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燃气集团企业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1页
某燃气集团企业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2页
某燃气集团企业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3页
某燃气集团企业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4页
某燃气集团企业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Q/QRQ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2004-00-00发布2004-00-00实施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QRQ 218032004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目 次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13.2 组织14 职责14.1 集团公司总经理职责14.2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责14.3 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职责24.4 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职责24.5 企划部职责24.6 财务部职责24.7 监察室职责24.8 组织人事部职责34.9 集团公司办公室职责34.10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职责34.11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单位职责35 效绩评价过程(流程图参见附录A)35.1 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原则35.2 效绩评价类别35.3 评价时机45.4 评价机构45.5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65.6 下达评价通知75.7 评价工作培训与布置会议75.8 收集与核实评价基础资料75.9 评价指标和评价计分115.10 评价结果185.11 评价报告195.12 评价质量控制225.13 评价工作总结和资料归档236 配套制度236.1 集团战略236.2 投资政策236.3 预算和计划236.4 目标体系236.5 总结体系236.6 奖惩与激励体系247 监督检查与考核247.1 监督检查247.2 考核标准24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组织效绩评价工作流程图26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27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32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52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54附录F (资料性附录) 东方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方案(参考范文)56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文本格式59附录H (资料性附录) 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与代码对照表64附录I (资料性附录) 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70附录J (资料性附录) 计量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74前 言效绩评价体系由以下三个系列标准构成:Q/QRQ 21803:组织效绩评价管理办法;Q/QRQ 21804:团队效绩评价管理办法;Q/QRQ 21805:岗位效绩评价管理办法。本标准为效绩评价体系系列标准的第一个标准,其具有如下特征:评价对象:集团,集团母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和间接控制子公司,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与上述法人有特定经济关系的组织;评价指标:对法人企业和具有利润与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运作单位评价其财务评价指标和评议评价指标,对只具有费用中心特征而无利润中心特征的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主要评价其评议指标;本效绩评价结果为团队和岗位效绩评价提供了基本数据,为其他评价确定了基调。效绩评价体系其他两个标准的预计结构为:团队效绩评价管理办法,确定对法人单位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委员会,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特定团队(项目部、科研小组等)效绩的评价目的、范围、内容、组织管理、实施、指标体系等内容;岗位效绩评价管理办法,确定对各岗位人员效绩的评价目的、范围、内容、组织管理、实施、指标体系等内容。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企划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企划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巩海东。本标准由企划部负责解释。引 言效绩评价系统是公司制度的三个支柱之一(如下图)。通过对效绩评价体系的系统设计,达到对公司经营效绩、高层管理者、各岗位人员效绩全面、准确、正确、合理评估的目的,使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及各成员单位内部在“阳光下”工作,在相互竞争的平台上,创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环境,从而使母子公司管理和公司内部管理形成管理明确、评价体系到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步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效绩评价体系,科学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和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效率,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授权决策系统效绩评估系统奖惩系统公司制度组织效绩评价实施办法1 范围本标准划分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和对象,规定了评价的原则、类别、时机、实施机构、内容、指标、方法、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具体程序。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集团公司相对控股子公司,通过本公司委派人员施加影响推荐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总理(国务院第287号令)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企业年度汇总会计信息报告制度:财政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保障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财政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财政部3 术语和定义3.1 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财务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执行附录C的附件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对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组织(3.2)进行评价时,财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国有资本金。