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_第1页
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_第2页
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_第3页
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_第4页
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考核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考核目的为推动绿色贵州建设,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保护森林资源,改善贵州生态环境,对各市、县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进行考核,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考核办法。第二条 考核依据本次考核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2014-2017年)的批复(黔府函 2014209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黔府办发2015 9号)的要求开展。第三条 考核原则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管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第四条 考核对象考核对象为各市(含州,下同)、县(含县级市、区、特区,下同)人民政府。第五条 考核内容考核工作包括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综合考核和四项单项指标考核。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综合考核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造林任务完成率、造林合格率、造林成林率、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率、古树大树保护率等10个率。四项单项指标考核包括对森林覆盖率、造林任务完成合格率、营造林资金到位率和森林火灾受害率四项指标的考核。第六条 考核工作的组织本次考核工作由省林业厅组织有关单位和全省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设计资质单位的技术人员完成。考核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站、中心),由涉及考核内容的厅相关部门和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组成,负责组织制定考核办法、组建和培训考核队伍、收集相关资料、抽取考核样本、编制和审核考核成果等工作。办公室设业务组、外业考核组、质检组和稽查组。第七条 考核县的抽取本次考核根据全省各地工作情况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未抽到的县的考核结果根据相关规则评定。凡省厅未抽到而主动提出要求接受省级考核的县,由该县自出资金委托第三方(有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进行考核,省厅指派技术人员对其考核结果进行质检,通过省级质检的,省厅将认可其考核结果。第八条 考核结果的申诉凡对省林业厅认定的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提出申诉,并在考核结果公布前一月内由省林业厅和申诉方共同认定的第三方(有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第九条 考核结果的通报和整改根据考核结果分别对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综合考核和四项单项考核排名位于倒数2名的市及倒数10名的县进行通报。省林业厅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县发出整改通知书,省林业厅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督促存在问题的县在春节前完成整改工作并提交整改报告。第二章 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综合考核第十条 10项考核指标分值分配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综合考核是对各市、县的10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百分制,考核后将各市县所得总分在全省进行排名;10 项考核指标所占分值分别为:森林覆盖率20分,造林任务完成率15分,造林合格率15分,造林成林率10分,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5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10分,森林火灾受害率10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5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率5分,古树大树保护率5分。第十一条 森林覆盖率一、定义指各市县行政区域内森林面积(含乔木林、竹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和四旁树占地面积)与国土面积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考核各市县2014年度林地和非林地上的森林面积的增加和减少情况,依此测算出各市县森林覆盖率,并按照评分办法评分。三、评分办法(一)抽取30个县的森林覆盖率进行省级复核(已经在2015年4月复核过的除外),2014年度森林覆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9%)的记满分,达不到的按比例扣分。考核评分= A为考核县核定森林覆盖率(二)未抽中县的森林覆盖率以2014年度林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省级复核结果的平均数进行修正。各市的森林覆盖率以复核后辖区内各县的森林面积占该市国土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四、考核办法(一)考核基础数据以各县上报的2014年度林地变更资料为基础数据,包括2013年度森林面积、2014年度林地和非林地上新增加的森林面积、减少的森林面积和2014年度四旁树占地面积。(二)考核方法1抽取复核样本考核组在开展外业复核之前,根据被抽查县的2014年林地年度变更成果资料,分别对林地上新增森林面积、非林地上新增森林面积、林地上减少的森林面积、非林地上减少的森林面积抽取复核样本,抽查比例为2-3%,抽取比例需同时兼顾面积和小班个数。