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_第1页
某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_第2页
某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_第3页
某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_第4页
某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洱茶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议书专 业:景观 指导教师: 姓 名: 日 期:2007年7月15日一、 项目名称:茶文化主题公园 二、 项目介绍:项目所在地普洱市佛莲山,距普洱市东郊五公里处,占地面积200亩。佛莲山概况普洱市位于云南南部,距昆明480km,距世界级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150多km,市到缅甸、老挝、越南三国边境均只有100多km路程。昆曼公路修通后,作为东南亚陆路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加上泛亚铁路的修建和澜沧江上思茅港的不断发展,思茅市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各国的一个枢纽城市。普洱是个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境内共有26种民族,各种神秘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在此得到完美交融,形成了普洱特有而迷人的文化现象,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普洱市区人口25万,目前只有一个人工水库改作的公园,远未达到城市人口人均应占有的公园面积,而且尚不具备充分的游客容量和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佛莲山亚热带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不但可为思茅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观光的市郊园林,还可作为一个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实力的高级别旅游资源,对于提升思茅市的形象,改善思茅人居环境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佛莲山位于普洱东郊5km处,斋公箐后山,普洱水流的源头,占地2544h,是思茅古八景之一的“象岭春深”(因过去为野象出没之地,又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而得名)所在佛莲山园址地形较为丰富,拥有多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作为普洱水流的源头水源较充足,林相郁闭,植被丰富,有较为明显的地带性植物,建园基础良好。此外,佛莲山独特的宗教文化、养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也可以丰富规划的内容,为茶主题公园增色添彩。突出区域特征和个性,规划适当的观游设施,以求茶文化与生态效益、济效益的完美结合。佛莲山开发现状简介 佛莲山项目一九九七年立项,普洱市政府定为要为普洱人民办的三十件实事之一。是政府支持,民间自办的项目。思茅地区两个由政府出面帮助向国内外招商项目之一。如今由民间自筹资金投入了六百多万元人民币,已完工一个可以蓄水五十万方的小二型水库;大门及广场;一座佛教寺庙主体工程;水电路等设施。加之园内原有的茶园,果园,天然山泉水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只要再投入四百多万元人民币,作完一期工程的扫尾,半年时间即可开园营业。项目背景及周围环境:佛莲山,位于普洱东郊五公里处,太阳升起的方向,普洱水流的源头。占地三千八百多亩,海拔13001700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1.4,最热月(六月)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气温17.7,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低纬、高温、多湿、静风的特点。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污染、无噪杂。微风和煦,山势缓和,云海松涛,苍山夕照,景色宜人。素有“佛莲天下柔”之称誉。可以和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山地域中间一条叫长梁子的山脉从山头到山脚五台迭起,又弯曲如“S”,象一条活泼生动的巨龙。又使整个环抱山脉形状如古太极图。而今太极图的两个鱼眼处,又正好建了两个小型水库。环境也以山脉为界因日照影响,具有山北背阴,湿润清凉;山南向阳,干燥温暖的阴阳明显特点。天然地写实中华民族易经古典哲学的原理。其上佳吉向更显示是出难得的风水宝地。难怪会为历代慧眼所识,游人不断了。天下奇相媲肩。是自然界少有的过冬避暑最佳胜地。整个地形九峰环抱,峰峰相扣,天然屏障,环如长城。只西南角山下一个天然大门口,东北角山顶上一个山垭口似后门。九峰如莲花瓣瓣,相传为佛祖弹出的一缕莲花光所化。山顶上一座茶山,酷似一尊盘坐的弥勒大佛,普洱全城尽收眼底。春夏之交,早上一轮红日从大佛背后升起,如顶上珠宝跃起,光芒四射,山林生彩。傍晚又悬浮于大佛面前,苍海云涛,远山镀辉。大佛天然,相传也是弥勒佛为代佛祖来此度化一方劫难所化。无首默默,千年坐化,似乎早已睹尽了岁月苍桑,世情炎凉。 方案提出原因:1、随着电视、报刊杂志、电台等各种媒体对普洱茶的外宣,普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借助普洱茶的国际知名度来吸引国内外游客。1普洱市区人口二十五万,市区、市郊公园目前只有一个人工水库改作的公园,远未达到城市人口人均应占有的公园面积,而且作为公园尚不具备充分的游客容量和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佛莲山茶主题公园的建设不但可为思茅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功能完备的市郊公园,还可作为一个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实力的高级别旅游景观。 2、佛莲山以“绿色生态大区”为建设目标,旅游项目的不足使该目标的实现成为缺憾。佛莲山茶主题公园以生态旅游为主,建成后可成为标志普洱性的景观,对思茅的生态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普洱作为历史上茶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公园内充分体现这市内唯一的茶文化的特点,填补了茶文化中各不为政的空白,具有本地文化的特殊意义。4、过冬避暑胜地普洱 市具有气候温和、植被茂密且具有多样性、多雨、静风等特点。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称“春城中的春城”,是自然界少有的过冬避暑胜地,休疗养的好地方。这里将展示气候的温柔。5、是普洱个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境内共有26种民族,各种神秘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在此得到完美交融,形成了思茅特有而迷人的文化现象,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再现民俗文化 边疆少数民族乡土民俗文化观光,以佤族、拉祜族、傣族、彝族为主。项目市场分析:1、本地客源市场分析 假日无去处,是普洱市民由来已久的抱怨,说明本地旅游设施严重不足,市场潜力大。