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经济问题.ppt_第1页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经济问题.ppt_第2页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经济问题.ppt_第3页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经济问题.ppt_第4页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经济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從倫理學的進路討論 經濟問題,陳慎慶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二六年七月五日,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 教師培訓講座,2,一、引言,這個講座主要探討經濟倫理中的貧富懸殊問題,以及倫理學家如何從分配公義的觀念討論有關課題。 本課共有三個部份: 闡釋香港貧富懸殊的狀況; 從分配公義探討貧富懸殊問題; 討論政治經濟理論與分配公義的關係。,3,李嘉誠晉升世界十大富豪,財經雜誌福布斯在2006年3月公布全球億萬富豪排名榜。李嘉誠以188億美元(1,300億港元),由去年的第22位躍升至第10位。,圖片來源:大公報網頁,4,香港共有14人上榜,其中身家過百億美元的有 5人,5,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我們可用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瞭解一個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堅尼系數的數值介乎 0 與 1 之間。系數的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從1971年至2001年間,香港的堅尼系數不斷上升,顯示貧富懸殊問題愈趨嚴重(見以下圖表)。在2001年,堅尼系數上升至0.525的歷史性高度。,6,香港近三十年的堅尼系數,7,香港立法會辯論貧富懸殊問題,2003年,世界銀行公布各國的堅尼系數(見以下圖表) 。香港的貧富懸殊狀況較埃塞俄比亞、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還要差。 3月1日,立法會議員陳榮燦動議要求政府盡快制訂優先就業政策及再就業支援計劃。羅致光議員動議修正議案,要求當局提供更多措施解決上述問題。最後,兩位議員的議案皆被否決。,8,世界銀行提供的各國堅尼系數,9,香港特區政府的答辯,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所述,堅尼系數並沒有考慮稅收和社會福利可減少住戶收入分布不平均的效應。 此外,政府統計處闡述,堅尼系數與貧窮程度並沒有直接關係。堅尼系數的上升,表示收入不平均的情況加劇,但未必反映貧窮情況有惡化跡象,因為當富者變得更富有時,貧者亦可能同時變得較前富裕。,10,樂施會對香港貧富懸殊的分析,方法:將住戶分成十等分組別(decile group),比較1991年至2001年期間不同的家庭收入(見以下圖表) 。 研究發現:(1)全港九成家庭的收入上升,唯獨最貧窮的一成住戶的收入下跌。 (2)最貧窮家庭與最富裕家庭收入的差距擴大。在1991年的收入差距是19倍,在2001年是25.9倍。,11,香港家庭十等分組的收入比例,12,二、經濟倫理:分配公義,倫理學家討論貧富懸殊問題,一般是從分配公義(distributive justice)的觀念入手。分配公義的關注點是資源或財富如何公平地分配給社會上的人。 假設,社會上 5% 的人擁有整體社會 90% 的財富,而其他 95% 的人只擁有餘下 10% 的財富。我們會問:這樣的財富分配安排是否合乎公義?這樣,我們便進入分配公義的討論。,13,分配公義兩種進路,從過程看公義(process view) 從結果狀況看公義(end state view),14,(一)從過程看公義,一些倫理學家認為,假如分配的過程本身是公正的,則任何經濟分配(或任何經濟制度允許的某種經濟分配方式)都是公義的。,15,評論,批評者提出,一般情況顯示,大部份人的才智相差不遠,但現實上他們的財富分配並不平均。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社會上有強迫性分配、不公平的競爭或不誠實的情況出現。,16,(二)從結果狀況看公義,另一些倫理學家認為,我們應該注目於結果狀況,或社會上財富分配的比例,並質疑其公平性。相關的問題如: 相對於社會上的赤貧者,富有者擁有巨額財富是否公平? 我們應如何判斷某種財富分配安排的公平性? 富有者是否曾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17,支持財富分配差異的理據,對於激進的平等主義者(radical egalitarians)而言,富有者不應該比其他人擁有較多的財富。