对有株数记录的四旁树调查样地的复核办法:对有株数的样地数按照全县有株数样地个数的3%的比例抽取,具体样地按照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首先对全县有株数记录的四旁树调查样地按株数大小排序,根据拟抽取样地个数确定抽选间距,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个抽选间距抽取一个样地,直至抽够样本容量为止。2外业复核(1)新增森林面积的复核现地复核抽中的新增森林面积小班,复核小班实际面积大于上报面积的,以上报面积为核实面积;复核小班实际面积小于上报面积的,以小班实际面积为核实面积。(2)减少森林面积的复核小班复核现地复核抽中的减少森林面积小班,复核小班实际面积大于上报面积的,以实际面积为核实面积;复核小班实际面积小于上报面积的,以小班上报面积为核实面积。线路调查选择一条不少于10公里的线路,踏查复核路途沿线,对未上报的减少森林面积小班进行现地勾绘调查并填记表格。(3)四旁树样地调查复核对抽取的四旁树调查样地进行全面复核并填记表格。复核过程中,对有分叉的四旁树,不论在任何位置分叉均按1株计;对于密集分布有乔木(胸径5cm以上)、竹类(竹高2m、胸径2cm以上)的样地,当按株数折算出的四旁树占地面积超出实际占地面积时,应根据实际占地面积乘以110求算该样地的四旁树株数。3森林覆盖率核定省林业厅按以下方法审核并修正各县上报的森林覆盖率:对抽中的县根据省级复核结果进行修正,对未抽中的县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省级复核结果的平均数进行修正。各市州的森林覆盖率以复核后辖区内各县的森林面积之和占该市州国土面积的百分比计算。4森林覆盖率考核结果的落实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各县需根据考核认定的森林覆盖率将森林面积(含有林地、国特灌、和四旁树占地面积)落实到2014年林地年度变更成果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库中计算出的森林覆盖率与省林业厅核定的森林覆盖率一致。具体办法如下:(1)根据省厅核定的森林覆盖率数据推算本县核定的森林面积;(2)求算出需调减森林面积=各县上报的森林面积-省厅核定的森林面积;(3)在数据库中,按非林上森林商品林-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的次序依次排查,逐一排除达不到森林标准的地块,直至达不到森林标准的地块面积等于应减森林面积为止。在排查过程中,不得变更林地范围,针对林地上达不到森林标准却被错划为森林的地块,根据地类划分标准变更地类,但不得更改用地性质;(4)对数据库中的森林面积进行核对,直至数据库中调整后的森林覆盖率与核定的森林覆盖率为止,若不相等,重复第3步。第十二条 造林任务完成率一、定义指经核实后完成的营造林(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人促封山,下同)面积占省林业厅2014年度下达的营造林任务面积(含县乡村造林绿化任务面积)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造林任务完成率包括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下同)任务完成率两项二级指标的考核,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的分值为10分,封山育林任务完成率的分值为5分。三、评分办法(一)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为100%的记10分,未完成的按比例扣分;(二)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任务完成率为100%的记5分,未完成的按比例扣分;(三)只有人工造林任务的,封山育林任务完成率记5分,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只有封山育林任务的,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记10分,封山育林任务完成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四)两项任务(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都没有的县,该县的造林任务完成率记15分;(五)抽中县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未抽中县以全省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市的考核结果为该市内被抽中县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四、考核办法(一)相关定义1下达任务面积:省厅2014年度下达的营造林任务面积(含县乡村造林绿化任务面积);2.上报完成面积:指各县上报的经自查验收评定为合格标准的营造林面积;3.抽查面积:指根据规定比例从上报完成面积中抽取的需要开展外业核查的面积;4.核实面积:经核实确认的营造林面积,人工造林核实面积包括人工造林合格面积、不合格面积和损失面积,封山育林核实面积包括封山育林实绩合格面积、不合格面积。其中人工造林不合格面积分为待补植面积和失败面积。损失面积指新造林地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原因造成地类转变为非林地的面积;5.核实完成面积;指经过内外业核实确认完成的营造林面积。(二)样本抽取全省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本次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考核的抽查面积按全省各县上报的人工造林完成面积总数的5%抽取,封山育林任务完成率考核的抽查面积按全省各县上报的封山育林完成面积总数的8%抽取。(三)面积内业核实指在室内对被考核县上报完成的各乡镇、各工程、各年度的营造林小班的图、文、表等资料进行核实和对比,确定外业抽查核实小班的过程。(四)面积现地核实1现地核实对象对内业审查确定为外业抽查核实对象的营造林小班,必须进行现地核实。2面积核实(1)核查最小起测面积为1亩(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1亩以下部分应进行调查)。(2)面积核查须使用误差在2毫米以内的1:10000的地形图,结合GPS定位后进行现地勾绘,县级作业设计图、自查验收图只能作为核查的参考依据,不得直接用于核查勾绘。(3)现地核实小班(地块)范围,核查小班(地块)中有1亩以上的非营造林对象应扣除。对每个核查小班必须重新求算面积,面积求算可用透明方格纸或Arcgis等软件(采用西安80坐标系),求算面积与上报面积相差5以内的,用原上报面积作为核实面积;相差超过5的,用小班(地块)实际调查面积和上报面积中的最小数作为核实面积。3小班面积求算(1)外业核查小班的面积必须重新求算,不得直接采用核查单位提交的小班面积。(2)小班面积求算允许误差为5。(3)小班面积求算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备查。4造林任务完成率的计算(1)人工造林面积核实率=(人工造林核实面积/人工造林抽查面积)*100%;(2)人工造林核实完成面积=(上报完成的人工造林面积*人工造林面积核实率);(3)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人工造林核实完成面积/省林业厅下达的人工造林任务面积)*100%;(4)封山育林面积核实率=(封山育林核实面积/封山育林抽查面积)*100%;(5)封山育林核实完成面积=(上报完成的封山育林面积*封山育林面积核实率);(6)封山育林任务完成率=(封山育林核实完成面积/省林业厅下达的封山育林任务面积)*100%。