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论文_第1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论文_第2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论文_第3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论文_第4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姓名:张玉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沈荣兴 20070401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中文摘要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中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发达国家里,最大的劳动者群体是知识劳动者, 而不是体力劳动者在知识型企业中,有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发展起来,即德鲁克提 出的自我管理思想。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这一管理理念,为管 理思想史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自我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通过合理 的自我控制、自我更新、自我学习等环节,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自己的思想和 行为表现进行的管理实践活动。本文分析了自我管理思想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自我 管理本质上是以交往的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化管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价值,满 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管理既是个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组织的生存方式,是 实现人本管理的有效形式对中国及未来管理来说,自我管理要得到发展还需要一 些条件,但这一管理理念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使我国的企业管理开始重视 “人”的问题,使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得到结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 面发展。 关键词:德鲁克自我管理管理哲学存在价值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玉英 指导老师:沈荣兴 瞥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英文摘要 T h eT h o u g h to fD r u c k e r SO n e 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 I nT h eV i e wo fM a n a g e m e n tP h i l o s o p h y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cc o m i n go f 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 a sd e v c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t h el a r g e s tl a b o ri s k n o w l e d g e - b a s e dl a b o r , n o tm a n u a ll a b o r I nk n o w l e d g e - b a s e da 啦叩畦,t h e r ei san c w m a n a g e m e n tp a r a d i g md e v e l o p i n g ,j u s ti n e a n $ s e l f - m a n a g e m e n tw h i c h W A gp u tf o r w a r d b yD r t l c k e r H ep o s e d t h i sm a n a g e m e n ti d e ai nh i ss e r i e so fw r i t i n g s S e r f - m a n a g e m e n ti s m a n a g e m e n tp r a c t i c , e , t oh i sO W I It h o u g h ta n db e h a v i o r s , w h i c h i su n d e r 翻黜h i s t o r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i n d i v i d u a l sa d o p tt or a t i o n a ls e l f - c o n t r o l ,s e l f - r e p l a c e m e n ts t u d yb yo n e s e l f a n ds o0 1 1 I t sa i mi st or e a l i z eh u m a nv a l u ea n ds a t i s f yt h en e e do fh u m a nb e i n g s s e l f - r e a l i z a t i o n S e r f - m a n a g e m e n ti sn o to n l yt h em o d eo fe x i s t e n c eo fp e r s o n a l , b u ta l s o i s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oi ti san e c e s s a r yr e s u l to f h u m a n i s tm a n a g e m e n t T o C h i n a , t h e r ea r c8 0 m co b s l r u c t i o n si nd e v e l o p i n g , b u tt h e r ei sal a r g ep o t e n t i a l i t ya b o u t t h i si d e a E n t e r p r i s em a n a g e m e n ts t a r t st oa t t a c hi m p o r t a n c et o h u m a n ,a n dc o m b i n e s s c i e n t i f i cm a n a g e m e n ta n dh u m a n i s tm a n a g e m e n t , i ti se s s e n t i a lt op r o m o t ea l l - m e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u m a nb e i n ga n da l l -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s o c i e t y K e y w o r d s :P e t e r - F - D r u c k e r , s e r f - m a n a g e m e n t , m a n a g e m e n tp h i l o s o p h y , v a l u eo f e x i s t e n c e , a l l -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u m a nb e i n g n W r i t t e nb y :Z h a n gY u y i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 :S h e nR o n g x i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缚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5 益叁基E t 期:丝己竺:堑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i 丛垂苤E t 期:2 竺2 :生:互 导师签名: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引言 引言 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形成已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思想在当 时都曾遭受人们的质疑和反对,但都在实践的证明下成为主流派。