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设计与派工观念_第1页
职务设计与派工观念_第2页
职务设计与派工观念_第3页
职务设计与派工观念_第4页
职务设计与派工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务设计与派工 之前所谈的组织编制与核心工作,主要的重点是在部门的执掌的订定及编制的问题。当部门的核心工作 (执掌) 确定之後,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部门的人员执行这些核心的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职务及头衔,并将这些工作分派给不同职务,这部分就是接下来要谈的职务设计与派工的作法与过程中应具备的观念。在谈职务设计与派工的观念与作法之前,先谈谈工作层次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职等设计的基本观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经验,有些工作是无经验的人,只要学一下就会,有些真的是非得累积一些实务的经验,才可以担任。因为不同层次的工作,需要的工作能力也不同,因此才有不同职等的设计。而员工的晋升,更要分清楚是”个人能力的晋升”或是”占职务缺”,这两者是有不同的意义。不过,这点在一般企业里,常常分不清楚。这是因为大部份的公司,并没有实施资格制,以致於,占到缺的人职等便跟着调高,所以一般人才会有占缺的观念,以为占到好缺便可高枕无忧。基本上,一个组织如果到处充斥着属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形,对公司是不利的。例如,某个公司的职等,从基层人员一职等到总经理十职等,共个职等。经营企划单位,有个五职等的经营企划专员的缺,因为短时间内无法找到适合的人选,但该职务的工作,还是要有人担任,因此指派一个资格为叁职等的助理专员担任该项工作,再由主管多花点心思辅导。此情况在设计人事制度时,应该要将两者区分出来,该员的资格仍为叁职等,担任的经营企划职务为五职等,绝对不可以将该员的资格直接提升为五职等。因为个人的资格(能力水准)与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是两件不同的事。有关这一部份以後在薪资制度中,还会在提到,我们再回到职等设计的问题上继续探讨。了解上述例子後,谈职务设计与派工的问题,就能进一步明了为什麽职务的设计与派工是很重要的工作。例如人力资源单位有以下的主要核心工作,根据这些工作我们将设计出担任以下工作的所有职务。人 人 教 人 薪 劳 力 力 育 事 资 保资 资 训 助 事 办源 源 练 理 务 事经 专 专 专 员 员理 员 员 员 职等 (7)-(5)-(4)-(3)-(2)-(1) 1.人才开发 1-1.组织人事方针策略规划 1-2.新人事制度导入 1-3.组织编制、职务能力及适性管理 1-3-1 各部门组织机能设定审议 1-3-2 人员编制修订设定审议 职等 (7)-(5)-(4)-(3)-(2)-(1)1-3-3 职务能力表设修订 1-3-4 适性要建设定审查 1-3-5 资格认证晋升主办 1-3-6 人事异动协调审查 1-3-7 定期轮调主办 1-4.五职等以上人员招募 1-5.人才开发育成 1-5-1 教育训练制度维护 1-5-2 人力需求及养成计画拟定 1-5-3 储训教育主办 1-5-4 教育训练主办 1-5-5 人才库资料建立与维护 1-6 有关人事呈核案件审核与建议 2.人事、薪资日常管理规章规划及拟定 3.人事管理 3-1 人员招募甄选 3-2 考绩办理 3-3 人员奖惩 3-4 生活纪律管理 3-5 退抚及离职办理 3-6 人事行政命令发布 3-7 建教生业务 3-8 人事基本资料建档维护 4.薪资管理 4-1 年度薪资调整案规划作成 4-2 薪津核叙办理 4-3 考勤资料 4-4 薪资计发 4-5 年度薪资预算编制 5.劳健保资料 6.劳资关系 6-1 劳资会议交办 6-2 工会会务督导 6-3 福委会会务督导 7.部门方针目标拟定 8.部属业绩项目及基准订定与查核 9.人才育成 10.