闪措施:11.4.1.1 定期对瓷套或支持绝缘子进行清洗。11.4.1.2 在室外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开关设备的瓷套或支持绝缘子上涂PTV硅有机涂料或采用合成增爬裙。11.4.1.3 采用加强外绝缘爬距的瓷套或支持绝缘子。11.4.1.4 采取措施防止开关设备瓷套渗漏油、漏气及进水。11.4.1.5 新安装投运的开关设备必须符合防污等级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