按照一般管理学 论述,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上世纪初形成的以泰罗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等人倡导的科学管理,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操作规程、工作定额、差别工资制度、职能分工、管 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但它对人的认识是 有缺陷的:一是把人看成经济人,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二是把人看成和机器一样的 工具。第二阶段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 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 但当时仍把对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三阶段是战后出现的以广 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 术,推进了管理手段现代化与管理方法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和科学化的 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 员的现代化。而在管理思想发展的第四阶段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提出了“人是最 重要的资源”、“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来进行自我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 和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自我管理对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正如德鲁克 所言:“有伟大成就的人,例如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之辈,向来善于自我管理, 也因此傲视群伦。然而这些人毕竟风毛麟角。他们不世出的才千与成就,一般人望 尘莫及。但在今天,即使资质平庸的人,也必须学习自我管理。”。人是白为的存在 物,他的现实存在和未来走向都是自我管理的结果。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会使其 知道自己应如何生存和发展,并使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另一方 面,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了他人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自我管理。 o 彼得德鲁克: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 ,刘毓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年版,第l 印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引畜 本文从管理哲学角度来探析自我管理思想,文章首先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及理论 来源,再进行内容及涵义的解析;文章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考察这一思 想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的要求,自我管理中的“自我”在哲学意义上的涵 义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分析,指出自我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基 础上的社会化管理;通过对自我管理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自我管理既 是个人的存在方式,又是组织的生存方式,它是人本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最后, 文章探讨了这一新生思想对中国及对未来管理的作用,指出:自我管理是在一定历 史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作用,要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在人力、财力达到一定高度时 才能发挥作用,还必须有组织目标的引导等。目前来说,自我管理在我国的实施有 很多难题却又是可能的,它可以为我国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对中国现存的管理 方式有重要的启示 管理哲学应重视对自我管理的研究,因为它可以扭转人们对自我管理的偏见, 有利于增强管理学和管理哲学领域对个人问题的关注,为员工自我管理提供哲学依 据。对自我管理进行哲学探析,有利于推进管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自我管理对 管理现代化的价值包括自我管理对人本管理和目标管理的价值、自我管理对组织设 计的价值、自我管理的激励效应等对个人而言,“现代人”应该是自我管理能力 强的人,自我管理丰富了现代人的内涵,构成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内在机制。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第二部分阐述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第三部分首先提出问题,自我管理思想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分析 自我的涵义及管理哲学中基本问题,从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关系,管理中社会性 和个体性的关系出发,指出自我管理不是纯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自我管理与社会管理、国家管理等并不相违背,而是互相补充,相互联系的,自我 管理是建立在实践交往基础上的社会化管理; 其次,指出自我管理思想的存在价值:它既是个人的存在方式,又是组织的存 在方式,是人本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四部分,自我管理对中国及未来管理的作用,首先指出,自我管理思想存在 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其次,自我管理在管理绩效、管 理成本方面的作用;最后,自我管理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2 警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屉想 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自我管理思想在西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管理大师德鲁克就明确提出自 我管理这一概念,在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越来越 多的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将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2 l 世纪的管理挑战之一。 传统的管理学侧重于对宏观事态的研究,忽略了对微观个人进行研究一谈到管理, 人们想到的就是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宏观层面的管理,而对于微观层面的自我管 理则是较少涉及的。宏观层面的管理基本上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而微观方面的管 理主要是个人的自我管理,而且研究范围一般都比较窄小,局限于具体的操作性层 面,对于自我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进行过研究或研究不深,如自我管理的 内涵与特征、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证。尽管在社会管理中也有关于人性的 各种假设( 如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 ,但都不是对自我管理 问题的深层研究,因为在这些假设中自我还不是一个反思性的存在,而更多是一个 先天的设定,这样的自我还未具有自由意志和自我管理意识,很少有学者对自我管 理思想在管理哲学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和哲学审视。 如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管理学对事实有一套自己的基本假设,而这一套假设构 成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范式。