第十三条 造林合格率一、定义指2014年度营造林合格面积占上报完成的营造林面积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造林合格率考核包括人工造林合格率、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下同)合格率两项二级指标的考核,人工造林合格率的分值为10分,封山育林合格率的分值为5分。三、计分办法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一)经核实人工造林全部合格的记10分,不合格的按比例扣分;(二)经核实封山育林全部合格的记5分,不合格的按比例扣分;(三)只有人工造林任务的,封山育林任务合格率记5分,人工造林任务合格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只有封山育林任务的,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记10分,封山育林任务合格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四)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两项任务都没有的县,该县的造林合格率记15分;(五)抽中县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未抽中县以全省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市的考核结果为该市内被抽中县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四、考核办法(一)样本抽取造林合格率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考核面积的抽取与造林任务完成率相同。(二)相关定义1造林成活率:指造林作业后3年内单位面积成活株数占造林株数的比例。2合格面积:经核实确认达到合格标准的人工造林面积、封山育林面积人工造林小班成活率85%为合格。封山育林实绩小班满足封育条件,设置封育标志,落实管护机构,制订封育措施为合格。(三)人工造林(更新)小班成活率评定等级1一般工程造林(更新)合格:成活率85;补植:成活率84-41;失败:成活率40。2. 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达标:成活率95;合格:成活率94-85;补植:成活率84-41;失败:成活率40。(四)封山育林实绩合格标准1设置了明晰的固定标志。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主要交通路口等应树立坚固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封育区四至范围、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封育面积1500亩以上至少应设立1块固定标牌,人烟稀少的地区可相对减少。现地检查固定标志是否稳固,临时性、不稳固、标识内容不全的木牌,视为未按要求设置,按不合格处理。2落实了职责明确的管护机构和人员。以聘用合同等正式文字材料为依据,核实管理机构和人员,无证明材料或管护人员在外地务工的,按不合格处理。3制定了技术合理的封育制度和封育措施。4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封育措施。5建立了封山育林技术档案。6同时具备以上1、2、3、4、5项条件,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合格小班。(1)符合封育条件的有林地、灌木林地;(2)有培养前途的疏林地;(3)每亩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均匀的针叶母树4株以上或阔叶母树6株以上的无林地。如小班同时有针叶母树和阔叶母树时,则按针阔比例计算株数是否达到合格标准;(4)每亩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幼树6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幼树40株以上的无林地。如小班同时有针阔叶幼苗、幼树时,则按针阔比例计算株数是否达到合格标准;(5)每亩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60个以上或灌木丛50个以上的无林地;(6)分布有珍贵、稀有树种(国家I、II级保护树种),并且有培养前途的地块;(7)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及沙荒地,经封育可望成林或可增加林、灌盖度的地块;(8)每亩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7株以上或杂竹覆盖度在20%以上的无林地;(9)封育小班中同时存在针阔母树、针阔幼苗幼树、灌木时,根据封育类型,采用综合参数值确定,综合参数值须1。计算方法如下:乔木型乔灌型(5) 造林合格率统计计算1人工造林合格率=(抽查的人工造林中达到合格标准的小班面积之和/抽查的人工造林面积)*100%;2封山育林合格率=(抽查的封山育林中达到合格标准的小班面积之和/抽查的封山育林面积)*100%。第十四条 造林成林率一、定义指实际达到成林标准的营造林面积占上报的达到成林年限的营造林面积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造林成林率的考核包括人工造林成林率和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成林率两项二级指标的考核,人工造林成林率的分值为7分,封山育林(含人促封山)成林率的分值为3分。三、计分办法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一)经核实上报的人工造林全部达到成林标准的记7分,未达成林标准的按比例扣分;(二)经核实上报的封山育林全部达到成林标准的记3分,未达成林标准的按比例扣分;(三)只有人工造林任务的,封山育林成林率记3分,人工造林成林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只有封山育林任务的,人工造林成林率记7分,封山育林成林率按实际得分计算;(四)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两项任务都没有的县,该县的造林成林率考核分值记10分;(五)抽中县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未抽中县以全省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市的考核结果为该市内被抽中县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四、考核办法(一)考核样本考核面积按全省相应年度统计年报上报的人工造林面积的2%的比例和封山育林按3%的比例分别抽取。(二)相关定义1上报成林面积:指达到成林年限的营造林面积,人工造林的成林年限一律按三年计、封山育林的成林年限一律按五年计;2实际成林面积:经核实确认达到成林标准的营造林面积。3 株数保存率:指造林作业3年后单位面积原造林(含备用树种)树种保存株数占原造林株数的比例。