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资料已排版.doc_第1页
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资料已排版.doc_第2页
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资料已排版.doc_第3页
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资料已排版.doc_第4页
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资料已排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经营管理: 1.商业银行的经营内容不包括(D )A货币收付B货币借贷C与货币有关的金融服务D货币发行2.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确立原则是(A )A效率原则B公平原则C吸引人才原则D省成本原则 3.银行总收入与资产总额之比是(A )A资产使用率B资产负债率C资产利润率D资本收益率4.流动性风险比率越高,说明银行对流动性需要(B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为零5.银行资本盈余大小主要取决于股票市场的( A)A价格B风险大小C投机性因素D国家政策6.长期附属债务替代资本的职能是( C)A完全的B一般的C部分的D基本上的7.下列存款中顾客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是( D)A定期存款B法定准备金C派生存款D活期存款 8.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起源于(C )A1960年B1950年C1970年D1975年9.现金资产中唯一以现钞形态存在的是( A)A库存现金B存放同业存款C法定准备金D超额准备金10.五级分类法划分贷款类别的依据在于(A )A风险程度B利润率C可靠性D用途11.信贷集中的比例一般为( A)A10%B15%C30%D25%12.下列属于证券投资中收益性最大的是(B )A公司债券B股票C国库券D商业票据13.一般而言,杠铃投资法不投资于( A)A中期证券B短期证券C长期证券D股票14.在实际的投资组合中,相关度位于的区间是( A)A-1,1B(-1,1)C-1,1D(-1,1)15.197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是(D )经批准进入北京设立代表处.A通航银行B汇丰银行C花旗银行D日本输出入银行16.我国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 C)A2个月B3个月C1个月D半个月17.非现金结算的实现是以( B)为中心的多边清算制度为条件的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国外银行D跨国银行18.若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值,则利率敏感性比率为(C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为0.19.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始于(C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末 C20世纪8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20.银行风险的主体是( B)A特殊商品B黄金C一般物品D股票21.下列属于风险控制的方法有(ABCD )A追加担保金额B减少追加贷款额 C追加资产抵押D向客户派驻有关人员帮助发现和解决问题E风险预防2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状是(ABDE )A不是独立法人主体B不完善的运行机制 C已形成现代企业制度D投资主体单一E能用来融资的金融工具品种不足23.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是(ABD )A汇款B托收C赊购D信用证E现金24.本票的用途主要有(ABDE )A买方定期付款B筹资C提取现金D资金信贷凭证E债权担保25.地方政府债券有以下基本类型(BE )A抵押债券B普通债券C信用债券D重点建设债券E收益债券26.有价证券可分为(DE )A债券B股票C贵物券D物品证券E货币证券1.银行风险的客体是( A)A银行的客户B该银行自身C本国政府D同业银行 2.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C )A资产风险管理B取消贷款限额限制C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D利率风险管理 3.利率敏感性大于1,则利率敏感性缺口为(A )A正值B零C1D负值4.托收方式涉及的当事人不包括(D )A委托人B托收行C付款人D保兑行5.以下不属于外汇资产的有( D)A可兑换的外币B外币有价证券 C外国存款凭证D美元6.我国目前办理的不定额银行本票,其起点金额为( B)A50元B100元C200元D150元7.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为( B)A牡丹卡B珠江卡C银联卡D长城卡8.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的是(B )A信用风险B汇率风险C利率风险D购买力风险9.政府债券不包括(C )A中央政府债券B地方政府债券C财政部债券D政府机构债券10.股票的买卖价格之差为(A )A资本收入B利息C股息D红利11.呆帐准备金不包括(D )A普通呆帐准备金B专项准备金C特别准备金D法定准备金 12.我国广泛采用贷款的五级分类法的时间是(D )A1995年B1997年C1996年D1999年 13.最普通、最常见的可转让证券种类是(C )A政府债券B商业票据C股票D公司债券14.中长期企业贷款的贷款期限大于(A )A1年B2年C3年D4年 15.狭义的现金资产指银行(A )A库存现金B托收中的现金C准备金D固定资产折旧16.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是流动性的(C )A极小性B极大性C适度性 D零17.银行增加一单位的资金所付的成本是( D)A加权平均成本B历史成本C利息成本D边际成本18.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利率中,中长期融资参考的同业拆借利率是(A )同业拆借利率A伦敦B香港C巴黎D东京 19.在二级市场上,定期存单的面额至少有(A )A100万美元B50万美元C150万美元D200万美元20.全球商业银行的类型有(ABCDE )A单一银行制B分行制C银行持股公司制D连锁银行制 E跨过银行制21.银行电子化的表现是(ABC )A业务处理自动化B综合管理信息化C银行业务网络化D无现金交易E无柜员交易22.属于商业银行主要财务报表的是(ABCD )A资产负债表B现金流量表C信贷资金平衡表D损益表E利润分配表23.银行现金流量包括(CDE )A库存现金B银行贷款C经营中的现金流量D投资中现金流量B 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24.改善银行盈利能力的途径有(ABC )A改善负债结构B改善资产结构C提高其他业务收入D增加外援E发放更多的贷款25.银行资本的来源有(AD )A内部融资B吸收存款C投资收益D再贴现E外部融资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即商业银行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形 式。主要模式有以美国银行体制为代表的单一银行制,以英国银行体制为代表的分支行制,以及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和代理银行制等。. 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制,是指仅设立总行,业务活动完全由总行经营,不下设任何分 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这种银行制度主要集中在美国。