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doc_第1页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doc_第2页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doc_第3页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doc_第4页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的通知 (87)水电技字第14号 现颁发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自198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编号 为SD20587。本技术条件是选用和鉴定国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技术依据。 施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直接与华北电力试验研究所和部电力电容器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联系。该技术条件的出版发行工作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办理。 1987年2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标准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 SD 20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19870224发布 19871001实施 1总则 1.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50Hz的高压并联电容器。 1.2名词术语 1.2.1电容器元件 由电介质和电极所构成的电容器的最小单元部件。 1.2.2单台电容器 由电容器元件装于单个外壳中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1.2.3电容器 当不必特别强调“单台电容器”或“电容器组”时的用语。 1.2.4额定电压() 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极间电压值(有效值)。 1.2.5额定频率() 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频率。 1.2.6额定电流()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流过电容器极间的电流。 1.2.7额定电容() 设计电容器时规定的极间电容值。 1.2.8额定容量() 由额定频率、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容计算得出的无功功率。 1.2.9最高工作电压 电容器允许的持续运行的最高工频电压(有效值)。 1.2.10绝缘水平 电容器极对外壳的绝缘所能承受的工频和冲击试验电压。 1.2.11电容器的损耗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电容器的有功损耗。 1.2.12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tg) 电容器的损耗值与实测容量之比值。 1.2.13环境空气温度 电容器安装地点的空气温度(以气象温度为准)。 1.2.14冷却空气温度 运行中的电容器组的最热区域中,在两台电容器中间的空气温度。如果只是 一台电容器,则指在距离电容器外壳0.1m,距底三分之二高度处的温度。 1.2.15外壳最热点温度 电容器外壳大侧面中心线距离底三分之二高度处测得的温度。 1.2.16外壳温升 外壳最热点温度与冷却空气温度之差。 1.2.17电容器芯子最热点温度 热稳定试验时电容器芯子最热处的最高温度。 1.2.18爆破能量 电容器内部发生极间或极对外壳内部击穿时,引起电容器外壳及套管破裂的 最小能量。 1.2.19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单台电容器或电容器元件发生局部放电时的最小工频电压(有效值)。 1.2.20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单台电容器或电容器元件发生局部放电后,当施加电压下降过程中局部放电 熄灭时的最高工频电压(有效值)。 1.3运行环境条件 1.3.1环境温度类别 环境温度范围为-50+55。按安装地点的实际环境温度来选择电容器的 下限温度类别和上限温度类别。 下限温度为电容器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温度,分为五个温度类别,即+5,- 5,-25,-40,-50。 上限温度为电容器可以连续运行的环境空气温度最高值,分为四类。即A、 B、C、D四类,如表1所示。 表 1 注:最高温度为历年来最高1h平均温度。 电容器运行时的冷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相应温度类别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加 5。 1.3.2海拔高度 一般不超过1000m。 1.3.3抗震要求 电容器应能承受地震裂度为八度作用不损伤,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 度0.15g。 