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_第1页
设备管理_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_第2页
设备管理_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_第3页
设备管理_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_第4页
设备管理_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优化方案2.1需求论证宁夏位于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电、火电总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已被列为国家级电力基地之一。宁夏将集中打造“五大十特”工业园,建设10个产业聚集,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长1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4。根据宁夏“十二五”规划,将宁夏作为煤炭生产及煤电、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等基地。我区有著名的制造企业:宁夏长城须崎公司铸造技术为亚洲第一,宁夏小巨人机床公司是国内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智能网络化机床工厂,宁夏共享铸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铸钢件生产基地,宁夏西北轴承厂、大河机床厂、长城机床厂闻名全国。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呼包银重点经济区建设、银榆鄂能源化工金三角建设、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建设等大批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的建设,急需大批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目前银川市从业电气设备组装、建筑电气设备安装300多家,企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用工不足的现象。调研发现,企业现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管理人员的知识老化,已很难承担对新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企业维修人员队伍期待更新,大中型企业每年对毕业生的需求在1000人左右。而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宁夏是自治区重点专业,这就确定我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具有较高文化、富有经验、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在企业中不足10%。高级技工奇缺已成为阻碍本行业发展的一个事实。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办学规模、实训条件、学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全区有较大的影响力,将我校建成示范专业对整体提升我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建设宁夏发展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2.2建设目标2.2.1总体目标(1)结合全区电气设备安装行业现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2)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推进数字化教学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教学软件。(3)结合行业规范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和4门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实训教学体系。(4)新建1个“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电力系统仿真实训室,1个维修电工虚拟实训室,4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构建一支能讲、能训的“一体化”教学团队。(6)建成一个校企合作共建的泵站运行工高级工、技师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基地,服务于宁夏三大扬水灌区。2.2.2具体目标(1)构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完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特点,推行41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向突出“一个机制,三个结合、一个台阶”,即创新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保障机制;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实践与对外技术服务相结合,对外培训与考证相结合;通过与宁夏力成电气、宁光仪表厂、京能电厂等企业合作共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积极推进“工学双线共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与力成电气、德胜工业园区、贺兰工业园区合作进行“订单”培养,开办“力成电气班”等。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电气安装、维护、施工、产品售后服务等单位的联系,共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生产性于一体的校内实训体系;建设一个年培养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500人(3个普通技工/中专班学历班、2个高级工/高职高专学历培训/准技师、200人专业技术培训,200人专业技能鉴定,200人安全上岗培训及相关证书培训)的各类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培训体系。(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总结“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逐步推行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与企业专家合作研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和依托企业研发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校本教材。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倡导等级制考核,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按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标准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2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教材4本。(3)构建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采取外送培训、企业实践、教研交流、项目主持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8名校级骨干教师。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完善双师结构,使专业课教师的“双师”比例达到85%。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业水平高、改革意识浓、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优秀教师团队。通过建设,使本专业专任教师保持在18人左右,专任教师当中,高级职称教师7人以上,高级技师2人以上,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20%以上。(4)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维修电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专项技能训练项目,扩建和新建2个实训中心,满足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与鉴定需要。深化“虚拟加实战”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新建具有“三化”(软件仿真、设备仿真、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操作化)的实训室。新建1个“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校100获得实践;进一步充实完善电工电子、光机电一体化、钳工、焊工实习车间和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室,保证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以学做合一的方式在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并使各项制度得到完善。确保专业实训大部分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完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与培训考核制度,使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在原有实训中心的基础之上建成1个数字化仿真与技能结合的实训中心,开发2个仿真与实际操作结合的实训项目,确保学生30以上专业技能通过仿真演示与技能操作练习;与企业新建4个以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签约率达100%。