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案.docx_第1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案.docx_第2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案.docx_第3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案.docx_第4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2课时知识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复习目标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复习重点掌握论述类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复习难点论证思路的分析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一、自我诊断 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答案】D【解析】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B【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二、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考点1. 论述类文本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种类政论文:即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评论:即评述某一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议论文。杂文:即直接反映社会事实的文学性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尖锐、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感想:即读后感、观后感、杂感等。是人们阅读小品、观赏影视戏曲或体验某一生活经历后,在某一方面有了感触,得到的启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表的议论。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4.常见的论证方法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这种方法起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作用。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先提出论点,然后逐一加以事实论证。引证法: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等。由于引用的这些论据是世人公认的思维成果,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比喻论证:在议论文中,比喻可以使论点讲得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对比论证: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运用对比,可以使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区别得非常明显。考点2. 论证分析题的技法论证分析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1题干表述明确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2选项设置灵活侧重考查立论的前提(2017年全国卷T2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侧重考查论证的角度(2017年全国卷T2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侧重考查论证的思路(结构)(2017年全国卷T2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侧重考查论证方法(2017年全国卷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侧重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2017年全国卷T2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特别提示:(1)“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2)“立论的前提”就是指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后面有关论点的相关论证不能成立,没有意义。“读”“析”“比”,三步流程巧解题第一步:带着两个问题去读文从上面对相关论证选项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关论证题目的考查较为系统、角度多、涉及面广,但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写了什么(论点),怎样写的(论证结构、思路,论证方式,论据类型等)。因此读文时务必要带着这两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具体来说,要明确如下内容:(1)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近5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统计如下: 结构式年份“总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2017年卷、卷卷2016年卷、卷、卷2015年卷卷2014年卷卷(为“分总”式结构)2013年卷卷通过上面的统计可知,选文都是常规的“总分总”或“总分”(或“分总”)式结构,而“分”又可分为“递进式”(层递式)、“并列式”和“对比式”,所以读文时务必要根据这一规律来理清论证的结构思路,才能把握文本大意。(2)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文本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即分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分开论述中心论点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即关注文本中材料类型,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解答相关论证分析类题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在读通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要先明白每个选项特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例如:选项考什么选项关键点(敏感点)(2017全国卷T2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论据与论点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见左栏线标注,要思考论据部分表述是否准确,所得出的论点是否准确(2017全国卷T2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论证思路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见左栏线标注,要思考思路是否准确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三、典例剖析 思维拓展考点1. 论述类文本知识储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第二次模拟试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主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的经济、政治因素。B.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C. 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补充论据。D. 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作为立论前提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答案】D【解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错,青铜时代的全球化是文章提到的一个概念。【易错点】本题学生容易忽视议论文阅读的结构【方法点拨】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考点2. 分析论证关系的技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答案】C【解析】第一步:带着两个问题去读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解题指向第段提出中心论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本段先引用名言,引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及出现的问题,进而引出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并在段末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本处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利于判断A项和D项的正误第段主要论述乡村记忆的两大方面及其关系物质文化记忆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段前半部分),并论述了要留住乡村记忆的措施一要借助科学评价体系,二要广泛听取民意,最后进行综合甄选(本段后半部分)。本段在论述时采用分层论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乡村记忆的内容,二是乡村记忆保留的措施,强调最后要进行综合甄选。本处有利于判断B项的正误第段主要论述呵护乡村记忆的措施(本段前半部分为措施,后半部分为举例说明如何呵护乡村记忆)。本段首句承上点明留住乡村记忆,启下引出更要呵护乡村记忆,然后具体论述呵护乡村记忆的一些措施和意义,并举例论证。本处有利于判断C项的正误第段主要论述活化乡村记忆的措施。本段首句对第段留住乡村记忆、第段呵护乡村记忆进行了分析,将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定性为消极型的留住乡愁,进而引出本段论述的重心“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然后对活化乡村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并点出了活化乡村记忆的意义。本处有利于判断A项的正误全文全文论述了乡村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以及留住乡愁的具体措施(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文中也明显表达出了“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的观点。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第段提出中心论点,第段分别从3个方面“留住”“呵护”“活化”层层递进进行了论证。论证方式上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深刻地论述了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字里行间表露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紧密关联的观点。本处有利于判断A和D项的正误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标选项关键点考什么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思路及论证内容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论证角度及论证内容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论证方式及论证内容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立论前提及论证内容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结合上面读文,可知A、B、D项均是正确的,而C项的前半句也是正确的,但是“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C项所在的第段的后半部分虽然举例说明如何呵护乡村记忆,但是并未提及“甄选的标准”。【易错点】学生能快速找到选项对应的原文语句,但是缺少对语句语段的理解,缺乏足够的逻辑分析和论证推理。【方法点拨】在这类题中,要重视逻辑推理能力。四、举一反三 成果巩固 考点1. 