在二十世纪,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管理的范式也逐 步发生着变化,在二十一世纪,管理的范式仍然会继续变化。如果构成管理学的假 设发生了变化,那么管理学的许多观念也必须跟着变化,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 用上个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假设是不是“事实”, 更不用说去分析和研究这些假设了 ( 一)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 根据德鲁克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式开展对管理学的研究以来,人们 都意识到奠定管理原理和管理实务的两套假设都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因为一个世 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假设都已经过时了,那么就 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来“管理”人,以适年应这个时代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3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在劳动大军中占比例越来越大的知识工作者和传统意义上的 体力劳动者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才能激励他们,他们的生产力如何才能得到提 高,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知识工作者的了解以及如何“管理”他们知之甚少。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谈论得非常多的一个话题。现在都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社 会。二十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产将 是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一百年来,知识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知识只是被应用于生产工具、生产过程和生产对象,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第二阶 段,知识因其新内涵而最终被应用于劳动,从而引发了生产率革命;最后一个阶段 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如今,知识正被应用于知识本身,这就是管理革 命,“管理”在二十世纪中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了将近五十倍。随着越来越 多的知识工作者在各种组织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研究知识工作者和 体力劳动者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决定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是哪些 因素? 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德鲁克强调了坚持以人为焦点、注 重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柔性组织理论”以及基于信息化扁平组织结构的“以信息 为基础的组织理论”德鲁克认为:“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它以 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 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德鲁克强调,“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将无可选择 地要以信息为基础导致这种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学方面。即大企业需要勇 冒风险、不断创新。不过,在众多原因中,最根本的还是信息技术”o 德鲁克认为, 这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大型组织,将会“拥有更加扁平、层级更少的结构”o 对于管理主体,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主体是人,但不是任何人都是主体,主体 是指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在管理哲学中进一步提到, 管理主体是主体的人,但不是任何一个主体的人都是管理主体。管理主体是指有头 脑、能思维的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更准确地说,管理主体是指具有管理科学知识和 技能、拥有相应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在企业管理中,“雇员队伍的重心从体 力员工和文案员工迅速转向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削弱了命令支配型管 。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 。杨开峰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3 页 。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 ,杨开峰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6 页 4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一、麓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理模式存在的基础,这种模式从一百多年前军队的管理衍生出来。”4 】在德鲁克的管 理思想中提到,“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我们只需要效率,即把事情做得正确的能力, 而不是作正确的事情的能力。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能力就是作正确的事情的能 力,也就是有效性。“知识劳动者不生产具体的产品,而是生产创意、信息和 观念。此外,知识劳动者通常是某方面的专才”。,在个入的管理中就提到,“如 今,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里,最大的劳动者群体是知识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 二十世纪初,知识劳动者在任何一个国家,即便在最发达的国家里,也是非常稀缺 的。我想,当时一国的知识劳动者不大可能会超过其劳动人口的2 或3 。而目 前美国的知识劳动者大约相当于其劳动人口的4 0 到2 0 2 0 年,日本和西欧的知 识劳动者也将达至这个比例。”o 知识劳动者在两个主要方面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劳动 者,首先,知识劳动者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而且这种生产资料便于流动。其 次,他们(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妇女) 的工作寿命很可能长于任何用人组织。这些都表 明,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的主体是个人尤其是知识劳动者 德鲁克在研究管理的时候,把人、企业和组织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研究。因 此,他能够高瞻远嘱:他的管理思想,不局限于企业,也不受某一个具体组织的局 限。(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讨论的问题,影响所及,远远超过管理的范围, 也远远超出个人和他的事业生涯。德鲁克自己说得好:“这本书真正关注的是:我 们社会的未来”o ( 二)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成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 派的理论发展对德鲁克自我管理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学派把组织中的人 作为“社会人”进行研究,这一学派有很多代表人物不仅非常重视“自我管理”在 。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 杨开峰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3 页 得德鲁克:有效管理者 ,杨万春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4 页 。