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待遇_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_第1页
员工福利待遇_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_第2页
员工福利待遇_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_第3页
员工福利待遇_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_第4页
员工福利待遇_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第一节1、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2、效用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n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n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社会福利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社会福利分类: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l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l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第二章 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第一节 帕累托原理1、帕累托改进(社会改进的标准) 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l 帕累托改进的三种情况:(理解) (1)全体社会成员福利都有所改善,此时改革最理想,是可取的。 (2)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其他人福利并未减少,是可取的。 (3)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同时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影响,此时改革是否可取,难以确定。l 帕累托改进的两种类型:(理解) 一是社会政策变革有利于福利水平较高者而不利于福利水平较低者我们叫做效率式改进(EI); 二是社会政策变革有利于福利水平较低者而不利于福利水平较高者我们叫做罗尔斯改进(RI)。 2、帕累托最优 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l 帕累托最优的三种类型 1、生产领域中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下无论如何改变投入要素组合,要使一种产品产量增加,就必然使另一种产品产量下降。 2、交换领域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现有消费方式和商品总量下,无论如何改变交换比例,在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下降。 3、双重帕累托最优:既要达到生产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又要实现商品组合的最优化,就是达到了双重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第二节 帕累托最有条件与资源配置效率3、帕累托最优下纯交换条件在纯交换领域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要的基本条件。l 注意:纯交换领域是只有商品交换的领域,不涉及生产或其他活动。l 市场经济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其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二是实现充分竞争埃奇沃斯框图契约曲线(帕累托集):曲线上每一点代表了帕累托最优均衡交换点。阴影部分:共同偏好区A、B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点:帕累托最优状态点。此切线斜率边际效用替代率: MRS1=MRS2P18例题1:如果MRS1AB=1、MRS2AB=2,则1和2应如何调整A、B的拥有量才能实现资源最佳配置?(MRS=边际效用替代率) 解:MRS1AB=1,说明MU1A=MU1B; MRS2AB=2,说明MU2A=2MU2B; 也就是说此时A与B对一是无差异的,而对2来说A的边际效用是B的两倍,因而A的价值更大,即2更需要A,因此2将以B与1交换A,直至MRS1AB=MRS2AB为止。4、帕累托最优下生产条件: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通过调整投入要素组合能够实现最大产出组合的条件。5、帕累托最优下综合条件: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和一定的交换方式下,通过生产要素的组合以最大效率的生产实现消费者最大福利的产品组合的必要条件。6、生产可能性曲线:(PPC) 在既定的资源水平和技术水平下,存在一条生产契约曲线,也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7、效用可能性曲线:(UPC) 在现有消费方式和商品总量下,存在一条生产契约曲线,也就是效用可能性曲线。8、总效用可能醒曲线:(GUPC) 生产和交换的联合帕累托最优组合点轨迹成为总效用可能性曲线。P20例题2:如果MRSAB=1,MRTAB=2,帕累托最有条件能否满足,如何调整使得资源最佳配置?(MRT=边际转换率) 解:因为MRSAB=1,MRTAB=2 所以MRSABMRTAB,故帕累托联合最优条件得不到满足。 由于MRSAB=1,所以消费者对A、B产品来说,边际效用相同;而MRTAB=2,表示A与B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为2,即减少一单位A的生产可增加2单位的B的生产,因此可将原来用于生产A的资源转用与生产更多的B产品,这样就会使得MRTAB下降,直到MRTAB=1为止。当然,还可以通过交换,改变MRSAB的大小以等于边际转换率。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9、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是指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l 结论:(理解)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结果不仅说明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而且也反映了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和方向。 