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绩效函数相关课程_第1页
经济绩效函数相关课程_第2页
经济绩效函数相关课程_第3页
经济绩效函数相关课程_第4页
经济绩效函数相关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第一篇新 史 观第一章 经济绩效函数越是更高的本质,越不容易成功。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1.1唯物史观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有这样的经典论述: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 据此,我们可以绘成唯物史观的逻辑框图,上面第一行是不断发展中的社会生产力的若干变项,中间一行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若干变项;下面一行是随生产关系变化而变化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 1 2 3 生产关系 1 2 3 上层建筑 1 2 3 (图 1- a)图1-a表达的唯物史观是不完整的,它没有表达出生产力1到生产力2的变化细节。这些细节表达在下图中: 1 生产力 a b c d e 生产关系 1 1 1 1 2 (图 1- b)表示适应, 表示对立和矛盾首先,生产力逐渐地由a b, 再由b c, 由c而d的发生着渐变(见图1-b)。与此同时,本来相互适应的生产力a与生产关系1变成了生产力b与生产关系1的轻微的矛盾、对立、不适应的状态,于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过程开始了,也即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过程开始了。我们用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这个轻微的反作用的力度。而后,生产力又由b自主地运动到c,而生产关系仍然保持固定。这时持续增大了的生产力与一直保持固定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张力要比生产力处于b状态时增强了,我们用两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这个张力。当生产力发展到d状态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冲突达到了极限,“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后,社会革命将生产关系1强制性消灭,转换为生产关系2。生产力与旧有生产关系的张力全部释放完毕,对抗由和谐取代,生产力在新的和谐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发展,开始了与生产关系的新的矛盾运动。要判别这个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真理性, 需要研究两个问题:i.马克思根据什么怎样推出了以上理论? ii.什么样的史实能够支撑以上理论?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仔细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章的全部内容。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C 部分的关键一段:“蛮人占领了罗马帝国,这一事实通常被用来说明从古代世界向封建主义的过渡。但是在蛮人的占领下,一切都取决于被征服民族此时是否已经象现代民族那样发展了工业生产力。其次,占领的性质是受占领的对象所制约的,如果占领者不依从于被占领国家的生产和交往条件,就完全无法占领当地银行家的体现于票据中的财产。最后,无论什么地方,占领很快就面临结束之日,那时已经没有东西可供占领了,需要转向生产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它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末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这也就说明了民族大迁移后的时期到处都可见到的一件事实,即奴隶成了主人,征服者很快就学会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接受了他们的教育和风俗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2这段引文似乎恰好说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生产力是决定性的, 随着它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 在新的生产力的要求下, 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冲突的根源。但是,稍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是源自蛮族生产力本身上升并同本身原有的生产力相矛盾,也不是源自文明民族的生产力发展了与它“一直生活在其中的财产关系(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是源自一种历史冲突。即蛮族的占领才导致了文明民族生产力和蛮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显然,马克思把问题的结论概括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是一切且历史冲突的根源的因,而是特定的历史冲突的果。因此,马克思上述论证,对于说明1859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两个核心要素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自我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与自我原有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紧张毫无助益。3马克思根据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事件在倒因为果的推理形式下得出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就是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i的回答。