3. 银行控股公司制:又称为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控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持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表现为拥有该银行25及以上的投票权。4. 分业经营: 所谓分业经营,主要是管理当局对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进行限制,将传统上属于非银行业务的如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分离,不允许银行从事非银行业务,实行银行业的专业化。从本源上来说,商业银行是存款贷款银行,它以负债业务、贷款业务及与之相关的中间业务和国际业务构成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而不得从事证券业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美国、英国和日本是分业经营模式的典型,还包括法国、加拿大、比利时、韩国等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5. 合业经营:所谓合业经营(全能经营),与分业经营正好相反,管理当局对银行的业务范围限制较少,允许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业务,既能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又能经营证券、投资、保险和其他多种金融业务,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的相互渗透与一体化经营。德国是合业经营模式的典型,还主要包括瑞士、卢森堡、奥地利、荷兰等欧洲大陆国家。6. 自有资本:银行最原始的资金来源,也称资本金,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必须有一定的资本金才能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资本金的规模大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银行的发展。7. 可转让定期存单(CD) 可转让定期存单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花旗银行首先创立并发行的一种存款工具,这种存单资金按一个固定期限和一定的利率存人银行,但票证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继花旗银行以后,美国其他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办了这项业务,可转让定期存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工具。8.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1972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储贷协会创办的一种储蓄存款账 户。这种账户的存款人可以开出转让支付命令来向第三者付款,以支付命令书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用支票的支票账户。开立这种账户的储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者直接提现,或者向第三者支付,存款可以取得利息收入。通过这种账户,银行既提供了支付上的便利,储户又获得了利息,从而吸引了客户,扩大了存款。这种账户后来扩大到了所有的金融机构。9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NOW)诞生于80年代初期,其与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有较大的区别。其利率较高,但要保持2500美元的最低余额,作为转账账户的一种,必须缴纳存款准备金。开设该账户的条件比较苛刻,储户必须使其存款余额保持在2500美圆以上,如果存款余额低于最低限额,银行只按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利率来支付利息。10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是70年代后期开办的一种存款工具。储户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一个作为活期存款账户,另一个是储蓄账户。储蓄账户的存款有利息,而活期存款账户没有利息。一旦储户开出支票,银行立即自动地将相应的金额从储蕾账户转到储户的活期存款账户上进行付款。开立该种账户,储户既可以利用支票账户的便利,又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收人。11.回购协议:就是商业银行在出售金融资产获得资金的同时,同对方签订一个协议,同意在一定时期按预定价格再购回此项金融资产。回购协议一般以政府债券为工具,期限短的有一个或几个营业日,长的有几个月。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交易双方同意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与再购回证券,购回时,其金额为本金加双方约定的利息额;另一种方法是把回购时的价格定得高于出售时的价格,其价格差就是另一方的收益。12. 中间业务,是指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利用其技术、机构网络、资金、信息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者较少运用自身资产,以代理人或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收付、结算、代理、担保、租赁、咨询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经营活动。13.结算工具:商业银行用于结算的各种票据。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由出票人签发的,无条件约定由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并经背书可以转让的书面支付凭证;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14.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代理人)接受客户(被代理人,包括政府、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的经济事务,具有代客户服务的性质。代理业务一般不牵涉到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是一种建立在法律行为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商业银行从事代理业务主要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信誉、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代替客户监督和管理有关的经济事务,提供各项金融服务,银行一般不运用自己的资产,不参与收益的分配,只收取代理费。15.信托:是指财产(包括资金、动产、不动产、有价证券等)的所有者为了自己或者是第三者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利益,通过签订合同,将指定的财产委托他人(或机构)根据合同全权管理或处置。商业银行参与信托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经营管理和处 置指定的财产,从中收取手续费。