2、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最有效的,因为资源配置可以通过价格信号进行灵活调节,并且市场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自发进行,具有时效性、目的性以及相关性等特征。而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灵活性和自发性,其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僵化的。l 政策启示: 1、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干预市场定价有可能导致市场低效率; 2、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对交易者的禀赋进行征税并不能改变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始于任何初始商品禀赋的交易都会导致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不管一个人如何重新分配禀赋,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均衡配置依然是帕累托有效率配置10、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任意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均衡实现。l 结论:(理解)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效率无关。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它表明分配与效率是可以分开来考虑的,任何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 价格在这种市场机制中起到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分配作用,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第三章 补偿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 补偿原理的主要内容1、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仍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2、潜在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经济政策改革前的状态A和政策改革后的状态B,不存在所有社会成员都一致地偏好B,但相对于原始状态A,均一致地偏好对状态B的一个重新分配,那么我们称B潜在帕累托优于A。3、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4、双向检验标准:(即西托斯基补偿标准)即对某项社会政策变革既进行卡尔多补偿标准检验(正向检验标准),又进行希克斯补偿标准检验(反向检验标准),又称为双检验标准。l 符合西托夫斯基补偿标准的政策变革的两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不会相交。也就是说,变革之后的效用可能性曲线整个地落在变革之前的效用可能性曲线的上方。l 连续两次使用次托付斯基补偿检验标准,标准就失效了,因此,西托夫斯基的检验标准不具有动态一致性,应用范围就有很大局限性。5、李特尔补偿检验标准:(1)是否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2)是否满足希克斯补偿标准;(3)收入分配是否更合理。l 如果通过卡尔多检验或希克斯检验中的某一个,并且再分配是好的,那么变化就是一种改进;l 如果没有通过卡尔多检验或希克斯检验中的某一个,并且再分配是不好的,那么,变化就不是一种改进;l 其他情况,无法判断。 李特尔标准实际上基于两个标准: (1)帕累托改进标准,即一项社会变革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改善的同时不影响其他人的福利水平; (2)收入分配标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分配更合理,则社会福利有所改善。l 李特尔标准对帕累托标准和分配标准这两个标准的使用是相对独立的,在先判断满足了效率标准之后,再来判断是否满足分配标准。至于效率和分配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可以有一定的替代,李特尔标准则未予以考虑(不是完善的标准)第三节 补偿原理的应用6、商品税与所得税的比较 商品税是指针对商品或服务营业额按一定比例或数额征收的税收;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等单位或个人所获得的净收入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收。因此,商品税一般会改变市场比价关系;而所得税智慧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影响市场比价。两种税收的影响区而已用补偿原理来加以分析说明。如图所示:l D为需求曲线,S为供求曲线,S 为征税之后的供给曲线,t为税率。l A点代表征税前的均衡点,B点代表征税后的均衡点。l 征税前的总收入为R0 = P0Q0 ,征税后的总收入为R1 = P1Q1 。l 征收商品税之后,社会福利总损失为TSL = S p1p0BA + S p0p2CA ,其中政府税收为S p1p2CA ,因此社会福利净损失为S BAC 。l 从补偿原理角度来看,征收商品税的补偿收入为TSL,而政府实际所得税收为S p1p2CB,这就意味着政府征收S p1p2CB 商品税相当于征收TSL数额的所得税,故征收商品税的福利效果劣于所得税。图一7、公共品定价问题:阶梯水价 如图所示,如果实行较低水价,则居民和企业用水会加大;如果提高水价,则居民和企业用水量会减少。图一:直接提高水价 如果直接提高水价到某一较高水平,尽管可以明显缓解用水紧张,但是自来水用户的福利大大减少,超过自来水供应部门的直接收益和节约水资源的潜在收益。图二 图二:实行阶梯水价 阶梯水价可以是自来水用户的福利受损减轻,相对于直接提高水价会增加两个小三角形面积的消费者剩余量。因此, 从补偿原则看,阶梯水价更为有效,既能够在不是自来水用户福利受损较大情况下,使水资源得到有效节约。 第四章 经济剩余分析第一节 经济剩余的含义1、消费者剩余 p52为了不失去该商品,消费者宁愿支付的金额和他实际支付金额之差。也就是说他希望拥有某种东西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超过他实际支付的部分。