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_第1页
设备管理_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_第2页
设备管理_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_第3页
设备管理_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_第4页
设备管理_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基本功能分册-室外覆盖分册版本号:1.0.0-实施-发布目录前 言VI1.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84.被测对象94.1.硬件架构94.2.软件架构105.测试环境105.1.测试网络拓扑105.1.1.网络配置A105.1.2.网络配置B115.1.3.网络配置C115.1.4.网络配置D115.2.被测及配合设备126.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126.1.测试工具126.2.测试方法126.2.1.测试过程126.2.2.关键指标统计及分析136.2.3.测试其他约定137.基本功能测试内容147.1.系统配置147.1.1.系统带宽(20MHz)147.1.2.系统带宽(10MHz)157.1.3.系统带宽(15MHz)157.1.4.帧结构(1,7)167.1.5.帧结构(2,5)177.1.6.帧结构(3,7)187.1.7.PUCCH配置197.1.8.PDCCH配置207.1.9.PHICH配置217.1.10.小区参考信号频移217.1.11.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位置227.1.12.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周期237.1.13.多小区sounding协调分配247.1.14.不需要删建小区的系统信息更新247.2.物理层关键技术257.2.1.特殊时隙DwPTS的应用257.2.2.特殊时隙UpPTS的应用267.2.3.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0)267.2.4.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1)277.2.5.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2)287.2.6.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4)297.2.7.随机接入发送位置307.2.8.随机接入发送密度317.2.9.随机接入频移参数327.2.10.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327.2.11.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337.2.12.上行同步347.2.13.PUSCH跳频357.2.14.PDSCH资源分配方式367.3.调度及链路自适应377.3.1.下行链路自适应377.3.2.上行链路自适应377.3.3.CQI/PMI/RI反馈(PUCCH周期反馈)387.3.4.CQI/PMI/RI反馈(PUSCH非周期反馈)397.3.5.ACK/NACK反馈407.3.6.HARQ算法417.3.7.上行HARQ进程437.3.8.下行HARQ进程437.3.9.HARQ最大进程数447.3.10.BSR反馈457.3.11.调度算法457.3.12.动态调度467.3.13.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477.3.14.下行频率选择性调度487.4.RRC连接控制487.4.1.系统广播消息487.4.2.RRC连接建立497.4.3.RRC连接释放507.4.4.RRC连接重建507.4.5.无线承载建立与释放517.4.6.寻呼537.5.测量557.5.1.eNB测量557.5.2.周期性测量(同频)567.5.3.周期性测量(异频)587.5.4.事件性测量(同频)597.5.5.事件性测量(异频)607.5.6.ANR测量617.5.7.GAP周期617.5.8.GAP参数设置627.6.DRX637.6.1.长DRX637.6.2.短DRX637.6.3.Default paging DRX647.6.4.Dedicated paging DRX657.6.5.状态转换定时器设置667.7.安全及完整性保护677.7.1.加密/解密677.7.2.完整性保护677.8.QoS687.8.1.QCI参数(non-GBR)687.8.2.QCI参数(GBR,QCI=4)697.8.3.QCI参数(GBR,QCI=2)707.8.4.QCI参数(GBR,QCI=3)717.8.5.扩展QCI参数717.8.6.ARP参数727.8.7.基于QoS参数的调度737.8.8.承载组合-1747.8.9.承载组合-2757.8.10.QoS区别测试757.9.移动性管理787.9.1.系统内小区重选(同频)787.9.2.系统内小区重选(异频)787.9.3.基于X2接口的同频切换797.9.4.基于X2接口的异频切换817.9.5.基于S1接口的同频切换827.9.6.基于S1接口的异频切换847.9.7.X2接口data forwarding857.9.8.S1接口data forwarding867.9.9.切换判决条件877.10.功率控制887.10.1.开环功控887.10.2.PRACH msg3闭环功控897.10.3.PUSCH闭环功控907.10.4.PUCCH闭环功控917.10.5.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927.10.6.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反馈937.10.7.PUCCH周期性功控947.10.8.功控命令957.10.9.上行功控性能967.11.覆盖增强功能977.11.1.下行功率分配977.11.2.小区参考信号power boosting977.11.3.下行控制信道功率调整987.11.4.PDCCH链路自适应997.11.5.PDSCH功率控制1007.12.无线资源管理1017.12.1.常规上行时隙干扰检测1017.12.2.交叉时隙干扰检测1017.12.3.小区合并1027.12.4.上行宏分集接收1047.12.5.接纳控制1057.12.6.拥塞控制1087.12.7.下行小区间干扰协调1097.12.8.负载均衡1107.13.多天线技术1167.13.1.上行SIMO(2天线)1167.13.2.上行SIMO(8天线)1177.13.3.上行MU-MIMO(8天线)1187.13.4.波束赋形(TM8)1197.13.5.多用户TM8自适应1207.13.6.模式间自适应(TM3/8)1217.13.7.下行多天线性能测试1217.13.8.多天线容灾能力1227.13.9.扇区化赋形权值的性能1237.13.10.两天线交替发送SRS对TM8性能的影响1247.14.VoLTE承载1257.14.1.VoIP业务成功建立(QCI=1)1257.14.2.VoIP业务QCI=1优先级1267.14.3.语音包头压缩算法测试1277.14.4.静态调度1277.14.5.TTI Bundling1307.14.6.QCI参数(GBR,QCI=1)1317.15.S1/X2接口功能1327.15.1.负载管理1327.15.2.RIM流程1357.15.3.S1接口数量1357.15.4.X2接口数量1367.16.系统性能1367.16.1.U平面时延1367.16.2.C平面时延1377.16.3.状态转换时延1387.16.4.切换时延1387.16.5.随机接入成功率1397.16.6.下行峰值速率1407.16.7.上行峰值速率1407.16.8.频选调度性能1417.16.9.高速场景下系统性能1427.17.载波聚合测试1427.17.1.载波聚合功能测试1427.17.2.载波聚合性能测试1458.SON功能测试1478.1.基站自启动1478.1.1.基站自动建立1478.1.2.基站自测试1508.1.3.OAM通道建立1538.1.4.软件和配置数据管理1548.1.5.资产自动更新1558.1.6.License管理1568.1.7.传输网检测与割接1578.1.8.OMC割接1608.2.PCI自配置自优化1618.2.1.PCI自配置自优化1618.2.2.PCI自配置1628.2.3.PCI自优化1628.2.4.异厂商PCI自优化1728.3.