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与因应对策_第1页
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与因应对策_第2页
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与因应对策_第3页
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与因应对策_第4页
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与因应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湾地区老人医疗与照护问题及其因应对策 杨文山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壹、前言台湾地区已进入了流行病学转型的第三阶段,即老年与慢性疾病等死亡因已逐渐成为影响未来平均余命的主要原因 (Yang and Knobel, 1999)。随之而来的将是六十五岁人口的大量增加,进而影响台湾地区的人口结构与组成。毫无疑问地,未来台湾地区的人口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 (陈宽政,王德睦,陈文玲,1986),而此比例的重要性也逐年增加 (王德睦,1992)。所以在全民健康保险实施后,未来的医疗政策,以及社会安全政策的制定,均必须优先考虑到老年人口绝对数目的增加、老年人口性别、年龄的组成,并对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做通盘的了解,而做出因应的政策和方案。为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对于老年男、女人口的平均余命,以及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其是否能够独立生活,或者必须依赖他人生活等均需做进一步的评估以及估算。 对于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命,疾病以及残障状况的长期变迁,以目前而言,有三种较为流行的学理根据。而这些理论均有不同的生物背景以及数据指数,做为理论的重要依附。第一种理论称之为疾病压缩观点 (Fries,1980,1989),认为近世以来死亡率的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罹病率以及残障率的降低。疾病压缩理论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平均余命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增长,持比较乐观的看法,因为此理论以为各年龄层死亡率的降低,不仅增加了寿命,而同时个人免于疾病和残障的机率也将同时减少。因此,Fries 认为死亡率有一种直角化的趋向 (rectangular)即是大部份的人都会存活的生命的极限,大约是八十五岁,而死于自然原因。 第二种观点,称之为精神疾病、慢性病以及残障扩大流行理论。此一理论与疾病压缩观点相较,则持较为悲观的看法 (Gruenberh,1977; Kramer,1980) 。按照此一理论,近年来死亡率的降低,祇是医学介入,以及抗生素大量使用的结果,虽然一般人口的平均余命延长,但是其结果仅是更多的残障以及长期慢性病人口增加而已!所以死亡率的降低,平均余命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较高的生活品质,反而因为老年人口的增加和体质衰弱,残障人口的绝对人数增加,而使社会整体生活品质下降。 最后一种理论,称之为动态均衡( dynamic equilibrium ) 学说 (Manton,1982) ,立基于以上二种学理之间,而持较为平衡的说法,认为死亡率的降低是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而较能控制过去认为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平均寿命的延长,死亡率降低,但由于残障以及疾病发生率降低的脚步较为迟缓,所造成的结果,将是部份的人口,在一生中将会生活在某种疾病和残障的状态中。如果此一学理正确,年龄别的衰残以及罹病率将不会随着死亡率降低,但其盛形率也不会如扩大理论所预测的来的多。 上述三种理论的铺陈,一方面可以说明老人身体状况是否因死亡率的降低有所改变,提出了相当不同的看法,另外也说明了,平均余命的增加,而身体功能是否也随之改进,而有更佳的生活品质,提出了质疑。所以 Manton (1990) 就指出高龄人口身体状况的改变,会因为较高的罹病盛行率而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检视在不同年龄阶段,尤其是某些年岁以上的人口,其平均余命,不同身体功能的可能状况,成了一项相当值得研究的议题 (Manton 和 Stallard,1990)。 世界卫生组织 (WHO,1984) 以生命表的存活曲线概念,所发展的某一世代 (cohort) 免于罹病以及残障机率和其曲线所引伸的健康状况,是其中一项相当重要的概念发展。而这些生命表中的死亡、罹病以及残障机率不仅提供了一项估算的依据,并且同时也展示了老化生物机制对死亡、罹病和残障机率的影响程度。 所以如何同时评估一个世代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又同时涉及死亡、罹病以及残障机率的可能性,及不同结果对平均余命的影响激发了许多研究。所以近年来对于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的评估,已经累积了相当多重要的文献及经验模型。一般而言,许多学者均采用健康的平均余命,或活跃的平均余命 (active life expectancy 缩写为ALE) 概念来做为计算和估计老年人口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指针。所谓健康的平均余命 (ALE) 简单的定义为身体健康不需依赖他人的期望平均年数可以做为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质指针。因为此一估算所得之年数不仅为老年人口在不同年龄时的存活年数,而且此一年数之期间范围也可做为评估此一人口在此一期间可能花在独立自主生活,或是依赖他人生活的平均年数。所以此一生活指针所提供的数据估算,不仅可以提供一个社会中个人人生历程中的生活计划,而且也可以在社会层面,提供家居照顾,健康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政策指针之依据。 