建立1个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履行毕业学生100获得就业指导、就业安置、企业工作指导,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5)构建泵站运行工考核实训基地,服务专业群建设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校企共育行业技能型人才,以水利水电行业为依托,建立了校企合作与共建机制。面向我区水利系统三大扬水工程及我区电力、机械、建筑行业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运行、管理,开发基于水利扬水泵站的虚拟仿真软件。利用水利行业资金建设集教学、培训、考核、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和虚拟操作考核软件。发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以电气设备安装、泵站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等精品课程为龙头,带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自动化、发电厂电气设备等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形成群体优势,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综合能力。2.3建设思路2.3.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专业调研分析,确定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定位是:面向宁夏回族自治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机械等安装制造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达到电气设备安装中级工水平,掌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管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电气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岗位:生产一线电气电设备安装与机电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设备运行管理、售前售后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技能至上,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电气设备维修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和实训项目的开发,做好“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和电力系统仿真、泵站运行工仿真等数字化共享共建教学软件的开发,主动承担课程项目和课程模块的开发、研究教学标准、学生学业评级标准、实践能力标准和就业标准等任务。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共同研究制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探索和完善 “工学双线共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3)能力本位的建设思想本着行业引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现代职业培训规律,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企业,不断扩大本专业校外对口企业。逐步实现校内企业“工学结合”,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就业。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目标。实现常规教学、现场实训两条主线的齐头共进,形成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人才培养模。(4)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剖析企业工程工艺过程、运营管理、岗位与质量责任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等,编制教学任务书,教学项目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推行项目式教学法和模块式行为引导教学法。遵循企业管理制度、用人标准、职业道德规范,针对本专业学生开展德育素养、行为引导、行业规范和就业指导等课程。重点建设2门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这4门课程将按照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开发建设,完成学习领域教学设计和学习情境设计。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配套教材、教学课件、工程案例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建设。 (5)“够用、实用”原则,根据学校现有资源,紧跟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围绕专业骨干课程和技能要求,开发实用性更强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将适用于本地区、本行业、本工种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规程、新标准纳入到教材中,有效提高教材的可用性和实用性。2.3.2师资队伍建设工作(1)建设思路按照“培育名师、打造团队、优化双师结构”的思路,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创新和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制定相应的督导制度和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产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3)加强机制建设,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接触实际生产,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三个机制、一个重点、三项能力”是确保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一建立校企互派教师和专家挂职工作机制,技能课程必须有在企业锻炼的教师担任;第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任务书先导机制,到企业锻炼必须撰写企业锻炼心得体会和工作总结,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书,用项目任务书进行核心技术和主要技术的教学;第三项目考核机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考核方式,达到对教学能力和学生职业素质为重点的引导和深入发展,开发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技能考核软件。(4)加大培训力度,打造教学团队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建设为契机,培养教师“基以工作过程”教育教学能力、工程实践示范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高校进修和单项技能培训等方法促使教师的职教理念先进,专业技术前沿,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突出。成功构建一支由2名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8名“理实一体化”教师,24名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学团队。(5)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依托宁夏产业,加快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努力实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就业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大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引领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通过心理健康、礼貌礼仪、就业指导等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求职率和就业稳定率。2.4建设内容2.4.1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突出“就业、个性、发展”的工学结合育人思想;始终贯穿“工学双线共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力成电气、共享铸钢等区内外知名企业联系,在企业参与下,打造体现工作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行411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贯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在2个学期的实训、实习中以工作任务为项目,以任务促进教学,学习任务就是“产品”,达到最完整的工学结合;在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的工学结合,学习任务是仿真的“产品”,两种培养模式分层次进行,学生能力分层梯度提高,达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最有效建设。