他們提出的理據是:人類本質上是相近的。造成人與人的差異是其他次要的因素,包括才智或人們如何運用才智。,18,另一些倫理學家提出,人與人之間存在基本的差異,所以資源分配有差異是合理的。上述差異包括:功蹟、成就、努力或貢獻。,19,平等機會,另一些倫理學家則提出,假如社會上人人皆有公平的機會去獲取某些高薪的職位,財富分配不平均可以是合理的。換言之,財富的平等分配是不須要的,重要的是人人有平等機會(equal opportunity)去獲取財富。,20,人人有平等機會的首要條件是,社會上不存在障礙(barriers)阻止他們獲取資源。 即使社會上存在障礙,但這些障礙影響著所有的人,我們仍可說平等機會是存在的。,21,評論,批評者指出,在現實社會中兒童的發展便不存在平等機會。富裕家庭的兒童比貧窮家庭的兒童有更多的教育、動機和經驗的優勢。這些優勢使他們享有更多的機會,而對貧窮家庭的兒童來說便是不平等。 學校教育也會造成機會的不平等。假如學校擁有大量資源投放於教學,教育的質素和成效也會有很大的差異。,22,起跑門理論,基於上述批評,支持平等機會的倫理學家進一步提出起跑門理論(starting-gate theory),去修補平等機會理論的不足。 他們認為,假如人人都能平等地起步,則他們便可有平等的機會。因此,貧窮家庭的兒童應該獲得特別資助或援助,使他們能平等地參與競爭。,23,評論,批評者認為,起跑門理論的推演,是政府要對貧窮家庭提供特別援助。這樣做有兩個邏輯性的後果: (1)侵犯貧窮家庭的自主性:貧窮家庭可能有自己的價值,例如不同意競爭的價值。 (2)應阻止富裕家庭的家長給予其子女特別援助,使競爭更公平。,24,對平等機會的整體評論,有些倫理學家指出,平等機會理論對平等的強調是錯置的。我們應強調的是充足(sufficiency)。因此,著眼點是人們是否有充足的基本生活所需。,25,另一些倫理學家則批評,平等機會理論的立足點是天賦的貴族(natural aristocracy)。這個理論會促成以下後果: (1)造成貧富懸殊的事實。 (2)強調市場處境和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它會威脅平等、民主和人類團結的理念。,26,(3)競爭勝利者成為更有價值的人。 (4)它有一套公義的看法:競爭勝利者擁有財富是他們應得的。他們不應因為勝利受到懲罰,對失敗者也沒有任何責任可言。,27,三、政治和經濟理論,這部份將會探討四種政治和經濟理論,以及它們和分配公義的關係。這四種政治和經濟理論分別是: 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 資本主義(capitalism) 社會主義(socialism) 現代自由主義(modern liberalism),28,(一)自由意志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是一種政治理論。它強調自由對人類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有某種的角色。 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當我們不受他人約束或限制時,我們便是自由的。 倫理學家稱這種自由的類別為不受干擾的權利(right to noninterference)。,29,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政府只應擁有最少的功能,如行政職能。政府要做的是提供有秩序的社會,讓人做自己的事。 政府有責任去使得人的自由權利不受到干擾。 政府沒有責任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幫助人是一種慈善工作,但這與社會公義或義務無關。,30,對分配公義的立場,自由意志主義者傾向支持從過程看分配公義,而不是結果狀況。 他們認為,假如經濟安排存在公平的競爭過程,而競爭者沒有竊取他人的財富,或沒有以欺騙或強迫手段獲取財富,這些制度是公義的。 政府對貧富懸殊不應作出干預,因為上述情況是公平競爭過程的結果。自由意志主義者傾向支持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31,(二)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制度。它主張個人或企業(而不是政府、社群或國家)擁有和控制國家大部份的資本。 資本是指財富或生產原材料、工廠,或其他能用作創造更多財富的事物。 資本主義支持自由經濟體系或市場經濟的模式。資本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在市場經濟中人們會追求利潤和參與競爭,而價值由供求關係決定。,32,(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一種經濟制度、政治運動和社會理論。 它主張政府應擁有和控制國家大部份的資源,如國有土地、工廠和其他生產工具。 它反對少數人獲取大多數人的財富,並主張政府應從事計劃和調節生產,供應所有人的基本需要。