自动邻区关系优化1748.3.1.自动邻区关系优化管理1748.3.2.自动邻区关系优化1778.3.3.自动邻区关系优化策略1829.承载测试用例1849.1.接口测试1849.1.1.以太GE电接口测试1849.1.2.以太GE光接口测试1849.2.传输功能测试1859.2.1.L2功能要求1859.2.2.L3功能要求1869.2.3.QoS功能要求1889.2.4.负荷分担和冗余备份1919.3.操作维护1939.4.安全功能1949.5.同步功能1959.5.1.1PPS+TOD接口功能1959.5.2.1588v2功能1969.5.3.时间参考源优先级设置、告警及倒换功能1979.5.4.同步以太功能19810.编制历史199前 言本标准的目的旨在规范TD-SCDMA设备升级支持TD-LTE的基本功能及无线性能补充测试例及测试步骤,为中国移动开展TD-SCDMA设备升级参考规范。本标准内容包括对于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的定义,包含基本功能、无线多天线性能等测试例的具体规定。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例12345本标准需与配套使用。本标准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说明。本标准的附录为标准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提出,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龙紫薇、邓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无线功能要求、互操作要求等,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该标准主要针对无线网络主设备,适用于TD-LTE设备实验室测试验证。本标准发布之后入网的设备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规范发布前入网的设备视具体需求而定。对本标准内容作如下约定:(1) 本标准中的功能要求,优先级分为必选和可选。各项要求中明确了相应的优先级。功能要求以外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优先级均为必选。(2) 对于优先级的说明:a) 必选:最必选的需求,一旦缺少则系统及终端难以提供业务;b) 可选:长期重点关注的需求,对改善网络性能以及节省网络运营成本有帮助的、并且有利于后期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的功能。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参考3GPP的规范,要求支持R9版本(2010年6月)。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13GPP TS 36.104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23GPP TS 36.201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3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43GPP TS 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53GPP TS 36.213Physical layer procedure63GPP TS 36.214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73GPP TS 36.300Overall description83GPP TS 36.321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93GPP TS 36.322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103GPP TS 36.323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113GPP TS 36.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123GPP TS 36.401Architecture description133GPP TS 36.410S1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143GPP TS 36.411S1 layer 1153GPP TS 36.412S1 signaling transport 163GPP TS 36.413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173GPP TS 36.414S1 data transport183GPP TS 36.420X2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193GPP TS 36.421X2 layer 1203GPP TS 36.422X2 signaling transport213GPP TS 36.423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223GPP TS 36.424X2 data transport233GPP TS 36.304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243GPP TS 36.306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253GPP TS 36.31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ayer 2 - Measurements263GPP TS 23.203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273GPP TS 23.401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_UTRAN access283GPP TS 24.301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缩略语定义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编码和调制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DLDownLink 下行链路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NodeB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NGBRnon 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比特率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单进多出SMSpace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ULUpLink上行链路4. 被测对象4.1. 硬件架构表4-1:测试系统所需的硬件名称数量说明eNB2基站测试UE至少3个EPC1套包括:MME、SGW、HSS、CG和CEOMC1套4.2. 软件架构 5. 测试环境5.1. 测试网络拓扑5.1.1. 网络配置A 图5.1 网络配置A: 1 Cell, 1 eNB5.1.2. 网络配置B 图5.2 网络配置B: 2 Cell, 1 eNB5.1.3. 网络配置C图5.3网络配置C: 3 Cell, 1 eNB5.1.4. 网络配置D图5.4网络配置E: 1 UEs, 2 Cell, 2 eNB5.2. 被测及配合设备测试前,必须登记被测设备的型号和软件版本。测试中,原则上不能更换被测设备,如需更换硬件或者软件升级,需要向测试负责人申请。设备名称数量(套)TD-SCDMA和TD-LTE双模基站13EPC设备及软件1网络数据包抓包工具1千兆交换机1应用服务器16. 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6.1. 测试工具本规范涉及两种主要测试工具:网络协议分析仪、终端自备信令消息跟踪设备。