(三)人工造林(更新)成林验收合格标准1造林树种为乔木树种的,人工造林(更新)成林年限届满(一般为3年),连续面积大于1亩,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小班为成林小班:(1)郁闭度0.20的片林;(2)到成林年限后郁闭度0.20,但幼树生长稳定、每亩保存株数大于或等于造林设计株数的80%;2造林树种为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小班为成林小班:(1)郁闭度0.20;(2)人工造林毛竹林3年后保存株数450株/公顷,杂竹林1500株(丛)/公顷。(四)封山育林的成林验收合格标准封育期限(一般为五年),连续面积大于1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封山育林小班为成林小班:1郁闭度0.20的乔木片林;2郁闭度0.20,但林木密度(包括原有林木)1050株/公顷且分布均匀;3天然更新乔木幼树到达成林年限后郁闭度0.20,但树高50厘米,株数2250株/公顷且分布较均匀;4天然更新毛竹林单位面积株数750株/公顷;5封育期限届满后,毛竹密度450株/公顷或杂竹密度1500株(丛)/公顷,且分布均匀;6达到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标准的灌木林。(五)造林成林率的计算1人工造林成林率=(抽查面积中达到成林标准的面积/抽查的达到成林年限的人工造林面积)*100%;2封山育林成林率=(抽查面积中达到成林标准的面积/抽查的达到成林年限的封山育林面积)*100%。第十五条 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一、定义指已取得审核审批同意书(或批准文件)的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起数(面积)占实际发生征占用林地行为起数(面积)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主要是对各县各类建设项目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的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包括对林地征占用起数审核审批率和林地征占用面积审核审批率两项二级指标的考核,林地征占用起数审核审批率和面积审核审批率的分值各为2.5分。三、考核范围仅限于被考核县在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7月31日之间发生的林地征占用行为。四、计分办法(一)林地征占用起数审核审批率,已全部办理完毕审核审批手续的记2.5分,未办理完毕的按起数比例扣分。(二)林地征占用面积审核审批率,已全部办理完毕审核审批手续的记2.5分,未办理完毕的按面积比例扣分。(三)没有发生征占用林地行为的县,该县的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的分值记5分。(四)抽中县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未抽中县以全省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市的考核结果为该市内被抽中县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五、考核办法(一)有关概念与技术标准1有关概念(1)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指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含省厅委托市县)对各项建设工程占用征收林地办理审核同意手续。(2)占用林地审批:指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审批权限对临时占用林地及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的林地,办理批准手续。(3)依法占用征收林地:用地单位按规定办理了审核和审批手续,并按照审核和审批文件的规定占用征收林地。(4)违法违规占用征收林地:用地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审核和审批手续,或者未按审核和审批文件的规定征占用林地。(5)审核未动工:用地单位按规定办理了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手续,至检查时,还没有动工建设或使用林地。(6)已掌握项目:指经林业主管部门已审核(批)占用征收林地的建设项目或已查处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的项目。(7)未掌握项目:指林业主管部门还未掌握,由考核组通过卫片(航片)判读或现地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的行为。2技术标准(1)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2)占用征收林地的建设工程类型工程建设:指永久占用国有林地、征收集体林地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的工程,房地产开发、旅游设施、能源输送、工厂建设、公用设施、国防建设、土地整治(整理)等工程,以及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的非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乡村建设:指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建设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等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临时占用林地:指占用林地期限不超过两年,不在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用地单位在占用林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项目。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指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3)违法违规占用征收林地类型无任何审核(批)手续:用地单位未办理任何审核(批)手续就占用征收林地的。越权审核(批):林业主管部门超过规定权限审核(批)占用征收林地的。异地占用征收:实际占用征收林地的地点与审核(批)规定的地点不相符的。超审核(批)占用征收:实际占用征收林地面积大于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同意面积的。未按用途使用:未按使用林地申请表申请用途使用林地的。超期限占用:临时占用(包括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的临时占用林地)超过审批规定期限的。其中-项的面积判定为未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的面积。(4)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和无林地等5类;非林地分为耕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勘查采矿用地和其它建设用地等6类。