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如何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_第1页
设备管理_如何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_第2页
设备管理_如何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_第3页
设备管理_如何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_第4页
设备管理_如何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系统如何正确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还仅仅应用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高级酒楼、宾馆等场所,不仅产品是进口的,安装也是由香港或国外的建筑商承担。当时,国内还没有消防技术规范,也没有消防产品及标准,安装也都是参照国外的标准进行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二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发生了巨在的变化,在建筑市场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消防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有效地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技术法规、消防产品标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日益完善的过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现已广泛运用在各种楼宇、建筑中,并充分显示了发现火灾及时、扑灭初起火灾迅速的特点,受到用户的肯定和好评。但是,如何正确的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一、笔者认为正确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难度主要在于:1涉及专业面广。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就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电气技术、机电设备安装、防排烟(暖通)、给排水、建筑防火、气体灭火等专业,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2没有专门的院校培养消防人才。我们国家至今只有在个别院校设立了消防专业,但也往往侧重于消防战训、指挥等,所以真正搞消防工程设计、安装的专业人才很奇缺。3近年来,消防产品,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发展很快,十多年来已从传统型、地址型发展到智能型,而且产品品种多,又无互换性,要充分了解其性能并灵活运用于设计中也是不容易的。4我国第一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nl688),是1988年编制的,经过近10年的运行实践,国家建设部、公安部于1998年再次进行修订出版,并列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经济发达程度也不同,各地对消防的要求和理解也不尽相同,虽然设计规范是同一个,但往往设计的结果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5建筑设计院、各消防专业公司都是把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放到电气专业来进行设计的。前面已经讲过,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的专业面广,所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了符合本设计规范以外,还必须符合电气安装技术规范、符合高规、低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这就为设计人员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像防排烟系统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在高规低规中涉及一些内容,但有的也不具体,这些都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笔者从事消防工作多年,现将见过的主要问题列举如下,以方便从事消防设计的人员共同探讨。1探测器的选择这个问题,应该说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人员最基本的常识,设计何种探测器应取决于所保护对象的功能是什幺,可燃物特点是什幺,现场有何特点。但有许多设计,有的还出于省部级的设计院,在汽车库设计烟感探测器、在发电机房(柴油)也选用了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的组合,这些地方都是经常有烟滞留的地方,容易造成误报火警。特别是发电机房采用了烟感探测器很容易造成气体灭火系统误喷,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的在高低压配电房设计时,不了解采用何种类型的高低压设备的情况下设计感温探测器。如果高低压配电房采用的是气体(惰性)开关,不是油开关,所选变压器是干式变压器,而不是由油浸式变压器,那幺在高低压配电房就不能选择感温探测器。在高低压配电房除了铁就是铜,现在采用的铜线外皮都是阻燃的,短路时只是塑胶冒烟,不可能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设计了感温探测器,是很难报警的。还有的设计在办公大楼的茶炉房、地下室的水泵房等常有水蒸汽滞留和湿度较大的场所都选用了烟感探测器,这也是不适宜的。