表1: 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预期完成时间责任人建设经费2012年2013年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培训、调研、研讨)2012.12胡孝琍、孙英11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汇集整理调研材料,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行课程改革)2012.12王新伟、马楠胡孝琍、孙英刘爱民、邓立光323校企共建、产学一体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专家、技术员的咨询费,研讨会、基地建设费)2012.12曾丽华、胡孝琍1212合计31万2.4.2课程体系建设(1)紧贴机电岗位,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必须依托宁夏水利、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产业背景,深化行业企业合作,形成“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完善落实“四个一”工程,即:每一个专业都要确定一个合作办学企业,每一个专业都要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每一个专业都要建立一支教学团队,每一个专业都要有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团队针对现有专业,依据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构架出适应岗位需求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开发出适合岗位要求的新的课程标准。建设和开发本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相应的教学软件资源库等。在课程内容的设定和教学过程的设置上,充分体现“课程内容基于生产任务、教学组织基于生产过程”的原则,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教学地位,通过顶岗实习、岗前实训等手段,实现学生的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我校近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动态修改,先后作了2次较大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修改。根据对企业用人单位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对各专业的理论课程,本着以够用为度进行了课程设置调整,使理论与实践课时比达1:1,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能力,真真落到实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人人有技能,个个能就业的目标。今后将进一步通过对社会、行业调研、毕业生信息反馈、行业专家座谈等形式,收集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表2: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计划及资金预算 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建设内容责任人资金预算2012年2013年1教学环境与设施建设根据理实一体化要求配置多媒体设备、增设实训设备,布置一体化的教室等胡孝琍王新伟刘爱民332企业标准、文化引入、实训项目建设按照工作任务或项目编写理实一体化项目、任务标准、实训指导书、教学设计、工作任务单等胡孝琍王新伟邓立光333实训教师技能培训制定实训指导教师培训计划,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培养操作技能胡孝琍、王新伟段金林、邓立光刘爱民、马楠344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创新改革机制制定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创新改革机制胡孝琍王新伟朱志明33小 计1216(2)突出核心技术,开发课程标准和精品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调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和要求为核心,立足于现实结合企业的需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根据完成一个完整工程项目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工程项目的能力标准,确定学习领域,形成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的完整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学习,开发课程标准,以岗位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将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引进校园,推行项目教学法和模块教学法。编写具有显著专业特色的大纲、教材和指导书,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基地,在水利系统、电力系统、建筑电气安装系统、电子装配系统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与企业专家合作,重点建设2门与全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n 与企业专家合作,以电气设备与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n 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线设计教学单元。n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及相应的考核方式。n 制定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及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进度表、考核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本项目完成后,2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表3: 优质专业精品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表 单位:万元序号课程名称进度(完成时间)经费计划(万元)负责人备 注1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20127胡孝琍工学结合特色课程2维修电工20137胡孝琍工学结合特色课程合 计14表4: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序号课程名称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备 注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结合教育部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为”的“任务引领”下,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组织由企业技术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研发课程大纲、编写课程教材出版。结合行业最新发展,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区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2维修电工由企业技术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在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下,共同研发课程大纲、编写课程教材和工作环境教学和培训软件。在电工基础、电气控制与维护等课程基础上,结合实际工厂的典型工作案例和工作过程。编写出适合工学结合的模拟一个十分接近实际生产情况的工作过程中设备维修与管理,使学生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环境,从而缩短理论学校与实际应用只见到距离,掌握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按照区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3)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模块化实训项目和特色教材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工作岗位中典型工作案例的流程来构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电子安装与维护、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控制与PLC等四个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各模块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学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最终完成4个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编写相应的课程教材、任务书,使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满足行业需求,加大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将生产性实习比例逐步提高到60%以上。表5: 工学结合一般课程建设计划表 单位:万元序号课程名称进度(完成时间)经费计划(万元)负责人备 注1建筑电气设备安装20135王新伟工学结合一般课程2电子安装与维护20135朱志明工学结合一般课程3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20135刘爱民工学结合一般课程4电气控制与PLC20135盛川燕工学结合一般课程合 计20表6: 工学结合一般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备 注1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研制开发课程大纲、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出版、开发试题(卷)库、开发实训操作项目和任务书,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2电子安装与维护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研制开发课程大纲、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出版、开发试题(卷)库、开发实训操作项目和任务书。