现在来解决问题ii:既然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期所作的论证4中列举的事实对于证明唯物史观无效,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发现唯物史观能够解释的历史现实呢?在寻找实例以前,将唯物史观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达为经过化简的等价形式是有益的。生产力是一个定性的模糊的概念,我们将它量化为:最终社会总产品的数量。总产品的数量越多,生产力越好,因此,用它代表生产力是合适的,无论如何不会引起歧义。生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也是财产关系,我们赋予它三项内容:l 产品的生产时形成的关系l 产品的分配时形成的关系l 产品的交换时形成的关系这样的概括,从生产开始到消费结束所形成的一切与产品(财产)有关的关系都包纳在 其中了。因此,将之视为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是可以的。既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找到了,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等价于生产力的等价形式与生产关系的等价形式之间的矛盾。显然,它是指:.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生产之间的矛盾;.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分配之间的矛盾;. 总产品数量与总产品交换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增加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等价于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矛盾,矛盾。由于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果的统一性,我们首先可以排除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的可能性。那么,寻找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支撑性历史事实,首先应该寻找具有产品数量增加导致了矛盾,矛盾这一特征的史实。即什么历史时期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历史时期,它具备这样的特征: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分配与之产生矛盾,交换也与之产生矛盾,分配和交换变得越来越不可行或越来越困难,甚至于形成了分配和交换与产品数量增加之间的激烈冲突。强权经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因为它可以决定增产的产品的分配去向。中国王朝不存在这种现象。中世纪欧洲封建国家不存在这种现象。计划经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呢。中国或苏联东欧不存在这种现象,因为计划经济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按计划利用社会最终产品。自由资本主义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呢?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商品的交换变得日益困难,这又引致分配在实际中无法实现,从而使生产力与它生活在其中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逐步升级的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迫使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关系进行调整,调整的实施者只能由独立于生产分配关系之外的第三者上层建筑来充当,在确立新型的适应某一生产规模的生产分配关系的同时,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了,对抗性暂时地消失了。(而这一切运作,又都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准确地反映出来。)生产力首先变化,然后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再然后是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它自身的转变以及作为它自身反映的意识形态的改变,这是唯物史观的准确内含,另一方面,同时又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运动的写照。唯物史观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发展中获得了历史的支撑。起于自由资本主义终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广阔历史时段就是唯物史观的适用域。于是,我们回答了问题ii。当我们在思辨的帮助下找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支撑后,原本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马克思在以“占领”为前提论证“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这一命题前面不很遥远的地方的另一段关于历史观的议论变得格外引人注目:“最后,我们从上面所发挥的历史观中还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他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 5 上段引文中,马克思所称的生产力发展到这样的阶段是指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才出现了产品数量与交往手段的矛盾,这层含义可由后面论述的被压迫被排斥在社会福利之外的那个阶级会产生“共产主义”意识来确定。