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doc_第1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doc_第2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doc_第3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doc_第4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郑建 孙辉 谢巍婷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 450016摘要 本文简单阐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理论匹配设计过程。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Abstract Simple expounds Cooling System of automobile engine theoretics matching design process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Automobi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matching design前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整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该系统的作用就是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到外界,以使发动机不至于过热,并能够正常工作。这里需要再说明一下发动机工作时对温度的要求,虽然冷却系统是用来使发动机降温的,但并不说明越冷越好。最适宜发动机工作的温度一般在8595,根据不同的发动机有所差异。只有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发动机才能发挥出最佳性能,而且使用寿命也最长。因此,为了使发动机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需要使冷却系统同发动机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即不使发动机过热,也不至于过冷,但通常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过热问题。而对冷却系统进行匹配最快捷、有效、科学的方法是先进行理论计算,再进行样车验证试验,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匹配开发的周期。下面,以某款车型为了,介绍一下冷却系统的理论匹配设计。1 系统概述该车型冷却系统采用封闭直流强制循环管带式散热器,薄片型轴流吸风式风扇,由电机驱动风扇,电子风扇采用无级调速,下图为冷却系统示意图:散热器出水管电子风扇散热器进水管散热器溢流口散热器加水口散热器放水阀图1 冷却系统示意图2 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参数2.1 发动机参数表1 发动机参数发动机型式L4 16V SOHC缸径冲程(mmmm)排量(L)压缩比气门数额定功率kW/rpm最大扭矩Nm/rpm2.2 发动机水套散热量由发动机厂家提供,发动机水套散热量。2.3 冷却系统的参数列表表2 冷却系统参数散热器参数标准散热量散热器芯子规格(WHT)散热管尺寸散热带波距风速风扇参数风扇风叶直径风扇风量开发目标值2.4 散热器最大散热量依据汽车设计手册提供公式 (公式1)式中: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最大散热量,; 发动机水套散热量,; 系数轻型车和轿车取下限,中型以上的车辆和工程车取上限。该车型系数取下限则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最大散热量为散热器的最大散热量为,比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最大散热量大,理论上能够满足该发动机对散热器最大散热量的要求。2.5 沸腾风温该车型冷却系统为标准冷却型,沸腾风温为。2.6 系统压力按照汽车设计手册推荐的标准,轿车、轻型车的系统压力为70kPa110kPa。参考副水箱的盖开启压力,该车型的冷却系统压力为108kPa。2.7 散热器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设计工况点为额定功率工况,校核点选在最大扭矩工况。3 冷却系统的设计计算3.1 散热器的设计计算3.1.1 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依据汽车设计手册,发动机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a) 依据汽车设计手册提供公式 (公式2)式中: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 发动机排量,。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正面面积;b) 依据汽车设计手册提供公式 (公式3) 其中: 发动机额定功率,; 系数取上限,取下限。由于,系数取下限为,则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从上述两次计算可知,实际使用的散热器正面面积只要大于就可以满足要求了。根据提供的散热器的参数,则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Ff为由以上计算可知,散热器实际芯子正面面积比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正面面积大,能够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3.1.2 散热管尺寸散热器散热管尺寸为“”,其截面形状见图2:图2 散热管截面形状示意图则水管外周长3.1.3 散热器芯厚散热器芯厚。3.1.4 散热器散热面积依据汽车设计手册提供公式 (公式4)式中:发动机需要的散热器散热面积,;散热系数,按照汽车设计手册推荐的标准,k值通常为,这里取为;液气平均温差,。 (公式5)式中:热平衡时冷却液温度,系统压力为98.7kPa时,这里取为热平衡时空气温度,通过公式6计算 (公式6)式中:沸腾风温,参见2.4节,;散热器进出空气温差,按公式7计算 (公式7)式中:空气定压比热,;质量风速,其中空气密度为,则 则散热器进出空气温差为根据公式4,5,6,计算得发动机需要散热器散热面积为故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只要大于等于即可满足要求。该车型散热器共有51条散热带和穿插其间的50条散热管。散热器的散热带波高为,波距为,带宽为,散热带形状如图3所示。以下计算忽略散热带和散热管的壁厚。图3 散热带截面形状示意图散热带与主片之间留有的间隙,则散热带的波峰数为:散热带展开长度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实际的散热面积 (公式8)式中:散热面积,散热带散热面积,散热管散热面积,其中 (公式9)式中:散热器芯厚, 散热带展开长度, 散热带条数。 (公式10)式中:散热管数, 散热器芯宽, 散热管外周长,则比发动机需要的散热面积要大由以上计算可知,该车型散热器散热面积比发动机要求的散热面积大,能够满足发动机对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要求。3.2 风扇参数设计该车型选用轴流式薄片型风扇,采用经验统计法来估算。3.2.1 风扇外径的确定依据汽车设计手册所推荐的标准,风扇扫过的环形面积占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的百分比应大于45。左右风扇的叶片外径一致,取其中一个风扇散热来考虑,则: (公式11)式中:风扇外径,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 ,。 将代入公式11,得由该车型风扇数模测得风扇的直径为,不在上述范围内。风扇外径扫过的环行面积(): (公式12)则由以上计算可得出结论,风扇外径不能满足要求。但此标准仅为推荐标准,而且风扇外径比较接近要求值,同时因为散热器芯体的宽度为,考虑到风扇护风罩的结构强度,所以扇外径没有必要再增大了,即我们可以认为该风扇能够满足要求。3.2.2 风扇风量的确定该车型风扇风量初步定为3096m3/h。图4、图5为电子风扇左右风扇的性能试验结果曲线。由图可得在静压小于等于40Pa时,能满足风扇风量的要求。图4 左风扇的性能试验结果曲线图5 右风扇的性能试验结果曲线4 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结论:该车型的冷却系统各方面性能基本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可以进行样件开发并且装车后进行热平衡试验验证。参考文献1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2 长春汽车研究所编.汽车设计手册发动机附件卷,1998.5.作者简介郑建,男,学士,工程师,从事汽车动力底盘设计,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电话E-mail:孙辉,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