(5)林地用途变化类型:分为林地变耕地、林地变交通运输用地、林地变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变城乡建设用地、林地变勘查采矿用地和林地变其它建设用地等6类。(6)判读图斑明显程度划分综合分析遥感影像特征、变化图斑形状特征和分布区域特点,将占用征收林地判读图斑分为2类:特征明显图斑:使用林地面积较大,形状特征较明显,呈规律性或连续性空间分布,可较准确识别某类建设工程或占地行为导致林地用途改变的情况,如线性公路、面积较大的水库库区等。特征不明显图斑:通过两期影像对比分析,较难判断变化图斑是否发生占用林地行为。(7)面积以hm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二)核查样本1.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2以被考核县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7月31日之间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台账和“两个专项行动”(指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国家林业局部署的非法侵占林地专项清理行动、下同)期间掌握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的案件明细表以及相关线索,综合前后两期卫片变化情况和现地巡查情况,检查考核县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情况、日常林地保护巡查情况和批后监管情况,核实占用征收林地的性质或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情况。3检查数量(1)以被考核县的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台账和“两个专项行动” 的案件明细表为依据,在已掌握项目中,按30比例抽取不少于2个、最多4个差异最大的项目进行现地复核。在到期临时占地项目里抽取2个面积最大的项目(优先抽取经营性项目)进行回收情况检查;(2)在不属于已掌握项目的判读图斑中,兼顾林地用途变化类型,侧重经营性建设用地,抽取8个面积较大、变化明显的图斑进行现地检查;(3)沿该县主要公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行为密集发生区域抽查不低于10个征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开展检查。(三)林地征占用已办理完结审核审批手续判定依据相关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定取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或批准文件,视为已办理完结审核审批手续。(四)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的计算1.林地征占用起数审核审批率林地征占用起数审核审批率=(已办理审核审批手续的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起数/实际发生林地征占用行为的起数)*100%2.林地征占用面积审核审批率=(已办理审核审批手续的征占用林地行为的面积/实际发生林地征占用行为的面积)*100%(五)检查内容1查阅县级单位提供四个方面资料,结合遥感判读资料,检查占用征收林地建设项目的以下情况。(1)占用征收林地或改变林地用途情况:包括建设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面积和已改变林地用途面积。经审核(批)同意的面积和违法违规占用征收林地面积。调查未经审核(批)同意占用征收林地,及少审(批)多占、违法占用征收林地的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等情况。(2)办理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手续情况:包括建设工程的立项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工程动工时间、工程类型、工程类别,占用征收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的审核、审批机关,审核同意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面积。(3)森林植被恢复费缴纳情况:包括规定缴费额、协议缴费额、实际缴费额,有关费用低于规定的原因。(4)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和采伐林木情况:包括实际采伐林木面积、蓄积,是否存在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就采伐林木的问题。2. 到期临时占用林地回收情况。3毁林开垦情况。查清被检查县是否存在毁林开垦情况,对存在的毁林开垦行为,林业主管部门是否依法做出处理,处理决定是否落实。4指定检查的工程项目,自动工占用征收林地或改变林地用途之日起至本年度检查时发生的占用征收林地或改变林地用途情况,并单独形成检查材料。(六)资料准备考核县林业部门应及时、全面提供以下检查所需有关资料。1汇报材料(1)基本情况。包括全县森林资源概况,林地保护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2)林地管理情况,包括:占用征收林地审查(批)情况。包括审核(批)的项目和数量,有无越权或化整为零审核(批)占用征收林地的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无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批准占用征收林地情况;违法审核(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违法占用征收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查处情况。包括建立和执行的林地保护制度;日常巡护和批后监管情况;是否存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位移等行为;对违法占用征收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是否及时制止和上报;对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是否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依法处罚,是否存在以罚代刑的问题等。到期临时占用林地回收情况。(3)经验和做法;(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建议和意见。2档案资料(1)林地管理制度和文件等。(2)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等档案材料。(3)违法占用征收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的查处材料等。