可见,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创立的过程中,本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历程的准确概括。只不过在思路的发展过程,将这一概括无条件扩大了:l 他把只有在给定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前提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引申为不受约束的生产力动力论。l 他把只有给定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具有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社会经济现象理解为人类历史运动的普遍规律。l 他把上述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视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而不只是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源)。根据上面对唯物史观的分析,可以有如下结论:1. 唯物史观的伟大历史意义由于它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特殊规律的宏观概括,因此,它准确地预言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这一真理已被各种方式取得执政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推行的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的成功实施所证实。议会道路和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与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主义运动等等史实对于证明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是同样有效的。2. 唯物史观的局限(1) 由于它的前提被给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增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唯物史观没有讨论生产力是如何发展的,即生产力函数的自变量都由哪些构成,它们又是以怎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形式形成了生产力函数。(2) 它不是一种完整的历史动力理论,它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终点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唯物史观的适用域决定了用它只能解释社会主义的崛起,但无法以之说明资本主义的崛起。本章后续内容,就是要克服唯物史观的以上局限,说明生产力是怎样发展的,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普遍有效的生产力函数,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资本主义的崛起和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1.2经济绩效的自变量经济绩效函数:生产力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变化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却不是自然而然的,比如,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必然会产生交换,必然会产生市场。再比如,市场经济大生产必然要求大众消费,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实行具有内在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注意力不仅要集中在生产力的发展会带给人类的诸多变化上,还要集中在生产力如何发展上,就是说把生产力作为函数,去寻找导致这个函数变化的自变量都有哪些,它们在不同的时间段上有哪些特点,哪一个更重要。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影响生产力(即是经济绩效)前进的力量有三种。一. 自然资源。例如,从事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人类群体,生存环境中的可食的草茎与野兽数量多,他们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量就高。又例如,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一定要比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有更宽的发展的途径。二. 意识质量。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意识质量的质,它的更新,它的存量的多寡,是决定生产力大小的因素之一。农业替代原始采集狩猎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工业替代农业又为另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都是意识的质发生变化的结果。三. 上层建筑类型。 前两种因素,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力是简明的,而上层建筑类型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则稍微复杂些,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在将上层建筑类型按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成不同的类以分别阐述对生产力的不同影响之前,我们有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专家们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流行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讲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中外唯物史观的资深研究家们,立即会翻开马克思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那个著名的段落中找到这样一句话:“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6然后,他们会说:经济基础变更了,上层建筑亦随之变革,讲的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资深研究家们的话正确吗?