1.3.4抗污秽能力 电容器外绝缘的泄漏比距应不小于2.5cm/kV(相对于系统额定电压),对于重 污秽地区应适当加大泄漏比距。 2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 2.1标志和标准额定值 2.1.1铭牌 单台电容器应标出下列内容: a.电容器名称; b.型号; c.额定频率,Hz; d.额定电压,kV; e.额定电流,A; f.额定容量,kvar; g.实测电容量,F; h.内部元件串、并联数; i.重量,kg; j.三相接法,或Y; k.环境温度类别(例如-40/A); l.内部有放电元件,以符号“”表示; m.内部有熔丝的,以符号“”表示; n.编号; o.出厂年月; p.制造厂家。 2.1.2标准额定电压 3.15,6,6/,6.3,10.5,11/,11及19kV。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电压等级。 2.1.3标准额定容量 (25),50,100,200,300,334kvar。 注:25kvar为保留标准额定容量。 2.2质量要求 2.2.1环境保护要求 电容器的浸渍剂应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与要求。 2.2.2外绝缘尺寸要求 对电容器两瓷头间和瓷头对外壳的电气距离有如下要求: 10kV级:不小于0.2m; 19kV级:不小于0.3m。 2.2.3电容偏差 电容器的实测电容值与额定值之差不超过额定值的%。 在三相电容器中任何两线路端子间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电容值之比值应不大于 1.06。 成批电容器实测总电容量与各电容器额定值总和之差不超过%。 2.2.4损耗角正切值(tg) 电容器在工频交流额定电压下,20时损耗角正切值应符合下列值: 对于纸膜复合介质的电容器: 二膜一纸应小于0.08%;二膜三纸应小于0.12%;全膜介质电容器应小于 0.05%。 2.2.5芯子最热点温度的要求 电容器在作热稳定试验时,对于芯子最热点的温度要求如下: a.以十二烷基苯浸渍的,不高于75; b.以二芳基乙烷(或M油)浸渍的不高于80; c.以硅油浸渍的不高于85。 最热点温度是与2.2.4款规定的tg相对应的。如果试品的tg值小于2.2.4 款规定数值而芯子温度又接近上述数值时,应按实际测得的芯子温度修正tg 值。 2.2.6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在常温下加压至局部放电起始后历时1s,降压至1.35倍额定电压保持 10min,然后升压至1.6倍额定电压保持10min,此时,应无明显局部放电。对于 严寒地区应根据温度类别下限值,电容器在此温度下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应不低于 1.15倍额定电压。 2.2.7电气强度 电容器极间介质应能承受下列二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0s。 a.工频交流电压:=2.15 b.直流电压:_=4.3 2.2.8引出端子的套管及导电杆的机械强度 a.200kvar以下的电容器套管应能承受400N水平拉力; b.2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套管应能承受500N水平拉力; c.电容器的导电杆能承受的扭矩应符合表2的数据。 表 2 2.2.9耐受爆破能量 电容器外壳所能承受的爆破能量应不小于: a.50kvar及以下电容器:4kWs; b.100kvar电容器:8kWs; c.200kvar及以上电容器:12kWs。 2.2.10抗腐蚀能力 电容器外壳及外露金属部件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并符合户外防腐电工产品 的涂漆标准,即JB242078的要求。 2.2.11密封性能 电容器的密封性能应足以保证在其各个部分均达到电介质允许的最高运行温 度时不出现渗漏。 2.2.12放电元件 电容器内部放电元件,应能使电容器断开电源后,剩余电压在5min内由 下降至50V以下。 2.2.13内部熔丝要求 2.2.13.1承受要求 a.承受100倍元件额定电流的涌流冲击; b.耐受电容器端部的短路放电试验(见表6第3项)。 2.2.13.2动作要求 当电容器元件在0.9和2.0电压范围内发生击穿损坏时应可靠动 作,而且不会使邻近完好元件的熔丝受损坏。 2.2.13.3隔离要求 动作后的熔丝断口能耐受正常工作电压和短时的过电压作用。 2.2.14耐受短路放电能力 电容器必须能承受在运行电压下由于外部故障所引起的短路放电。 2.2.15耐久性能 对电容器应进行耐久试验。 2.3过负荷能力 2.3.1稳态过电压 电容器的工频稳态过电压和相应的运行时间应符合表3。 表 3 注:过电压1.2、1.3倍及其对应的运行时间在电容器的寿命期间总共应不 超过200次,其中若干次过电压可能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0,但在下限温 度以内发生的。 2.3.2过渡过电压 电容器应能承受第一个峰值不超过2持续1/2周期的过渡过电压。 2.3.3耐受涌流 电容器能承受100倍电容器额定电流的涌流冲击,每年这样的涌流冲击不超 过1000次,其中若干次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0,但在下限温度之内发生 的。 2.3.4稳定过电流 电容器应能在有效值为1.3的稳定过电流下运行,但这种过电流是由于高次 谐波引起的,对于电容值具有最大正偏差的电容器,这种过电流允许达到1.43。 2.4绝缘水平 电容器端子与外壳的绝缘水平应能承受表4所列的试验电压。 表 4 3试验项目、方法与标准 3.1出厂及抽查试验 出厂及抽查试验项目、方法、标准见表5。 表 5 注:200kvar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