健康平均余命 (ALE) 的研究,萦萦大者包含了一系列在美国不同地点,如波士顿 (Katz et. al.,1983),以及全国 ( Colvez et. al.,1981;Crimmins,Saito 和Lngegneri,1989),加拿大 (Colverz and Blanchet,1983;Wilkins 和 Adams,1983) ,英国和威尔斯地区 (Bebbington,1988) 所做的跨年度回朔性研究,以及在美国由 Rogers,Rogers 和 Brelanger (1989) 所做的回朔性和预测的研究;国内则有陈宽政,陈昭荣 (1993),涂肇庆,陈宽政,王德睦 (1994) 和 Tu 和 Chen (1994)所完成的系列研究。 Katz et al.(1983) 的研究发现波士顿一地老人健康的平均余命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在六十五岁到六十九岁间,健康的平均余命为十岁,此一在七十到七十四岁间减为8.1岁,但是到了八十五岁以上则减为2.9岁。同时在六十五岁到六十九岁间有61%的人可以独立自主生活,但是在七十到七十四岁间,则为57%,而到八十五岁时,则仅有40%左右的老人可以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生活。此一研究同时发现虽然女性活的较男性长,但其健康的平均余命与男性几乎相同。 Bebbington (1988) 英国和威尔斯地区的资料研究发现在六十五岁时女性可以存活17.5岁,但其中大约有8.9年是免于残障;同样地,男性六十五岁时可以存活13.4岁,但其中仅有7.7年是免于残障。虽然女性活的较男性长,而且较多年岁是免于残障之苦,但由于女性活的较长,所以高龄女性在比例上有较长时间是活在残障状况中。Bebbington 的此项研究成果与在加拿大、法国所做的研究大致相仿。 陈宽政,涂肇庆,王德睦 (1994) 和 Tu 和 Chen (1994) 所做的系列研究中,以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以及人力资源应用调查所得之资料所做的估计发现,从1986到1991年间,就总平均余命而言,男性健康的平均余命在六十五岁增加了3.1岁;而总平均余命则仅增加了2.1岁;同时六十五岁的残障余命则减少了1岁。在六十五岁时女性的数据大致与男性相似,就总平均余命而言,女性增加了2.5岁;健康的平均余命,则增加了2.4岁;可是女性在六十五岁时的残障余命不减反增,成为6.3岁,增加了0.9岁左右。这些结果,根据陈宽政,涂肇庆以及王德睦(1994)的解释,认为台湾地区的老年人口不分性别平均存活在残障状况下的年数显著下降,但是寿命延长与残障减少却使愈来愈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罹患慢性疾病却不致残的状况下,产生老年人口疾病扩张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成果均指出随时间的变迁,老年人口平均余命的增加,疾病、残障与死亡三条曲线间的关系也愈趋复杂,如何使用不同资料,以及不同统计模型与数学方法,求得更正确现实状况更加相近似的结果,相形之下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值得做进一步的探究。贰、研究方法一个人口中,全体居民的身体状况及健康情形,不仅受到外在社会物质环境与生活品质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群体中个人内在生物机制的左右 (Manton,1989)。所以如何将错纵复杂的死亡、罹病以及残障现象,及其之间可能产生的互动关系做一整体的观察及厘清,并进而发展理论经验模型,成了一项相当困难的课题。其中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理论及估计的效度,大略有两个重要的论点。 第一是资料搜集与数据质量的问题。虽然死亡资料在大部份地区及国家都保持相当完整,并保持相当高的准确度,但是罹病率以及残障率的资料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则因为定义不同,以及收集方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估计方式。例如,Katz et al.(1983) 对健康平均余命的估算,则延用日常活动指针 (ADL) 所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做为估算的依据。其它一系列在美国及加拿大的研究中(Colvez et al,1981;Colverz and Blanchet,1983;Wilkins 和 Adams,1983;Crimmins,Saito 和 Ingegneri,1989) 则使用了国民健康调查中所定义短期和长期残障盛行率做为估算的依据。台湾地区的研究则使用了不同资料而发展出对工作中人口以及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残障的测量工具(陈宽政,涂肇庆,王德睦,1994;Tu and Chen 1994)。这些研究中的资料是否为人口中罹病或残障盛行率(prevalence rate) 或者为发生率 (incidence rate) 也会对健康或残障的平均余命产生偏误的高估或低估效果。 第二个所涉及的问题是资料收集的期间,以及资料是否为长时间追踪资料。由于残障与罹病之间并非一停止 (end state) 的过程,而是来回移动的状态,因此如何将死亡,是否罹病,与残障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纳入理论模型,暨以求得最佳估计值 (Manton 和 Stallard,1984;Rogers,Rogers 和 Belanger,1989)成为研究健康平均余命的最佳选择。 理想上,多重生命表 (multistate life table) 模型最适合使用来估算健康的平均余命 (active life expectancy),因为它能考虑生命表人口在不同状态间的来回移动,例如从独立(自主)状态转变为依赖(残障)状态,而又回到独立状态的情形。使用此种模型能产生最接近实际状况的分析结果 (Rogers,Rogers and Belanger,1990),遗憾的是这个模型需要大型长期的资料,而目前台湾并未收集这样的资料,祇能就盛行率生命表 (occurrence rate life table) 以及多递减生命表 (multiple decrement life table) 予以考量。虽然我们了解盛行率模型可区分从依赖状态回复到自主状态的情形,但以盛行率做为投入变项,长期而言对老年人口的观察值易致悲观的偏误 (Rogers,Rogers and Belanger,1990),且有低估台湾地区残障平均余命的可能。本文使用多递减生命表的方法,以1980到1992年间年龄性别罹病率、残障与死亡率为基础资料 (Manton 和 Stallard,1984;Schooner,1988),分析估算各种生命表函数。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计算简便,可以取得期间指针。