3统计报表(七)工作用图工作用图;包括被检查县遥感影像图、检查图斑遥感影像图(这两类图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提供)、地形图和林地“一张图”。1被检查县占用征收林地图斑分布图。主要包括后期遥感影像、行政界线、判读图斑分布情况等信息,比例尺根据被检查县面积大小确定。2检查图斑遥感影像图。制作大比例尺前后期遥感图斑影像图。主要信息有:前期遥感影像、后期遥感影像、变化图斑位置、坐标等。当若干个变化图斑临近时,可以同时制作在一张图上。3地形图。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信息有:变化图斑位置、坐标、乡村界线等。当若干个变化图斑临近时,可以同时制作在一张图上。4林地落界“一张图”。对判读出来的图斑与林地落界“一张图”核对,确定地类等相关属性。(八)检查方法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材料、核实举报和现地检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各项工作都应有详细、准确的书面记录。1召开座谈会(1)与考核县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发改、国土、农业、交通、水利)座谈,主要了解:建立目标考核情况。包括建立并落实林地保有量等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等情况。林地管理年度执行情况。包括审核(批)制度执行情况。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情况、临时占地到期回收情况、林地保护执法情况、占用征收林地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2个别访谈必要时,与用地单位座谈,主要了解: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立项、性质、类型、范围、业主、投资、开工时间、工程进度等方面情况。使用林地情况。包括工程占地总面积及各类土地面积,实际占用征收林地面积的认定和数量,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占用林地情况。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情况。包括占用征收林地申请和审查、审核(批)情况。森林植被恢复费缴纳情况。包括是否足额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未足额缴纳的原因。违法违规占用征收林地情况。包括对林业主管部门认定或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占地情况的意见,对落实林业主管部门的查处决定、整改措施的态度和意见。3现地调查(1)占用征收林地项目调查实际占用征收林地面积。现地核实地点和范围,使用GPS定位仪、罗盘仪、皮尺等仪器测量面积,重点查清未经审核(批)、超审核(批)等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林地地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已有资料和成果材料,参考相邻林地现状,现地检查树种、起源、郁闭度,了解原有林地经营目的,确认地类。采伐林木情况。重点查清无证采伐林木数量,若林木已被采伐,现状已发生改变,可根据资源档案,参照相邻的相似林分状况,合理推算实际采伐量。拍摄照片。对违法违规占用征收林地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工程项目,现场选择典型小班拍摄数码照片,要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代表性。(2)到期临时占用林地回收情况检查核实考核年度到期的临时占地返还被征占林地单位、村组和农户的情况,是否存在将永久占地变相作为临时林地进行审批的情况。4反馈检查结果。检查工作结束后,在离开被检查县前,应与考核县政府召开座谈会,逐项反馈检查情况和结果。第十六条 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一、定义指已查结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数占已发现案件数的百分比。二、考核内容行政案件主要考核执法办案单位是否依法受理、移送、立案、调查、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是否全部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的处罚内容等。刑事案件主要考核刑事案件的移送(指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的移送、下同)、案件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五个环节的办理情况。三、考核办法(一)考核对象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的考核对象为各市县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期间发现的所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政、刑事案件,主要包括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国家林业局部署的非法侵占林地专项清理行动以及其后发现的新增案件。(二)案件查结标准指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已经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完成了相关程序并出具了有效的司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以及相关证明材料。根据案件的类别不同确定不同的标准。行政案件的查结标准是指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且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记载的处罚内容全部执行完毕;刑事案件的查结标准是指对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依照司法程序完成刑事诉讼,具备相关生效法律文书。(三)考核方法抽取30个县进行考核,对抽中县规定时间内发生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结情况进行检查,抽中县所有案件的内业资料全查,外业按案件总数的30%抽查(其中破坏林地案件不少于80%)。1行政案件的考核方法内业主要检查被考核县案件受理台账、案件移交文书(文件)、该案的受理和立案决定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票据、实物收据以及责令恢复原状、补植补种的验收材料等。外业主要抽查认定的违法占用林地的面积、地类、林地类型等的准确性,是否停止违法行为,是否恢复原状,是否按规定补种树木等。