16.租赁: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一种借贷关系。是财产所有者(出租人)根据契约的规定,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后者按期向前者缴纳一定的租金,被出租财产的所有权归出租者,承租者只有使用权。简答题: 1.简述银行管理的要素?答: 银行和一般的企业在经营上存在不同,银行主要从事货币存贷的业务活动,基本不存在物质材料的产、供、销。对于银行而言,设备和不动产等固定资产虽然也是银行经营的要素,但相对于银行的业务来说,这些固定资产不是银行管理的重点。尤其是随着电子技 术的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推广,银行的营业网点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银行更注重于对经营中软因素的管理。因此,可以将银行管理的要素归结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资金要素?答:银行的主要业务都是与货币和信用相关的服务。银行的负债和资产的主要形态都是货币形态。银行在经营中资金的来源规模,资产的运用规模,银行经营和管理的资金数量 是银行实力的标志。在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资金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银行实力的体现。随着银行业务的开展,银行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大量涉足了其他中介服务领域,因此,这种资金的规模更多地不是体现在银行的负债或资产的规模,而是体现在银行能够运营和管理的资金规模(也即银行可以提供服务的资金规模)以及银行可以筹集的潜在的资金规模。资金要素是银行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人员要素?答: 人员是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银行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完成最终要靠人员去执行。银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经营的能力、提供服务的能力和竞争的能力。尤其是随着银行的业务日益复杂,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操作在银行经营中已经 不占重要地位,银行对专业化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人员要素在银行经营管理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要素?答: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信息是不可缺少的。银行需要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确定经营的方向和管理的目标,需要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确定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的策略;在资产业 务的管理方面,银行更是需要通过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判断决定贷款的规模和条件,保证贷款的安全;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资产服务策略。一个强有力的银行信息系统对于银行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银行从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的集合系统。根据现代银行理论,银行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就是因为在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上银行这种形式具有优势;而银行在拥有了成熟的客户后,同时也就拥有了一套详细的信息资料库,对于银行向其他领域开拓业务有着重要意义。. 简述银行经营的原则?答:银行要实现经营的目标,在经营中要遵循“三性”原则,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即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综合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的搭配,谋求最佳组合,从而实现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盈利性原则?答:银行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经营中获得利润,实现盈利是银行理所当然的经营原则。只有能够实现充分的盈利,银行才能充实资本,加强经营能力,提高竞争能力;银行也才会有进一步拓展业务,改进服务的动力 (二)安全性原则?答: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因此,银行在经营中必须要注意控制与缓解风险,保证经营的安全性。银行的经营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风险,根据风险的根源和影响程度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在非系统性风险中,根据银行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又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由于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是和资金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活动与产品越来越复杂,银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当前存在大量资本流动的情况下,防范银行被传染的风险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除了面临外部的风险,银行自身也存在内在的虚弱性。银行的资本和其负债规模相比很少,而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上又存在着借短放长的特征,资产的流动性远不如负债的流动性。客户一旦对银行失去信心,银行就会面临被挤兑的可能性。因此,在经营中银行要注意合理安排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以实现经营中的安全性。 (三)流动性原则?答:银行在经营中需要有能够随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要的能力。这要求银行不仅能够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的要求,还要能够随时满足合格客户贷款的要求。从现代银行的发展来看,无论是资产的流动性还是负债的流动性对于银行的经营都十分重要。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地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银行就会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甚至引发挤兑;如果银行不能及时满足客户贷款的要求,银行就会在声誉上受到损失,丧失优良的客户,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银行在经营中要有一定的储备来满足流动性要求。