我们也同意多递减生命表可能忽略从依赖状态回复到自主状态的情形,而低估实际健康的平均余命,但是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测量健康的平均余命之变化情形,因此使用一致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应比是否低估更为重要。递减生命表数学模型计算健康与残障之平均余命,所需的经验资料仅为各年龄别的罹病率以及残障率,即可估算健康以及残障的平均余命。使用此一类型经验资料的缺点在于可能对残障平均余命产生偏误的低估情形;但是,由于盛行率的资料较不易收集,所以此模型以及资料所提供的估算数据是某一期间的健康以及残障平均余命的平均年数。所以若资料的收集具一致性 (consistency),则所估计的数据在不同年度比较时,将保有较高的效度。 递减生命表方法对于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所做的估计,在国内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与论述发表 (Tu and Chen, 1994; 陈宽正,1994)。为要避免重复计算,同时为要从事不同研究所得结果之比较,此一研究中将采用Bebbington (1988) 的方法,以大型实地调查资料中所得到的一般人口健康状况以及残障率,作为估计台湾地区健康以及残障平均余命之估算依据。由于目前国内相同类型研究所估算的健康以及残障的平均余命,大都是以实地调查所得之一般人口健康状况作为估计的依据,因此Bebbington (1988) 在其论文中所发展的估算方法,较适用于此种类型资料作为估计健康以及残障平均余命的依据。因此,此一研究中将以Bebbington所发展的方法从事估算健康与残障余命,此一结果将与递减生命表方法所得的结果做一比较。不论是递减生命表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或是Bebbington方法所估计的结果,此两种方法是国际上估计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最常使用的两种估计方法。此一研究中所估计台湾地区十五岁以上男女各年龄组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之结果,与递减生命表所估计之结果,可以验证不同估算方法的效度。Bebbington (1988) 所估计的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的方法相当简洁,但此一方法必须由实地调查中,先估算此一人口中之残障率,此一估算所得之残障率可与一般常用的生命表中的参数,作为估计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的基础。首先,估计不同性别的生命表,由生命表中估计所得不同年龄组的存活人数(lx)以及平均余命(ex),由生命表中所得的这两组参数估计下列方程式:nLx=ex*lx-ex+1*lx+1此式中Lx则为一般生命表中由x岁到x+1岁的定常人口数。其次,则由实地调查中所得的健康与残障的人口数来估计残障率(dx)。此一残障率之估计在Bebbington以及其它研究中,包含住院、行动不便、养老院、以及其它安养机构中的老年以及残障人口。由于国内的安养机构设施并不普遍,且老人的安养机构并未制度化,所以在台湾地区对于老年人口以及残障人口的安养与照护,很难获得一致性的估算标准。因此,此研究中所估计的dx(残障率)包含两部分。其中,十五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劳动年龄人口残障率,由人力资源运用调查所搜集的劳动人口的残障数量估计而得;而六十五岁以上的残障人口数量,则由台湾地区人力资源调查所附带的老人状况调查估算而得。此一方法中对于不同性别x到x+n岁,平均残障人口数量则由下式估算而得:nLWDx=nLx(l-ndx) 第三个步骤,将可由以上估计的结果来估算健康的平均余命,其估算的方式如下:elwx=(SnLWDx)/lx 上述方程式将作为估计台湾地区男女健康平均余命的方法,而残障的平均余命则由估计所得的平均余命减去健康的平均余命而得。 此研究所使用的资料,将是以行政院主计处所搜集的人力资源运用调查,及行政院主计处主办的老人生活状况不同年度调查做分析。Tu和Chen (1994) 的研究中,六十五岁以下人口的残障率所使用的资料,乃是人力资源应用调查所搜集劳动年龄人口的工作状况,未工作(从事经济活动)者其原因包含有衰老残障选项中删除六十五岁以上者,所估计劳动人口之残障数量。此研究所使用的调查资料以及所估算的残障人口,与 Tu 和Chen (1994) 所估计的残障人口数相当接近。但此一研究中所沿用的残障率估计,较近于盛行率而非发生率,因此,估计的所得与由递减生命表中所做的估计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盛行率估计健康的平均余命可能会产生偏误的低估情形,但Bebbington (1984) 所发展的估计方法是以盛行率作为估计的依据,因此,此一低估偏误的可能将会较低。此一研究将以行政院主计处所搜集的人力资源应用调查资料,及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为主,作为估算各年度健康与残障平均余命的依据。而此研究所得之数据也将作为与Tu 和Chen (1994),以及陈宽政、陈昭荣、涂肇庆(1993)和涂肇庆、陈宽政、陈昭荣 (1993) 研究结果之比较。此一比较,亦可作为评估使用不同数学模型所发展的估计方法来估算残障与健康平均余命效度的一种方式。 参、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男女十五岁以上不同年度之平均余命、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以及残障之平均余命估算所得结果将列于表一至表六,计算台湾地区男女十五岁以上不同年度之平均余命、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以及残障之平均余命各参数的相关资料则搜录于附录中。