彼得德鲁克:有效管理者 ,杨万春译,中嗣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7 - 8 页 嗷得德鲁克t 个人的管理 ,沈盈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1 5 页 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 ,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杜,2 0 0 3 年版,第2 页 。彼得德鲁克t (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 ,刘毓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0 年版,第1 8 3 页 5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组织中的作用,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对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实现之 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很多观点为德鲁克自我管理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基 本框架 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先驱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中,非 常详细地讨论了很多与“自我管理”相关的内容。首先,她强调组织内部统一的重 要性,在提出的群体原则中论述了“群体目标一结合的统一性”问题她认为, 人们可以在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中表现出统一性,所以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也可以说是 解决组织冲突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福莱特还提出了控制和协调在“群体原则”中的 重要作用,首先,她认为协调是组织的首要任务,是管理的最根本所在,她把“协 调应该在早期阶段进行”作为组织的四条基本原则之一。她指出,在政策和决定形 成前应该让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参与协调,而不能在其完成阶段参与。要使员工与管 理者的利益相协调,这样不仅会避免冲突,甚至还可以使二者合作得很好必须使 组织的总目标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这也是管理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够使人 们自愿主动地给予合作这正是德鲁克的“自我管理”十分强调的;其次,福莱特 指出了有效控制的方式:不是由上级来控制下级,而是在组织中所有要素的统一和 合作这里她明确提到了“自我管理”,“控制的基础就在于认识到相互间共同利益 并自觉控制其工作,使之符合于既定目标的自我管理、自我指挥的个人和团体”o 福莱特关于“自我管理”的认识较前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很多思想都是 自我管理的萌芽。正是在福莱特等人努力的基础上,人际关系学说有了较为成熟的 发展,并且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多行为科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 更广泛地进行研究,提出有关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为自我管理概念的产生和理 论基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时期对目标管理的产生作用最大的就是麦格雷 戈提出的关于人特性的假设Y 理论。 在麦格雷戈提出Y 理论之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 论都探讨了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他们指出,工人通过组织来获取满 足感,所以愿意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努力,但在他们研究的个体行为科学理论中, 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麦格雷戈提出的Y 理论把二 叮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3 8 页 6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者结合在一起,所以Y 理论又被称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麦格雷戈认 为传统管理时期x 理论已经过时,在人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后,x 理论的“胡 萝卜”加“大棒”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效力,无法再激励人的行为,所以他提出了Y 理论。假设人是愿意工作,愿意取得成绩的,组织中的成员通过参与共同制定出的 目标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正是由于组织成员共同参与制定目标可以实现自 我控制,变传统的上级评估为自我评定。 德鲁克与麦格雷戈理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从Y 理论出发,注重发挥员工的才 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并且假设人是愿意工作和愿意取得成就的 所以说,麦格雷戈的Y 理论是德鲁克自我管理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起源于马斯洛的自 我实现理论,此外,阿基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中所谓成熟的个性以及麦 格雷戈提出的Y 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实质上也是自我实现的人按照马斯洛理论, “自我实现人”追求的是“发展的需要”,是自我的发展和完善,也即“存在价值” 从马斯洛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是人类中的出类拔萃 之辈,而不是把感官享乐作为人生终极目的庸俗之辈。 沙因将“自我实现人”的特性归纳为下列四点:第一,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 的区别,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的意义;第二,人们力求在 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有弹性,能适 应环境;第三,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 威胁,造成不良后果;第四,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不冲突而是一致 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个人会自动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配合。沙因 曾对三种人性假设进行比较和评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假设的概 念。 这里,尽管沙因试图用“复杂人”的概念来表达他的权变思想但是他却是在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进行综合他指出,“经济人”的追求相当于马斯洛理 论中的低层次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社会人”迸一步追求感情需要和受人 尊敬需要的满足。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在上述基本需要满足的基础上追求自我 实现需要的满足。这种综合,表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既包容了“经济人”和“社 7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一、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来薄 会人”的假设,又超越了“经济人”和“社会人”,显示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的 优越性。