网络协议分析仪需支持E-UTRAN Uu、S1、X2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终端自备信令消息跟踪设备需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6.2. 测试方法本测试采用实际基站和终端,通过网络协议分析仪和终端自备信令消息跟踪设备对网络和终端信令同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测试。6.2.1. 测试过程网络和终端严格按照规范中每个测试例所要求的预置条件进行设置和设备连接,并严格遵照测试例中的测试步骤逐步进行操作,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和测试结束后的重要测试信息,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每个测试例相互独立,逐个进行测试。6.2.2. 关键指标统计及分析测试严格按照测试例中的预置条件和测试步骤要求进行,所得测试结果以测试预期结果作为通过与否的标准,若测试结果满足与预期结果一致,满足预期结果的要求,则视为本测试例通过,否则为未通过。6.2.3. 测试其他约定单项指标的记录,涉及到测试时间长短的,测试时间最少30s,记录数据为30s中获取数据序列的均值(峰值测试采用30s内的最大值)。整体测试建议进行至少3次,最终结果为多次的均值。涉及到吞吐量的测试,需要记录L1与L3(业务应用层)的吞吐量,并且其统计方式需要说明(包括统计时长,平滑方式,上报周期等),若采用如Dumeter之类的软件,则说明软件采用的具体统计方式以及配置参数。为了不引入不可预测的时延,下载/上传的文件尽量放在测试网络内部(Application Server),以得到更适合验证TD-LTE无线性能的数据。测试例中,若无特殊说明,HARQ、AMC、UE上行功控功能均打开,上行配置为SIMO天线模式,下行为MIMO单双流自适应模式(Rank1&2自适应。是否支持空分复用和SFBC间的自适应,参测厂家在测试前需要说明)。具体特殊规定,在测试例中另作说明。Ping的具体设置:按照windows默认值进行,ping的时间间隔为1s。测试时的TCP/IP配置如下表所示。表6-2 测试时的TCP/IP配置列表7. 基本功能测试内容7.1. 系统配置7.1.1. 系统带宽(20MHz)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系统带宽(20MHz)用例编号:7.1.1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20MHz系统带宽。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20MHz系统带宽;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eNB系统带宽为2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4.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5. 如单部终端不能占满系统带宽,则同时采用多部终端直至占满系统带宽。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配置的20MHz系统带宽小区能正常运行;2. 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 为20MHz(即取n100);3. 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形正确;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5.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6. 通过对eNB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可以验证eNB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或多个UE)。备注:分别验证上下行业务,调度资源时根据终端能力调度7.1.2. 系统带宽(10MHz)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系统带宽(10MHz)用例编号:7.1.2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10MHz系统带宽。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10MHz系统带宽;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eNB系统带宽为1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4.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5. 如单部终端不能占满系统带宽,则同时采用多部终端直至占满系统带宽。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配置的10MHz系统带宽小区能正常运行;2. 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 为10MHz(即取n50);3. 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形正确;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5.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6. 通过对eNB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可以验证eNB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或多个UE)。备注:分别验证上下行业务,调度资源时根据终端能力调度7.1.3. 系统带宽(15MHz)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系统带宽(15MHz)用例编号:7.1.3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可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15MHz系统带宽。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15MHz系统带宽;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eNB系统带宽为15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4.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5. 如单部终端不能占满系统带宽,则同时采用多部终端直至占满系统带宽。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配置的15MHz系统带宽小区能正常运行;2. 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 为15MHz(即取n75);3. 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形正确;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5.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6. 通过对eNB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可以验证eNB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或多个UE)。备注:分别验证上下行业务,调度资源时根据终端能力调度7.1.4. 帧结构(1,7)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帧结构(1,7)用例编号:7.1.4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5ms下行-上行转换点周期;2. 