我们用一个主仆模型分析之:假定世界上只有我和我的仆人。我的仆人是我的信仰者,我是我仆人的上帝。我的仆人的一切行为,情感甚至于死亡皆由我决定。当然,我不是万能的,我的生活资料要靠我的仆人甘心劳动奉献。显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与我的仆人之间的关系是:我决定了我的仆人的一切行动、思想乃至死亡。有一天,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让我的仆人投河自尽了。换句话,我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不幸的是,随着仆人的死亡,我的生活资料的供应彻底中断了。我也随之消亡了。现在有甲这样的推理:我的仆人的死亡,导致了我的死亡,可见,我和仆人的关系应该是:仆人决定我。其中的逻辑错误在哪里呢?甲用“我的死亡”的概念替代了“我”的概念,用“我的仆人的死亡”的概念替代了“我的仆人”的概念。换言之,由于“我的仆人的死亡”与“我的仆人”,以及“我的死”和“我”完全是不同的,两人死亡之间的关系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关联。因此,某甲的推理是错误的。他偷换了概念。对我与我的仆人之间的正确关系的描述是:我决定我的仆人。至于我仆人的死亡决定我,那里面讲的已经不是我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了。他都死亡了,我与“他”的关系已经消失了。根据这个模型故事,我们知道经济基础灭亡上层建筑会随之灭亡这一事实,不能推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这不是理论演绎的问题,它的答案应来自历史经历的概括。事实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相应地上层建筑的类型也分为三种: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把这种关系下的上层建筑称为派生性上层建筑,派生性上层建筑结构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维持。通过普选产生议员再由议会产生政府就是产生派生性上层建筑的一种典型制度安排。例如,英国议会存在导致了政权行动将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这从英国国王征税的被动性上可以得到证明。2.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经济关系,我们将这种关系内的上层建筑称为压抑性上层建筑。与派生性上层建筑一样,压抑性上层建筑也需要制度安排。暴力组织主要指军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形成压抑性上层建筑的基础。例如,中国的封建王朝,从战国开始至满清,都是以暴力作为上层建筑的特点。它决定着经济基础的生存与死灭。秦朝就是压抑性上层建筑的典型。在农业经济生产关系内,没有人,包括农民、中小地主、大地主、大商人,拥有影响或左右秦王政权政策的力量,所以嬴政可以每年征发壮年男子到总人口的10%以使大量劳动力脱离生产,田地荒芜;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提高政权的分配比例,从秦初的十税一,达到十税七。两侧同时进行的挤压超出了经济基础能够承受的极限。经济基础崩塌灭亡了。有读者会说,不对。经济基础没有灭亡,它正在给上层建筑以猛烈的反击,反作用于上层建筑,难道去北京怀柔充当戍卒途中遇雨失期起义的九百多号不是农民吗?而后由千而万到函谷关时已至数十万的队伍,不是农民吗?这不是经济基础反抗上层建筑又是什么?这些起义者,不仅不是经济基础,并且也不代表经济基础,他们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结构崩灭之后释放出来的无序的能量。正因为如此,起义的结局不是有远见地在实质上改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是使上层建筑具有派生性或朝着派生性方向发展,而是竭尽所能复制一个新的压抑性上层建筑取代原有的压抑性上层建筑。一个庞大的无依无靠的被经济基础抛弃的群体正适合去形成暴力集团,而组织者领导者的未来就是新一代的压抑型上层建筑的塔顶。中国农业社会几十次大起义和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的史实,铁证了农民队伍不代表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王朝农民的盲目以及他们对压抑性上层建筑周期性的再生产,使得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消失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每隔一个朝代,就要发生一次或几次浩劫,然后一切从头开始。文明,毁灭;再文明,再毁灭,贯穿了中国封建王朝史。压抑性上层建筑对于秦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政王朝是适用的,但它是否具有一般性,是否也适用于其它非暴政王朝呢?以明朝为例,考察一下,有没有一个阶层可以代表经济基础的利益固定地充当与皇帝对话的渠道,就可以推断出它是不是压抑性上层建筑。(1) 皇室宗亲明朝的皇室宗亲,身为贵族,有俸禄,但毫无政治权力,干涉政务属非法行为。他们不仅没有政治话语权,甚至连基本的行动自由都没有。包括藩王在内,没有皇帝的正式批准,不可以离开居住地,不准供职文武,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准从事商业贸易。7可见,贵族实际是以皇帝为首的上层建筑集团的第一类专政对象,他们是指有固定收入,无政治自由,无经济自由,无人身自由的高级血亲政治犯。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充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话的渠道,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基础的代表影响皇帝的决策。