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l 消费者剩余l (以下理解)l 消费者在确定购买一定数量的该商品之后,购买的最后一单位该商品的边际效用要小于之前的每一单位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每一单位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与最后一单位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差的累积和就是消费者剩余l 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两种情形对比的差额: (1)不允许购买该种商品的任何量;(2)在某一价格下购买该种商品相应的量。l 在理解消费者剩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生产者剩余SS 表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横轴表示生产者供给某一产品的数量,纵轴表示生产者供给该产品的价格或边际成本。2、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实际所得和其期望所得之间的差额。也就是生产厂商总体以超过他们的包含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商品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理解:l 生产者供给产品的数量一旦确定,则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供给边际成本要大于在他之前的各单位产品的供给边际成本;而所有单位产品的消费价格均按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来确定,这样有所销售的给单位产品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的差额的累积和就形成了生产者剩余。第二节 经济剩余的计算方法3、补偿变差CV p54补偿变差CV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1)当价格上升时,要保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就需要给其补贴;(2)当价格下降时,就需要取走消费者多余的货币收入。补偿变差反映了当价格变化时,以货币形式度量的福利变化量(或消费者剩余)。图解:AB线表示初始预算线,AE表示价格下降之后的预算线,CD表示发生补偿之后的预算线。纵轴表示货币收入,横轴表示X商品的购买量,故AC这段距离代表补偿变差的大小,即CV=AC 4、补偿剩余CS p54补偿剩余是指,当价格变动之后,如果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应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形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给予的货币量。(1)当价格下降时,应从消费者手中提取货币;(2)当价格上升时,应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补贴。补偿剩余cs图解:l A点代表初始均衡点,C点代表价格下降后的均衡点。l 过C点作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交初始无差异曲线与D点。l D点与A点再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因此效用相同。同时D点的购买量与C点相同,根据补偿剩余的定义,CD这段线段的长度即表示价格变动的补偿剩余。课件,补偿剩余主要强调购买量的限定,主要衡量当限定产量或购买量时价格变动的福利效应。5、等同变差 EV等同变差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等同变差EV (1)当价格下降时,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必须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量; (2)当价格上升时,要取走一定的货币量。图解:l CB线代表初始预算线,CE线代表价格变动后的预算线,AD线代表在现行价格基础上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的预算线。l 因此,等同变差就相当于AD线与CB线两条预算线所代表的收入水平的差,在图中以AC线段的距离表示。6、等同剩余 ES等同剩余ES等同剩余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1)如果价格下降,就要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货币量; (2)如果价格上升,则要取走一定的货币量图解:l C点代表初始消费者均衡点,D点代表价格变动之后的均衡点。l 过C点作横轴的垂线交价格变动之后的无差异曲线于A点,A点与D点效用水平相同。l AC线段则表示限定购买OB数量的X商品的等同剩余。7、几种福利度量方式的比较 p56 l CS CV MS EV ES第三节 经济剩余的应用(案例)8、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P58 自己分析理解)垄断导致市场竞争程度下降,损害经济效率。垄断企业一般代表一个行业的供给,也面临着整个行业的需求。因此,垄断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市场均衡产量和价格。9、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方案的比较 (p59 自己理解分析)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1)人为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体系,由政府收购过剩产品;(2)提供农产品价格补贴,使农民单位产品收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3)直接限制产量,是产品卖价高于市场原均衡价格。关于这三项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可参见下图三种政策方案比较分析:D线代表农产品需求曲线,S线代表农产品供给曲线,其市场均衡的是e 。均衡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第一种方案:实行高保护的价格P1,结构需求量下降为Q ,供给量上升为Q 。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经济剩余净增加为Saeb,而政府支出为S abQQ,实际社会福利净损失:S abQQSabe = S aebQQ 第二种方案:第三种方案:结论:l 第一种方案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最大,可以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案的社会福利净损失相比,第三种方案结构要大(图中三角形面积可得出)。