3.2 组织集团、集团母公司(含各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以及与本集团有特定经济关系的法人,可指上述机构的全体,也可指某个机构。4 职责4.1 集团公司总经理职责a) 领导集团的组织效绩评价,裁决被评价组织与评价工作组的重大分歧;b) 向董事会提报效绩评价报告;c) 领导制定整改措施或奖惩方案。4.2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责a) 接受评议调查或参与对分管范围内单位和部门非计量指标的评价意见;b) 组织落实整改措施或奖惩。4.3 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职责a) 具体领导集团的组织效绩评价;b) 实施对企划部的效绩评价;c) 企划部实施评价时,审核效绩评价报告;d) 对效绩评价过程实施监督检查;e) 组织制定对效绩不佳组织的改革方案;f) 组织制定奖惩方案。4.4 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职责a) 为集团公司组织效绩评价的咨询专家,向评价工作组提供咨询;b) 参与对违反会计法等财务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4.5 企划部职责a) 组织集团公司实施的效绩评价;1) 效绩评价工作政策方向的指导、组织协调;2) 搜集政府财政部门公布的评价标准值;3) 组织成立或聘请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4) 评价经费支持或支付;5) 具体组织或监督评价实施过程;6) 裁决被评价企业提出的异议;7) 分发评价报告,公布评价结果;8) 召集评价工作总结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教训。b) 对集团内部评价时,如采用了评价年度前一年评价标准值的评价结果,在评价年度标准公布后组织进行计量评价指标的修正计分,计算修正后的综合得分并公布;c) 监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效绩评价过程,确认其结论;d) 确认不需评价的特定对外经济行为;e) 依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实施考核与奖惩。4.6 财务部职责a) 派员参加企划部组织的评价,负责:1) 收集与核实计量指标基础资料;2) 实施计量指标的计分;3) 撰写效绩评价报告、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中计量指标部分;4) 对被评价企业关于计量指标的异议,提供裁决参考意见。b) 对企划部确认的评价,负责派员:1) 核对计量指标基础资料和计量指标的计分;2) 对效绩评价报告、企业经营效绩分析报告结论提供参考意见。c) 对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合间接子公司安装、使用“企业效绩评价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4.7 监察室职责a) 监察各单位提供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合法性;b) 监察各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本标准情况;c) 对违反本标准规定的部门或人员进行调查,提出经济处罚和/或行政处分建议;d) 提出对本标准的完善意见。4.8 组织人事部职责a) 按照决定对相关人员实施行政处分;b) 将效绩评价结论和奖惩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和部门领导的个人档案。4.9 集团公司办公室职责按规定保存效绩评价档案。4.10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职责a) 接受企划部组织的效绩评价,按评价意见实施整改;b) 组织对与本公司有特定经济关系组织的评价;c) 接受评议调查或参与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有业务关系单位非计量指标的评价。4.11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单位职责a) 接受企划部组织的效绩评价,按评价意见实施整改;b) 接受调查或参与对其他单位和部门非计量指标的评价。5 效绩评价过程(流程图参见附录A)5.1 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原则5.1.1 组织效绩评价制度由集团母公司依据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母子公司共同执行,子公司的相应制度不得与其相抵触。5.1.2 组织效绩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等部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见附录B)和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见附录C)。5.1.3 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评价法人企业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1.4 效绩评价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真实性。5.2 效绩评价类别5.2.1 效绩评价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母子公司两级:a) 集团公司实施的评价:1) 因经营管理目的或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效绩评价前实施的自评(包括集团自评和集团母公司的自评);2) 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3) 对集团公司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下同)的评价;4) 对集团公司债务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下同)的评价;5) 对拟代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企业的评价;6) 对拟代管集团公司内二级单位的企业的评价;7) 对拟由集团公司代管的企业的评价;8) 其他适宜情形。b)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1) 因经营管理目的或在接受集团公司效绩评价前实施的自评;2) 对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的评价;3) 对本公司债务人的评价;4) 对拟代管其内部单位的企业的评价;5) 对拟由其代管的企业的评价;6) 其他适宜情形。5.2.2 效绩评价按实施周期分为例行评价和特定评价两类:a) 例行评价是对组织实施的年度效绩评价,主要包括:1) 集团、集团公司的自评;2) 集团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3)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自评。b) 特定评价是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依据经营管理需要或在特定事由出现后进行的效绩评价,主要包括:1) 拟由本集团某一企业或单位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的企业;2) 拟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集团某一企业或单位的企业;3) 拟投资、合作或大额借款的企业;4) 债务人;5) 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到期的企业;6) 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的企业;7) 发生重大损失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企业;8) 连续三年以上发生亏损的企业;9) 其他需要全面评价组织效绩的情况。