学业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3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研制开发课程大纲、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出版、开发试题(卷)库、开发实训操作项目和任务书。学业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4电气控制与PLC由企业技术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在从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下,共同研发课程大纲、编写课程教材和工作环境教学和培训软件。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出版、开发试题(卷)库、开发实训操作项目和任务书。学业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4)建立教学软件资源库和开发虚拟仿真培训考核软件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及专业群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专业技术的前沿信息,满足教师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为专业群提供共享资源。建立以专家指导团队为核心、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团体,以深入研究工作岗位中典型工作案例的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和职业素养。积极开发具有符合“基于工作过程”高仿真模拟教学设备。以教科研的方式具体研究制定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学评价标准、学业评价标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研究实践“在实操过程中讲授理论、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块、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推进“项目式”教学,最终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课程模块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使专业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达到50%。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标准库(含专业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项目等);专业教学资料库(含2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进度表、考核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案例库);维修电工虚拟实训平台、电力系统仿真实训平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仿真平台泵站运行工培训、考核仿真平台等。资源库的建设采取自行开发、校企合作开发、委托专业公司制作等方式进行。表7: 教学资源及多媒体课件建设规划表 单位:万元序号教材/课件名称进度(完成时 间)费用预算(万元)负责人备 注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陈列室2013年8胡孝琍陈列室布置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立体教学资源库2013年5刘爱民多媒体课件、行业标准、企业文化引入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安装实训试题库和实训案例库2012年5段金林多媒体课件、企业文化引入,建立实训习题库和案例库4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现场实景录象片2013年5胡孝琍王新伟多媒体课件合 计23表8: 虚拟三维教学软件和教学平台开发建设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建设项目年建设费用合计责任人2012年2013年维修电工虚拟仿真仿真实训平台56.511.5王新伟、胡孝琍电子技术仿真实训教学平台5510王新伟、胡孝琍电力系统仿真实训平台10010胡孝琍仿真教室及投影仪202吴 欣泵站运行工虚拟实训考核教学平台5050100胡孝琍、刘爱民数字化网络平台10010郭正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用笔记本电脑336胡孝琍小 计8464.5148.5(5)实施“双证制”教育,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企业对“电气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泵站运行工”的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构建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电工泵站运行工等课程技能考核标准、认证体系和工作流程实景虚拟培训考核软件,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完善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实现所有课程的教考分离,使专业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利用考务软件,参考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制定成套考核题库和评分标准,实现网上考核。通过学分制管理办法、替代学分制的实施方案的建设与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通过加强对企业的回访和沟通,争取实现双证率达100%和学生稳定就业率达80%的目标。2.4.3教师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落实“专业带头人引进与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引进与培养”三大计划。两年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和8名一体化教师,从企业聘请2-4名专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选派10名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 (2)建设主要内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学校建立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学习成长机制和培养制度,根据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挑选一批具有较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操作能力较强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要优先选派他们参加国家、省和市级培训,同时让他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逐步承担起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科研指导的责任,加快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到2013年,学校示范专业至少要有两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学校要建立校级名教师工作室,发挥学校名师在产学研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骨干教师的培养 建立健全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大力宣传骨干教师的先进事迹,提高骨干教师的知名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培养并引领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下基层、多锻炼,从中筛选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新星,积极参加行业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虚心向专业带头人学习,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成为教学骨干力量。计划2年内分别在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电工、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培养4名骨干教师。主要途径通过承担课程开发任务、参加科研、工厂实践锻炼、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加行业调研、国内考察学习、短期技术培训等,使他们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既能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又能主持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工作。中青年双师型教师培养“中青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重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专业研发和工程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改造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到2013年我校要培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8名。