其实,沙因所强调的权变思想,在马斯洛理论中已经具有。马斯洛指出, 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但依照人的社会环境、年龄、地 位的不同,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以某一特定的需要为主导 西方管理理论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自我实现的人”假 设,反映了西方管理学对人性的认识从片面到比较全面、逐步深化的过程,也正是 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的重要的理论来源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二、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二、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在德鲁克的早期著作中,尤其是他的目标管理思想中,就提到了目标管理和自 我控制。德鲁克倡导的目标管理( M B O ) 方法中也反映了他的自我管理思想。在组织 中,高层领导者与基层员工一起制订组织的目标体系,然后组织成员按照目标体系 的要求自主完成目标和接受考评的方法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包含了目标体系的 制订、目标体系的组织实施、目标实现的考核评价以及奖惩等环节。在目标管理方 法中,由于员工参与了组织目标体系的制订,明确了自己所在部门的分目标和自己 的任务,大大减少了上级的监督和控制,员工和部门都是以自我管理为主。目标管 理方法使一般的管理理论具体化,实用化,其精髓就是在员工参与下的自我控制和 自我管理。它是使管理人员和职工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 理技能和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成就的评价进行自我控制,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 献在于,我们能够以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在德鲁克后来的著 作中就明确提出了自我管理这一概念,并在一系列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 一)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及个人的管理这两本著作中,德鲁克清晰的阐述 了自我管理的思想,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个人责任意识的培养“个人,尤其是有知识的人。倘若想要保持自己的 效能,并且不断成长,进取,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和职业定位负责”。德鲁克 认为,知识劳动者自我发展和职业定位的责任必须由个人自己承担。回答诸如:我 现在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我现在能胜任哪种工作? 我现在需要积累哪些经验? 掌 握哪些知识和本领? 之类的问题,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人的责任,这方面的决 策当然不能是个人单独做出的决策,而应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做出。而且,我们还 应该根据个人长处、能力和绩效的外部评价来进行这方面的决策。 二、个人主体意识及价值观的建立。德鲁克认为,发现自己长处的惟一方法是 。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 ,沈田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3 9 页 9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二、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反馈分析。每当我们要进行一项关键决策时,每当我们要采取一项关键行动时,就 把预期会发生的结果记录下来,九个月或一年后,按照预期对结果进行反馈分析。 通过反馈分析能够得出某些行为结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结论就是集中自己的优 势,把自己定位于凭借自己的长处能够完成任务和取得成果的方面;第二个结论尤 为重要即努力完善自己的长处;第三个就是反馈分析很快就能识别因知识分子狂妄 自大导致无知而丧失了能力的领域,一个同样重要的行为结论就是改正不良习惯一 抑制效能和绩效的因素,下一个由反馈分析得出的行为结论就是不应该做什么, 最后一个行为结论就是尽可能在缺乏能力的领域少浪费自己的精力,而把精力集中 在自己能力强或技能高的领域。 组织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而组织的成员也是如此。为了能够在组织中发挥效 能,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但不必相同。在这伦理道德的测 试上,每个人都可用一个简单的原则,德鲁克称之为“对镜自照”,而且当一个人 的价值观和自己的长处发生冲突时,价值观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三、个人时间管理,即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讲究效能的知识劳动者并不是从 任务或制定计划开始,而是安排和查明自己的时间开始。掌握自己的时间主要有三 点:对时间的去处进行记录;对时间进行管理;对时间进行整合。 时间的使用是通过实践来改善,发挥效能的第一步就是实际记录时间的使用, 并定期进行检查。首先,应该试图识别和排除根本就不必做的事;其次,自问哪些 活动可以由别人代劳,而至少做的跟我做得一样出色,在这里,就提到了授权;最 后,掌握并消除浪费时间的一个常见因素,即他们自己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而浪费 时间的因素也有几种,其一就是因不讲方法或缺乏远见而导致浪费时间的因素,其 二是由人浮于事所造成,其三就是组织不善,会议成灾,其四就是信息传递不畅 知识劳动者的职位越高,不归他自己控制的时间的比例就越大,因此要整合“可 酌情支配”的时间。 四、个人知识管理及潜能开发,即什么是贡献? “我的贡献是什么”代表将知 识转化为行动,这个问题的真谛不是“组织要我贡献什么”而是“我想贡献什么” 以及“我应该贡献什么”找到这个答案,必须先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成效必须 具有困难度与挑战性,也必须具有。延伸性”,但同时,成效也必须是能力可及的 1 0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二、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并非具有野心,而是没有自知之明;第二,成效应该有 其意义,应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第三,成效应该是明显可见,而且可以衡量的。 对于“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的决定,必须在三个因素之间取得平衡。首先是“目 前情况的要求是什么? ”其次是,“我如何运用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我的价 值观,来完成这些必须完成的工作? ”最后的原则是;“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才能有所不同? ”经由这三个问题带出来的就是行动计划:做什么? 从何处着手? 如何开始? 目标是什么? 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以往的工作不是由命运就是由老板替你决定了,而“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 是真正的自由。因为那种不期待有什么结果的心态,并不能有所贡献,只有当我们 问“我应当贡献什么”时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随之而来的,有不可分的责任。 五、人际关系管理( 团队合作何以可能) 关系的责任,可以从两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先要认识,每个人都是与你一样 的个体,所以你必须了解共事者的长处、做事方法和价值观。对上司,所有的工作 同事都是这个道理,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就是:了解与自己共事的人,了解 自己的上游工作者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并善加运用。工作上的关系,建立 在“人”上的基础、与“工作”上的基础同样重要 第二个部分,是要负起沟通的责任。回答了前一部分的问题后,接下来必须问: 谁必须知道这些? 谁的工作依赖我? 我的工作又必须依赖谁? 