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ppt_第1页
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ppt_第2页
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ppt_第3页
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ppt_第4页
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的探讨,报告人 尹智,有研究表明术后伴有心肌缺血(MI)者比无MI者发生心脏以外的危险性约增加9倍,因此,有效预测和积极治疗术后M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拟采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非心脏择期手术患者,对围术期MI的预测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1.选择非心脏择期手术患者150例,表,术前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有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 肢体导联低电压 起搏心律,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纳入此研究:,3.监测方法,记录每例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及用药史、术前12导联心电图结果等 以三通道DCG ( DMSHolter 5.0美国)监测每例患者:术前日约18:00一术晨8:00;术后0一48 h 术中监测BP,ECG,SpO2、记录麻醉方法、手术种类和持续时间、术中心血管药物用量及液体出入量等 于术前1d、术后1 d,术后2d测量监生化、电解质及心肌酶谱 于术前、术后0一12h、12一24 h、24一36 h、36一48 h时间段,记录BP,SpO2、体温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求得每例患者术前、术后。048 h MI发生率、平均每小时MI次数、MI时间及MI曲线下面积(MI持续时间* ST段偏离程度) 将术后48 h平分成4个时间段,求得各时间段MI各指标。,4.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无Ml患者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检验,不同时间段MI计量资料先行对数转化后再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 0.1的指标进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统计学分析,结果,讨论,术前MI发生率为4。7%(7/150),统计分析未发现与术前MI相关的因素 术后及MI预测因素 036h是MI好发阶段,其中024h位高危险期。可能与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应激反应增强、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氧供需失衡有关。,1. 心绞痛史、术前DCG或ECG有MI提示患者冠状动脉可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已严重降低,此类患者因术中、术后血液动力学剧烈变化和继发性创伤反应,极易诱发和引起心肌氧供需平衡失调而导致Ml,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MI发生率增多、严重程度加重和持续时间延长,可能与老年患者隐性冠脉疾病和心肌退行性变增多有关,故年龄 65岁被公认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术后好发MI,可能与此类患者伴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异常等有关泛;此外,糖尿病患者扩血管物质的释放受抑制,而对缩血管物质反应增强,冠脉血流储备能力降低。高血压患者术后亦好发Ml,不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有关,而且与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脏作功和心肌氧耗量增加有关。若三因素同时存在,则术后MI更频繁、严重。,3. 高ASA级别的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储备(尤其是心功能储备)严重降低,对术后M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4. 完善的术后镇痛可明显降低术后MI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疼痛可激活内源性儿茶酚胺系统,使心脏作功、氧耗增加等因素有关,结论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无症状MI较术前显著增多尤以术后第1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