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ppt_第1页
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ppt_第2页
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ppt_第3页
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ppt_第4页
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病虫害 Diseases and Pests of Tea Plant,洪永聪 茶与食品学院 QQ:10817788,第二章 茶树害虫,理论学时分配计划(24学时),第二章 茶树害虫 (6学时),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2学时)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2学时) 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与地下害虫(2学时),第二章 茶树害虫,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2学时),一、叶蝉类 二、蚧类 三、粉虱类 四、蝽类,五、蜡蝉类 六、其他刺吸式害虫 七、螨类,第二章 茶树害虫,刺吸式害虫(Suction pests):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口器的一些害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为害茶树的芽梢、叶片、枝干、果实或根;这类害虫隶属于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双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蚧类、粉虱类、蝽类、蚜虫类、蓟马类和螨类等。,第二章 茶树害虫,一、叶蝉类,茶园叶蝉类(cicadomorpha)害虫:属同翅目叶蝉科,是为害茶树一类重要刺吸式害虫,俗称“叶跳虫”、“浮尘子”、“响虫”等;小绿叶蝉在茶园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假眼小绿叶蝉与茶小绿叶蝉。,第二章 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3.5毫米,包括翅长约3.8毫米,全体黄绿色,头顶中部隐约有2个暗绿色斑点,其前方还有2个绿色小圆圈,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部全部鲜绿色;卵香蕉形,孵化前头端出现一对红点;若虫浅黄至黄绿色,共5龄,翅随龄期增大而加长,喜在嫩梢芽叶上爬行。,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1年发生10代左右;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不大、气温适宜时最有利其发生;成、若虫怕阳光直射,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为害,成虫产卵在嫩梢表皮组织内。,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 药剂防治:喷药宜选择若虫高峰前,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磷、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25优乐得15002000倍液,也可用20杀灭菊、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最好间隔710天,连喷23次;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第二章 茶树害虫,第二章 茶树害虫,二、蚧类,茶园蚧类(scale insects)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又叫“蚧壳虫”;茶园中一大类重要害虫,主要种类包括蜡蚧、盾蚧、硕蚧、绵蚧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蚧类的为害明显加重。,第二章 茶树害虫,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opomca),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全国大多数产茶省有分布,是华东和中南地区重要的茶树害虫;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梨、苹果等多种植物;以若虫、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上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发芽稀少,树势衰弱,末老先衰,严重时大量落叶,甚至枯死。,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雌虫介壳灰白色,长约1.5毫米,狭长略作弯茄状,后端稍宽、前端有一褐色壳点;雄虫体细弱,具翅一对,体淡紫色,腹未有交尾器;卵椭圆形,淡紫色,产在介壳下;初孵若虫椭圆形,淡紫色,有足、触角,腹未有2根尾毛,可爬行,固定后在体背分泌蜡质形成介壳。,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长江流域茶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1-3代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1、2代若虫孵化比较整齐。,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苗木检疫,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 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 药剂防治:掌握若虫盛孵期,可用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秋末可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喷布。,第二章 茶树害虫,茶梨蚧、茶牡蛎蚧,第二章 茶树害虫,第二章 茶树害虫,三、粉虱类,茶园粉虱类(whitefly)害虫:属同翅目粉虱科;茶园内粉虱主要有黑刺粉虱、柑橘粉虱等,尤以黑刺粉虱在我国局部茶区严重成灾。,第二章 茶树害虫,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又名“桔刺粉虱”;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柿、葡萄等多种植物;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并诱发严重的烟霉病,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2毫米,橙黄色,复眼红色,前翅紫褐色,周缘有7个白斑,后翅淡紫色,无斑纹,体表薄覆白色蜡粉;卵香蕉形,一端较圆钝,并有一短柄固着在叶背上,初产时乳白色,后渐转为黄褐色、紫褐色;幼虫初孵时长椭圆形,淡黄色,有足,能爬行,固定后很快转黑色,背面出现2条白色蜡线呈“8”字形,随着虫体增大,背面出现黑色粗刺,周围出现白色蜡圈。,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长江中下游茶区1年发生4代;以老龄若虫或蛹在被害叶背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4代若虫盛发期分别是4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翌年3月;成虫羽化时,蛹壳背面呈“”形裂孔,卵多产在成叶或嫩叶背面,若虫固定泌蜡后,终生在原处取食,若虫老熟后在原处化蛹。,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 生物防治:长角广腹纲蜂和粉虱黑蜂寄生率很高,在黑刺粉虱老龄若虫和蛹期要控制用药,以保护天敌。 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盛发期和若虫孵化末期,选喷50辛硫磷、25优乐得、40乐果、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第二章 茶树害虫,四、蜡蝉类,茶园蜡蝉类(plant hopper)害虫:属于同翅目蛾蜡蝉科和广翅蜡蝉科的种类;是危害植物的一大类害虫,全国各茶区均有分布,局部茶区危害较重。