日常行政事务 经过派工与职务设计後,产生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专员、教育训练专员、人事助理专员、薪资事务员及劳健保办事员等六个职务。基本上,以上的结果,并不会一次就产生出来,一般情况经过大家脑力激汤,从职务应设几个、工作量负荷、工作层次情况,讨论几次後,即可有雏形,在这过程中,如能请上下游相关的单位提供意见,那是最好了,因为我们也是要满足我们的客户。最後将各职务定位及派工确定下来。有关职务设计与工作分派时,要用到的表格,後面会在谈到。谈到这边,可能有人会提出,是不是应该先定义出公司从基层到高层,总共需要订定成多少职等,这样职务订定时,才能做为依据。所以下一篇将讨论职等如何设定。 职等的设计职等确实需要事先 清,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谈有关职等的设定後,再回过头来继续谈职务设定与派工的细节。一般公司从最基层到总经理,一定会分成不同的职等,虽然有的公司不是用职等这个说法,但仍然用职务名称来区别不同职等。因为基本上,工作层次一定有高低之分,所以一定要分出不同职等。至於应分成几等,则须视行业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日本花王公司员工约7000人(1996年),其公司最低第七级到最高第一级共分7级(即上述所谈的职等),大学毕业从第六级任用,顺利的话,第五年,晋升至第五级。 职等的划分,应分成几等,其考量因素有: 1.考量公司从基层到高层,多少不同的工作层次 2.每一职等的晋升,公司设定时间是多久 3.一个专科或大学,晋升到课长、副理或经理,要多久 4.职等晋升与薪资的关系 1.考量公司从基层到高层,多少不同的工作层次 因为职等的划分如果没有与工作的层次结合,那麽职等的晋升很容易流於依年资、绩效晋升的地步,譬如一个公司从基层(一职等)至总经理共分20个职等,可让员工职等晋升甚至跳等,而职等晋升的依据,由主管推荐,有的公司还会举行人评会,更多的是直接由总经理决定,这里就会让员工无法了解,职等划分的意义,就像前面提过的,职等的晋升如果没有与工作结合,就会变成好像以年资与绩效为主,最终就是想调高薪资而已。如果表现好就能职等晋升那麽表现不好时,是否也应该降等呢? 这点在有些外商,确实是这样,表现好升等,不好就降等,再差,则请你回家吃自己。但是在台湾的企业,是易升难降,因为一方面老板厚道,重人情味,另一方面也顾虑到当事人的面子,所以单纯以绩效做为晋升的依据,并不是非常适合。因为现在讲的是能力与绩效兼顾的人事理念,因此如果再加上能力的考量,就会比较完整。 另外因为职等与工作职等的定位未 清,所以可能出现同样的工作,但是有叁职等的人担任,也有四职等的担任,甚至也有五职等的人在担任,这样的情况下,职等的晋升给员工的认知就是跟与依年资晋升的制度没两样了。而此时职等的设定,已变成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所以依工作需要分职等,而员工的职等晋升最好能确认晋升的资格名称,例如前面提到的从二职等生管事务员晋升至叁职等生管助理专员,这样的晋升,才是代表能力的提升且与公司职等的制度充分结合。一般制造业,从基层到总经理以不超过10个职等为原则,有的公司甚至只设计五或七个职等,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与公司的工作层次结合。 2.每一职等的晋升希望设定多久 有职等的设计,就会有晋升的原则问题,每一职等要多久才能晋升一等,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对一个员工而言,其关心的问题不外乎薪资与升等。例如,职等共分10个职等的公司,从最低一职等,到五职等多久可以升到,要 将过哪些途径? 升迁的标准是什麽? 这些都是员工所关心的事,如果能事先让员工了解整个游戏规则,则公司的干部在这方面就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解释一些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事,甚至影响整个工作效率。一般情况,如果分十职等,基层一职等到五职等,最快为五年,但是这要根据每一家公司规模大小去考量,公司规模越小,升迁越快,这是因为要留住人才的考量。试想,一家员工100人左右的公司与一家900人的公司,在其营业规模 的差距之下,同样一位大学毕业的新人,如果在两家公司要相同年数才能升到五职等,规模小的公司一定无法留住人才。