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在全球视域下的宗教对话一、引言根据史威德勒(LEONARDSWIDLER)的见解,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意识觉醒的新阶段,他用孔汉思(HANSKNG)的“典范转移”(PARADIGMSHIFT)说、柯慎士(EWERTCOUSINS)的“第二枢轴时代”(THESECONDAXIALPERIOD)说、与他本人的“对话时代”(AGEOFDIALOGUE)说,来说明这个时代发生的极为重大的根本的变化。“典范转移”的概念首创自科学史家孔恩(THOMASKUHN)。他断定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发展了一个全新的典范,绝非枝枝节节的改变,与古典的典范不只在架构上互不相容,甚至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他的说法颇富于启发性,到了今天,由牛顿的古典物理学到相对论与量子论,算不算有了典范的改变呢转移到更广大的宗教、文化的领域,孔汉思毫不犹豫地断定,今日由基督教为主宰的西方文明主导的情况转变成为举世文明,不折不扣地正在进行一场典范转移。这样的说法正好由柯慎士的说法来补足。“枢轴时代”的概念首创自哲学家耶斯柏斯(KARLJASPERS)。他认为由纪元前八百年至纪元二百年之间,世界各地都发生由集体意识爆破、个体意识觉醒的现象,释迦、孔子、苏格拉底、耶稣兴起,构成了他所谓的枢轴时代。到了今天,世界各大文明分别独立发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新的全球意识觉醒,进入了柯慎士所谓第二个枢轴时代。史威德勒更由另一视域加以发挥。他认为西方自启蒙以来,已逐渐脱离“独白时代”(AGEOFMONOLOGUE)的阶段。“真理”(TRUTH)的概念“非绝对化”(DEABSOLUTIZED)了。顺著「历史主义”(HISTORICISM)、“意向性”(INTENTIONALITY)、“知识社会学”(THESOCIOLOGYOFKNOWLEDGE)、“语言的限制”(THELIMITATIONSOFLANGUAGE)、“诠释学”(HERMENEUTICS)、“对话”(DIALOGUE)等六个不同的时潮来探索,都不再把“真理”当作永恒、独一无二的东西了。然而打倒“绝对主义”(ABSOLUTISM),并不使我们落入“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泥沼。代而起之的是“相关性”(RELATIONALITY)的概念全世界在一种休戚相关、祸福与共的状态中。而在资源有限、充斥了信仰、族群之间的冲突、大量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