5.3 评价时机5.3.1 例行评价一般于评价年度次年的12月进行,这时评价年度的各项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均已定量和定性,便于全面评价年度的各项工作效绩。5.3.2 非例行评价的时机应依据事由在不同的阶段实施:a) 对拟投资、合作、对外借款、承包、委托、租赁的,应在实施前评价,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b) 对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到期的企业,应在期满后立即实施,以评价经营者的效绩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对经营者的奖惩、后续经营提供依据;c) 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的企业,分以下两种情况:1) 集团公司领导变动的,在变动后评价,为新领导确定经营方针、策略提供依据;2)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领导变动的,应在变动前,以确定对原领导的奖惩;f) 对债务人的评价,应按固定周期或认为可能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表征显现时实施;g) 对连续亏损企业,应在本标准实施后即刻实施,并在此后转为每(半)年一次的例行评价;h) 其他情况,视具体情况确定实施时机。5.3.3 当被评价组织已按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等效绩评价文件的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实施了规范评价时,责任单位向企划部报送评价报告和相关资料,企划部确认其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可以免于评价。5.3.4 在对外投资、合作等经济活动中,责任单位认为无需进行效绩评价的,应向企划部提出书面意见,由企划部审定。5.4 评价机构5.4.1 评价组织机构5.4.1.1 集团公司实施的评价由企划部组织,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的评价由其内部相关部门按职责组织。5.4.1.2 评价组织机构不对本部门的效绩进行评价,企划部的效绩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组织评价,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效绩评价组织机构的效绩由公司相应领导组织评价。5.4.2 评价实施机构5.4.2.1 根据评价工作需要,由评价组织机构成立评价实施机构,其成立的时机为:a) 例行评价,在评价年度的第四季度;b) 特定评价,在接受评价任务或评价事由出现后。5.4.2.2 一般情况下,评价组织机构应直接组织实施评价,并进行下列工作:a) 确定评价工作人员,成立评价工作组;b) 根据评价工作需要选聘有关咨询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c) 明确专家咨询组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5.4.2.3 在对集团外组织实施评价或特殊情况下1) 特殊情况主要指评价任务户数多、工作量大,内部评价实施机构无法按时完成;评价结果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享,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对集团内评价时,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同意,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法人企业实施评价:a) 评价组织机构选定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并签订评价委托书,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1) 签约双方和被评价企业的名称;2) 委托目的和委托业务的内容;3) 评价工作安排与完成时间;4) 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5) 评价费用与支付方式;6) 违约责任;7) 其他有关事项;8) 双方签字、盖章及签约日期。b) 中介机构确定评价工作人员,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项目小组);c) 中介机构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中介机构的具体聘用和管理参照执行财政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见附录D)。5.4.2.4 评价工作组5.4.2.4.1 评价工作组人员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类专业人员:a) 精通会计或审计专业的人员;b) 熟悉财务分析或专业管理的人员;c) 熟悉被评价组织所在行业的人员。5.4.2.4.2 评价工作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 具有较丰富的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b) 熟悉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c) 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d) 评价项目主持人应有5年以上经济领域工作经验。5.4.2.4.3 评价工作组的主要职责为:a)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b) 收集与确认计量性基础数据;c) 实施计量性指标评价和计分;d) 撰写和报送评价报告;e) 建立并移交评价档案等;f) 其他相关工作。5.4.2.5 咨询专家5.4.2.5.1 在专家咨询组构成上,可以根据被评价企业特点,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邀请专家:a) 财政、计划、经贸、组织人事、统计等政府综合管理部门;b) 企业所属行业的主管部门、协会或企业外部董事、监事;c) 企业主要开户银行;d) 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有关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e) 非同一竞争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员。5.4.2.5.2 企划部直接组织评价时:a) 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为计量指标评价的咨询专家之一;b) 评议指标的咨询专家可以主要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级领导、职能部门、集团公司二级单位、集团公司子公司中挑选。5.4.2.5.3 参加评议的咨询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 谙熟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b) 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应领域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c) 熟悉评价对象所在行业;d) 拥有相应领域的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的执业(技术)资格;e) 品德端正。