这一点,有时新人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有些人碰到同学已经是当经理或课长,自己却是还在当助理工程师时,就会以为自己升迁过慢,这实在是因不了解职等的晋升,在不同规模公司有不同的考量的原故。经此解释之後,公司规模 越小,所以给的头衔就越大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一个专科或大学新进人员的任用职等? 晋升到课长、副理或经理(或同职等),要多久? 职等设定好了之後,无经验之新进人员,依其学历之不同,国中、高中、专科、大学、研究所等,其任用职等如何区别,也是一个重点。理论上,不同的学历,有其不同的专长,但是现行的教育日渐普及的情况下,也常常出现专科生比素质好的高工生表现差,大学生比专科表现差的情况,这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将来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即便在新人任用之後,如果没有将新进人员考核作得很好,最後对公司的用人成本会形成一种负担。一家公司在考量新人时,可以从哪些工作是新人可以担任的,则新人的任用职等就可以推敲出来。例如,会计部门的经办会计只要专科或大学毕业皆可,而经办会计是属二职等工作,所以一个专科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新进公司的个人职等(资格)以二职等任用,就会比较合理。一位研究所毕业生,可以担任二职等的经营企划事务员或叁职等的经营企划助理专员的工作,那麽一个无工作经验的硕士新人,前面提到新进大学新人以二职等人用,因此考量大学与研究的差异性仍存在,因此其任用资格定叁职等,这样推论下来,对於新人任用职等,就已出现较完整的轮廓了。所已经过这样推演之後,无经验的新人,其任用资格为高中一职等,专科大学二职等,硕士叁职等 ,这样对新进人员作一规范後,新进人员就不会因为担任的工作不同而影响其个人职等(资格)。新人任用职等决定之後,就可考虑一位新进人员,在公司其晋升的速度(年资限制)。一方面一个新人学习速度再怎麽快,总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尤其是职等越高所接触的面越广,因此每跨一职等设定一个基本年资限制,是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又要考量一个新人,在公司现行的规模下 ,要晋升多快,才能符合新人的需求。例如,一个硕士以叁职等任用,那麽升到五职等(相当於课长),叁年会不会太久或太快,如果叁年差不多,那麽就可规定叁等满一年可挑战晋升至四职等,四职等满二年即可挑战晋升至五职等,这样一来,一个硕士进公司後,他就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其晋升速度。另外,职等晋升与工作轮调、绩效考核也有密切关系,这一部份在以後谈到时,再将整个关系说明更清楚。而升等一定要能力的提升结合,如果未充分结合的话,使升等的条件变成讨主管欢喜的人较有机会、或是论年资,这样的升等,就会使升迁制度逐渐僵化,最後丧失升等的意义。 4.职等晋升与薪资的关系 一般的情况,职等晋升後,薪资就会跟着调整,否则就丧失其实质意义,而薪资调高也是留才的一种手段,此点在以後的人才培育与教育训练会再谈到。所以,在职等的加给方面,一定要设计一个标准,只要职等晋升,薪资就会自动给於调高,如此才能使薪资的调整有所依据。职等晋升之後,如果担任的工作并没有改变,这时所要考量的是公司的人事成本问题。就是因为一般公司并没有将个人资格与工作(职务)的职等分开管理,所以,职等晋升的人数限制就会变得较严格,甚至以是否有缺来考量。 例如前面提的例子,一个资格二职等的人,目前担任二职等的经营企划事务员,如果想晋升至叁职等的经营企划助理专员,可能会因为叁职等的经营企划助理专员没有而缺额,而想到当一大堆人升等之後,却担任原来的工作,薪资因而增加,不论是老板或是部门主管,都会因此限制升等的人数。如果将晋升所增加的薪资,分成职等加给与职务加给,虽然晋升後,还是要加薪,但是就不用调那麽高了。