论述类文本知识储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0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 “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 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切”、GDP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多处设问反问,不断抛出问题,推进文章,引发人们对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理念的思考。B. 文章层层深入,由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切入,引出对“好”的内涵的探讨,再到“好生活”的内涵与标准的思考。C. 文章在论证中,阐述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目的、路径、价值观等方面纠正了人们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D. 文中引用杨朱的观点,说明在某些享乐主义者眼中,好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此时此刻的享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错在“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尾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忽视条件。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1月月考)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B. 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C. 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D. 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B.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C. 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D. 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答案】D【解析】D“要么是善,要么是恶”错,道家美学对善恶不加分别,原文第四段为“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考点2. 分析论证关系的技巧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018届四川省德阳市三校高三联合测试)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B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C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D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答案】A【解析】A“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新”的历史源流,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系。五、分层训练 能力进阶 【基础达标】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彝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凡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竟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根据网上资料摘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B.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C.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答案】B【解析】A项应为“资本的势力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C项违背原文逻辑,应为“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D项,“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释。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论。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史。D.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路。【答案】C【解析】“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错,没有对比;同时,“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与“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不是因果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B.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俄国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俄国风格的文学作品。C.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答案】C【解析】“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错,原文说“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这些努力”包括废名、汪曾祺的创作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毕业第三次模拟考试)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言,“创造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它将使人类遭遇怎样的伦理困境?人工智能是福是祸?变革总是充满争议的。人类不断造物的漫漫历程中,每一项变革性技术的问世,总会引发人们一轮又一轮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技术,而是由此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这是必要的,它反映了人对自身性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它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但是,对于技术,过度期待不可行,深度忧虑亦不可取。技术本身无善恶,这把双刃剑指何方取决于人类自身。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与之相比,当前人工智能仍很“稚嫩”,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文化,拥有智慧、情商,会推理、“算计”的强人工智能尚只存在于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如果因为前方可能存在危险,就停止向前探索的步伐,人类不可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元的今天,也无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明天。但是,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也警示我们不能随便拿人类的命运冒险。在人工智能的推进中要注入人文理性。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伦理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学术各界和社会公众都要积极参与其中。而为了防止技术被某些利益团体利用或造成新的社会不公,除了强调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不能缺位。要让技术的发展始终在一个社会开放的空间中进行,防止黑箱操作。人类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人工智能初显的应用前景令人欢欣鼓舞。它的长远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还是我国十九大报告部署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反映出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毕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越向前发展,人类面临的伦理问题也会越尖锐。但是,技术应用有禁区。科学探索无止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相关伦理问题的思考研究,但未雨绸缪的同时要避免过度敏感。播种善因、规避恶意,才是更加理性的作为。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接踵而来的问题、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控好技术发展的方向让它造福人类、造福自然。 (摘编自马丽霞AI探索虽无止境,但应用有禁区)【注】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变革性技术带来的关于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的争论是必要的,这反映了人对自身性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B.在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出现的强人工智能在目前尚不存在,但只要人工智能继续向前发展,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C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因为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D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制造的工具,所以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会服务于人类。【答案】A【解析】B“只要人工智能继续向前发展,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太过绝对。C“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原文是“它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D“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会服务于人类”,于文无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段用霍金的话引出了论题“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使人类遭遇伦理困境”。B文章第五段通过举例,论述了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原因是谁抢占了人工智能的先机,谁就能获得主动权。C作者从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和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两个方面分析得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人和匡正,还要注入人文理性。D文章围绕“人工智能”这个中心论题,开篇提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答案】B【解析】文章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的是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技术本无善恶,所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取决于人类自己如何开发和利用。B 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C 为防止人工智能的黑箱操作,除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要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也不能缺位。D 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伦理关系的思考和忧虑,这些忧虑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思考。【答案】B【解析】“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未来的生活”,于文无据。【能力提升】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题)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