5.4.2.5.4 专家咨询组的主要职责为:a) 熟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特别要重点熟悉定性评议指标的内容和评议指标参考标准;b) 了解评价工作组对被评价组织实施定量评价的情况,分析定量评价结果反映出来的组织经营效绩水平;咨询专家可以从技术数据调整和评价标准选择角度,提供咨询意见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论证;c) 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和掌握被评价组织的有关情况,提供评价工作中必要的政策和技术咨询意见;d) 根据需要由咨询专家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照评议参考标准,对被评价组织定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e) 参与有关争议事项的审议并发表意见,参与最终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的论证;f) 向被评价组织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建议。5.4.2.5.5 专家咨询组的具体职责划分和工作内容参照执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见附录E),由评价组织机构予以进一步明确。5.5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5.5.1 评价工作方案是评价工作组进行某项评价活动的工作安排,由评价实施机构在成立后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a) 评价目的,以作为整个效绩评价工作的指引;b)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法人的应使用其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全称,评价对象是内部职能部门和非法人二级单位的,应使用其规范简称;c) 评价依据,明确具体开展效绩评价工作的制度、技术依据;d) 拟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明确具体使用的评价计分方法和采用评价标准的年度、类别;e) 具体评价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f) 评价项目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g) 准备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5.5.2 评价工作方案(参考范文见附录F)由评价组织机构同(集团)公司(总)经理沟通后批准执行。5.5.3 已组织专家咨询组的,内部评价工作组或中介机构应将评价工作方案送达每位咨询专家,并向专家咨询组介绍评价工作程序。5.6 下达评价通知5.6.1 在评价实施前,评价组织机构向被评价的每个法人企业下达评价通知书,其应主要载明以下内容:a) 评价通知书的名称,即“企业效绩评价通知书”;b) 通知对象,即被评价企业的全称;c) 评价的依据与原则,即依据什么进行评价,秉持什么样的原则;d) 通知被评价企业有关事项,主要包括:1) 评价目的;2) 评价年度;3) 评价所依据的具体文件和所采用的相应标准值;4) 对评价结果的使用;5) 需准备的基础评价资料;6) 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始时间以及预期的工作期间;7) 评价组织机构及具体评价实施机构;8) 其他有关内容。e) 评价组织机构的签章;f) 评价通知书的发出时间。5.6.2 评价通知书的文本格式参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文本格式(参见附录G)5.6.3 评价组织机构在对公司职能部门和非法人二级单位实施评价前,是否下达通知书及其具体文本格式,由评价组织机构视具体情况确定。5.7 评价工作培训与布置会议评价组织机构召开有评价实施机构和被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与布置会议,正式向评价实施机构布置评价工作,讲解评价方法,提出工作要求。企划部直接实施评价工作的,会议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主持,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与财务部、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人员参加会议。5.8 收集与核实评价基础资料5.8.1 基础资料收集5.8.1.1 定量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资料为:a) 被评价企业评价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报表编制说明,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基础情况表、国有资产总量及保值增值情况表等;b) 其他相关表,包括被评价企业前三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评价集团公司时,除了收集集团合并报表外,还应同时收集集团公司以及合并范围内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c) 审计报告及其说明,包括中介机构的年度审计报告及其说明、主要经营者的离任审计报告;评价集团时,应同时收集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子公司的审计报告;d) 企业如果近期发生了收购、兼并、分立等资产重组行为,也应收集相应情况;e) 负责数据审核人员可能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或核对的相关会计账簿或原始凭证。5.8.1.2 定性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资料为:a) 最近三年企业上缴各种税收、税收减免及税收返还情况,财政拨款情况,企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情况,以及环境保护、社会信用情况,等等;b) 组织经营者和职工情况,包括经营者基本素质、管理决策水平,员工基本素质、思想状况,等等;c) 经营管理状况,包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主营业务、对外投资以及主要控股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及当年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发展战略、在建项目和技改投入、新产品研制和开发、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要优惠政策,等等;d) 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包括组织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理念,等等。5.8.1.3 基础资料采用组织上报和评价工作组自行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a) 组织上报,企业接到评价通知书后,按要求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由有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提供给评价工作组;b) 评价工作组自行收集,收集方式包括访问、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档案、收集相关媒体报道等。5.8.1.4 被评价组织应提供真实、全面的基础资料,并对上报的会计决算年度报表数据和其他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对被评价组织提供虚假数据的,根据会计法予以处罚;造成评价结论失真的,则由被评价组织负责。5.8.2 评价基础数据资料的审核5.8.2.1 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必要性企业效绩评价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提供的评价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资料。为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合理,在具体评价前应对评价基础数据进行认真审核。