另外,在工作(职务)的职等与个人资格分开之後,以前一个例子,个人虽然从二职等的经营企划事务员晋升至叁职等的经营企划助理专员,但是,其职务加给并没有调高,且其对外职务头衔仍是经营企划事务员。职务(工作)的职等与个人的职等(资格)分开管理有的公司虽然分了不同的职等,但基本上跟工作并没有结合在一起,所以职等的晋升就会逐渐变成以年资为考量的晋升制度,这样与职等晋升的原始精神并不符合。因为职等晋升代表着能力的提升,可以担任更高一等的工作,所以一个人升等,代表着能力经过认定後,可以担任某一更高职等的工作,且在适当的机会下 (或轮调机会),会调整该员的职务。所以从这边就引申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工作的职等与个人的职等(资格)分开管理的概念,公司内所有的职务(工作)都应该订出职等,而这与个人的职等(资格)是不相同的。例如,一个大学新进人员张叁以二职等任用,担任生管事务员的职务,而生管事务员的职等是定位为二职等。这表示公司用人上是符合工作需要相符的职等。经过一段时日,张叁努力表现,对定位为叁职等的生管助理专员的职务要件,透过公司的教育训练进修,经检定通过後,该员个人资格即可晋升为叁职等生管助理专员,但其担任的工作仍为生管事务员。待有叁职等的生管助理专员有空缺时,即可优先派任。假若叁职等的生管助理专员一直没有空缺,则也可考虑派任其他叁职等的职务。而在薪资的设计上,如果一并考量这样的架构进去,则个人职等晋升一等时,调整一次薪资,工作派任较高职等时,再调整一次薪资,则整个薪资系统就会显出它的灵活性, 员工也会感觉薪资并不是时常固定在某一点,每次都在等公教人员调薪时,能不能一起调整。有关职等、职务与薪资系统的结合,会另外专文探讨。 职务与个人资格分开管理的好处有: 1.了解每个单位其编制人员与编制职务,与现实人员的派工是否适当 2.了解公司是否有储备人才 3.做为轮调的资料来源 4.了解部门培养人才的实绩 5.做为教育训练的计划依据 1.了解每个单位其编制人员与编制职务,与现实人员的派工是否适当一个部门总是需要知道有哪些职务,每个职务需要多少人,然後在将实际的人员工派工情形写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事单位即可知道该部门人员的编制与实际状况。人事单位即可据此与该部门检讨待改善的部分。例如,会计部门,有一位资深四职等的人,派给她担任二职等的会计经办,而另一个个人资格二职等的员工,却派给她担任叁职等的主办会计工作,这很明显违反了派工的原则。人事单位即可与该部门主管讨论,这样的派工是否应该调整。理论上,职等(资格)越高的人,应该担任与其资格相符的职务,对公司与个人才是表较合理。因为一个能力很好职等较高的人,如果从事的是较低职等的工作,对公司来讲除了成本伐不来之外,也是人才的一种浪费。 2.了解公司是否有储备人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都知道储备人才的重要,但是要如何储备人才,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做。要储备人才,并不是办一办教育训练就算完成了。人才从中阶到高阶都需要储备,因此从公司中,个人职等与其所担任的职务去了解,也可看出是否有储备人才。因为,人才的储备是为了让员工可担任更高一等的工作,因此全公司目前个人职等高於其担任的职务职等的人,总共有多少人,就可知道,公司储备了多少人才。例如,目前有些大公司,在未来要培养总经理人才,因此积极物色有潜力的干部给於完整的训练,在从其工作表现认定是否能被列为总经理人才。这个作法也是同要的概念,即便某一干部被认定为总经理人才,也只是其资格符合,但是其目前的工作还不是总经理。所一个公司,全部导入这样的人才储备的观念,即可破除过去传统占缺的概念,没缺即不可晋升的巢臼中。 3.做为轮调的资料来源依据一般公司轮调时常推不动,其主要的原因是部门的本位主义,一位好的部属,有时主管并不想让他轻易地的被调走,因此形成人才培育不易的情况。假若透过工作职等与个人资格分开管理的人事制度,则从其两者的差异,即可列出可能须轮调的名单,这时对人事单位推动轮调制度,将是一大助力。例如,采购部门有一位员工原先担任采购事务员,本身的职等为二职等,但是其自身的兴趣是往生管方面的工作发展,因此经过参加公司教育训练有关生管方面的课程一段时间,经过检定後取得叁职等生管助理专员的资格,虽然目前他仍然担任采购事务员的工作,但是,该员即可被列入轮调至生管部门的参考名单中,这是因为该员的资格与目前担任的工作职等不相符合。