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简要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区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医疗、救助、发放生活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敬老院、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为主的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街道、社区老龄工作扎实开展,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工作为全市树立了标杆。各级惠老政策不断出台,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省敬老模范区”、“省长寿之乡”、“市敬老模范区”。“十一五”期间,全区的老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不配套,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还难以适应当前老龄事业发展的要求,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二、“十二五”期间全区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坚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二)总体目标完善提高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健全老年生活品质保障体系,加强老年权益保障体系,强化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加快发展老龄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让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三)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2.坚持协调发展。结合城市化进程,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统筹做好家庭赡养和社会保障、物质供养和精神关爱、场所建设与尊老风气建设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坚持全民关爱。强化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参与,督促子女履行养老义务,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4.坚持和谐共享。整合资源,帮弱助贫,社会福利实现由补缺到适度普惠的转变。5.坚持德治与法制结合。弘扬中华孝道美德,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机制,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三、主要任务(一)完善提高养老社会保障体系1.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年,参加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逐步扩大补贴发放范围。倡导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为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2.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及补偿比例,提高参保老年人的财政补贴标准。在区医院设立老年门诊或老年护理专科,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要设医务室,符合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的纳入定点范围。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标准床位数达到52张,医护比达到1:1.2。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及长寿科学研究,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3.提高困难老年人社会救助水平。把困难老年人作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加大救助力度。城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低保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进行调整。提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水平,对因特殊原因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给予救助。(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口信息系统,准确掌握老年人状况和需求。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范围,建立养老服务信息供求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实用的养老信息服务。依托街道中心敬老院设立低标准收费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2.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的依托作用。加大各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设施和条件,根据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逐步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及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生活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老年人家中设立“社区养老互助点”。3.科学规划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形式,加快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不同档次、形式多样的养老机构。到“十二五”末,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不低于36张。区级建设一处5300平方米以上的区老年公寓(安老院),搞好医养结合,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开展长期护理和关爱服务。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在新建或改建的居民区,按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配套建设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建立监督评估机制,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4.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机构场所无障碍设施率达到100%。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要制定改造计划,增补无障碍设施。到“十二五”末,实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置率不低于80%,各类公共服务建筑物无障碍率不低于60%,老年人服务设施无障碍率不低于90%。建立由老年人组成的监督队伍,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进行社会监督。5.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护理康复、精神心理等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护理水平,为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加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三)健全老年生活品质保障体系1.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加强敬老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深化“精神赡养”理念。倡导敬老崇文、尊贤尚德,把国学教育、孝道教育纳入青少年和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等科普教育,设立老年人聊天、心理咨询等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对空巢、独居老人开展志愿结对关爱活动。2.加快老年文体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街道、社区三级老年活动场所的档次,提高使用率。借助百姓乐园区老年活动中心的综合功能,对各老年文体组织进行整合,将其打造成老年文体组织的骨干培训基地,使其成为全区老年文化的中心,打造“学习型老龄”、“健康型老龄”、“和谐型老龄”品牌。到年,各街道均建成一处以上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面积要达到XX平方米以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成率达到100%(不含旧村改造社区),新建活动中心面积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15分钟老年文体活动服务圈。实施文体惠老工程,分期分批为经济困难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配发图书、音响、乐器、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社会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3.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基层老年文艺组织和队伍建设,培训骨干。继续开展“万名老人练太极”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老年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各级老年群体组织的工作。全区每两年各举办一次老年文艺调演和一届“七彩华龄”老年文化艺术节,每三年各举办一次老年运动会和老年体育大展示活动。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办好老年文化专题节目。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组织地方剧团、老年文艺团体到社区演出,为老年人送快乐、送健康。4.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加强老年教育培训设施建设,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各街道要建有一所中心老年学校,有条件的社区要开办老年学校或老年课堂。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入学率达到20%以上。探索在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社会养老机构开办老年教育。有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开展老年教育。5.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把老年人力资源纳入全区人力资源服务范围,搭建老年人才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服务平台。鼓励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年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咨询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活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鼓励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老有所为活动,在基层社会治安、移风易俗、民事调解、养老服务、社区文化、低碳节能、环境保护等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四)加强老年权益保障体系建设每年6月份为全区老年法规宣传月,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各社区要组织相应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老年人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把尊老敬老养老作为考核、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依据。司法部门要将老年法律法规列入“六五”普法规划,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各老年大学要将老年法律法规的内容列为必修课。在旧村改造中,要制定相关惠老政策,防止子女侵占老年人房产、财产。设立“老年维权岗”,对涉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开设“流动”法庭,对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的,要上门立案,进村开庭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建立健全老年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网络,加大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断研究探讨加大老年人乘车优惠力度,扩大优惠范围。(五)强化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强化职能,配齐配强队伍。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老龄事业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区级每万名老年人配备一名专职老龄工作干部,街道老龄办设不少于一名专职老龄工作人员,各社区安排老龄工作协管员。加大老龄事业投入,保证老龄工作有钱办事。各街道老年协会每年由街道财政列支3-5万元经费,用于开展为老服务、老年活动。发挥区老年学学会、老摄影家协会、老文艺家协会、老旅游家协会作用,加强各级老年协会建设,达到组织百分之百建立,场所百分之百具备,活动百分之百开展。抓好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成立各类为老服务志愿者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关注支持老龄事业,形成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合力。(六)加快发展老龄产业体系要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银龄经济”,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老龄产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经济适用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优先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社会服务和老年特殊用品产业,积极推进老年旅游、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等为老服务产品供给,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依托省长寿之乡的优势,开展为百岁、高寿老人上门服务、健康查体、膳食指导等活动。打造健康长寿旅游业品牌,开展长寿登山健身游、长寿养生度假游等项目,开发长寿农家宴。打造长寿健康疗养业品牌,与酒店、老年公寓等合作,开展休闲度假、疗养式养老等服务。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老龄工作纳入区、街道两级绩效考核内容,把敬老助老办实事作为评价干部人品官德的重要内容。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要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作用,做好情况调度、信息交流、服务配合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二)完善投入机制通过年度列支、政策扶持、项目推动、提供服务等措施,加强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经费保障。建立老龄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老龄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区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动员、引导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三)加强机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老龄工作机构履职能力。发挥好各级老年协会、老年团体组织的配合功能,健全完善专兼职结合的老龄工作人员队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