研究所得具体成果则可分为下列数项:在1986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1.7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4.6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7岁,女性为49.8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2.4岁,女性为45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7.8岁,女性为40.1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3.2岁,女性为35.3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8.6岁,女性为30.5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4.2岁,女性为25.8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9.9岁,女性为21.2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5.8岁,女性为16.7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1.7岁,女性为12.2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7.8岁,女性为7.9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5岁,女性为5.6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9岁,女性为3.9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4岁,女性为2.8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7岁,女性为2岁。在1987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2.4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5.6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7.8岁,女性为50.8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3.2岁,女性为46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8.6岁,女性为41.2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4岁,女性为36.3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9.4岁,女性为31.5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5.1岁,女性为26.8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0.8岁,女性为22.2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6.6岁,女性为17.7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2.7岁,女性为13.2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8.8岁,女性为9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6.4岁,女性为6.5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6岁,女性为4.4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1岁,女性为3.1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3岁,女性为2.1岁。 在1988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2.5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5.7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7.9岁,女性为50.9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3.3岁,女性为46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8.8岁,女性为41.2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4.2岁,女性为36.4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9.7岁,女性为31.6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5.3岁,女性为26.9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1岁,女性为22.2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6.9岁,女性为17.7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2.9岁,女性为13.3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9.1岁,女性为9.1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6.7岁,女性为6.4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7岁,女性为4.4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4岁,女为2.8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6岁,女性为2岁。 在1989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2.1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5.2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7.5岁,女性为50.3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2.9岁,女性为45.5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8.3岁,女性为40.7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3.7岁,女性为35.9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9.2岁,女性为31.1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4.8岁,女性为26.3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0.5岁,女性为21.7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6.4岁,女性为17.1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2.4岁,女性为12.6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8.5岁,女性为8.3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6.1岁,女性为5.9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3岁,女性为4.3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2岁,女性为3.3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8岁,女性为2.7岁。 