(2) 地主阶层 地主阶层作为经济基础的一个部分,是皇帝集团主要的剥削对象。说皇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在皇帝的带领下仆压农民阶级,乃为无稽之谈。实情是皇帝首先重点剥削压榨地主阶层,然后视情压榨农民,其间的逻辑是先吃油水大的,再吃油水小的。这一点从明朝的赋役制度上可以得到证明。.政府按亩征收田赋。富户田广者上税自然多。.按户等分派差役。户等分为上、中、下,每等又分为三级。服役名目繁多,家室愈是殷富,其负担也愈繁重。例如,各地驿站所需的马匹、船轿和饮食,完全出自大户供给,一年中的供应量又没有限额,旅行的官员越多,他们的负担也越重8。大户如此,中户的遭遇则更令人同情。例如,明朝中户常被佥派为税收代理人。服役期间为一年,提前5年制定,区域内所有中户都轮到。代理人是总称,其中细分的职位可达一百多个,只有少数无责任又有不正当收入,如“总书”,其余多数则为苦差,许多税收催办者并非自己有错而受“血杖之苦”,被佥派之后四五年还不能脱掉干系。很明显,无偿服役的结果,常导致他们的破产。仅上海县,在5年之内被佥派为农村税收代理人的中等之家就不下1000人9。无论是拥有几亩地的小农,还是拥有几百亩的中户,还是上千亩的大户,甚至是上万亩的超级大地主,对于庞大的皇帝集团政权组织来说,就如沙比恒河,毫不足道,在没有统一的组织的情形下,想影响皇帝的税收政策,评品一下哪一项收得不合理,哪一项自己不该上交,象英国的乡绅约翰汉普顿拒付船税那样也公开地拒税,那还用什么律师辩护,全家斩首。可见,地主阶层与贵族一样根本不具备充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话的渠道基本条件。(3) 官僚官僚阶层位于皇帝集团的内部,准确地说是皇帝的雇佣“劳动者”,皇帝的统治代理人,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与地主与贵族阶层相比,他们是参政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但是 由于他们的利益与皇帝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不可能站在经济基础的立场上革压抑型上乘建筑的命。这些人分为两类:.对委托人(皇帝)存有机会主义思想,不是追求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用代理人的身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贪官,腐败分子。他们构成了官僚集团的主体。.对委托人(皇帝)忠心耿耿,意识形态上的灌输使两者之间不存在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他们以皇帝利益的最大化视为道德的无上标准,以皇帝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他们被称为清官和忠臣。在官僚集团中,这样的人是极少数,他们是孤独者,因此即使敢于直谏为经济说话也毫无现实意义。模范官僚海瑞在给嘉靖皇帝上那份著名的谏书以前,已经召集家人诀别,并为自己备好棺材。既然已经充分估计到自己被绞杀的可能性,那么,他的建议对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浪费的治理实施的可能性之大小,他难道不知吗?皇帝绞死海瑞,不听海瑞的建谏,对他的绝对的统治秩序毫无影响。制约皇帝需要强大的现实力量,几朝几代才偶出的模范官僚构不成这种力量,这一点皇帝清楚,忠臣本人也清楚。模范官僚明知力量单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自己的意识形态而捐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界某人物效法古贤,口头上为自己准备棺木以表抗官场病态的决心,那其实是对自己的无力感的一种语言宣泄,而并无实际动作,这一点与海瑞是有本质分别的。没有机制或阶层,仅靠几个受道德学养驱使的人物之冲动和热忱,并不会影响历史,哪怕是一丁点,古今一也。官僚集团不仅不代表经济基础,相反,他们代表自己或是代表皇帝,而与经济基础相对立,由之组成了压抑经济基础的核心力量。综上,明朝的皇族、地主、官僚都不可能影响皇帝集团对经济机体的侵蚀,统治集团对经济结构的压挤是最大化的,明朝同秦朝一样具有压抑性上层建筑。3. 一体型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如果上层建筑充当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作为经济活动的指挥组织中枢发挥功能,则称之为一体型上层建筑。计划经济的中国和前苏联,就是一体型上层建筑的典型。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上层建筑的前两种形式复杂,不可能用单一的“正”或“负”加以判定。在相异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一体型的上层建筑对经济有不同的作用。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制度安排: 代议机构 制度安排: 暴力专政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 a.派生性上层建筑 b.压抑性上层建筑 隐性上层建筑 隐性压抑 异化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c.一体型上层建筑的自我异化 (图 1-)例,斯大林时代苏联的崛起充分说明了这种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然而就长期来看,它的绩效是不可能保持的,原因在于上层建筑身处经济基础的核心同时又具有自我利益,当它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来发展膨胀自我利益时,一体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本质规定便会遭到破坏,指挥经济的中枢,演化成利用这个中枢吸取经济利益的常态系统。此时,病态下的一体型上层建筑又有着自我强化的趋势,它对经济系统的作用已经从建立之初的正向推动转化为负向阻碍了。这就是说一体型上层建筑自我异化了,在原经济基础(包括上层建筑)之外,又产生了一个隐性的压抑的上层建筑。 四.生产力的形式除了资源、意识质量、上层建筑类型会对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仅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过程因而在研究它时不可能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生产力自身。