5.8.2.2 基础数据审核依据评价人员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度汇总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等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审计机构的审计结论,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基础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认真地审查核对,对重要的和存在疑问的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和必要的补充,以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企业职工的反映,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提供的各项资料的真实程度进行验证。5.8.2.3 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范围基础数据资料的审核主要针对企业提供的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对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集团型企业,原则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基础数据资料核实的范围内。如果不能核实集团内的全部企业基础数据资料,纳入核实范围的企业资产总额一般不应少于集团资产总额的70。5.8.2.4 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主要内容a) 基础数据资料完备性核对;b) 基础数据资料真实性核对;c) 基础数据资料逻辑性核对。5.8.2.5 基础数据资料审核的重点a) 报表与审计结论的差异;b) 口径变化;c) 合并与抵扣;d) 其他因素审核。对以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一一列出明细,为下一步基础数据的调整做好准备。5.8.3 评价基础数据的核实确认5.8.3.1 评价基础数据核实确认的必要性由于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是在同类企业的相互比较基础上产生的,基础评价数据应具备横向和纵向可比性,因此需要对下列原因产生的指标变化进行确认与调整:a) 经营管理原因;b) 政府或出资人行为的影响;c) 历史遗留和社会负担问题的影响;d) 资本运作的影响;e) 会计处理和计量差异的影响。5.8.3.2 基础数据核实确认的内容5.8.3.2.1 真实性和客观性确认对于审核报告或数据审核中发现的会计报表编制违反会计制度或不符合规定的做法,要予以更正。5.8.3.2.2 对国家政策性干预的确认对于因执行国家政策或完成国家、上级单位指令性任务,造成收益减少乃至亏损的,如果影响程度能够量化,可进行基础数据的确认调整;对那些量化比较困难的,可在评价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5.8.3.2.3 企业盈余“管理”的确认如通过资产或产品买卖的关联交易产生巨额利润,采用挂账的办法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跨年度调节利润等,需要在核实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数据调整;对于无法确认调整的,应在评价报告中予以披露。5.8.3.2.4 评价口径一致性的确认a) 关于社会负担问题:为公平反映新老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社会负担方面的差异,对于一些国有企业举办的义务教育机构、司法机构、面向社会的医疗机构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从企业的评价基础数据中剔除,并相应调整有关资产、损益项目;b) 关于历史遗留问题:为鼓励企业消化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当期消化历史挂账(如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政策性亏损、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等)的,评价时可以将其还原为企业的当期利润,但相应挂账科目应同还原;c) 关于清产核资损失核销问题:如果企业评价当期发生清产核资损失核销事项,应当按照核销金额相应调整企业相关科目年初数;d) 关于资产重组问题:如果企业评价当期发生资产无偿划入,划入时间在6月30日前的,纳入合并范围评价;划入时间在6月30日之后的,可以不纳入评价范围;凡是评价当期发生资产无偿划出、关闭、破产(含进入破产程序)事项的,均不纳入评价范围;如果当期发生债务重组(含债转股),按照不重组进行评价,并相应调整有关指标;e) 关于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影响:在多数企业没有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取8项减值准备等产生的与执行旧制度的重大差异,可以按原会计制度还原;如果多数国有企业都已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不再进行调整;f) 关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处理:如果注册会计师或政府审计机关对被评价企业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对这些审计意见作进一步的核实,并根据企业主管财政机关的处理意见对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g)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口径:对于一些企业仍采用简单汇总方式的会计报表,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进行必要的基础数据调整;对于年度间合并范围不一致的,也需要对有关指标进行同口径调整;h) 关于三年前数据的调整:对于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三年前所有者权益和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对三年内的客观变动事项按照重要性原则,进行追溯调整;新设企业,这两项指标不修正,即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0;i) 以上经确认调增评价年度利润事项的,不予调增相关资产、权益指标数据。5.8.3.3 基础数据核实确认应注意的问题a) 对基础数据的核实确认应有明确的依据;b) 注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处理;c) 要区别对待虚假数据和客观因素;d) 确保数据核实确认工作的严肃性;e) 基础数据确认事项不作为当期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调整依据。5.8.3.4 基础数据核实确认与调整工作程序a) 检查企业所提供数据资料内容的完整性,数据资料不完整的,应要求企业补充;b)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审计报告等进行表间、表内鉴别,确定数据核实范围,制定核实计划;c) 核实基础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采取包括审计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对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核实,列出需调整的科目清单,将调整数额、理由和原因逐一列表,并根据需要补充编制有关会计计分;d) 确认基础数据调整口径,对照有关文件或政府部门的批复,列示期初与期末基础数据口径的差异;e) 计算确认各项影响因素,主要审核各种政策性因素、社会负担或企业因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当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与政策规定是否一致等,并计算出具体调整数额;f) 汇总审核确认情况,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将能对数据调整的、不能调整的、国家相关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而评价人员或被评价组织希望予以调整的一一列示;g) 征求被评价组织意见,由被评价组织有关负责人在基础数据调整表上签字确认,对于被评价组织故意瞒报或虚报数字的,评价实施机构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集团内部评价,通知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监察室;集团外部评价,通知评价组织机构);h) 最终确认基础数据调整事项,评价实施机构将调整表报评价组织机构,评价组织机构征询专家咨询组意见后,与下述人员和组织沟通取得一致意见:1) 集团公司按政府要求实施自评的,报政府主管部门;2) 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集团内部组织评价的,报集团公司总经理、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监事会、财务部、企划部;3) 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实施对外部组织评价的,报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企划部。