但另一方面,为满足流动性要求而提取的储备过多,又会削弱银行的竞争力,减少银行的利润,最终影响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银行在经营中要注意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3.简述银行的间接外部环境?答: 银行的间接外部环境主要是外部的法律、政治、宏观经济和技术发展及文化环境等。(一)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包括政治安定度,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政府机构的运行方式,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的完善程度等。社会政治的安定状况是银行能否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下开展正常业务的基础;而法律环境的健全也是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保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的经营能否顺利进行。 (二)经济和技术环境 包括当地及世界的经济形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变革和技术应用情况等。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银行客户的需求,也影响着银行客户的质量和还款能力,从而影响到银行的经营。宏观经济状况不仅影响银行的现有资产,还影响到银行的未来预期收益。技术的发展则既是对银行经营的一种推动,又可能为银行的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这些都需要银行认真分析,对经营管理做出必要的调整。 (三)社会和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的分布与构成、消费模式与习惯,人口素质,社会价值观念等。这些环境虽然不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但会影响到银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银行的综合计划有重要的影响。总的来看,间接的外部环境是银行所不能改变的,需要银行认真分析、预测并做出必要的规划。4. 单一银行制的优点 (1)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吞并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集中全力为本地区服务。(3)银行具有独立自主性,其业务经营灵活性较大。 (4)银行管理层次较少,易于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效率比较高。 2单一银行制的缺点 (1)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电脑技术普遍推广应用的条件下,单一银行采用最新技术 的单位成本会较高,从而不利于银行采用最新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使业务发展和创新活动受到限制。 (2)单一银行资金实力较弱,难以有效抵御风险。 (3)单一银行制本身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5.设计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效能、效率、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效能是银行内部的各个机构所固有的效用和功能。每一个银行机构必须含有一定的 效用和功能,否则这个组织就无存在的必要。效率是每一个机构单位时间内的工作进度。效益是指实现银行经营目标的能力和水平。显然,银行内部的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必须首 先拥有效能,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效率和效益。效率必须与效益统一起来,即高效率必须有利于实现高效益,否则效率越高,效益可能越差。 (二)精干合理原则精干合理原则包括三层意思:(1)银行配备的人员与应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没有用人 过多的现象。(2)职能部门的划分粗细适当,各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足够的工作 量。(3)没有多余的管理层次和环节。(三)统一指挥原则集中统一是银行内部分工协作、充分发挥银行职能作用的客观要求。银行的规模越大,内部分工越细,层次越多,统一指挥就越重要。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还必须逐级授权,分层负责。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级银行以及银行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银行高层领导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工作,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重 要的经营管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四)分工协调原则分工就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类,使每个职工和每个单位都只从事一种专门的经营活动和工作,并确定每个职工和单位的职责范围。有分工还 必须有协调,明确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的协作关系和配合方法。银行内部各项专业之间 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是几个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建立银行的组织结构,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协调配合,加强银行内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保证整个银行经营活动的协调运转。 (五)权责对应原则 职权和职责是银行组织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职权是指在一定的岗位上拥有的权力。职责是指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银行的组织结构,既要明确规定每一经营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又要赋予完成其职责所必需的经营管理权限。权责必须对应。有责无权,责大权小,其结果必然是无法负责。有权无责,势必造成滥用权力,产生官僚主义。6.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选择构建一个组织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一家银行到底选择何种结构的组织体系,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资源的利用能力 一家银行的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源、品牌资源和人力资源。银行在选择组织结构时,应当使这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2环境的适应性21世纪,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经济环境更加复杂,选择的组织形式,应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比如网上银行的发展,为银行向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应当考虑网上银行未来的潜在优势。