学校将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组织专业教师,到宁夏力成电气、远大电气,宁光仪表、宝丰能源、供配电变电所等企业去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完成实践任务,写出课题报告,并归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在实践中掌握电气设备安装、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单片机开发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电气工程实践能力等,强力推进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大力提高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的比例。聘请专兼职技能名师建立多元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实行开放的教师招聘方式,制定有关政策,选聘行业中有威望的技术专家或离职人员为专兼职名师,邀请他们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产学结合的项目研究,并以专业讲座的形式,将行业的前沿发展引入日常教学,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施工理念。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多渠道从社会上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课或实训指导教学任务。企业行业技术骨干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等参与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指导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调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与质量监控。聘请企业具备教学能力的工程师、技师和技术能手担任校内生产性实训及“理实一体”课程的任课教师,并参与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校内实习实训项目的开发等教学工作。聘请企业中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才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的兼职指导教师,承担校外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教学任务。拟聘请既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又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打造教学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的课程建设团队,深入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建设出一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编写并出版一批特色教材。组织教师主动学习教师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等法规文件,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参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学习、指导实践教学,鼓励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使之成为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表1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 教师类型人数培养方向及主要途径年引进及培养进度计划(人数)2012年2013年专业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2引进1人、培养1名高级讲师和技师11骨干教师4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维修电工、(进修、企业顶岗实践)、校内培养、引进高级工程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国内访问工程师22“中青年双师型”教师8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进修学习、企业实践、考取高级资格证书35小 计1468副高及高级技术人员4从企业聘请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工程师(高低压设备安装、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电子安装高级技师)为学校技能名师22能工巧匠4聘请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能工巧匠(工程师、技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实训指导教师22小计844表11: 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项目人数/人次费用标准(万元/人)小计(万元)培养专业带头人12.52.5引进专业带头人12.52.5培养骨干教师41.56“中青年双师型”教师培养818企业外聘兼职教师(企业能工巧匠)41.56外聘行业技能名师(企业技术专家)41.56师德师风建设全系教师0.11.5合计32.5万元2.4.4 加强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实验实训条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完善“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服务于宁夏区域经济。学校与德胜工业园、西夏工业园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在校内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一流设备和管理水平的实训中心。(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现有钳工、电焊、维修电工中高级、光机电一体化等实训室以及两个实训车间.到2013年,将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社会技术服务功能的校内实训中心3个(钳工实训中心、电气设备安装实训中心、电气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与胜威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一个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加工厂。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及设备资源共享的新路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训分为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和生产实训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全部在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办工厂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上进行安装、维护、保养与修理,让学生掌握常见电气设备安装、维护、保养与修理的方法后在进行第四阶段实习,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顶岗实习,完成更多电气设备品种的维护、保养与修理等工作。(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与宁夏力成电气、远大电气、宁光仪表厂等25家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求关系,为就业提供保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积极吸收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充实教学队伍,形成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到2013年,本专业新增京能发电集团、舍弗勒集团、宁夏机械加工企业、水利电力集团公司等企业的校外实习基地4-5个,拓宽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环境,顶岗实习率达到98%以上。充分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生产性、真实性、示范性、开放性”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十个“一体化”,职业就业培养目标五个“零”, 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稳定和巩固办学规模。(3)积极探索“校中厂”的办学新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的途径,采用筑巢引凤、校企共建的方法,在校内创办实训工厂,将企业从被动的接受合作转化成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规划、教学管理,使学校的培养培训更贴近企业需求,使人才培养规格更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胜任的职业教育目标。从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职场环境与氛围建设、专兼结合的项目教学团队建设、企业化管理机制创新等四项内容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涵,从实训基地的定位、规划到设计与实施等各环节切实加以落实。