如果全公司都依据此精神原理进行运作,一面展现人才培养弹性化,另一方面也让轮调名单自动产生,对人事的活性化,有绝对性的帮助。4.了解部门培养人才的实绩笔者之前的文章,提过部门主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人才育成,人才的培养是主管责无旁贷的工作,但是有几个主管真的做到呢? 因此,因此从全公司目前个人职等高於其担任的职务职等的人,总共有多少人,就可知道,公司部门主管是否有在进行人才的培育了。因此主管应该观察部属的个人适性,辅导部属往适合自己的职务发展,参加公司举办的教育训练,并参与公司的升等检定,如此,员工不但一方面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之外,也让员工知道,只要是全公司的职务,在他能力范围之外,都有可能前往发展,如此一来,员工的生涯规划,自然与公司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了。所主管有没有部门培养人才的实绩,从这个角度也很容易统计出来。5.做为教育训练的计划依据员工教育训练通常归类管理阶层别与专业别,或是文化塑造、专业能力培养等等,对於办理教育训练的人,如果有工作执掌与职务要件表做为依据,则再根据各部门主管与员工提出的需要补强的能力或是资格晋升需要的能力,则训练课程即可地安排。而这些训练课程就会与工作需要、人才育成结合在一起。教育训练办到最後,最怕的就是只是因为办教育训练的人他的工作适办理教育训练,所以就争取经费办一些课程。这也年难怪备指定参加的人心不甘情不愿,如果再来个强迫点名、扣钱之类的手段,铁定搞得大家怨声载道。所以, 清办教育训练的原始目的,利用制度将薪资、升迁制度等结合起来,那才能真正发挥教育训练的功能。 前几次主要谈论的是个人的职等(资格)与工作的职等分开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精神,这是因为笔者观察国内企业的特质及自己本身累积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得。但是每家企业是否都适合,还得视每家企业规模、职务种类多寡等条件而定,基本上只要公司内有制定职务说明书的公司,应可适用个人职等(资格)与工作职等,分开管理的做法。而且越早作越好,因为有太多的公司,因未能 清这类观念,造成早期因素质不良的人,因占缺的原因,而派任职等较高的工作,等以後公司要人事调整时,不知如何处理,降调下不了手,薪水又不敢降,形成人力浪费。对於能力不符合但又占缺的情形,可以统一对外设计较好听职务头衔,即可解决,这一部份,以後也会再谈到。职等与职务分开的做法,不论大型企业或是中小企业都适合,差别在於晋升的做法。中小企业可能全公司的职务不多,因此可供员工晋升挑战的选择性很少,如果一定要求员工选择某一职务做为晋升检定,最後整个制度可能失败。因此,中小企业可以改变方法,改为针对每一职等,订定一些基本能力要件,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课程的上课时数或是乾脆订定审查基本书,改由审查团依据审查书的基准,进行审查。 其实手法有很多,端看负责的人怎麽设计而已。因此不论大中小型的企业,其实都可以导入。至於职等晋升後,仍担任原工作,对员工可能无法产生吸引力的问题,这就牵涉到职务开发的观念。 如果职等与职务不分开管理,但为了要满足员工职等晋升的需求,最终可能出现职等晋升,头衔也变了,但是工作内容却没变的怪现象。例如,一个人的部门,却有个课长,整个管理分工方式,都走样了。因此,员工晋升的主 要意义,应该定位为可担任更高一层职务,因此以主观的看法将年资、忠诚度高等非能力的项目,视为拔擢的因素,就会不符合晋升的原始精神。既然员工晋升表示可担任高一层次的工作,所以,如果员工晋升之後,仍担任原先的工作,这就表示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一个公司应定期检视其人力资源分布(派工)状况,如有高阶低就(职等较高却担任职等较低的职务)的情况,就须考虑将其职务调整至适合的工作。如果全公司现有的职务并没有适合的职务,此时就可以考虑有无职务开发的需要。所谓职务开发就是从公司核心业务及员工核心能力两方面检讨,是否还有什麽核心工作或是新的核心业务,是需要去做但目前却没有人负责。