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帧配置7;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eNB系统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帧配置7,选择配置20MHz系统带宽;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终端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3.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4.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上行、下行资源块所在子帧位置。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2. 帧结构符合配置预期;终端接收到的SIB1中的subframeAssignment为sa1(配置 1),specialSubframePatterns为ssp7(配置7);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5. 可以验证系统能在全部(常规)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时隙内调度终端(调度给不同UE或先后调度给同一UE)。备注:7.1.5. 帧结构(2,5)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帧结构(2,5)用例编号:7.1.5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3. 验证E-UTRAN支持5ms下行-上行转换点周期;2. 支持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3:9:2)。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帧配置5;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TD-LTE模式配置系统带宽为2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2(3DL:1UL)、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5(DwPTS:GP:UpPTS=3:9:2);2. 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3.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4.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5.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6. 如单部终端不能占满系统带宽,则同时采用多部终端直至占满系统带宽;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配置的20MHz系统带宽小区能正常运行;2. 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 为20MHz(即取n100);3. 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形正确;4.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5.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6. 通过对eNB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可以验证eNB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或多个UE)。7. 两个小区中终端工作正常,关闭和开启TD-S终端对TD-L终端吞吐量没有明显变化;备注:分别验证上下行业务,调度资源时根据终端能力调度7.1.6. 帧结构(3,7)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帧结构(3,7)用例编号:7.1.6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可选测试目的:4. 验证E-UTRAN支持10ms下行-上行转换点周期;3. 支持上行/下行配置3(子帧配置:DSUUUDDD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预置条件:3. TD-LTE模式频段配置:1880-1900MHz;4. TD-SCDMA模式工作于F频段或A频段(推荐)或F+A频段;5. 根据设备支持的最大TD-SCDMA载频数,开启所有的TD-SCDMA载频,且所有载频时隙配比配置为4DL:2UL;6. TD-SCDMA终端接入TD-SCDMA系统中,开启下载业务,保证系统侧网络负荷100%(即采用终端模拟工具或多个终端将所有TD-SCDMA载波的资源占满);测试步骤:7. TD-LTE模式配置系统带宽为20MHz,选择配置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3(6DL:3UL)、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8. 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9.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10.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11.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并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12. 如单部终端不能占满系统带宽,则同时采用多部终端直至占满系统带宽;13. 关闭和开启TD-S终端,观察TD-L终端工作情况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8. 配置的20MHz系统带宽小区能正常运行;9. 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 为20MHz(即取n100);10. 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形正确;11.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1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13. 通过对eNB发射信号的频域分析、eN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可以验证eNB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或多个UE)。14. 两个小区中终端工作正常,关闭和开启TD-S终端对TD-L终端吞吐量没有明显变化;备注:分别验证上下行业务,调度资源时根据终端能力调度7.1.7. PUCCH配置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PUCCH配置用例编号:7.1.7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PUCCH占用RB数,PUCCH占用RB数配置范围区间为412RB预置条件:1. eNB小区配置为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PUCCH占用4个RB,观察一段时间内UE上报PUCCH位置2. UE建立RRC连接3. 进行下行灌包4. 配置PUCCH占用10个RB,观察一段时间内UE上报PUCCH位置5. 改变PUCCH占用12个RB,观察一段时间内UE上报PUCCH位置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eNB可以配置PUCCH的占用RB数备注:只要在412区间任意选择3档进行更新即可,不一定非要是4,10,12RB7.1.8. PDCCH配置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PDCCH配置用例编号:7.1.8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根据带宽、配比和用户数等因素动态调整PDCCH占用的符号数预置条件:1. 