生产力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生产力的形式,可以转化到生产力的对立面上去,这种情况,我们将在本章的最后予以个别讨论。综上,我们可以写出经济绩效的公式: 生产力 = f (, ) 其中,生产力 = 经济绩效,=资源,= 上层建筑类型, = 意识质量。虽然每一历史阶段,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但在不同时空点上,不同的人类社会中,三个变量的相关性质以及对生产力的作用是有差异的。例1. 意识质量极低,上层建筑类型尚未分化出来之时,原始的自然资源是决定社会经济的决定因素。例2. 在英国封建制度时代,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结构类型同时成了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例3. 秦清中国王朝,社会上层建筑是决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由于它的庞大压抑性上层建筑和与之相适应的官本位意识形态,严重阻碍了创新意识质量的发展,不革除帝王官僚制,中国的经济便不可能有持续的改观。在那样的条件下,是否发明了蒸汽机,是否有丰富的资源,都不是最重要的。例4. 在派生型上层建筑已确定的情形下,意识质量的积累和飞跃,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如,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将弹丸之地迅速推向日不落帝国的顶峰。又如,中国今日之社会经济,改变生产关系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大体耗尽,未来的增长,主要将由科技进步来引领。如果抛开每一个时期,相互交叠作用于生产力的复杂情况,而是考察其中哪一个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是最主要的推动绩效增长的原动力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秩序替代了混乱。首先是自然资源,对生产力起到了第一位的推动作用,与它对应的人类的生产形式是采集和狩猎。接换自然资源成为生产力第一推动者的是上层建筑类型,是否有一压抑性上层建筑成为文明必须跨越的一步阶台,在漫长复杂的社会演进中,生产力在压抑性上层建筑缺位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与它对应的人类生产形式是农业,最后,意识质量成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核心要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工业文明成功主宰了延续至今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知识经济来概括这一阶段的意识存量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但它并非指习惯用于信息产业兴起的那个“知识经济”而是指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始点的那个时代。在这种经济中,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用邓小平理论来描述,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归纳一下,人类社会按推动经济绩效的主要动力的依次更替可分成:1. 自然资源型原始社会2. 制度演进型农耕社会3. 科技主导型工业社会英国的与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与发生在同一时期,这是因为中国是后发国家,一方面制度演进没有到位,制度演进型农耕社会尚未完成。另一个方面,领导整个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处于科技主导型社会中了。1.3新史观:生产力函数公式为了表达出生产力函数的具体结果,而不是形式地告知人们,都以某种方式作用于经济绩效,生产力= f(,)这种表达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建立生产力函数。为此,必须对生产力、意识质量、上层建筑、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及其性质做出较合实际的科学抽象。为了建立生产力函数,我们首先假定:1.上层建筑类型只有两种.压抑性上层建筑。其给经济绩效负的推动力。.派生性上层建筑。它给经济绩效正向作用。2. 在足够长时间内,自然资源是确定的。3. 在足够长时间内,上层建筑类型亦是确定的。4. 生产力与意识质量的相互作用可以线性表示。5. 生产力与上层建筑、意识质量、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亦可用线性表示。6.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不存在,即两者总是瞬时适应的。假定1、假定2、假定3决定了自然资源和上层建筑类型,在分段讨论的情形下可视为常数,它由外生给定,这样,就可以使问题集中在生产力与意识质量的相互关系上。设 S 代表上层建筑类型 Y 代表意识质量Z 代表自然资源F 代表经济绩效 那么,经过抽象后Z , Y, S, F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如下图所示。上层建筑S 生产力F 意识质量Y 自然资源Z (图 1- )若设a为当期意识质量转化为下期生产力的能力系数,b为当期生产力转化为下期意识质量的能力系数,根据假定4,我们可以写出差分方程: yt+2 = b Ft+1 (1)又根据假定5,可以有: Ft+1 = a yt + z+ s (2)将 (2) 带入 (1) , 可得关于变量Y的二节非齐次差分方程: yt+2 - a b yt = b ( z + s) (3)要解这个差分方程,先求其特别积分。可令y t = k 即yt+2 = yt =k , 带入(3)式k - a b k = b(z + s) k = yp = (4)这即是(3)的特别积分yp再求(3)的余函数,可试探地设yt = AXt, 自然地有: yt+2 = AXt+2 , 代入 yt+2 - a b yt = 0 (5) 消去公因子AXt-1有特征方程出现:X2 - a b = 0 (6)特征根为: X = (7)余函数可表示为:yc = A1 ()t + A 2 (-)t (8)A1和A2是由初始条件来确定的具体常数。