3雇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雇员是组织的根本。雇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在激烈的竞争中,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对于银行的经营活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重要的指导思想,员工积极陛和创造性的发挥,有赖于一个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除了行政激励、薪资激励之外,许多西方银行通过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和内部职工持股制度,给银行管理人员和员工以长期的激励。4可操作性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在选择组织结构时,常常是将可操作性放在首位。组织结构应当 能够满足企业进行劳动分工、信息协调、决策权分配等方面的需要三、问答题: 1.论述银行的功能及中介理论在不同银行体制下,银行的功能有一定区别,不考虑传统上属于非商业银行业务的内容,银行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第一,提供流动性和支付服务。银行的流动性提供被认为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这种流动性资产是银行创造出来的,这部分负债所对应的是不流动的资产,如长期贷款,而其他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只是把一种流动性资产转换为另一种流动性资产,没有创造新的流动性。第二,提供了资产的转换。银行“借短放长”的特点使银行可以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把资金投向更有效率的领域,解决了投资与储蓄在时间上的不匹配。第三,通过资金的汇集和分散使用,实现 了规模经济,降低了风险。第四,银行替代广大中小投资者监督贷款企业和收集信息。具有监督的内部优势和信息收集的规模、范围优势。第五,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Fama, 1980),这个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银行通过风险分担机制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由于银行实行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扩大资本,通过投资的先导作用促进资源的配置。综上所述,也可以简单地将银行的功能概括为资金的创造、汇集和配置。在完全市场的假定条件下,因为资源的配置不需要一个中介,银行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而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的市场,信息不完全且不对称,从而市场的结构也不是完全竞争的,这决定了银行出现的必然性。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银行中介理论,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 称、不完全,导致资源的配置中产生许多问题,如风险问题、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交易 成本问题等,这使得银行的存在成为必然。这种理论主要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研究银行存在的必然,并说明了银行应该发挥的功能,及发挥这些功能需要满足的条件从负债角度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单纯由金融市场来提供流动性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市场不能提供完全的保险(Diamond,1984),银行的出现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流动性 金融工具方面是帕累托改进;另一方面,银行通过聚集小额资金和分散化投资可以很好地 防止由于信息不完全带来的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从资产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主要由于现实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由于存在交易成本,由多个投资者与储蓄者在市场上直接交易的成本十分巨大,而通过银行作为中介则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由投资者直接去市场上融资会面临逆选择问题,因为市场难以对每个项目作出正确的估价,而是给出一个标准化的平均价格,这使得到市场融资的是收益低于这个平均价格的项目。这个问题单靠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Akerlof,1973),而银行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由于银行贷款的成本要小于企业到市场直接融资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看,投资者到市场融资必须通过各种信号向市场传递自己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信息成本,而且许多企业并不愿意向市场公开一些信息,以免被竞争对手利用,而向银行提供信息则是许多企业可以接受的,银行的出现节省了信息成本。再次,由于借款人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企业很可能在资金到手后进行冒险经营,这就是道德风险问题,由许多中小投资者来监督企业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由银行作为众多投资者的代理人来监督企业则要有效得多,并且由于信息有成本,企业一旦和银行建立关系,要改变关系寻找其他融资途径会发生高额的转换成本,为了维持稳定的关系,企业也乐于向银行传递信息,接受监督。总体而言,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作为资金运用和资源配置的中介,银行的出现就起到了节约交易和信息成本,促进资源配置,改善市场环境的作用。2. 论述商业银行的主要的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主要是认为银行的负债是由客户决定的,银行的收入取决于银行对资产的管理,在早期比较关注资产的流动性,随着对银行经营认识的提高,在如何运用资产方面也有了发展。 (一)商业贷款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来自于资产的短期性和自偿性。商业银行只应将资产用于短期贷款,这种贷款可以在正常的商业周转中得到清偿,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就可以得到保障。由于商业贷款是以商业行为为基础,有商业票据作依据,有自偿性,所以也叫“真实票据理论”。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首先,流动性并不完全来自于资产的短期性。在正常的经济循环中,短期、自偿的(商业)贷款可以提供流动性,但在经济衰退时,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下降,企业在贷款到期时就难以还款,银行的流动性难以得到保障。