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pdf_第1页
GB 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pdf_第2页
GB 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pdf_第3页
GB 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1 9 0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1 9 0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2 9 2 2 42 0 1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 。本标准与G B2 9 2 2 42 0 1 2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状态由“ 透明液体” 改为“ 液体” ; “ 气味: 果香味” 改为“ 香气: 果香, 带白兰地样酒香” ; 折光指数(2 0) 由“1.3 7 01.3 7 5” 改为“1.3 7 11.3 7 6” ; “ 密度(2 0) / (g/c m3) :0.8 9 70.9 0 2” 改为“ 相对密度(2 5/2 5) :0.8 9 40.8 9 8” 。G B1 8 8 6.1 9 0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乙酸乙酯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2 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乙酸乙酯2.2 分子式C4H8O22.3 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8 8.1 1( 按2 0 0 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状态液体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 用目测法观察香气果香、 带白兰地样酒香G B/T1 4 4 5 4.2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G B1 8 8 6.1 9 02 0 1 62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乙酸乙酯含量,w/%9 9.0附录A酸值( 以KOH计) / (m g/g)1.0G B/T1 4 4 5 5.5折光指数(2 0)1.3 7 11.3 7 6G B/T1 4 4 5 4.4相对密度(2 5/2 5)0.8 9 40.8 9 8G B/T1 1 5 4 0G B1 8 8 6.1 9 02 0 1 63 附 录 A乙酸乙酯含量的测定A.1 仪器和设备A.1.1 色谱仪: 按G B/T1 1 5 3 82 0 0 6中第5章的规定。A.1.2 柱: 毛细管柱。A.1.3 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A.2 测定方法面积归一化法: 按G B/T1 1 5 3 82 0 0 6中1 0.4测定含量。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 B/T1 1 5 3 82 0 0 6中1 1.4规定进行, 应符合要求。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G B1 8 8 6.1 9 02 0 1 64 附 录 B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面积归一化法)B.1 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见图B.1。图B.1 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B.2 操作条件B.2.1 柱: 毛细管柱, 长3 0m, 内径0.3 2mm。B.2.2 固定相: (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B.2.3 膜厚:0.2 5m。B.2.4 色谱炉温度:6 0恒温。B.2.5 进样口温度:2 0 0。B.2.6 检测器温度:2 5 0。B.2.7 检测器: 氢火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