在1991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0.1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2.5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5.4岁,女性为47.7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0.9岁,女性为42.8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6.2岁,女性为38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1.7岁,女性为33.1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7.1岁,女性为28.3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2.6岁,女性为23.6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8.2岁,女性为18.9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4岁,女性为14.2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9.8岁,女性为9.6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6岁,女性为5.1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7岁,女性为3.5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5岁,女性为2.6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5岁,女性为2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1岁,女性为1.6岁。 在1993年,台湾地区15至1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1.2岁,同年龄层女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3.8岁。20至2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6.6岁,女性为48.9岁。25至2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42岁,女性为44.1岁。30至3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7.4岁,女性为39.3岁。35至3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2.8岁,女性为34.5岁。40至4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8.3岁,女性为29.7岁。45至4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3.9岁,女性为24.9岁。50至5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9.5岁,女性为20.2岁。55至5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5.3岁,女性为15.6岁。60至6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1.1岁,女性为11.1岁。65至6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7.1岁,女性为6.6岁。70至7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5岁,女性为4.6岁。75至79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3.5岁,女性为3.3岁。80至84岁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2.5岁,女性为2.3岁。85岁以上男性免于残障的平均余命为1.6岁,女性为1.6岁。一般而言,女性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比男性高,但年龄达五十岁以上者,两性之间的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则无明显差异。一九八九年以后,男女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有下降的趋势。此一研究结果与Tu and Chen (1994) 以及陈宽政 (1995) 所作不同年度的研究相比较。此一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九年间,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其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均较陈宽政的研究高估。一九九一年与一九九三年女性的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推估结果低于陈宽政的研究。且这两年男女性在四十五岁以后,其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均低于陈宽政的数据近一倍。 