普洱市目前人口已达二十五万,中国第二大电站糯扎渡电站启动后,城市人口将迅速增长。而目前以当地梅子湖公园为例,一九九八年游客人数已达41万人次。思茅市作为思茅地区地委行署所在地,是十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然地具有对全区三百万人口的吸附力。 2、西双版纳过境客源市场分析 每年必经普洱到西双版纳的游客在200万人次左右,普洱气候凉爽与西双版纳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无不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昆曼高速路的贯通,普洱必然成为过境游客当然选择停留的一站。 3、东南亚客源市场分析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传播,昆曼高速路的修通,佛莲山的茶文化特色,必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使之成一个旅游和朝拜的热点。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属“无烟工业”,仅生产少量生活垃圾,治理方便。且该项目是风景生态旅游区,有利于生态保护。 规划思想:立足传统茶文化,展示地方特色,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本案和周边的景点位置关系三、 资料收集1、 普洱市环境分析地里位置: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00910219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而过。东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市,东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南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南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北沿澜沧江与临沧地区分界,西南与缅甸毗邻,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区总面积4583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地州。全市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半山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占;高寒山区面积为里,占。,海拔1302米气候资源普洱市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同时,由于其南靠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受潮湿的印度洋季风的影响,东部哀牢山、无量山阻挡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因此,形成了温暖、潮湿、静风的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普洱境内全年平均气温在15.320.2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10.5,最热月平均气温2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区只有干湿两季之分,每年1 1 月为雨季,炎热高温多雨,降水可达全年降水量的8 3 9 0 % 。干季降水仅为全年降水量的1 0 1 7 % 。年降水量1 0 0 0 2 7 8 0 毫米,年日照时数1873.92206.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 3 5 0 % ,静风频率4 4 %以上。 境内海拔在1 4 0 0 米以下的热区面积达2.85万平方公里(3800万亩) ,占全区总面积的6 2 . 9 %,占全省热区总面积的2 8 . 6 % ,居全省第一位,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沃土。限制因素普洱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全区性的干旱和局部性的洪涝、霜冻、冰雹等。其中冬季低温是本市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冬季干旱性天气容易造成作物苗期的缺水等。土地资源普洱市地处横断山系南段延伸地带,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全区以澜沧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地处哀牢山、澜沧江两大断裂带之间,断裂多,山地切割深,地面起伏大,陡坡多。西部较平缓,山地宽阔。群山中镶嵌着万亩以上的盆地(坝子)4 5 个,3 万亩以上盆地(坝子)1 9 个,1 0 万亩以上盆地(坝子) 5 个。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为主。 全市土地面积4 5 3 8 5 平方公里,城市土地征用3220.31亩;林业用地面积为300.8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 7 . 6 ,其中有林地面积254.6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 4 . 6,人均占有林业用地面积12.2亩,是全国的8.1倍,云南省的3 . 4 倍,森林覆盖率达6 2 . 9;耕地面积3 0 多万亩,尚有未开垦耕地资源3 0 . 4万亩。耕地中大部分为生产潜力较高的一、二、三级土壤。非耕地中适宜各种林木生长的四、五级土壤面积占7 0 %。土地利用率为9 4 . 7 7 % ,垦植率8 . 5 3 % ,未改造的荒山草地17.96万亩。全区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可达32 亩。 限制因素尽管普洱市可利用土地面积丰富, 但是却存在较严重的限制因素。一是地形结构以坡地为主,难于管理;二是部分盆地区滥用农药化肥,不注意保护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三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土地利用不充分,效率低。水资源普洱市江河纵横,溪流众多,分属红河、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红河水系在思茅市境内径流面积15053.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 3 . 9 % ;澜沧江水系境内径流面积27125.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 1 . 2 % ;怒江水系境内径流面积2 1 6 7 . 6 k m 2 , 占全市总面积的4 . 9 % 。限制因素普洱市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资源量也很多。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之水利工程少,因此,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仅达3 5 ,农业用水现有效率很低,9 0 左右的沟渠系数只接近0.4 ,目前,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已由1995 年的13764m3/ 人减少为1 1 1 1 0 m 3 / 人,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3 7 0 6 m 3 ,而思茅市经济文化中心的翠云城区仅为335m3/ 人。