i) 由评价实施机构完成基础数据的调整并依据调整后的数据进行评价计分;j) 对所有调整事项以及由于客观原因未能调整的重大事项,要在评价报告中进行披露,并在评价报告附件中作详细说明。5.8.3.5 评价基础数据核实确认责任5.8.3.5.1 企业对其提供的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有法律责任,评价人员对评价基础数据负有核实确认责任。5.8.3.5.2 对企业主动报告的差异调整事项要进行认真核实确认,如果情况属实并合理合法,评价人员可直接进行基础数据的调整。但评价实施机构要按5.8.3.4 h)进行汇报。5.8.3.5.3 对于评价人员查证的在评价基础数据资料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故意虚报、瞒报和漏报等行为,不但要视情节和金额大小相应扣减评价分数15分,而且评价实施机构要写出书面材料,交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按照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8.4 评议指标的评价5.8.4.1 评价人员可以通过阅读评价基础资料、深入现场调查,听取企业情况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5.8.4.2 全方位(360)评价法a) 被评价组织和领导自评;b) 业务关系单位和职能部门评价意见;c) 分管领导评价意见;d) 考核部门日常考核汇总。5.8.4.3 问卷调查法5.8.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5.8.4.3.1.1 一份科学、适用、符合评议目标的调查问卷,在设计上至少应满足以下几点:a) 问卷内容要紧扣调查的目标,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b) 问卷内容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与所需调查内容相关;c) 问卷的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d) 问卷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没有歧义;e) 要便于问卷结果的合理性检查,方便汇总和整理分析。5.8.4.3.1.2 在问卷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a)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设计重点;b) 符合企业特点;c) 囊括评议指标评议所需信息;d) 灵活运用提问技巧;e) 问题要适量;f) 注意问题的归并;g) 要进行问卷测试。5.8.4.3.2 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a) 调查问卷应由评价人员亲自发放和回收;b) 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依据实际情况由评价工作人员确定,但至少要发放到公司(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的正式职工,以及有关一级子公司的中层以上管理与技术人员;c) 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答题;d) 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要达到能够基本反映被评价组织员工意见的数量,一般不少于100份(对员工总数低于100人的企业可将调查问卷发放至所有员工);e) 调查问卷收回后,应对问卷的发放范围、发放数量、回收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等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以作为专家评议的基础信息。5.9 评价指标和评价计分5.9.1 评价指标5.9.1.1 评价指标体系5.9.1.1.1 基本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规定,组织效绩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见表1),指标的具体解释见附录C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附件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表1 组织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评价指标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评价内容权数100指 标权数100指 标权数100指 标权数100一、财务效益状况38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513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128810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综合社会贡献181612141210108二、资产营运状况18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99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558三、偿债能力状况20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128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1010四、发展能力状况24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121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98780%20%5.9.1.1.2 自选评价指标5.9.1.1.2.1 计量和非计量评价指标a) 遵循以“投入产出”为中心的原则,评价组织机构可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国家文件规定的评价体系总体框架下,对上述基本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或减少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如对焦化公司增加产焦率,对热电公司增加热转换效率,对法人企业增加目标利润率;b) 为了满足功效系数计分法的需要,在增加评价指标时,评价组织机构应同时制定评价标准或参考标准,如将目标利润完成率指标分为120、110、100、90和80五档;c) 重新核定各部分、各指标的权重;d)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比率。5.9.1.1.2.2 细化评价指标可将基本指标体系的8项评议指标细化和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如将“经营者基本素质”细化为领导班子基本情况、敬业精神、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四项,并将每一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分数进一步细分,确定每一细项的评价信息来源和评议方法。