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企业研究论文建筑施工企业执行新建造合同准则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中第15号准则建造合同,对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在执行新建造合同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新建造合同准则;应用探讨我国建造合同准则最早发布于1998年6月25日,1999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了修订,新的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施工企业仍面临许多难题与困惑,必须正确地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新建造合同准则顺利地得以实施。一、新建造合同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与原准则比较,新准则主要是进行了体例上的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核算内容的变化。建造合同的标的物一般都具有金额大、时间长的特点,通常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分属于不同的会计期,新准则取消了原准则中“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的建造合同,应在完成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规定。(二)增加了合同分立条款。新准则增加了追加资产的建造内容规定。追加资产的建造,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作为单项合同1该追加资产在设计、技术或功能上与原合同包括的一项或数项资产存在重大差异。2议定该追加资产的造价时,不需要考虑原合同价款。修订后,合同分立和合同合并的规定更为具体、全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明确了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对于当期没有完成的建造合同,新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合同总收入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收入;同时,按照合同预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费用。”新准则的内容更加清晰、明确。(四)合同收入计量差异。原准则第八条规定,合同收入应以收到或应收的工程价款计量。这里所说的工程价款是指建造合同的总金额或总造价。可是,如果工程价款显示的金额与公允价值的差异较大,按照工程价款来确认收入就不够准确了,新准则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因素后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