无论男女自中年以后,平均余命便急速下滑;到了六十五岁以后,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便与残障之平均余命相去无几了。男性的平均余命与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均较女性低,然而一般而言,男性在大部分的岁月中都是健康的。八十五岁以上特别是男性,有很大的比例是残障。 自1986年起,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便呈现稳定的成长状态,但其增加率仍逊于平均余命,原因是慢性病期间一直被拉长,人们有很长的慢性病期间。这种趋势符合悲观理论的看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过去十年在平均余命与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方面,都比退休年龄的老人有显著的增加。另外,有学者指出,健康人的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被低估,真实数据可能是估计值的二倍。 肆、结论与建议台湾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于未来大幅增加,罹患老年慢性疾病与残障性疾病的老年人口仍将累积成长,故应致力于引进晚近发展的医疗技术来控制老年人的慢性与残障性疾病。男性可能比较需要短期的急性医疗照护,而女性则对长期照护的需求较为殷切,因此政府在制定医疗政策与保健方案时,可参考相关研究结论。 在医疗政策上,由于台湾地区出生时的平均余命,目前女性人口是七十七岁,男性是七十二岁,仍比日本和北欧国家为低,应有许多改善的空间,所以如何以公共卫生政策的介入增加平均余命,乃是国家公共政策的首要目标。由于台湾地区老年人口在未来将持续大幅增加,而罹患老年慢性病与残障性人口仍将累积成长,因此如何在医疗政策上调整,对老年人的慢性病与残障性疾病进行控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将是未来全民健保的重要任务。此一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将可提供医政单位做为政策介入的依据。 在研究经验累积上,将可提供一项新的资料基础,做为与其它研究的比较依据。此一研究估算健康平均余命之结果与其它研究所得之结果相较之下较为乐观,其原因可能由于使用盛行率而非发生率作为估算的依据,但此研究所依据的数学模式较利于利用盛行率之计算。固然由盛行率估计所得的残障与健康的平均余命会得到较乐观的结果,也就是在老人健康文献中所讨论的疾病压缩观点,但是此一结果与九年代后期美国所得到的结果相当近似 (Crimmins, Saito and Ingegneri,1997; Spiers, Jagger, and Clarke, 1996; Manton, Stallard and Corder, 1995; Waidmann, Bound, and Schoenbaum, 1995)。这些研究发现,老人的存活率有长足的进步,而且许多老人的疾病以及身体衰弱的状况也不断地降低。 所以,本研究所得的结果是否高估,可作为未来深入研究台湾地区老人免于残障以及健康平均余命的一项基础。由于估计老人的健康状况通常使用自我健康认定,以及日常生活行动状况 (ADL 与 IADL) 两项指针作为评估的依据,而这些指针会因为对于疾病的了解、早期诊断结果以及使用医疗措施或其它因素所影响,因此,老人健康状况的评估相当复杂。此外,社会结构因素的改变,例如:全民健康保险的执行同时也会影响老人的健康照护型态 (Crimmims, 1996)。 过去由于资料的受限,因此台湾地区关于健康平均余命、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的研究,鲜少利用疾病与残障发生率的资料作为推估的依据,因此,未来研究中若可利用国民健康调查资料中的罹病率、残障资料所推估的残障率资料,将可作为推估健康平均余命与残障平均余命较为合理与周延的数据。 在男女性别对于死亡、残障、罹病的比较研究中,常常发现,虽然女性的残障率与男性的残障率并未有太多的不同,但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较长,而女性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所以发现女性在高龄人口中需要机构安置的比例在欧美国家中较高。此一研究将对男女性别的残障率做深度的分析,并对女性的医疗需求做进一步的了解,做规划未来医疗政策的参考。一般而言,女性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比男性高,但由于女性对于自身健康之维护较为注意,所以是否女性将使用较多的医疗资源以维护身体的健康,相当值得重视。此一研究中又发现,不论男女两性年龄达五十岁以上者,两性之间的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则相当近似;且自一九八九年以后,男女免于残障之平均余命皆有下降的趋势,是否在最近数年间需要更多医疗的介入,藉以提升男女免于残障平均余命,是一个相当值得思考的议题。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陈宽政、王德睦与陈文玲,1986,台湾地区人口变迁的原因与结果,人口学刊,9:1-23。王德睦,1992,台湾地区未来人口成长的若干可能,台大人口学刊,15:1-15。杨文山与柯琼芳,1992,长寿或长健:中美老年健康状况的实证比较、中美老人口之疾病照护及医疗政策,国际专题研讨会,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台北南港。涂肇庆、陈宽政与陈昭荣,1993,台湾地区老人残障率之研究,台大人口学刊,15:17-30。杨文山,1993,台湾地区高龄人口特定死亡因趋势之研究:1980-1988,王国羽主编,社会安全问题之探讨,199-214,嘉义国立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陈宽政、陈昭荣与涂肇庆,1993,老年残障与医疗费用,王国羽主编,社会安全问题之探讨,179-197,嘉义国立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陈宽政,1995,台湾地区老年疾病与功能障碍的指针建构,行政院卫生署委托研究计划报告。杨文山,1996,台湾地区人口平均余命与死因别变化趋势之研究,杨文山与李美玲主编,人口变迁、国民健康与社会安全,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台北南港,Pp.31-61,2月。 (二)英文部分Bebbington, A. C. 1988. “The Expectation of Life without Disabi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7: 321-326. Colvez, Alain and Madeleine Blanchet. 