同时让他们知道以 上问题的答案工作中存在个性上的冲突,这些都是因为不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如 何工作、专注于什么贡献、期待什么成效今天,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 赖。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并不必然表示互相喜爱,而是代表互相了解。 六、个人职业规划及管理,即如何管理你的下半生?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 现在社会,个人的工作生涯将比组织的生涯更长,最重要的是在长期从事相同的工 作,就会退步、感到厌烦、丧失所有工作中的乐趣。重视自我管理的人,会逐渐走 上开创第二事业之路。发展第二事业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实际开创一个新事业,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跳槽;第二种规划下半生的方法,是发展平衡的工作,通常是为 某个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在以全职、兼职或顾问等方式继续留在本行之余;第三种 。彼得德鲁克,( 2 1 世纪的管理挑战 ,刘毓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0 年版,第1 7 3 1 7 4 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二、蕾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方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创业( 社会企业家) 把原本事业经营的非常成功后,继续从 事原有工作,投入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们再创事业,多半是非营利性 机构。想要管理下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及早准备。 以上六个方面只是基本概括,并未一一概述其自我管理思想的全部,但就这几 个方面,其管理理念及意义分析已显示出德鲁克这一管理思想的伟大之处 ( 二)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内在联系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国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新的研究课题,即关于自我管 理心理品质的研究。概括地说,在这类研究中自我管理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 质显然,这种心理品质的好坏,亦即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 效果和活动绩效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但根据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主 要研究的是企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是涉及到很多方面,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中的 管理思想 自我管理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 力的个人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 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等环节,以获得个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 展的管理实践活动。 自我设计是自莸管理的第一阶段。在自我管理中,员工个人首先根据组织目标 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自我设计是种理想设计,人们总是在自我设计时 将未来的美好目标和自我状态作为追求的理想。自我设计必然要求人们进行自我学 习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包括很多内容,学习的方法很多,但要了解自己如何学习, 而且要根据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在自我学习中,不要试图改变自己,因为 成功的机会很小相反的,应该努力改菩个人擅长的工作方式,而“教育可以使知 识工作者具有生产性”。毋 自我更新是指除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以外,只有致力于自我更新,创造激励 8 I 彼得U t t 费;。有效警理者 ,扬万春译,中用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8 8 年舨,第7 页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二、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因素,营造挑战氛围,采取措施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三种常见的支持自我更新过程 的强制性方法就是:教别人、走出组织、以及为下属服务 自我调节是自我管理的重要阶段。一般来说,自我调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协调自身:二是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协调自身包括协调自身的心理因素、身 体因素以及身心的关系,而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这 些在德鲁克的著作中都有深入的分析。 自我控制是自我管理者在目标实施中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分析, 及时把握目标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自行纠正偏差,实行自主管理、自 我控制是自我管理的保障环节,它能使自我管理不断沿着自我设计的轨道运行。 人的自我管理是通过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实现的。自我意识是认识自我本身, 得到自我本身的指示,使人能够对自我本身的感觉和思想、举止行为、兴趣和需要 进行剖析,特别是对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在自我 意识之外,就不可能有自我监督,不可能有人对自己的管理。自我评价要求对自己 采取批判态度,正确判断自己思想、行为的价值,从而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不 断完善自己。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社会性的。因为人不是自我封闭的, 他同他人、集体和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管理主体的思想、行为,它直接作 用与管理客体,反映在管理客体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只有通过对现实、他人 和社会的认识,人才能认识和意识到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 1 3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三、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哲学审视 三、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哲学审视 本文从管理哲学角度分析自我管理思想,自我管理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哲 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二是管理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哲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主要 是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理解自我管理;而管理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主要是指员工自 我管理是员工和组织通过授权、协商等途径,在目标指引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 制。可以说管理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是哲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在管理学中的具体应 用,而哲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对管理学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有理论指导意义。