方程(3)的通解yt为特别积分yp与余函数yc之和:yt = A1()t + A2(-)t +() (9)代入(2)式, 可得:Ft+1 = =即 Ft = ()t+1 +(-)t+1 + (10)这就是我们欲寻找的生产力随时间变化的具体函数形式。其中A1与A2可由下面的初始值方程组来确定: 根据(10)可知生产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路径,涉及到四个参数:生产力意识质量互转系数a和b,以及制度常数s、资源常数z,不能说它们之中的哪一个是主要的,它们都有决定生产力能否向前发展或者是灭亡的能力,下面分三种情形来说明:. 当ab 1时,Ft = 这是说生产力意识质量互转线性比例a和b都低于某一临界状态,或者其中一个非常之小,小于另一个的倒数的情形下意识质量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互转障碍生产力的发展潜力将为制度资源常数所最终限定。众多文明长期停滞,揭击偶然的外衣,它们大都可以归结为没有形成满足生产力发展必备的高于临界状态ab值。. 当 ab 1时,生产力与意识质量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此时,生产力具有上升的潜力。. 制度、资源常数( z + s) ,生产力初始值F0和 F 1,意识质量互转系数a和b以及它们决定的常数A1和A2综合作用最终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或灭亡。a和b反映了生产力前进的内在动力, z 和 s反映了生产力变化的外部因子。二者相结合构成了生产力的辩证发展过程。如果按z + s的取值将历史分成几个大的时间区域,那么,在每个区域上,都有确定路径的Ftz+s , 将所有这些Ftz+s 路径全部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某一经济体的完整的经济绩效曲线,它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资源诸要素对生产力效果的综合指数。它是一种历史观,当然是唯物的,但又不同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了区别,我们可称之为新唯物史观。 这种新史观将生产力和意识质量的辩证运动和非辩证运动理解为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演进的本质。当人类生产与意识质量处于偶然的长期良性互动时,人类社会显现出辩证发展的倾向。当这种良性互动消失时,社会便处于非辩证发展的状态。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上层建筑类型,之所以显得无比重要,就在于他们维持、保护、促进了这种良性互动。压抑性上层建筑与恶劣的自然资源之所以为人类所厌弃,在于他们以强悍和暴力无情地打断毁灭了生产实践与意识质量的良性互动,从而使诸方文明不闻于世。我们宣讲历史的动力源在于意识质量,即意识的质和意识量,这不是唯心主义,这个“心”已经对象化了,物化了。就如同我的心已经物化在当前所书写的文字中一样。科学技术层次体现了意识的质。科学技术规模体现了意识的量。因此,生产力发展进步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有效累积的辩证史。小平同志所概括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的价值不仅在于它适用于信息计算机时代,适用于工业革命时代,更主要的是它里面竟内含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下面给出数字实例:设生产力意识质量的互转系数分别为a = 2, b = 1, ab1,意味着生产力具有了发展的潜在因素。制度资源常数 = 5,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是正向的。初始条件假定为F0 = 3, 下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F1 = 5。将上述参量数值代入生产力函数(10)式,可得到:Ft = A1()t+1+ A2 ()t+1 - 5 (11)又根据初始条件:F0 =F1=解之,A1 =5.328, A2 = -0.328;代入(11)式,有生产力函数:由于Ft中的系数明显大于 项的系数,可以推断此条件下的Ft 将是时间角标的增函数。如下图:1011 15 5 (图 1- ) 3 1 2 3如果该经济体存在着严重的制度资源障碍,制度资源常数为负,不妨取为-10。即使生产力意识质量互转系数与上面相同,a = 2, b = 1, 该经济体发展与否也是成问题的。假设初始值F0 = 4和F1 = 6,那么,根据(10)式有: 解得: 生产力函数: 当= 2时,Ft =- 1.9 0, 经济体将由于制度资源障碍而消亡,见下图:F1F24F0 Ft 6 -1.9 1 2 t ( 图 1-) 其实这样的经济体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增长,过于压抑的上层建筑和过于严酷的资源条件,吸收了可能的生产增长潜力。F1 =6之所以高于F0 = 4,那是人为假设的结果。1.4新史观实证研究: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新史观模型可以非常好地解释资本主义的崛起。崛起的原因在于:. 充足的资源保障;. 在于制度类型(S)反生了质变,从压抑性上层建筑转化为派生性上层建筑;. 意识质量互转系数提高。下面以英国为例对新史观模型加以验证:1. 自然资源前提中世纪英国在庄园生产制度之外存在着大规模的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归国王贵族、教会所有,大约占英格兰土地的4/5。11这些未开发的不动产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给他们,却要或多或少付出管理成本。这使得封建者决定抛弃这种毫无实际价值的名义上的所有权,换取“正”的现金流量。2. 新制度类型派生性上层建筑的产生为了吸引“买方”,他们许诺以自由劳动制度替代封建庄园制度。新垦区和新城市在他们的特许下纷纷成立了。在新垦区内,劳动者只要交纳一定的税金,即可成为土地的世袭使用者,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是自己和劳动的主人。旧体制内压抑性上层建筑在这里转变成为一种派生性上层建筑自治行政司法已经具有了为垦荒者有偿服务的性质。3. 庄园生产的解体由于新城市、新垦区没有封建等级依附关系,劳动者的处境极大地改善,这便造成了庄园生产系统劳动力向自由经济区大量流动。