此时即可根据新的核心业务定出适当的职务,再由高阶低就的人担任。例如,一个营业部门的二职等业务助理,晋升叁职等之後,表示该员可以担任更高一层的工作。假设该部门原先并没有行销企划机能,且该部门也认为因却了行销企划的机能,使得营业部门的运作产生困扰。此时,该部门即可将行销企划的机能加入其部门的核心业务,并增设一位行销企划专员的职务,而将该职务派给之前已经晋升资格的员工。这样一方面人才是是自己养成,二方面也使得人才的应用活性化。职等设计实例 以下为某一家制造业有关职等订定的范例,从总经理至最基层共分十个职等。 职等别 管理职 技术系 技能系 事务系 特任(十等) 总经理 特任(九等)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特任(八等) 协理副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特别助理 七等 经理专案经理 技正 专案经理 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师 六等 副理 专案副理 技师 专案副理 工程师 高级专员 正研究员 五等课长副工程师 副技师 专员 副研究员副管理师 四等助理工程师助理技师 初级专员 助理研究员助理管理师 叁等工程助理技佐 助理专员 研究助理主办会计 二等技术员技术员 事务员 经办会计 一等技工助理事务员 操作员 装配员 喷漆员 从表上即可看出,明定公司最基层从一职等至总经理十职等。其中八、九、十职等为公司董事会任命,不受人事晋升年资及检定的相关规定。这是因为八、九、十职等为高层级主管,因此应由董事会负责。因此实际上,员工的晋升受人事制度管制的只有一至七职等。另将公司资格分成管理职、技术系、技能系及事务系,这是因为有的制造业,制造现场会有一些低学历的师傅,为使他们的资格名称与研发单位的工程人员有所区别。职等的用法,在订定福利时,或规定都可以运用,例如六职等(含)以上人员公司有免息贷款福利,有的公司常用副理级同等人员说法,来规定或布达事情,这样常会让人觉得一定要当管理职才比较好,因为非管理职人员心理总是不是滋味,如果改用六职等的用法,相信会让大家舒服一点。尤其是福利类的相关规定,如果不是因为所担任职务的关系,应该以职等来规范,同一职等的人,应享受同一福利。 另资格名称是除了公司内部的称呼外,也可直接将职务与资格名称结合,做为职务名称。例如,资格名称为工程助理,加上担任的职务机械设计,即可得到完整的职务名称机械设计工程助理。各部门在填写部门执掌表、各职务能力要件表、人员编制表时,即可将此职务名称用上。对於一些基层职务,在填写编制表上也可直接引用通用的职务名称,例如仓储理货员、出货员等等,并将该职务的职等填写清楚,这样整个公司职务名称即可完整纳入制度管理。一般而言,员工有需要印名片时,直接将机械设计工程助理印在名片上即可。但是有的规模较小的公司或是知名度不高的公司,会认为需要将头衔提高一些,以免被人家看低,此时可制定对外头衔统一规定办法,以应付对外业务的需要。也可避免各部门随心所欲的乱印头衔,反而造成公司的困扰。例如,规定研发部门二、叁、四职等,对外名片头衔都可印成工程师,至於对外头衔的订定,考虑的因素则包括外界对头衔的认知及公司大小的与知名度等问题,以免员工所拿出去的头衔,反而造成公司的笑话,总之规模越大,知名度越高的公司,在对外头衔需的订定须更谨慎与严谨,才不会延伸相关的困扰。无经验的新进人员任用职等,从表上可以看出高中职为一职等,大学、专科为二职等,研究所为叁职等,而新进人员的任用职等,主要是从职务的职等推论而来。因为不管任何学历,进公司主要是为了担任某个职务,因此新人的任用资格应该与其担任的职务能够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形。例如,若将前面的新人任用资格改为,国中一职等,高中二职等,专科叁职等,大学四职等,硕士五职等,则一位研究所毕业的新进人员,一进工即给予五职等,但是其担任的可能为二职等或叁职等的工作,马上出现高阶低就的情形。从这情形即可了解不是资格给予过高,就是派工不对,而给予过低的职务。以目前研究所普遍的情形,应该是属於前者的情况,因此硕士一进公司即给予五职等真的太高了。另外大学或是专科,在大部分的公司派任职务时,又较无区 别,因此将大学专科列为同一等就比较适合。否则做同样工作,个人资格却因为学历有所差异,可能在管理上会有较多的困扰。如果是专科与高中职在派工上较无区别,则专科高中就比较适合在职等。