而这两个对角三角形面积大小主要由供求曲线的倾斜度或弹性大小来决定,因此第二个方案福利损失少于第三个,是由于需求曲线较平稳,而供给曲线较陡。也就是说,供给曲线的弹性要小于需求曲线的弹性。l 一般而言,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因而方案三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会更小,应选择方案三发展农业。10、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的比较 (p60页 自己分析理解)政府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时,常常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如何提供住房补贴?是提供货币津贴还是直接提供房租津贴呢?图解:l 纵轴代表货币收入,横轴代表租房面积,c点代表初始均衡点,A代表给予房租补贴后的均衡点,B点代表直接给与货币补贴的均衡点。l 由C点到A点的变动代表了事实房租补贴的结果,其福利变化量可以用马歇尔消费者剩余MS来表示。l 而与房租补贴等效用的货币补贴量应该以等同变差EV来衡量。我们一直,针对同样的政策变动不同福利度量方式结果是不同的,其中MSEV。l 这说明了以房租补贴形式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福利水平比没有提供货币补贴更有效。?第五章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应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果1、公共物品难以有效供应消费者会隐藏自己的消费偏好,都有“搭便车”的心理,因为所有的人都来消费公共物品,那么每一单位公共物品要由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来定价,而每个消费者都是从利己主义观念出发,都非常害怕自己说的价格要比别人说的高,从而要负担更多的成本。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少说自己的主观评价,甚至都说自己的主观评价为零。而这样,既然每个消费者都认为这一公共物品分文不值,生产厂商当然不会生产供应。2、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损 (p70) 垄断带来了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品,促进新技术发展,但垄断同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因为垄断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等等。垄断产生的非效率分为三种: (1)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自己分析:l D为行业需求曲线,MR为边际收益线,LMC为长期边际成本线,LAC为长期平均成本线。l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供求均衡产量为Q1,价格为P1。l 但是在垄断条件下,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决定的产量为Q ,价格为P 。我们会发现垄断产量Q 小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产量Q1,这说明垄断带来资源配置失效。l 我们还注意到,当产量Q1减少到Q 时,价格由P1上升到P ,消费者剩余由gP t,减少了P P1tE个单位,这样一来, 从生产者剩余的收益中扣除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P P1tF FSE PP1tE),社会福利净损失 tSE个单位。 (2)资源运用的无效率。有人将前者称为静态效率损失,后者称为动态效率损失。 (3)寻租成本。即不从事生产性活动,而从别人那里分得来的收入,即纯分配性收入。如果人们发现不用劳动也能够获得收入,他们就会放弃劳动,专门去寻找利润。3、外部效应对社会福利的危害 P72外部经济: 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实际产量低于社会需要。有 vpvs , 又有 vpcp(cp-vp) 外部不经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私人实际产量高于社会需要。有cpvpcp, (cs-cp)(vp-cp),l 外部经济效应的特征 1、外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 2、外部效应是无意间产生的。 3、外部效应影响到别人的福利,别人主观上感觉到好或坏,否则只是一种客观事件,不成为主观上的福利影响。 4、外部影响是相互的。 5、外部效应的范围一般限定在局部范围。l 外部效应的分类: 1、生产上的外部有利影响(养蜂者) 2、生产上的外部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废水排放) 3、消费上的外部有利影响(看烟花) 4、消费上的外部不利影响(抽烟者与不抽烟者)l 结论:导致外部影响的根源在于有关双方都需要投入的资源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如果产权明确,双方可以通过市场协商将外部影响内化为私人利害。外部影响对帕累托效率的影响: (一)消费上的外部负效应分析 (二)生产上的外部负效应分析第三节 市场失灵的应对措施1、纯粹的公共物品纯粹的公共物品:只有同时满足公共个物品三个特性条件(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的产品,才可称作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如灯塔、基础(义务)教育、国防、国家安全、法律秩序、城市绿化等2、政府对垄断应采取的态度和措施1、对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产品差别、店堂差别、品牌差别、服务差别应予支持和保护,不桁架干啥,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2、对不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如串谋、非法兼并、价格歧视、低价倾销、恶意伤害等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严格制止。3、对于经济技术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或政府经营,或企业自营、政府监管,或允许进入,形成潜在竞争,从而一方面限制行业里企业数量维护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防止企业界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减损。