但从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还要先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即界定什么是自我, 自我管理中的自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我是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涵义,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确实强调个人存在观,但其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存在观,由此可见,在自我 管理思想中,完全凭个人修为能不能改变整个制度存在? 个人的修为存在与社会存 在到底有何联系? 是从社会存在看个人存在还是完全从个人存在看社会存在? 本 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分析自我管理思想,理性地对待这个新生思想。 ( 一) 自我管理思想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1 自我的涵义 心理学中的“自我”有两个单词即s e l f 和e g o 。一般来说,西方心理学主要探 讨的是s e l f 这一自我,从詹姆斯、米德到罗杰斯至今,我国心理学者所探讨的也是 s d f 的意义,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e g o 这一词所表示的自我是由精 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 成。一些心理学家对s e l f 和e g o 进行了比较,认为e g o 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s e l f 的意思,弗洛伊德认为e g o 不仅有觉察个人自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 协调本我和超我关系的功能,他认为e g o 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联系,“自我,( e g o ) 功能的发挥,更多情况下也是无意识的。概括地讲,两种自我之间的关系主要如下: l 、e g o 只是主体,而s e l f 既可是主体,也可是客体;2 、对立面不同。弗洛伊德的 e g o 与本我、超我、现实相对,而s e l f 是与他人相对;3 、精神分析意义上的e g o 带 1 4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 三、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哲学审视 有无意识活动的性质,而s e l f 是与意识活动相联系的,自我管理中的自我也是从s e l f 的意义上来说的。 前苏联著名学者科恩在自我论中,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区分了不 同的“自我”:活动主体的因素即对个体存在起组织协调作用的原则,叫做积极的、 能动的存在的“自我”或“私我”。个入的种种自我表象即个入的。自我形象8 或 “自我观念”,叫做反思的、现象的或概念的“自我”。而那些不构成概念形态的“自 我性”感觉,则叫做体验的“自我”。这三方面的“自我”又各有相应的一定特殊 心理过程:与存在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与体验的“自我”相 应的是自我感觉;与概念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科恩还指出; 把自我意识作为认识过程的总和来研究可以看出不少值得注意的细节,可是从这些 细节再回到。自我”概念所包括的能动整体却很困难。那种把。自我”局部化为个 体身体器官的做法实际上忽视了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把“自我”的实质归结为社会 角色和社会条件的机械总和,则又很难同承认个体性和不可移性相容。科恩还进一 步指出,人的“自我”问题,包括两个基本不同的问题;一、“什么是自我性? ”, 也就是“自我性”、认定性和自我意识等等的一般本性是什么;二、“我是谁? ”, 也就是我的具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第一个问题的重点 是人的类可能。第二个问题的重点是入的个人可能。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目的在于 求得客观知识,通过别人来发现自己;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个人内部的自我内 省,是自我表现、自我交流,由己及人的过程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思维逻辑,科恩主 要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详细讨论了“自我”问题,对“自我”概念给予了深刻的 解释。 马克思在谈到“自我”问题时,他同意费尔巴哈的思想,即人的“自我”是在 交往中或通过交往形成的“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 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o 但是,马克思坚决反 对把“自我”的起源归结为直接人际交往。在现实的交往过程中,别人不是单纯作 为偶然的个体出现,而是作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o ,即作为社会的化身出 现。“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 o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4 4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6 “ 页 o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4 4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6 7 页 1 5 管理哲学视野下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三、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哲学审视 会特质”o 。这里所说的自我,并不是抽象的、同社会相分离的自我,而是存在于 社会之中的,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自我,马克思写道:。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 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 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 表现和确证。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 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 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o 所以说,自我管理中的“自我”是一种社会自主性的存在,这包含两层涵义: 一,任何自我都是一种社会自我,自我从社会中获得存在的可能和现实;二,任何 自我又都是相互独立的,个性各异的个人,是具体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不同社会属 性的个人,自我是自己的主体,是自主的。自我是包含了“个人”与“类”两个层 次主体在内的辩证统一概念,是类的同一性和个体的统一。 2 自我管理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何以可能? 马克思从凝结着人的自然力、意识性和社会规定性的“社会实践”出发,认为 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因 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 的”。o 换言之,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受一定的 物质活动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形态及一定的社会结构的制约。由此出发,马克思一步 一步全面揭示出了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 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 外,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