2刑事案件的考核方法(1)内业主要检查以下材料:被考核县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出具的案件移送函和其他材料;办理涉林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的接处警台账、刑事案件受理台账、案件受理和立案决定文书、撤消案件决定书、移送案件通知书、侦查终结报告、起诉意见书、换押证、释放通知书、释放证明书、与案件查办有关的县级党委(政府)常委(常务、专题会议)纪要等;办理涉林刑事案件的检察机关做出的起诉决定书和不予起诉决定书。办理涉林刑事案件的法院做出的判决书、终止审理决定书等司法文书。(2)外业主要抽查认定的违法占用林地的面积、地类、林地类型等的准确性,是否停止违法行为,是否恢复原状,是否按规定补种树木等。四、计分办法(一)总体计分办法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的满分为10分,其中行政案件查结率占3分、刑事案件查结率占7分。1.行政或刑事案件已全部查结的分别记满分,两类案件都全部查结的得10分;未查结的按两类案件的整体查处情况计分。2.没有行政案件的,行政案件查结率部分得3分;没有刑事案件的,刑事案件查结率部分得7分;两类案件都没有的,整个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结率得10分。3.每类案件(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总体查结情况得分为每起案件所得分值的百分数的算术平均数与该类案件应得满分(3分或7分)之积,每起案件所得分值根据该案件各环节的查处情况计分。(二)两类案件各环节评分标准1行政案件各环节的评分标准行政案件的查处包括受理、移送、立案、查处和执行五个环节。其中,执法办案单位、部门发现有涉嫌违法行为发生,不依法受理、移送、立案和查处的,整个案件不得分,五个环节的分值分配情况为:受理10分、移送10分、立案10分、查处30分、执行40分,各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1)受理:执法办案单位、部门依法受理涉嫌违法行为的得10分,不依法受理的得0分;(2)移送:执法办案单位、部门依法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件移送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得10分,未移送的得0分;属于本部门管辖不需移送的得10分;(3)立案:执法办案单位、部门对已发现的行政案件未在7日内未做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的不得分,在7日内做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的得10分;(4)查处:执法办案单位、部门对已立案的行政案件在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得30分。(行政案件法定办案时限一般为1个月,办案时限依法延长的以延长期限为准执行);(5)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的处罚内容在法定期限内全部执行完毕的得40分;法定暂缓或者分期交纳罚款的以行政机关批准时限为准,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事项可认定为该事项已经执行;处罚决定书的处罚内容有多项的,全部内容执行完毕或或因法定原因无法执行的得40分,只执行了部分内容的,根据执行情况酌情计分,全部内容都没有执行的得0分。2刑事案件各环节的评分标准刑事案件的查处分移送、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满分为20分;根据案件的司法程序终结与否执行不同的评分规则。(1)案件司法程序终结的,得满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完成移送(指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的移送、下同)、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并做出生效判决的,每阶段分别得20分,该案件的总得分为100分。另外一种是在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和审判四环节中,分别做出不予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决定导致司法程序终结的,该案件的得分为100分。(2)案件的司法程序未终结的,根据各环节处理情况分别计分根据每个司法环节的完成情况打分,完成一个环节的工作则该环节计20分。因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移送环节没有移送案件、公安机关在立案和侦查环节或检察院在审查起诉环节未做出任何决定的行为导致后续环节不能启动的,不但该环节不得分,其他后续环节也不得分。各环节的计分标准为:在案件移送环节,林业行政主管机关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得20分 ,未移送的得0分;在立案环节,公安机关已做出立案决定的得20分,未做出任何决定的得0分;公安机关自接到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在3日做出是否立案决定;公安机关对工作中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刑事案件应当在20日内做出是否立案决定;对受理后发现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依法移交,不依法移交的认定该案为0分;在侦查环节,公安机关已经将案件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得20分,未做出任何决定的得0分;在审查起诉环节,检察机关向有关法院提起公诉的得20分,未做出任何决定的得0分;在审判环节,法院对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做出生效判决的得20分,否则得0分。(三)各市县的计分办法抽中县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未抽中县以全省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市的考核结果为该市内被抽中县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数。第十七条 森林火灾受害率一、定义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千分比。二、考核内容对各(州)、县2015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情况进行考核。三、计分办法森林火灾受害率考核的满分为10分,具体计分办法为:(一)发生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扣5分,发生两起(含两起)以上不得分;(二)以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为平均数衡量计分,当各市、县的受害率大于等于20%、小于40%的扣1分;受害率大于等于40%、小于60%的扣2分;受害率大于等于60%、小于80%的扣3分;受害率大于等于80%,小于100%的扣4分;受害率大于等于100%、小于120%的扣5分;受害率大于等于120%、小于140%的扣6分;受害率大于等于140%、小于160%的扣7分;受害率大于等于160%、小于180%的扣8分;受害率大于等于180%,小于200%的扣9分;受害率大于等于200%的不得分。