近年来,一些大型楼宇的一层大堂为了追求宏伟豪华,高度已超过三层达12米以上,像这种维修不便的地方,按规范要求是可以不安装的,但诸多设计照布置不误,既浪费了发展商的资金,又给施工队伍安装增加了难度。另外,在一些影剧院、教堂、展览馆等高大建筑设施内,一些设计采用了较先进的红外光束对射感烟探测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安装高度,规范要求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为0.31.0m,我们在北京、深圳等地工程发现设计的红外光束对射感烟探测器离顶棚在5l0m处,这种作法往往延缓了报警时间,贻误了扑灭初起火灾的最佳时间。二是安装位置要注意避光(包括灯光及顶棚射进的太阳光)、注意避开遮挡物,以免产生误报。2手动报警按钮和警铃的设置:这个问题规范里讲得很清楚,但在实际中也往往出现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设置位置不尽合理,不是设在出入方便的地方,而是设在房间的深位地方,一旦出现火情人们一般不敢去按按钮报警。还有的是将按钮和警铃分开设置,笔者认为按钮和警铃的数量还是相对应为好,因为规范对它们是有距离要求的。有个别地区的设计,还将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混为一谈,如设计了消火栓按钮就不再设手动报警按钮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主要用于发现初起火情,报警后尽快采用灭火器扑救;而消火栓按钮主要用于火灾已较大时,既起到报警作用,更要直接启动水泵,然后用消火栓的水来灭火。3设计必须重视防火分区的划分:一个好的消防设计必须与建筑密切配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应考虑防火分区的划分,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综合办公楼和大型商住楼的裙楼和地下车库等场所。笔者发现通常在一些建筑面积较大的设计中,一条喷淋干管穿过若干个防火分区,仅设一个水流指示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31明确指出,应按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一些通风及排烟风管跨越防火分区却不设防火阀;还更有甚者,在设计车库时用模块所带温感探测器竟跨越防火分区。当然前面已讲过,由于消防涉及到防排烟(暖通)、给排水、建筑防火等专业,如果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报警联动点时,发现有以上问题时,各专业应及时进行技术交流会审定案,不要各专业我行我素,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消防设计水平。4关子防排烟的联动问题:防排烟工程在消防工程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却十分重要,其一,是本身的重要性,目前火灾所烧死烧伤的人当中7080是先被烟熏晕倒后再烧死烧伤的,所以发生火灾后如何及时将烟排出去,如何防止烟的肆意蔓延是至关重要的。其二是防排烟工程没有专门的规范,只在高规、低规中一些章节有所论述,而且也不十分详尽,所以给设计人员带来难度。按正常的验收看来,一般防排烟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火灾探测器自动报警后,正压送风机、排烟机启动柜能接收直流24 V电信号,并自动启动、停止风机;正压送风口、排烟阀也自动开启,相应信号(干接点)自动反馈到消防中心。(2)排烟机在280C可运行30分钟;280C排烟阀关闭时,排烟机能自动停机。(3)当开启任一正压送风阀时,正压送风机应自行启动;当开启任一排烟阀时,排烟机应自行启动。(4)机械加压送风机新风人口不受火、烟威胁.除此之外,当火灾探测器自动报警后,是仅本防烟(火)分区的排烟机、正压送风机启动,还是要求与相邻防烟(火)分区的排烟机、正压送风机都启动,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争议。笔者认为,为了便于扑救火灾和人员疏散,尽量减少伤亡发生,还是应在报警后,在相邻的防火(烟)分区,应同时启动排烟风机和打开排烟风阀为好。值得提醒的是暖通设计技术人员在设计风量、选择风机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电气专业人员在计算发电机容量时,要考虑风机同时启动的问题。5关子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5.4节中,对火灾应急广播的具体布置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系统如何设置,是独立设置还是进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章节中并未交待,只是在631的条文解释中指出,“根据国内情况,一般工程内的火灾警报信号和应急广播的范围都是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操作”。正是因为如此,一些设计人员对条文的理解不一,设计中把火灾应急广播进入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楼层的广播喇叭都经过报警系统的模块来控制。笔者认为这样做,一是增加了发展商的投资;二是不便于消防室对各楼层广播呼叫控制的任意性;三是一旦电脑出问题,广播就成了哑巴;四是目前的设计中一般都是一报警,相应楼层警铃就响,此时广播的内容一般是听不清的,无法正确传播消防室的意图。另外,应急广播是在火灾确认后,通知各楼层人员疏散的,探测器报警有可能是误报,在火灾未确认之前接通广播没有必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火灾应急广播还是设计为独立系统为好,虽然布线安装麻烦一点,但可靠性强、操作方便、节省投资。6关子火警时电梯的迫降;大家都很清楚,一旦有火灾发生电梯是不能用的,必须马上迫降到一层,在规范里也有要求。但在设计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消防室无手动迫降电梯功能,(2)设计了手动迫降,客梯停止使用,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