4、对于因特殊原因政府干预形成的垄断,要注意有针对性,随时评估政府保护的时效和必要性以及利弊,该削减实际是削减,不能随意扩大政府保护的范围和时间。3、消除或控制外部效应的措施(一)规定产权产生外部效应的根本原因是部分资源的产权不明确或者说是公共产权,所以私人能够解决外部效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能够使公有的产权明确归私人所有。(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二)政府行政干预 1、行政管制或行政指导:行政管制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相应容易产生外部负影响的经济行为规定限制措施并监督执行,以减少外部负影响。 行政指导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本行业进行规劝,提出合理规模,以防过度投资出现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2、征税或补贴 3、拍卖污染许可证:指当政府不能确定合理的庇古税率时,可以让生产外部污染的企业去竞拍污染许可证,谁出价高,谁就获得相应污染量的污染排放权。政府用此笔钱治理污染或补贴受害者。(三)外部效应的私人解决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2、市场私利的自我满足第六章 公共物品与社会福利1、判断公共物品的步骤(了解)第一步,分析该公共物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果不具有非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肯定不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具有非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第二步,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识别要看该种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排他性,如果不能排他,则该产品有可能是公共物品或是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第三步, (1)如果一种物品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必为纯粹的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供求平衡。 (2)如果该种物品的受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该物品必然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是要失灵的。 (3)如果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这时要进一步分析该物品在排他时的成本问题。如果排他成本很高,那么该物品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如果一种物品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而实现排他的成本有比较低的话,则属于拥挤性公共物品。这样,我们就大体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 (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粹的公共物品 (2)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粹的私人物品 (3)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 (4)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社会贴现率一般可以把公共物品的生产项目所采用的贴现率成为社会贴现率。社会贴现率的概念,它表明人们对将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有多重视。一个高的社会贴现率,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减弱,说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变得鼠目寸光。商业上的毁约,政治上的失信,对设备保养掉以轻心,对环境破坏无动于衷,对下一代人不负责任,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社会贴现率高所表现的心态。3、影子价格所谓影子价格,是指对那些无价可循或有价不适的商品或劳动所规定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替代价格。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影子价格来计算某一个项目的社会利得。第七章 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的基本含义1、洛伦茨曲线 p123洛伦茨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洛伦茨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一般说来,越是靠近对角线的洛伦茨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状况越平均;越是远离对角线的洛伦茨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状况越悬殊。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一个社会实际收入分配比例偏离总体平均分配状况的百分比,可用来准确概括地反映一个社会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l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仑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l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l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A / (A+B). 如果A为0, 则基尼系数为0, 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绝对平均;如果B 为0,则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的。