,33,它強調公義重於效率。不過,社會主義論者認為,由中央政府企劃經濟能同時促進效率和公義。,34,對分配公義的立場,社會主義論者支持從結果狀況看分配公義,其取向接近平等主義者的立場。它只容許基於各人不同的需要而產生的差異。 它認為人的自由不僅受到外在限制的影響。人要達至真正的自由,也要克服內在的限制,如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不足、低水平的教育和醫療服務的匱乏。政府應解決這些需求。,35,自由意志主義和社會主義在權利觀念上的分別,自由意志主義主張的是一種消極權利(negative rights),而社會主義主張的是積極權利(positive rights)。,36,消極權利,消極權利是指不被傷害的權利。由於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自由是基本價值,故他們強調人有不受他人限制的自由。這也就是不受干擾的權利。 在經濟領域,他們支持經濟的自由,如創造財富,自由運用資財。政府的角色是保障消極權利,而不是積極權利。,37,積極權利,社會主義者認為政府不僅要保障消極權利,也要促進人的積極權利,如給予人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人的積極權利如接受幫助或資助,可稱福利權利(welfare rights)。,38,對社會主義的評論,中央計劃制度普遍不成功。 社會主義的政府容易成為專權政體。 社會主義社會也許能夠為人們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但其質素往往不高。,39,對資本主義的評論,許多人參與競爭,但成為制度下的失敗者。 失業是這個社會制度的正常狀況。 人們若缺乏基本生活所需,資本主義所高舉的自由價值對他們有何意義? 資本主義社會傾向忽視人的基本平等和公共利益(common good)。,40,對自由意志主義的評論,忽略社會應提供公共設施,使個人能藉以追求他們的理想。例如,交通設施和溝通網絡。 忽略政府應主動保障自由的權利,以及社會保障、訴訟等權利。 它必須承認公立強制基本教育的福利。 忽略提供公平機會競爭所需要的起始資源。,41,(四)現代自由主義,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前哈佛大學哲學教授,42,正義論,羅爾斯試圖提出一套理論,結合自由意志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這套理論稱為正義論(theory of justice)。 羅爾斯認為,人們若有機會決定政治和經濟制度,他們會選擇兩個正義的原則:第一個原則是關於政治自由,第二個是經濟安排。,43,第一原則,在整體平等基本自由的制度中,每一個人擁有最大的平等權利,與相類似自由制度下的他人相等。 (Each person is to have an equal right to the most extensive total system of equal basic liberties compatible with a similar system of liberty for all.),44,第二原則,社會和經濟上不平等的制度設計,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are to be arranged so that they are:) a. 對最貧乏者有最大的利益,以及 (a. To the greatest benefit of the least advantage, and),45,b. 在公平的機會平等條件下,職位和地位對所有人開放。 (b. attached to offices and positions open to all under conditions of 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46,參考文獻,Barbara McKinnon. 2004. “Economic Justice.” Pp. 272- 282 in Ethics: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Four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林火旺。2004。羅爾斯的正義論。倫理學,頁 265-299。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葉保強、陳志輝。1999。商亦有道: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香港:中華書局。,47,網上資料,李嘉誠晉世界十大富豪行列。大公報,2006年3月11日。/news/06/03/11/MW-536533.htm 香港的貧窮和貧富懸殊的情況。樂施會無窮校園。.hk/articles.php?id=91&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