(4)加强实训基地特色文化建设实训应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实训项目要来源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训基地要具有真实职场的环境和氛围,实训基地要配备双师结构的项目教学团队,实习基地要建立企业文化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布置实训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标识各功能区的名称和颜色,张贴专业发展历史图文资料、悬挂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或“小有成就”毕业生的宣传资料等,打造基地特色文化。(5)加强实训基地资教学源库的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并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并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增加实习基地的内涵。主要建设以下资源库:电气设备常用机械、机构的实物、影像、动画、拆装方法、检查维修要点和实际应用例子的教学资源库;常用电气元件、电动机等的实物、结构、工作原理、应用例子及检查维修要点的教学资源库;常用电气设备的维护、检查方法影像以及图表,主要课程实训的辅导资料和练习题资源库;学生实训管理、培训、考核资源库。表9: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及进度 单位:万元类型名 称能完成的课程实验实训及主要功能年建设费用合计20122013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实验实训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实验项目开发、实验实训指导教材(指导书或实训手册)的建设、实训、实习成绩评定办法5611工业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工业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以三菱系列PLC、触摸屏(人机界面)和变频器的应用技术为教学平台,配备机械手控制、交通灯控制,机床电器控制等几十种实习模块,实训中心组建有单独的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时、交直流调速(变频器为主)实训室、光机电实训室。利用工控组态软件在上位计算机中运行,可实现与程序同步运行的动画演示、实时监控等对工业现场的仿真,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151530电气设备安装实训高低压配电柜安装、建筑配电电气安装、机床电气控制、PLC控制、微机控制及电子创新技术教学、科研、培训151025钳工实训中心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培训、钳工技能考核、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建筑电气安装与维修5510小计403676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宣传、实训、实习运行机制建设,管理模式制定、实训、实习成绩评定办法336力成电气有限公司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培养、吸纳学生就业,与企业合作建立健全与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实践训练大纲、实践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办法,严格操作规程,争取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112宁光仪表有限公司112新瑞特有限公司112隆基硅有限公司112盐环定管理处112舍弗勒有限公司112小计9918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泵站运行工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基地建设泵站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101525泵站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101020水工建筑物观测与维护101020监控系统操作与维护102535小计40601002.4.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能否真正收到预期效果取决于是否做到了校企双方的互惠与双赢,这是校企间能否长期、健康、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切入点。我校历来重视校企合作,组建了宁夏水电职业教育集团,与区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长等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宁夏力成电气、宁夏远大电气、宁夏科进砼业、宁夏太阳山水务局、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局、宁夏供电系统、美丽华图文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校还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与管理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经常召开会议。技术专家针对我校专业设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教师下企业锻炼等诸多方面开展合作的运作平台。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开展专业调研,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教材,以及课题开发、攻关和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科研活动。整合校企资源,共同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等。 我校与宁夏力成电气、美洁纸业等企业合作办学,以企业名称冠名创办“力成电气班”,创办“美洁纸业”班等。2012年我校将进一步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校后厂”,让学生在“校后厂”中完成工学结合;拓展和稳定校外实训就业基地4-5个,新建一个实训考核基地,让“准职工”顶岗实习率达到100%以上,考试合格率98以上,合格毕业生全部安排就业。表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及专业群建设预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费用预算(万元)负责人完成时 间2012年2013年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33胡孝利刘爱民王新伟2013年2对外交流、培训、年会,技能大赛,运行机制建设 22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项目开发 224维修电工实训项目开335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实训项目开发33合计1313合 计26万元 2.4.5专业群建设(1)建设思路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自治区骨干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发电厂电气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并促进整个专业群的发展。实现师资、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共享。表13: 专业群课程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项目名称建设类别经费计划(万元)进度计划(万元)负责人2012年2013年1电气设备优质核心课程 211夏宁2继电保护一般课程课程 321刘爱民3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211孙英,朱志明小 计743(2)建设内容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根据专业群其他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各专业所需的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提炼,建设单片机继电保护课程作为专业群平台课程,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就业岗位面向不同,为了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在集中建设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分别建设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示范性建设,完成专业群电气设备1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完成2门课程的教材编写。表14: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项 目人数完成时间2012年2013年专业带头人培养11名培养中1名完成培养引进100骨干教师培养22名培养中2名完成培养引进00青年教师实践锻炼4人次2人次2人次聘请技术专家2112.5专业建设进度附表1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项目进度表 项目负责人:胡孝琍项目名称建设内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程体系建设总体建设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根据“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创新构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通过两年的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