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梧州高三段考)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C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解析:据材料“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故B项正确;商朝的人事实际上由统治者主导,故A项错误;商代虽然生产力落后,但祭神是商王垄断神权的手段,与生产力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2(2018菏泽高三摸底)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周王室安全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王位世袭制D嫡长子继承权解析:根据“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礼乐制度主要是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故B正确;A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B3(2018宜春高三调考)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解析: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D项不准确,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4(2018亳州高三质检)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姓与氏都是贵族专有的法权符号B姓与氏的区分是为了强化宗族认同C姓与氏的产生源于分封制的实行D姓氏合而为一反映了贵族阶层壮大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姓氏要早于分封制,C项错误。“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说明D是错误的。从题干中可知,姓与氏是为了别贵贱,所以B错误。答案:A5(2018潍坊高三摸底)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A周幽王违背宗法原则不得人心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正义进步力量C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D申侯僭越以分封为特征的等级制度解析:题干说到“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才引起后面的一连串的事情,最终周幽王身死申后父亲,这说明宗法制在当时影响很深,周幽王违背它才导致了众叛亲离,故选A;B、C、D均不是题目的主旨,故排除。答案:A6(2018包头高三期末)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西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前面所有的叙述都是为了最后“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这一问题做铺垫。A选项是与宗法制相配合的一个制度,不能说最深远;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选项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改变;D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答案:B7(2018通化高三质检)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B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解析:“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说明整体上是一致的,中间是分散的,故D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A错误;B是行省制的特点;官僚政治弊端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C错误。答案:D8(2018大同高三诊断)在秦和几个同时代的诸侯国中,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材料反映出()A周代宗法制日益瓦解B君主专制已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分裂趋势不断加强解析:材料“在秦和几个同时代的诸侯国中”“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的瓦解,故A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已基本确立”;材料“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说明D项错误。答案:C9(2018内江高三期中)“陛下”原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一般不能和皇帝直接对话,而要有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解析:据材料“陛的两侧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一般不能和皇帝直接对话,而要有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说明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故C项正确;封建等级制本质上是为皇权服务的,故A项错误;皇帝安全的说法过于片面,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答案:C10(2018宜城高三期末)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汉以后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这体现了宗法血缘制度是在逐渐瓦解的,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和分封制度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选官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11(2018大连高三诊断)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官僚政治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答案:D12(2018保定高三摸底)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A最先废除了分封制 B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郡县制推行的原因 D君权受到权臣制约解析:材料中说明秦始皇从平叛嫪毐叛乱中得知分封制的弊端,可以作为实施郡县制的原因来分析,故C项正确;A中最先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实行;B中官制改革不符合题意;D中君权受到制约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银川高三段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礼记丧服小记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1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等信息归纳其内容;依据教材内容分析总结其特点。第(2)问,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逐一阐述。答案:(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2)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4(2018南宁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4万人。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 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让雅典30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摘自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这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