从以上的例子即可知道,新进人员任用的资格,一定要考虑新人派任的工作情 况,这样定出来的新人任用资格,即可符合公司所需。另外,新人的任用资格与实际担任的职务职等,也需要纳入管理,例如规定新人任用资格与所担任的职务职等,应相符合,若有差异时,以不超过一个职等为限,且须经主管核准。这是为了避免高学历低用的情况,对公司来讲,形成 人事负担。特勤工无职等的职务在公司中,一定有一些职务无法规划职等的,例如司机、总机、清洁工、守卫等等,这些职务如果一定要入职等管理,将造成自己的困扰,这些职务的职等,一律以特勤工处理,即可避免上述职等套用的困扰,而薪资的管理,依照外 界水准核薪即可。 职务调查方法 一、前言 前面提到从核心工作到派工,其实与日本已进行多年的能力主义人事制度类似,都是以职务能力资格为中心的制度(简称职能资格制度)。而所谓职能资格制度,就是指某种职务与等级的人,为了使其能确实做好工作,应具备怎样的知识与技能的制度。因此将每个职务的新核心业务整理出来的过程,也称为职务调查,而职务调查的另一个目的,乃在於能力调查。故能力调查的结果,整理出来即为能力基准。由各课主管依据这样的理念,加以整理与记录的作业,即称为职务调查。这样调查与整理的结果,具有企业自己的独特性与自主性,因此是别人无法抄袭的一套标准。 二、职务调查前置作业 1.职务分类 职务分类系指从工作的性质、种类、必要的知识、技能,将具有工通性、类似性的工作加以群组化。这是因为,将有类似性的工作群加以分割,较能有系统的有效率的调查,也因此才能掌握不同的职务,其资格别的差异性。职务分类范例,请参考表(一)。表(一)职系职种分类表 职系职种定义说明体系 = = = = 经营 经营管理基於公司营运方针对公司经营、 事务 管理、生产、资材、研发等,作 总括管理,并监督与参予各部门 营运方针的规划工作。 企划管理企划管理公司故各种经营企划分析管理事事务 务合理化及标准化的规划推动与 改善,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 监督。 稽核各种管理体系异常点的稽核,日事务 常业务交办案件之异常处理与稽 核,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 督。 行政管理人事从员工招募、甄选、任免、调迁事务 考勤、奖惩、考核、薪资管理、 劳健保作业、教育训练等,亦包 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总务一般庶务对外关系法制、福利、安事务 全卫生、财产管理、营缮等亦包括 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现场事务工厂内各单位一般文书事务工作。事务 行政事务工厂除外,各单位一般文书事务事务 工作。 特勤工作接待服务、安全警卫、打字炊事、事务 司机、总机、工友等工作。 财务管理财务公司经营活动有关之收支、财产增事务 减变动、登帐财务报表做成及税务 事务的处理、现金存款、有价证券 之出纳管理,各种会计帐簿之保管 ,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成本分析公司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事务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管费用 等成本,并发现问题加以改善跟催 ,同时提供决策者有效的分析报表 ,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资讯管理系统分析 公司电脑设备引进评估、资讯系事务 统之开发分析。 程式设计资讯系统之程式设计与维护。事务 职系 职种 定义说明 体系 = = = = 营业 营业管理产销控制管理、交货期资讯之传递 事务 、货款催收控制船务相关工作,亦 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行销企划 市场开发经营、商情掌握与研判、 行销策略企划、产品政策及广告 宣传等,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 与监督。 