1981. “Disability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1966-76: Analysis of Reported Causes.” AJPH. 71: 464-471. Colvez, Alain and Madeleine Blanchet. 1983. “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 A Tool for Health Plan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2: 224-229. Crimmins, Eileen M. 1996. “Mixed Trends in Population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Vol. 51B. No. 5, S223-S225. Crimmins, Eileen M., Y. Saito and D. Ingegneri. 1989. “Change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5(2): 235-267. Crimmins, Eileen M., Y. Saito and D. Ingegneri. 1997. “Trends in 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90.”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3): 555-572. Fries, James F. 1980. “Aging, Natural Death and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03: 130-135. Fries, James F. 1983.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61: 397-419. Gruenberg, E. M. 1977. “The Failure of Success.”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55: 3-24. Katz, S., L. G. Branch, M. H. Branson, J. A. Papsidero, J. C. Beck and D. S. Greer. 1983. “Active Life Expectan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09: 1218-24. Kramer, M. 1980. “The Rising Pandemic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associated Chronic Diseases and Disorder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a, 62 (Supplement). Manton, Kenneth G. 1983. “Changing Concept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41(2): 282-289. Manton, K. G. and Stallard E. 1984. Recent Trend in Mortality Analysis. Academic Press, Orlando, Florida. Manton, K. G. 198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unctional Change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3: S153-S161. Manton, K. G. 1990. “Population Model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Disability Risks.” in M. Ory and M. W. Riley. (eds.) Gender, Heath and Longevit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p. 201-254. New York: Springer. Manton, K. G. and Stallard E. 1990. “Changes in Heath Functioning and Mortality.” in The Legacy of Longevity; Heath and Heath Care in Late Life. (eds.) by S. M. Stahl. Pp. 140-162.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Manton, K.G., E. Stallard, and L. Corder. 1995. “Changes in Morbidity and Chronic Disability in the U.S. Elderly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the 1982, 1984, 1989 National Long Term Care Survey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0B:S194-S204. Myers, Gerorge. 1989. “Mortality and Heath Dynamics at Older Age. in Lado Ruzicka, Guillaume Wunsch and Penny Kane (Eds.) Differential Mortality: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Biosocial Factor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Palmore, Erdman B. 1986. “Trends in the Health of the Aged.” The Gerontologist. 26: 298-302. _. 1976. “The Future Status of the Aged.” The Gerontologist. 26: 298-302. Robin J-M, Colvez A, Bucqust D, Hatton F, Morel B, Lelaidier S. 1986. “Lesperance de vie san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