(三)根据需要抽查部分县的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情况不符实的一起扣2分,并根据抽查结果重新计算森林火灾受害率。四、考核办法(一)森林火灾受害率以省森林防火中心在2015年度每月初的调度、统计数为准。(二)各市、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指标的评分由省森林防火中心在11月底前提供。第十八条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一、定义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森林面积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二、考核内容对各(州)、县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包括1.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程度、症状、寄主等;2.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范围、地点、小班、面积等;3.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形态特征、来源等。三、计分办法(一)成灾率2,为不合格,得0分;(二)成灾率2,且经核实的灾害面积与上报的灾害面积误差在20%以内得5分;(三)成灾率2,且经核实的灾害面积与县级上报的灾害面积误差超过20%以上得3分。四、考核办法(一)检查范围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全省所有县,其中: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苗圃都按照行政区域管理。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不检查或不按规定上报灾情的,将作为责任事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检查标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木(叶片、枝梢、果实、枝干等)的成灾标准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执行。成灾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达到成灾标准的林分(林地)面积。以林业小班为调查和统计单位,同一块林分(林地)不得重复计算成灾面积。已经发生灾害的林分,不论是否已采取防治措施或即将采取防治措施,都必须计入灾害发生面积。同一地点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涉及两种以上林业有害生物,应只调查主要的一种林业有害生物,其它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可在备注中说明。(三)检查方法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包括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苗圃等)应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调查核实灾情,并使用安装贵州省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系统(以下简称平板系统)软件的平板电脑,确定灾情发生的范围、面积、小班、时间、地理坐标、地点等,调查危害林木的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症状、危害程度、危害的寄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样地(或样株、样枝),并通过照片、摄像反映调查核实的过程、有害生物特征、危害症状、寄主等情况,照片要求有远景、近景、特写。现场填写纸质灾害调查表和完成平板系统调查线、调查点和样地调查表录入及平板电脑照相,并及时从平板系统上报灾情调查核实结果。1、危害程度检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样地(样方、样株、样枝),调查方法可参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调查林木株数不少于20株。每个受灾小班至少设置两个样地,调查食叶量、被害植株或枝梢数、样树样技有害生物数量、枯死树数量,计算失叶率、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感病指数、感病率、受害株率等,并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判断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是否成灾。2、灾害范围调查:在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区域设置踏查路线,确定有害生物灾害的范围,并在调查路线上设置调查点和样方,调查受灾程度。要求调查线能控制灾害的区域,用平板系统确定涉及的小班。若发生灾害的区域与小班形状出入较大(面积误差超过20%的),应在现地结合地形将灾害范围在小班图上标出来。3、灾害面积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达到成灾标准的林地面积,包括防治前已经成灾的面积(含往年漏报的成灾面积)和防治后没有控制住灾情的发展,灾情继续增加的面积。灾害面积以亩为单位,凡是连片成灾面积在1亩以上的,应成图并统计其面积。孤立木、行道树、四旁绿化树、散生木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成灾,可按林木成林标准的有关规定折算成灾面积。原则上用平板系统到现地先确定发生灾害的小班,再统计其面积。若灾害区域不是整个小班,其界线在现场可以明显区分,应在小班中将灾害区域划分出来,并统计其面积。如果平板系统在现场不能用或发生灾害的区域在平板系统中找不到,应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灾害区域,并计算其面积和成图。4、有害生物调查:食叶害虫以目测观察确定林木被害的(食)叶量。蛀食性害虫除了目测观察外,对被害部位应进行解剖观察,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被害情况。不能识别的林业有害生物应抓紧请专家诊别。松材线虫病按春季和秋季普查结果上报,其普查情况要求从平板系统中能看到调查的过程、时间、轨迹、地理坐标、发生小班图、各种照片等,对松材线虫病致死树要进行地理坐标定位和外观照相,并提供检查结果材料备查。(四)检查时间县级灾害检查时间应在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时期进行,一般在59月。如果灾害范围和面积在持续增加,灾害检查必须从发现灾害发生之日起开展检查,在上报灾害情况的同时,及时组织防治。上报林业有害灾害情况后,如果灾害面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