行销 指国内外市场之拓展、报价、接单 事务 、市场情报 集、新产品之调查, 并作销售後技术指导,处理抱怨等 问题,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资材采购 生产活动有关直接原物料、辅助材料 事务 机械设备、其他备品等计画采购及契 约订单采购品及交期品质管理等,亦 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物料管理 指生产活动有关物料计画、仓储作业 事务 、各种料帐、成品帐的管理,亦包括 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生产现场管理 工厂内产品零件制作加工过程中有关 事务 人、事、物之指导监督。 生产管理 生产活动有关生产计画之安排控制, 事务 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工业工程 生产绩效管理、工时、人力、产能、 技术 工厂布置及有关生产软体之研究改善。 生产技术 公司各种机械设备之导入、生产技术 技术 条件之设定,外包管理及生产合理化 的推动,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品质管理 原材料、半制品、制成品之品质保证 技术 有关业务之管理改善,亦包括上述业 务的指导与监督。 机械制作 生产有关各种机械治工具、模具之制 技能 造、加工组立。 机械维护 公司各种机械设备之保全维护工作。 技能 电焊 操作气焊电焊机械,将各种金属焊接 技能 熔断之工作。 涂装 指喷漆作业。 技能 装配 各种单体与机台之组立。 技能 职系 职种 定义说明 体系 = = = = 机械加工 操作各种机械加工设备之工作。 技能 研究开发 机械研究 指生产有关机械设备之模治具的设计 技术 研究,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 督。 产品研究 指产品构造性能造型外观之设计研 技术 究,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专业研究 指产品、机械、设备有关之材料制 技术 程、电子、电气之专案研究改善, 亦包括上述业务的指导与监督。 产品技术 指BOM编定、新零件确认、新产品 技术 试做及生产技术导入之中间业务。 制图 产品、机械、零件、外观构造等, 技术 图面的制作。 2.职务要件(能力) 每一种职务不同的职等,须具备不同的能力。职等的划分,主要是用於工作分派、也有计画地依能力给於适当的工作,并与考核、教育训练及薪资系统结合。因此职务调查後,必须将所有职务要件及该职务要件等级分类,不同等级应达到何种水准,定义清楚。譬如,机台装配能力这个职务要件,能力共分四级。第一级,只会简单装配螺丝等工作,以协助资深装配人员为主,但是第四级的机台装配人员,不仅会画设计图,且看设计图计就会进行机台组装,并且对设计图的错误也能指出来。能力等级就是要区分,同一种职务中,能力的不同与工作的不同。能力等级整理之格式,请参考表(二)。表(二)共同项目之职务要件(能力)表 职务要件等级区分 定义说明 = = = 英(日)文能力D级1.除寒暄问候的说写之外,开口说话及听 力上有问题 2.简单书信尚能阅读及书写 C级1.能以简单会话表达沟通 2.能写简易书信 3.能阅读一般往来书信 B级1.一般会话表达、沟通尚无问题 2.可阅读一般书籍、杂志 3.能书写一般电文书信 A级1.说写流利,表达与沟通无任何问题 2.可阅读任何外文书籍、杂志 3.本程度相当於外国人一般语文程度 产品知识 D级 了解产品及零配件名称 C级 除了了解产品及零配件名称外,对於BOM 与规格,有阅读应用能力及组装技术 B级 除了C级能力外,应具备对於产品功能性、 安全设计标准及零配件特性等知识技术 A级 除了B级能力外,应具备商品市场定位、零 件选用等知识能力,以确保产品竞争力 成本知识 成本概念 除了成本结构、归类了解外,亦能掌握成 本发生的要素,并能了解成本因素间相互 的影响 成本计算 除前项能力外,能对成本核计方法的认识, 准确衡量及计算期间生产成本与单位成本 成本会计 除前项能力外,对影响成本计算及如何分 摊各项费用之因素具有判断、稽核及建议 等技术能力 成本管理 除前项能力外,能利用成本资料进行成本 预测、规划、分析等工作,掌握成本流向, 达到成本控制的功能 会计知识 初级会计 有关传票制作、分录、过帐等基本知识 中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