预计到2020年,全市水资源只有1 0 0 0 0 m 3 / 人,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可能仅1 8 0 0 m3 /人,思茅市中心所在的翠云城区将会更少;由于农业耕作措施不当,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且水土大量流失。生物资源 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及土壤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普洱市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云南亚热带气候和北热带气候条件的植被类型在普洱市几乎均有分布。据初步统计,在这个“森林王国”中,有高等植物352科1 6 8 8属5600 多种(其中种子植物2 4 5科1 4 4 1属5 0 0 0多种,蕨类植物2 2 科8 3 属3 0 0多种,苔藓植物85 科164属300多种),野生植物药材近千种,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5 8 种。思茅市又是云南省的“动物王国”,有各种野生动物470多种,两栖类爬行动物46种,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100 多种,各种动物药材2 0 0 多种。普洱市人工栽培粮食作物主要为稻、谷、玉米等,同时,盛产茶叶、甘蔗、热带水果、橡胶、花生等多种经济作物。尽管普洱市拥有丰富的野生自然资源,同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能够年复种多类农作物,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一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野生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致使诸多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二是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地方科研单位的人力、物力、资金配备不足,而涉农企业又极少着眼于科研开发;三是目前所种植农作物比较分散,农业技术单位充分发挥作用相对困难,农业配套设施及技术管理体系都缺少力度, 更不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四是农作物品种搭配不够合理,少有立体种植,致使土地及光照利用率不高。历史文化 普洱原为“思茅”原音为“思摩”,是由傣语转音而来。商、周时代,今普洱为古原始部落,称产里地。秦朝属西南夷地。西汉为哀牢地,隶益州郡。东汉、三国、西晋、南朝是南中南涪地,均隶永昌郡。北朝、隋为濮部地,隶南宁州。唐前期是剑南道南部濮子部地,隶宁州都督府;唐南诏时隶银生节度。宋大理国始建思摩部。元置普日思摩甸长官司,隶元江万户府。明称勐拉,隶车里宣慰司。清初编为十二版纳之一,隶元江府;后设思茅厅,隶普洱府。行政区划 辖普洱专区及车里(景洪),佛海(勐海)、南峤(勐遮),镇越(勐腊)经济发展 普洱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正加紧实施。全市现已初步形成森工、机械、电力、化工、制革、食品、服装、印刷、轻纺、造纸、建材、精制茶、橡胶、饲料等工业体系。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人口民族人口237万人。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旅游资源 普洱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普洱市还是普洱茶的故乡。2、茶树的起源与传播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 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 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从地质变迁来看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 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2、 茶树对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茶树对生态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地理、生物、人类等。 茶树适应在漫射光、紫外光多的条件下生育。茶树新梢生长的最适温度2025之间,其年活动积温4000以上。 茶树的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土壤相对持水量在60%以下,小于35%时,茶树生育就受到抑制。 茶树土壤PH值4.55.5,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的为好。地形以缓坡度为好。 以及其他的生物人类等3、 茶树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环境条件是指茶树有机体的代谢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的生态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气温 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雨量和湿度 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米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30度,海拔1500米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4、 茶树呼吸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茶树呼吸作用虽然主要是由自身内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但外界条件如温度、大气成分和水分也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人们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影响茶树体内呼吸作用的强度和方向,从而促使茶树代谢的调节和控制朝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温度 茶树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的生物化学过程。酶促反应与温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茶树呼吸最适温度约在3035C之间,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呼吸用一般是冬春季低,夏秋季高。茶树呼吸最高温约4050C。茶树呼吸最低温因品种、生理状态而异。大叶种茶树在冬季5C左右,呼吸作用停止;小叶种茶树可低于10C以下。但当春季萌芽以后,遇0C左右的低温,呼吸便完全停止。有越冬芽在10C16C仍未停止呼吸。水分 茶树器官对缺水的反应与其生理状况有关,一般新梢上的幼嫩芽叶,对缺水的反应很敏感,缺水时呼吸作用会明显增强。茶树组织的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具有密切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呼吸速率随组织含水量增加而提高。如菜籽在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呼吸作用很微弱、含水量从28上升到38财,呼吸作用就迅速增强,当含水量达6070时,呼吸作用达到最高。