其次,该理论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即使是活期存款,也会有相当部分的沉淀,存款的这种稳定性使得银行可以把短期资金作为长期资金来使用(如发放期限适当长的贷款),而不会造成银行的流动性不足。 (二)资产转换理论资产转换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银行拥有的资产可以在短期内转让或出售给其他贷款者或投资者而变成现金,则银行就能保持其资金的流动性。所谓转换,就是银行持有资产通过市场转换为现金资产。若银行的贷款不能获得清偿,其贷款抵押品可在市场上出售变现,其贷款也可转让给中央银行。从单个银行来说,只要经常有可以出售的资产,就能够满足其流动性的需要;而只要中央银行随时准备购买银行提出贴现的资产,整个银行系统就能保持流动性。在资产转换理论的影响下,银行的资产范围明显扩大,业务经营也更加灵活。这个理论的缺陷在于片面强调资产的转换能力,忽视了证券和资产的质量,为信用膨胀提供了条件,并且也忽视了当整个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时,资产的可转换性就要大大下降。 (三)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流动性的保障归根结底来自于客户的预期收入。无论短期商业贷款或是可转让的证券,其偿还能力或变现能力都是以未来的收人为基础的,如果一项资产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是长期资产,仍可以提供流动性;反之,即使是短期资产,也不一定能提供流动性。在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安排中,可以把贷款的归还期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联系起来,使到期日多元化,从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如中期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者贷款等贷款组合就具有流动性,因为其现金流量是可预知的。只要有预期收人作保证,并使放款方式和期限多样化,银行可以使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缺乏流动性的贷款变成若干笔期限各异、金额不同、具有流动性的贷款。预期收入理论鼓励了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采取“梯形效应”的投资组合,将到期日错开,使资金的回收建立在定期的和可以预知的基础上。这个理论促进了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并向一些新的领域发展,如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贷款等。这个理论的缺陷在于预期收人的主观性和可预测性是不能确定的,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四)超货币供给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经营信贷业务只是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手段,银行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从事经营,而不是局限于从事提供货币的业务。所谓超货币供给就是银行的资产业务应该超越仅仅提供货币业务的范围。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银行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进入了许多银行传统业务领域以外的领域,中间业务的发展在银行的业务中的份额越来越大。总的来说,银行资产管理理论是随着对银行经营的认识加深而不断发展的,这也伴随着银行资产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二、负债管理理论在资产管理理论的思想下,银行的负债是由客户决定的,银行只是起被动接受的作用。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的管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的接受负债向主动管理负债发展,从而出现了负债管理理论。 (一)存款理论存款理论严格地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负债管理理论,它实际上没有离开传统的资产管理理论的思想范畴。这个理论认为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负债来源,是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这个理论仍然认为存款是被动的,是由存款人所决定的。银行应该按照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根据存款的状况安排贷款,以贷款的收益为参考来支付存款利息。这个理论是以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主要特点的,不赞成盲目地发展资产业务,保守性特征较重。 (二)购买理论和存款理论认为银行对于负债是被动接受不同,购买理论强调银行应该主动地创造负债(购买负债)。由于银行资产一般比较缺乏流动性,该理论强调通过积极的负债来创造流动性以支持资产。强调不仅吸收存款,还可以发行债券,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向各行各业推广,扩大负债业务的范畴。在购买负债的过程中,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运用多种策略,如价格策略、服务策略等吸引客户。在这个理论下,银行的负债范围得到了扩大。当然,积极的负债也需要和稳健的经营相结合,否则扩张过快也可能出现问题。 (三)销售理论销售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个理论不再局限于提供资金服务、强调负债的资金特性,而是立足于推销金融产品的角度, 认为银行是提供金融产品的企业,而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对于银行而言,强调在提供资金 时提供的实际上既是一种产品又是一种服务。这个理论实际上是改变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看待银行的经营,银行提供资金的本质还是提供一种服务,银行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实际上,产品的概念不局限于负债,资产也是产品,银行通过提供产品来获得收益。这是银行经营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也促进了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都是侧重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其中一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理论又可以被称为相机抉择资金管理(discretionary fund management)。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依靠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来经营都有不足。在经营的过程中,银行应该从资产和负债的综合运用角度实现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协调。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一)规模对称原理 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应该相互对称和平衡。