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_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第1页
员工管理_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第2页
员工管理_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第3页
员工管理_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第4页
员工管理_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题目: 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有一定的独创性,并且通过深入的访谈,研究科学可行。主要内容:本研究将通过质性研究的范式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据收集将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完成,根据采访录音转化成文本,然后对录音文本逐字逐句的阅读,用Nvivo进行编码,得出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选择编码结构,归纳总结出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目的要求:目的:1.在充分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秉着严谨的态度,梳理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要求:根据2010年辽宁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样本上的要求,采用规范的文档格式,论文正文不得少于8000字,论文要层次分明,立论客观,论据详实,内容正确无误,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计 划 进 度 : 2009年6月下旬:分导师;2009年7月下旬:收集材料,确定题目;2009年9月上旬: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撰写提纲;2009年9月下旬:开题;2009年1112月:撰写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2010年23月:撰写二稿,并于3月末上交指导老师审阅修改;2010年4月下旬:修改并最终完成论文交老师批阅;2010年5月上旬:论文答辩。指 导 教 师 签 字: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努力了的才叫梦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如果你一直空想的话,无论看多少正能量语录,也赶不走满满的负能量!你还是原地踏步的你,一直在看别人进步。摘 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培养21世纪需要的富于创造力的人才问题已尖锐地提到了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面前。因此进行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干的研究内容采用了质性研究的范式。数据收集主要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来完成的。所谓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主要是指不经由统计程序或其它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它可以对人(社会)的生活、故事、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质性研究以归纳分析为主,研究者试图理解情境,通过研究过程中对于资料的分析和挖掘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而不是将期待强加于所研究所谓现象和情境之上。数据收集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完成,选取了24个被试,根据采访录音转化成文本,对录音文本逐字逐句的阅读,总结出科技人才创造了的影响因素的主轴编码结构,得出44个主轴编码,并对着44个主轴编码归为五大类,即科技人才创造力的五大影响因素,最终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得出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关键词: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AbstractAlong with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s implement, the problem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person of ability which needed in the 21 century has pointedly put in the front of all the persons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education career. So it has great meaning to carry through the study about creativity.The contents of the trunk of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Data collection mainly uses the depth interview to be complet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ans the method which can get out the result without statistic procedure or other quantitative procedures. It can carry the research about peoples life, story, behavior etc.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give priority to inductive analysis, the pursuer w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then get the conclusion through analyze and dig th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put the exp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phenomenon and situation. Data collection mainly can achieved by the method of depth interviews. We choose 24 interviews, translate into texts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We reach the records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ummarize principal axial coding structure , elicit 44 principal axial coding, and conclude the 44 principal axial coding into five kinds. This is the five infection factors about the creativit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rson with ability. At last, we get the suggestion on cultivating the persons creativity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creativity;influence factors目 录序 言1一、文献综述21.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内涵22.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基本结构43.科技人才创造力研究综述64.科技人才创造力研究的评价与展望7二、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81.研究程序82.结果分析9三、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分析121.环境的作用122.个人素质133.教育的影响144.兴趣145.其他方面的因素14四、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151.从环境方面来看152.从个人方面来看17结 论19参考文献20附 录21致 谢34序 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引起足够重视,但还存在着一系列影响因素,本文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调查,并提出了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献综述1.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内涵科技人才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也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宝贵的能力,最高层次的能力。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创造性活动的始终。创造力是推动创造活动的动力和基础,没有创造力的参与,创造活动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创造力的作用,就不会有新事物的诞生。创造力也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它被普遍地认为是人的能力中最伟大、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能力,甚至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研究创造力之前,首先说明什么是创造。“创造”一词,辞海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心理学上,创造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包括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实际上创造就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产生新事物的劳动过程,它为人类所特有。创造的本质在于新,创造中包含着再生性、模仿性、继承性,但它却不是单纯的再生、模仿或继承,而是继承中的发展,改革中的创新。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概括,国内学者对创造力的定义也莫衷一是。国内学者研究创造力含义,其中较有影响的是能力论、总和论、本领说等几种观点。(1)能力论代表性观点有:“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或是多种能力的总和,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是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创造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游敏惠等.