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知识共享成为企业知识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但是,知识共享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收益,也会产生共享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和雇员成本。因此,企业正确的知识共享方式的选择决定了知识共享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本文在对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了两类知识共享方式。通过对影响企业主导共享方式的几种重要因素的分析,指出企业应选择适宜的主导知识共享方式,并建立支持性和互补性的知识共享机制。关键词知识共享;共享方式;影响因素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认为员工的知识是企业价值的第一来源。员工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形成的关键,没有它,公司就不能利用其最有价值的资产。通过知识共享,可以创造知识的指数级数增长,提高组织成员正确识别组织环境及快速适应的能力,而组织通过整合员工的互补性知识可以实现知识创新。但是,组织内员工知识共享的方式不同,且不同方式的效率高低和效果好坏对不同的组织来说也不相同。所以,组织应考虑自己的具体环境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知识共享方式。一、知识共享的两类方式及比较分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描述和界定,包括信息技术角度、沟通学习角度等等。概括而言,信息技术角度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知识库,利用知识库进行知识交流和促进知识共享。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通过知识发送者的主动发送和知识接收者的主动寻找,使得知识从知识源流向接受者的单向传递方式。沟通、学习等角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强调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发出方和接收方的行为互动过程,强调互动行为的动机、机会和能力的研究,本文将这类观点归纳为双方互动的知识共享方式。1、单向式知识共享方式单向式知识共享方式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的建立和使用、各种正式的会议、电子方式的信息传递等。通过知识源对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发送或者接收者的主动获取,实现知识从知识源到接收者的转移过程。在知识共享研究中,很多学者强调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单向方式中的知识库主导模式。例如,Watson等(2006)认为,知识转移与共享包括知识的编码化和将现有知识存入知识库或数据库,以便能够被组织中的个人获取或重复使用。Newell(1982)等认为:知识共享是将个人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传播给其他人,使对方也拥有相同的信息或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在计算机的知识库中利用特定的数据结构来表示知识。可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分享,特别强调知识的可编码化、符号化以及知识库的建立,通过将知识编码、符号化等方法将知识存储在计算机的知识库中。单向方式可简单表示为图1。基于信息技术的单向式共享对组织有重要意义。首先,知识库不仅提高了共享行为的效率,为员工的共享行为搭建了平台,而且还可以将知识永久保存,不会因为员工的流失而丢失;其次,基于IT的知识库不仅可以通过知识库、知识词典等形式将知识保留,而且还通过建立虚拟知识团队等实现不同空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学习地图的形式提供社会翻译帮助;第三,根据激励理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提供激励的保健因素。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的建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不能导致必然的知识交换,不能保证共享行为真正发生,因为个体是否产生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动机等因素;它只能将编码化、符号化的知识进行转移和共享,对于不能编码的、大量存在且对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的隐性知识的共享问题无法解决;知识库的建立还会带来知识作为“公共物品”出现,从而导致搭便车行为和两难困境问题出现。另外,单向方式下的知识源无法了解接收者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和使用效果,如果接收者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能力有限。那么,即使知识源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有用知识,也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2、互动式知识共享方式互动式知识共享包括面对面沟通、非正式会议。以及一些促进知识共享的培训等。人们一般从沟通、学习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Senge(1997)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个体的行动能力。Ipe(2003)认为,个人的知识通过共享、交换、评价与接纳同任务相关的思想、信息与建议,转化为共识性和整合性的知识,知识共享是个体间相互交换他们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被他人理解、吸收并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互动式知识共享更强调意愿、能力和效果。互动的方式可简单表示为图2。可以说,基于双方互动的知识共享体现了共享行为的更多要素和更深刻内涵。共享行为的产生与行为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乃至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互动式共享可以解决分享行为中的许多心理因素及社会影响。例如,互动方式提供了更多的解释和修正机会,员工可以询问同事而获得建议和信息,可以有更多致力于共享行为的机会和环境;互动过程有助于互惠和信任的建立,特别有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而且,对于许多难以编码和说明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互动过程中的身教与言传实现知识共享的目的。因此,鼓励成员面对面开会、参与社会活动、反馈、指导可以导致更有效的知识共享。非正式会议如面对面交谈、工作后的社会活动,被认为是丰富的沟通媒介,可以给组织成员提供跨越组织边界的机会,建立成员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大量网络研究的成果证明了社会网络关系对知识共享机会、动机和能力的影响,尤其提高异质性组织成员转移复杂知识的能力。但是,互动式知识共享对组织和共享双方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个体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意愿、组织有保证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环境等。二、影响知识共享方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不同企业的技术、组织结构、知识特点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应该选择其主导的知识共享方式,而不是追求时髦或流行的方式。主导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恰当环境下更好的共享效果。1、企业技术知识的特点知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比如将之分为个体知识、组织知识、社会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技术知识、系统知识、战略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等等。鉴于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实践和理论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给予了较多的重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编码,可用文字、语言表达的知识,他们便于交流和分享;隐性知识则是难以编码化、难以观察、难以模仿的知识,尤其是嵌入性知识,如组织文化、氛围、行为路径、行为方式等,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也不易觉察。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共享和转化变得更为困难。但是,隐性知识对于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得却非常重要。Philip(2001)认为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其包含了对问题出现及问题探求的许多感知与直觉,包含许多丰富的判断和探索。如果能够激发这种知识,并通过某种机制使之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更好地流动、传递与共享,那么隐性知识就能指导问题的解决,继而转化为显性知识或者形成创新的知识。所以,组织选择知识分享方式,必须考虑分享知识的特点。不同企业的生产性质不同,导致使用的技术不同,因此,技术知识的性质不同。伍德沃德从任务的多变性和问题的可分析性两个方面,将企业使用的技术分为常规技术、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和非常规技术。对于常规技术,由于任务比较确定,问题的可分析性强。因此,技术知识的可编码程度高,容易文字化和格式化,利用知识库便可以进行大量的技术知识分享。但是,对于工艺技术和非常规技术,技术知识的可编码程度差、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因此,互动式的知识共享方式更为有效。2、接收者的学习定位知识共享过程包括知识发出者、接收者、所处的环境等要素。Gray等(2004)将知识的接收者分成学习倾向型和绩效倾向型两类。学习倾向型接收者相信他们的能力可以提高,更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