,第二章 茶树害虫,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别名“黄翅羽衣”;分布全国大部分产茶区,偏南密度较大;除为害茶树外,还可为害油茶、桑、甘蔗、花生、柑桔、柿、桃、李、杏、苹果、梨、葡萄、栗、杨梅、无花果等;主要为害茶树、柑桔,严重时枝、茎、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树势锐减。,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7mm,翅展21mm,黄绿色喙粗短,伸至中足基节,复眼黑褐色,单眼黄色,中胸背板长,上有3条平行纵脊及2条淡褐色纵带,腹部浅黄褐色,覆白粉,前翅宽阔,外缘平直,翅脉黄色,脉纹密布似网状,后翅灰白色,翅脉淡黄褐色,足胫、跗节色略深;若虫体扁平,长形,腹末截形,绿色,被白蜡粉,腹末附白色长的绵状蜡丝。,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广西1年生2代;以卵越冬,也有以成虫越冬的,第1代成虫6-7月发生,第2代成虫l0月下旬至11月发生,一般若虫发生期为3-11月;卵多产在枯枝上。,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疏除过密的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枯枝,防止成虫产卵;树上出现白色绵状物时,用木杆或竹杆触动树枝致若虫落地捕杀;禁用棘枣等作茶园篱笆,以减少虫源。 药剂防治:在若虫盛发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第二章 茶树害虫,第二章 茶树害虫,五、蝽类,茶园蝽类(stinkbug)害虫:属半翅目不同的科;在我国茶园发生的主要有茶网蝽、绿盲蝽、茶角盲蝽、油茶宽盾蝽。,第二章 茶树害虫,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茶区,是西南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茶和油茶;以成、若虫聚集在茶树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叶面呈现许多灰白色细小斑点,一片苍白,叶背有许多黑色排泄物污染,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瘦小,萌发迟缓,甚至引起落叶,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毫米,扁阔透明多网纹,灰褐至暗褐色,头小,前胸宽阔、片状半透明,翅膜质,长阔而透明,连同胸背均满布褐色网纹,翅面近中部前后有2条横斜的暗色斑纹;卵椭圆略弯曲,乳白有光泽,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叶组织内;若虫初孵长约0.2毫米,乳白色,半透明,以后体色渐变暗绿,黑褐色,翅芽显露,头部及腹侧多笋状突起。,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西南茶区1年发生2代;以卵在茶树中下部叶背组织内越冬,第1代若虫和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及中下旬盛发,第2代分别于9月中旬及下旬盛发,各代成、若虫盛发期大体间隔10天左右;均以第1代发生较整齐,虫口较多,56月间为害较重;若虫孵化后,先聚集整齐排列在中、下部叶背侧脉附近刺为害,以后则渐向中、上部扩散。,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摘除虫卵叶,冬季至早春结合茶园管理,摘除中下部叶背多黑胶的虫卵叶;若虫盛发期,摘除初孵若虫聚集叶,也有一定效果。 药剂防治:抓住第1代幼龄若虫盛期,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80敌敌畏、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40005000倍液喷布;喷药时注意喷湿叶,特别是茶丛中下部叶背。,第二章 茶树害虫,六、其他刺吸式害虫,茶园其他刺吸式害虫:为害茶树的刺吸式害虫还有同翅目蚜科的茶蚜,缨翅目蓟马科的茶黄蓟马,双翅目缨蚊科的茶芽缨蚊。,第二章 茶树害虫,茶蚜(Toxoptera aurantii),第二章 茶树害虫,1、发生与为害,发生与为害:属同翅目蚜科,又名桔二叉蚜、可可蚜;国内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油茶、柑桔、可可等;成、若虫群集在芽梢和嫩叶背面刺吸茶树汁液,致使新梢发育不良,芽叶细弱、卷缩、并排泄“蜜露”,诱致烟霉病;蚜群随芽叶采制成于茶,汤色浑暗,略带腥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第二章 茶树害虫,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茶蚜有多型现象;有翅成蚜体长约2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前翅中脉分二叉,腹背两侧各有4个黑斑;有翅若蚜棕褐色,翅芽乳白色;无翅成蚜肥大,近卵圆形,棕褐色至黑褐色,触角黑色,各节基部乳白色;无翅若蚜体小色较淡,浅棕或浅黄色;卵长椭圆形,一端稍细,背面显著隆起。,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或无翅若蚜在茶树中下部芽梢腋叶间越冬,3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在湖南4月上中旬是发生高峰,为害第一批春茶严重,5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天敌增多,害口数量逐渐下降,夏季高温天气,除高山茶园外,很少大发生,9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数量又有回升,但远不及春茶发生严重。,第二章 茶树害虫,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抑制蚜虫大发生,如被害梢多,宜分开制茶,或弃之不要。 生物防治:蚜虫天敌很多,食蚜蝇、草蜻蛉、瓢虫等对茶蚜抑制很大,加以保护利用;可按瓢蚜比1:250人工移植,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 药剂防治:在若虫盛发期,可喷40乐果、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60008000倍液。,第二章 茶树害虫,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第二章 茶树害虫,七、螨类,螨类(mite):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其中与农业有关的植食性螨类主要为害植物的叶、嫩茎、叶鞘、花蕾、花萼、果实、块根、块茎,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品等,是很多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也有不少种类还传播植物病害;捕食性螨类则能捕食有害的螨和小型昆虫,对害螨和害虫种群起自然调控作用。,第二章 茶树害虫,螨类通常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小形或微形动物,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3段之分;无翅,无触角,无复眼;成虫足4对,少数2对;变态经卵、幼螨、若螨及成螨4个阶段。,第二章 茶树害虫,咖啡小爪螨 (Olagonychus coffeae),第二章 茶树害虫,发生与为害:又名茶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南方主要产茶省有分布,除为害茶外,尚为害咖啡、柑桔、棉花等多种植物;成螨、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局部变红,失去光泽,叶面有许多白色蜕皮壳,最后硬化、干枯、落叶。,1、发生与为害,第二章 茶树害虫,形态特征:成螨椭圆形,体长0.40.5毫米,暗红色,体背隆起,有4列纵行细毛,每列67根,足4对;卵近圆形,红色,有白色短毛一根;幼螨和若螨椭圆形,橙红色,均有足4对。,2、形态特征,第二章 茶树害虫,3、发生规律,发生规律:在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