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是相互联系的,银行应该根据经营的实际情况综合决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并保持对称的发展。但是规模的对称不是简单的规模上的对等,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 (二)结构对称原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在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上应该对称。这种对称同样不是简单地保持同等期限的资产和负债规模相等,保持固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与浮动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对称,在经营时还可以根据情况主动地保持一定的缺口。 (三)速度对称原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应该在流动性上保持对称,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可以与流动性较高的负债相对应;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可以由较为稳定的负债来支持。这种对称同样也不是简单的对等,因为银行本来就是以借短放长为特征的,对称只是要求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上的协调。(四)目标互补原理也被称为协调原理。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更侧重于特定的目标,这个原理要求在三个目标的协调上实现综合目标的最优化。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其资金获取收益的业务。主要有三大类:直接贷款业务、票据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银行资金都能参与投资,获取益,有一部分资产如库存现金、上缴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放款以及托收过程中的现金等,基本上不给银行带来收益,但却是银行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一、直接贷款业务直接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贷款利息占经营收人的比重与银行的其他业务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在美国,直接贷款占银行总资产6070,我国商业银行的这一比例更高达90以上。贷款在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对风险结构和收益结构影响极大,高比例的直接贷款既增加银行的预期利润,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贷款的要素1贷款的偿还期。这是指贷款协议开始生效后直到偿还的期限。短期贷款指偿还期在1年以内的贷款,这种贷款大多是流动资金贷款和季节性的贷款;中期贷款的期限一般 在18年;8年以上的贷款被称为长期贷款。2抵押和无抵押。抵押贷款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比较普遍,是否需要抵押以及用什么物品做抵押取决于贷款项目。一般来说,流动资金贷款和季节性贷款的抵押品多为企 业的存货单据;证券交易贷款的抵押物则主要是股票和债券;不动产的抵押物多为土地和 房屋的产权证。无抵押情况下的贷款,通常是发生在有着长期密切的业务关系的客户和银行之间,银行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十分熟悉,这种贷款通常也称为信用贷款。3计息方式。对短期的、小规模的贷款,银行往往采用固定利率计息;对长期的、大规模的贷款,多采用浮动利率的方式计息。4贷款承诺。它是一种贷款合约,它规定银行有责任在一定时期内,按所承诺的利率和贷款额度,随时满足借款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客户的借款规模没有达到合约规定 的额度,客户要对未使用部分支付一定的承诺费。5贷款安排。一种方式是允许借款人按事先确定的利率反复使用限额内的资金,同时也允许借款人在协议期内随时偿还贷款;另一种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欧洲货币市场非常流行的一种安排,即银行同意借款人对贷款的使用期为数年,但整个贷款期又被划分为若干个利率调整期,通常3个月为一个利率调整期,期满后以伦敦同业拆放利率为基础调整。商业银行贷款的类型西方国家通常按照贷款对象的不同来划分贷款的类型。1工商贷款。顾名思义是针对工商企业而发放的贷款,从企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短期、季节性的流动资金需求,到设备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资金需求,都是商业银行贷款的对象。2不动产贷款。不动产贷款是对土地开发、住宅公寓、厂房建筑、大型设施购置等所提供的贷款。对银行来讲,这类贷款往往是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风险也较大,当然收益也比较高,因此,银行多采用抵押贷款的形式放款。3消费贷款。消费贷款,是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以满足他们对消费支付能力不足的需求。消费贷款项目繁多,主要有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学费贷款以及信用卡赊购等。信用卡作为消费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维萨卡、万事达卡、美洲运通卡以及迪那俱乐部卡等四种,美国是世界上持卡人最多的国家。消费贷款中的短期贷款一般是一次性偿还,长期贷款多为分期偿还。4证券贷款。即商业银行对证券自营商、经纪人、投资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发放的与证券业务有关的购买或周转贷款。专门从事证券交易的金融机构,在证券交易中往往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商业银行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证券交易贷款的风险很大,银行对这类贷款通常是以有价证券抵押的方式进行,并且都实施保证金比率控制,即发放贷款的额度要低于所抵押证券的市值,差额作为保证金。二、票据业务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很重要的一项业务,主要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放款两种。这两种业务的特点是银行的成本和风险很小,并且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但是并不能说这种业务就完全没有风险,因为每一种票据都牵涉到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出现票据无法兑现的情况,银行便面临损失的风险。 (一)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是指客户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这种转让行为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票据交换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贷业务。因为,票据的承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