l 0.2表示绝对评价 0.20.3表示相对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第二节 收入在分配的规范分析3、个人收入分配的次序1、在市场领域,企业创造出经济收益以后,向资源投入者进行的分配,这是初次分配或叫第一次分配。2、初次分配不管怎么做,总会出现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如果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且程度较大,会导致社会不安定,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对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状态进行政府强制调节,这被称为个人收入的再分配。3、在个人收入的再分配之后,还有一种是民间的个人之间出于道德至善论考虑的志愿的慈善捐赠,这被有人称之为第三次分配。l 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看收入再分配(了解)社会福利函数和效用可能性曲线叠加,会得出不同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点。帕累托最优只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均衡点,它可以和不同的收入分配状况相配合,得出不同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点。这就为政府强制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为强制调节财富分配,以便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起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的支出政策分析4、支出归宿概念 所谓支出归宿是指转移支付政策影响居民个人的实际收入的分配方式和效果。l 影响支出归宿确定的因素 1、收入的计量口径问题。 2、考察单位。 3、公共物品的收益评价 4、支出转移效应 5、考察支出归宿的具体方法5、追求平等的代价l 平等分配的代价“社会大漏桶”社会大漏桶图解:A极端分配不公,存在社会大漏洞,BC低于帕累托效率B极端分配公平l 社会漏洞何在: 1、管理费用 2、履行费用 3、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4、造成储蓄和投资减少,影响生产增长 5、其他潜在社会成本6、社会救助方案和工作积极性的关系(一)社会救助方案中的隐含税率 补差式救助:先划定贫困线,然后调查申领人的家庭人均收入,当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时,就按其差额进行补助。(二)隐含税率对工作积极性影响的分析 个人工作和休闲的经济学模型 引入社会救助以后的个人工作、休闲模型。 引入社会救助以后,个人的劳动决策均衡点7、减轻社会救助方案对劳动供应影响的措施l 负所得税制度 (重点) 所谓负所得税制度是将社会基本救助额不加区分的给予所有没有收入的人,同时所得税率实行不加区分的统一比例税。好处:(1)这一方案不分类别,一视同仁,减少对贫穷人元的资格审查程序,对贫穷人员较为尊重和人道。(2)由于政府不必一一审查救助对象的别的条件,可以大大节约行政管理费用和履行费用。(3)这一方案有助于全国范围统一实施,逐步缩小地区差别。弊端:(1)不加区分的救助,会扩大救助面,这样虽然会使救助对象劳动供应的影响程度减轻,但会使影响面扩大,进而政府财政社会福利支出会扩大。(2)设计负所得税方案有一个基本难题是如何平衡基本补助额和边际税率及社会净纳税线三者的关系。 基本补助额=社会净纳税线*边际税率l 以工代赈 (了解)含义:是把接受救助和强制劳动联系起来,要求体格健全的人必须接受政府提供的工作机会进行劳动,作为享受福利救济的条件。缺陷:(1)行政管理费用高 (2)劳动岗位不合适 (3)劳动者接受强制劳动,但工资收入很低和其工作能力及工作量不相适应。 (4)有损劳动者人格尊严。8、货币支出和实物支出比较评价(了解)实物救助为什么不能全改为货币救助呢? 1、家长主义作风。认为穷人的消费偏好不合理,穷人的消费结构对自己的健康不利,所以政府规定一个被认为是最优利于穷人的健康消费结构,然后强制穷人消费。 2、实物救助有利于减少救助中的欺诈行为和假公济私行为。 3、事物救助能体现爱心和便于扩大捐赠。 4、很受救助物品生产商的欢迎。第三节 收入在分配的收入政策分析一、税收归宿(理解)l 税收归宿:是指谁是真正的税收负担者的意思,又叫税收的经济归宿。l 税收转移: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的一部分税收转移给别人去负担的现象。l 税收实际负担者:又叫负税人,是指由于存在税收转移,使得某些非法定的纳税人却实际负担某些税收。l 发生税收转移的税种:直接税和间接税。l 直接税:是指依纳税人的净所得额和积累的财富为征收对象的税收。l 间接税:是指依纳税人的产品销售额或营业额或销售量所征收的税收,故间接税又分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l 税收转移的原因:商品税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因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不同会使其购买者的收入及要素提供者的收入发生增减变动。l 税收转移的方式: (1)前转:商品税导致该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在需求量保持不变或下降幅度小于价格上升幅度时,会使得消费者负担全部或一部分商品税。 (2)后转:是指商品税导致该行业的生产要素需求下降,要素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此类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供应者承担一部分税收。l 依商品税转移的程度可以分为:(1)部分转移:即前转时商品价格的上涨小于税收额;或后转时要素价格的下降值小于税收额。(2)完全转移:即前转时商品价格的上涨等于税收额;或后转时要素价格的下降值等于税收额。(3)超额转移:即前转时商品价格的上涨超过税收额;或后转时要素价格的下降值超过税收额。税收归宿的简单经济学分析 (了解)1、从量税的税收归宿分析。所谓从量税是指按商品的销售数量按比例征收的商品税。(1)当税法规定消费者负担时,供给曲线为45度斜线不变时。 A. 假定需求弹性无穷大,意味着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B假定需求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线。 C假设需求曲线斜率为-1,意味着需求曲线为一负45度下斜线。(2)当税法规定生产者负担时,同时假定需求曲线为负45度斜线不变。 A假设供给弹性无穷大,则供给曲线为水平直线。 B假设供给曲线为45度斜线,而需求曲线假定为负45度斜线。 C假设供给弹性为零,则供给曲线为垂线。l 结论:(1)从量税的税收归宿与税法规定的是向消费者课征还是生产者课征无关。(2)从量税的税收归宿取决于供应弹性和需求弹性。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