5.9.1.1.2.3 扣分评价指标评价组织机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对综合得分扣分事项,如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可以规定发生重伤无死亡事故的扣5分,发生死亡以上事故扣10分,发生大的质量事故无重大事故的扣5分,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扣10分,发生有损集团整体利益的重大事件扣15分等。5.9.1.2 评价指标和权数的选用5.9.1.2.1 集团公司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效绩评价前实施自评时,执行政府确定的指标和权数。5.9.1.2.2 在实施本标准的初期,进行下列效绩评价时应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的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当积累经验后允许逐步增加自选评价指标:a) 集团公司因经营管理目的实施的自评;b)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集团公司评价前实施的自评;c) 集团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的评价。5.9.1.2.3 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进行下列效绩评价时,宜全部采用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必要时可在企划部同意后调整指标体系:a) 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在集团公司因自身经营管理目的实施的自评;b) 对拟投资、合作、大额借款组织;c) 对拟由集团某一公司或单位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的企业;d) 对拟由其承包经营、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集团某一公司或单位的企业;e) 对债务人。5.9.1.2.4 集团公司对本公司内二级非法人单位和职能部门评价时,按下列几种情况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a) 对具有利润和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二级单位,集团公司按市场价确定产品和(或)服务价格,制作各种财务数据,执行(以其为主要框架的)基本指标体系及其权数;b) 对不具有利润中心特征只具有费用中心特征的模拟法人二级单位,集团公司可按下列两种方式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1) 按市场价确定产品和(或)服务价格,制作各种财务数据,从20个计量指标中选取有评价意义的指标(如速动比率可能不具备评价意义),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选计量指标和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指标的相应权数;2) 只评价费用指标和符合实际的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项指标的相应权数;c) 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只评价费用指标和符合实际的评议指标,并规定各部分或各项指标的相应权数。5.9.1.2.5 当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提供给第三方以取得信任或广泛宣传时,为了增加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的三层次28个指标及其权数。5.9.1.2.6 如果被评价企业会计信息发生严重失真、丢失或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真实、合法会计数据资料等异常情况,以及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重大影响,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已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时,经企划部批准,可单独运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得出评价结论。5.9.1.3 评价指标和权数的确定评价指标和权数应在实施评价前确定并在评价工作方案(5.5)和评价通知(5.6)中予以明示。5.9.2 评价标准5.9.2.1 评价标准分类评价标准是实施企业效绩评价的参照系。评价标准包括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和评议指标(非计量指标)评价参考标准两类。5.9.2.2 计量指标评价标准5.9.2.2.1 基本指标体系计量指标评价标准5.9.2.2.1.1 计量指标评价标准是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的依据,由标准值和标准系数构成。5.9.2.2.1.2 计量指标全国评价标准值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企业会计报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在剔除有关企业不合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近期发展水平,运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数理统计方法统一制定。5.9.2.2.1.3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和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等国家标准,按照行业重要程度和样本数量,企业效绩评价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四个层次约150个行业,在各行业全行业标准值下又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规模。具体见企业效绩评价行业基本分类(参见附录H)。5.9.2.2.1.4 为了提高评价计分的准确性,每个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划分为五个水平档次,分别为优(A)、良(B)、中(C)、低(D)、差(E)。具体详见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5.9.2.2.1.5 标准系数是评价标准值所对应的水平系数,反映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应评价标准值所达到的水平档次。与优(A)、良(B)、中(C)、低(D)、差(E)五档评价标准值相对应的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差(E)以下为0。5.9.2.2.2 自选计量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组织机构自选计量指标的标准值和分档数值,由评价组织机构参照行业情况和历史数据自行确定(参见5.9.1.1.2.1的要求)。5.9.2.3 评议指标参考标准5.9.2.3.1 基本指标体系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基本指标评价体系中的每个评议指标参考标准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等级参数分别为1.0、0.8、0.6、0.4、0.2。基本指标评价体系评议指标每个等级的具体含义详见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见附录I)。对于评议标准没有列示(如重点目标完成情况和日常考核),但对被评价企业经营效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评议时也应予以充分考虑,依据特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这些因素在某(几)项评价中的权重或否决性,但不改变非计量指标的总权重。5.9.2.3.2 自选评议指标参考标准评价组织机构自选评议指标时,同时确定评价标准(参见5.9.1.1.2.1的要求)。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