系统带宽20MHz,eNB小区配置为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eNB采用发送分集模式发送PDCCH。2. 监测测试UE是否可以正确解调PDCCH。3. PDCCH占用符号数设置为自适应调整方式。4. 接入用户数10个(终端模拟器),且每个用户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记录PDCCH占用的符号数;5. 接入用户数32个(终端模拟器),且每个用户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记录PDCCH占用的符号数;6. 接入用户数64个(终端模拟器),且每个用户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记录PDCCH占用的符号数;7. 修改系统配置为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帧配置7,重复步骤56。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测试UE可以正确解调eNB发送的PDCCH。2. PDCCH占用符号数可以自适应调整。备注:7.1.9. PHICH配置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PHCIH配置用例编号:7.1.9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PHICH配置为普通(Normal)2. 验证PHICH配置为扩展(Extended)方式(可选)预置条件:1. eNB小区配置为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eNB采用发送分集模式发送PHICH。2. 监测测试UE是否可以正确解调PHICH。3. 矢量信号分析仪配置为发送分集接收方式,读取PHICH星座图。4. PHICH格式分配配置为普通(Normal)和扩展(Extended)方式,重复步骤2-3。5. eNB系统消息MIB里面读取PHICH-config信息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测试UE可以正确解调eNB发送的PHICH。2. 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按照规范规定正确解调eNB发送的PHICH。3. 基站侧检查系统消息里PHICH-config信息符合规范规定。备注:PHICH-Config information element- ASN1STARTPHICH-Config :=SEQUENCE phich-DurationENUMERATED normal, extended,phich-ResourceENUMERATED oneSixth, half, one, two- ASN1STOP7.1.10. 小区参考信号频移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小区参考信号用例编号:7.1.10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下行小区公共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移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工作正常;eNB支持22MIMO;2. eNB工作为:系统带宽为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配置物理层小区ID为300;2. 使上述配置生效,E-UTRAN小区开始正常工作;3.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eNB的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4.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5.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6. 依次改变物理层小区ID为301、302、303、304、305,重复步骤2步骤5的测试。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上发射的小区公共参考信号,根据物理层小区ID进行频域位移,参考信号图案符合标准;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3.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备注:本测试例对小区公共参考信号的6种频域位移进行测试。7.1.11. 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位置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用例编号:7.1.12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宽带和窄带sounding参考信号,且支持所有的配置Bsrs=0,1,2,3 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工作正常;2. eNB工作为:系统带宽为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eNB配置UE在特殊时隙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带宽为96RB2. 终端在该小区开机进行随机接入;3. 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4. 查看系统配置和终端发送sounding的带宽和位置是否与设置保持一致5. eNB配置UE在特殊时隙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带宽为48RB及24RB,重复步骤246. eNB配置UE在常规子帧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带宽为96RB,48RB及24RB,重复步骤24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接入;2. 终端能在该小区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3. 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的SRS时频域位置及带宽符合标准要求; 4. 常规上行子帧发送的SRS时频域位置及带宽符合标准要求; 备注:7.1.12. 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周期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用例编号:7.1.13版本:V1.0参考文档:TS 36.211网络配置:A重要性:必选测试目的:1. 验证E-UTRAN支持sounding周期设置预置条件:1. eNB和配合终端硬件、软件工作正常;2. eNB工作为:系统带宽为20MHz,帧结构为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已注册。测试步骤:1. 系统侧配置周期性发送sounding信号,sounding周期为10ms;2. 终端接入系统并处于RRC连接状态,从空口观察UE发送sounding的周期;3. 系统修改sounding周期配置为40ms,重复步骤2。输出数据要求及预期结果1. 观察到的sounding信号发送周期与系统侧配置一致2. 终端侧检查Sounding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PhysicalConfigDedicated-soundingRS-UL-ConfigDedicated-duration=true;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PhysicalConfigDedicated-soundingRS-UL-ConfigDedicated-srs-ConfigIndex决定Sounding周期,见36.213表8.2.2描述备注:7.1.13. 多小区sounding协调分配项目:系统配置分项目:多小区sounding协调分配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