大气成分 大气中氧气不足,会直接影响呼吸速度和呼吸性质。尤其是土壤中氧气不足,常成为根系呼吸作用的限制因子。当土壤中氧气浓度一旦降到20以下,茶树的呼吸强度就降低约20,氧气浓度降到15以下,根的生育就明显受抑。根系虽然能适应较低的氧浓度,但无氧呼吸时间过久,植株就会受伤死亡。在夏秋高温季节,土壤深层二氧化碳浓度增至410,氧气不足,根系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质多,产生能量少,不利于东村生育。至于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它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速度便会减低。5、 普洱茶介绍所谓普洱茶,一是泛指产区,二是专指茶类。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普洱府,普洱是府署所在地。其辖地包括今普洱市,临沧地区部份和西双版纳州全境。普洱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聚散地,普洱茶因之得名。普洱茶的准确概念应当是:凡用普洱府属地的原生大叶茶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茶叶皆称“普洱茶”。至今,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某些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茶叶仍称“普洱茶”。普洱市是茶叶之乡,茶树类型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林活化石,还有景各盆地发现的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祖先“景谷宽叶木兰化石”(新种),以及在景谷、景东、澜沧发现的晚第三纪中新世,较宽叶木兰晚些的“中华木兰”。1991年在发现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这一特征,邦崴古茶树树高11.8米,根于径1.14米,树龄已千年。普洱市的哀牢山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活化石及野生茶树群落,号称“天然茶叶博物馆”。 普洱市还拥有三种类型的中国茶叶始祖树,是世界茶树原产中国的活物证,是茶叶科学研究的重要物种资源,具有世界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识别普洱茶.1、 看外观 看外观,首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嗅干茶气味兼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2. 看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 3. 闻气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热嗅看香气的纯异,冷嗅看香气的持久性;优质的热嗅陈香显著浓郁,且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甘爽的味道。质次的则有陈香,但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 4. 品滋味 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 感。 5. 看叶底 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云南普洱紧压茶鉴赏 1. 看包装 云南普洱紧压茶包装大多用传统包装材料,如内包装用棉纸,外包装用笋叶、竹篮,捆扎用麻绳、篾丝,而且也为广大普洱茶嗜好者们所接受、认同。查验包装材料是否清洁无异味,包装是否紧实、端正、牢固,外形包装的大小是否与茶身密切贴合,是否松动;棉纸是否为纯棉质,字迹是否清晰等。另外,其它创新包装形式、精美小包装等也要细致查验。 2. 外观 主要看匀整度、松紧度、色泽、嫩度、匀净度等,看形态是否端正,棱角是否整齐,条索是否清晰,有无起层落面。如云南七子饼茶(7572、7542、7262等),要求直径20cm,中间厚(2.5cm),边缘薄(1.0cm),而且臼处于饼中心,不偏歪,茶条索清晰,无起层落面、掉边,松紧适度,具泥鳅边。 3. 看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紧压茶,泡出的茶汤汤色明亮。质次的,茶汤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或絮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有酱油色。 4. 闻气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其方法与普洱散茶相同,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 5. 品滋味 与普洱散茶基本相同,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 感。 6. 看叶底 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和光亮度。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另外,鉴别云南普洱紧压茶质量还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是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的“盖面茶”或“撒面茶”。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五年以上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凭感官判断并不容易,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多注意。综合以上几点,可以作为判断年份的主要依据。如一般陈期五到十年的甘醇气味较重,汤色清亮,口感好;一到三年的则气味平平,略带有生味、水味或青味。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一)绿茶制造工艺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1)杀青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二)红茶制造工艺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1)萎凋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2)揉捻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3)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4)干燥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1)萎凋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2)做青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3)炒青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4)揉捻其作用同于绿茶(5)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四)白茶制造工艺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五)黄茶制作工艺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