庄园劳动力匮乏,以及现有劳动力继续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国王的法律规定逃亡农奴只需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便获得自由身份使庄园主对劳动者处于极不利的议价地位,任何提高地租的企图都丧失了成功的可能。因此,地租的恒定使庄园租地者吸收了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所有剩余,当他们把逐渐积累起来的货币用于扩租更大面积的土地谋利时,庄园农业资本家诞生了。同时庄园主占有的产品分配份额随生产力发展变得越来越小,他们占有的劳动产品数量已经无足轻重了,他们本身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庄园生产体系于是崩溃,庄园主的地位被农业资本家所取代。阅读专栏:习惯法与庄园地租的稳定英国的庄园生产有一突出的经济现象,就是地租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有学者将之解释为习惯法的作用。这种解释的要点是:英国存在着庄园习惯法和庄园法庭。庄园法庭是以习惯为法律依据来运作的独立的司法机构。习惯一旦形成,就对庄园的生产和分配起着决定意义的作用。“这几种表现在对农民赋役量的限定上:在实行劳役地租时,对每周劳役时间作出限定;实行货币地租时,则对货币数量作出限定。假定每周为领主服役两天,一旦规定下来,就成为惯例,记录在案,几乎很难改变,往往固定为一个不变量。但是生产者自己支配的每周其余几天的生产效率,却是一个可变的量。随着生产者劳动经验的增多,产品市场的扩大可变量得到发展”。12这种解释对不对呢?习惯法果有如此力量保持地租水平不变吗?假定英国庄园生产方式时期:(1) 劳动力过剩,而不是不足。(2) 劳动力没有切实的流动去向,比如城市、新垦区。那么习惯法的变更难道不可能吗?改变后新的习惯成为法律不可能吗?正如侯建新所说,11世纪以前,农奴和其它佃户的劳役及其他义务是比较繁重的,习惯法数量不多,一些限制的规定也不甚明确13,到11和12世纪规定才变得具体14这与其说是习惯法的产生,不如说是习惯法的变更。同样是英国封建庄园式生产,同样的维护古老习惯的路径依赖的集体无意识遗留信息,既然可以从11世纪以前的状态进化到11世纪以后的状态,为何不可能在1315世纪漫长过程中将11和12世纪明确的劳役和义务加以调整呢?没落的贵族在庄园法庭上郑重地向全体佃户和农奴指出,以前地租占土地总产品比例的1/3,而现在缩减到1/4、1/5,这是不符合惯例的因此,必须提高地租量,以维护古老的传统秩序,否则庄园将破产,从而违反了“最大”的习惯。如果习惯法却如侯建新所言具有决定意义,那么,封建庄园演变的结果将会与现实相反,地租会上升,贵族将一如既往地强大,庄园生产将在英格兰持续其实,庄园地租的稳定以及庄园生产制度的解体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城市、新垦区自由劳动制度的竞争。竞争使庄园劳动力处于高度短缺的状态,这造成了劳动力对庄园主的优势地位。“你必须用我们这些人,否则,你的田庄就会无人耕种,你那一点恒定的地租收入也将化为乌有。” 庄园主知道这不是恐吓,而是事实,不仅一个劳动力可能消失,所有的劳动力都可能消失,因为有法律保障的自由劳动制度经济区明摆在那里,劳动力能够留下来必须有强大的吸引力,以克服他们投奔新垦区的冲动。没有什么别的具有吸引力,只能把占总收入越来越小份额的恒定地租归自己,而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大的剩余留给他们。庄园主果然如是做了,他们也只能如是做了,他们避免了田园的荒芜,获得了稳定的地租,然而,他们没有能力阻止那些租地暴发户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他们土地的新的所有人,就象一个飘浮在空中的塑料袋无法改变风速风向一样。 可见,地租的稳定和庄园生产的解体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的, 英国的习惯法并不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它只是节省了劳动者与庄园主之间谈判的交易费用。没有习惯法,消耗一定的费用,不会影响庄园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大趋势。4. 派生性上层建筑的制度化当英国压抑性上层建筑封建庄园制衰落后,唯一可能重塑全国范围的另一种形式的压抑性上层建筑的人,就是国王本人。他开始要对他一手培植起来的市民社会实行经济专制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国王的行为准则,任意收取费税符合他自己的利益。他那样做了,遭到了议会的抵制,他采用暴力,诉之于武力,但失败了,他被绞死。他的后继们类似的行动没有一个取得成功。起初丧失的是征税权,后来连内阁实际指挥人的身份也丧失了,国王成了议会和内阁的玩偶,成了佩戴在英国政治体制上的一枚历史纪念章。议会与国王的反复较量,是英国几百年政治运动的中心内容。随着国王权力一步步地萎靡不振,派生性上层建筑终于在英国落稳了脚跟。它为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比以往一切形式都有效的制度保障。5. 意识质量与生产力良性互动的稳定进行从诺曼底征服始至光荣革命结束时为止600年时间,英国政治军事宗教事端叠起,从未终止过,但就本土经济系统而言,却处在一个超长期的和平稳定的优越环境中。英国本土内没有发生过一次使生产系统全局崩溃的战争。绵延了二十多年的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的争夺皇位的内战,实际真正开战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一年多。大多数居民人口没有受到影响,城市没有受到洗劫,教堂没有遭到破坏15,战争的创伤不深。另一个方面,由于议会对征税权的把持,国王的对外战争对经济系统的冲击也被大大的减小了。这使得生产实践与意识质量的良性互动,以及经济组织和市场的进化都具有了连续性,文明遭受洗劫一切从头开始的历史循环没有在这里发生,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国孕育成了最有可能的事情历史成全了它,并最终把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1.5生产关系阻碍论对资本主义兴起的解释力英国剑桥的(M.Dobb)多布,是一位直接应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封建制度解体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