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第55页.以问题解决为蓝本,创造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和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创造力是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创造力是根据已知去发现未知的能力,创造力是活化知识的能力,创造力是以直观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为基础,产生革新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2)总和论代表性观点:“创造力是素质和能力的总和,是正常人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各种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不同于一般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和综合”、“创造力被认为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心智能力和个性素质的总和”。我们认为,总和论太过笼统,不能体现出创造力的特殊性,而品质论又有些片面,能力论是最佳的概括,即创造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某种新颖而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能力”。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在创造力的作用下既可以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等无形的精神产品,也可以产生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新产品等有形的产品。(3)本领说代表性观点:“所谓创造力就是神智正常的人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被证明的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创造力是正常人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凭借积极的个性、独特的智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主动实现新颖价值的综合性本领”。当今学术界较为认同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新、精神创造三大类。科学发现是通过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规律。它的目的是解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等基础性的问题。技术发明创新是在技术领域内发生的,是根据科学规律或科学原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造物或者对已有技术的更进一步完善。它包括新的制作方法的发明与改进、新产品的发明。其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精神创造是指人们在精神领域打破传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战略战术、社会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等。游敏惠等.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第86页.2.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基本结构通过上述对创造力概念的揭示,可知创造力由各种结构要素构成,探讨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对于深入了解创造力的本领,开发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进行分析。(1)科技人才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创造力的结构研究认为,创造力的静态结构中包含一般创造力、知识、特殊创造力及非智力因素四大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决定了创造力的总体水平。一般创造力一般创造力是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的通用性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风格是它的两大基本要素。创造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思维是人所有的心理品质,思维的基本含义是有序地想。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的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一般创造力的核心。创造风格包括认知风格和工作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有的,在打破心理定式和理解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能力和心理特点。认知风格具有以下特点:能打破思维定式,保持思路灵活,思维广阔,记忆准确。创造性的工作风格具有以下特点:能够长时间集中努力和聚焦问题的能力;善于建设性遗忘,放弃已证明失败的构想,暂时遗忘干扰思路的棘手问题;正视困难,坚持到底;精力旺盛,不断有新创意产生。知识创造的全过程一刻也离不开知识,它构成了创造力的基础因素。就某一发明创造过程而言,可以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与发明创造有关的知识,即直接派上用场的知识,这可称之为进入创造圈的知识。另一部分则是使发明创造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知识,可以称之为创造的外围知识。这两类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进入创造圈的知识,创造活动便不复存在,而没有创造的外围知识,创造活动赖以惊喜的知识便成为无渊之水,无本之木。特殊创造力特殊创造力是创造力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包括从事特定创造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和技能。它一方面与个人的先天因素有关,一方面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志、个性中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系统。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的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和性格五种基本成分张汉如等.青年创造力开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第77页.(2)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动态结构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问题,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需要个体去选择、去鉴别有关问题,排除无关紧要的问题。明确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就是将获取的新问题纳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中贮存起来。所获取的问题的贮存质量与能否产生创造性的思考有密切关系。问题信息编码质量高,贮存合理,在进行思考时就容易被激活,容易被提取,容易产生联想,思路也较为灵活,有助于产生创造性的观念及成果。阐述问题的能力任何创造性观念的产生,都需要从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中提取有关的信息,这种兼并、提取的过程在信息加工理论中称之为激活。激活是阐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一般人往往只是对准了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身。由于一个人知识经验中包括的信息繁多而复杂,所以全部激活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应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去激活那些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组织问题的能力问题被阐述以后就进入了加工阶段。创造性观念往往是通过对问题的加工而形成的,因此,在创造力中,组织问题的能力最为关键和重要。对问题的组织加工一般包括心理加工和实际操作加工两种方式。心理加工指心理水平上的加工,如联想灵感、直觉和类比等,其他人通常观察不到,但主体可借助内省体验到。实际操作加工指实际操作水平上的加工,如操作演算、动作尝试、实际比较和行为探索等,由于这种加工通常是借助一定外在实物和行动来进行的,所以别人一般可以观察到。在创作活动中,两种加工方式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以促进创造性观念的产生。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经组织加工阶段后,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已经产生,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如何输出这些信息,也就是以何种创造性成果输出。一般地,新方案的输出方式可分为两种,即书面输出和非书面输出。非书面输出指创造出的新观念、新信息用非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如新产品、新工具及新技术等。3.科技人才创造力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的创造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中小学创造教育开展得更是轰轰烈烈,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教育,各种课外活动中的创造教育等各种类型的创造教育都活跃起来,一批以专门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实验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各科教学中也广泛渗透了创造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尝试。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研究等等。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起足够重视,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研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要内容的创造教育逐渐成为了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最新教育形式。然而,创造教育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传统教育中还遗留了某些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影响着创造教育的进行。刘志华在大学生的创造力研究中提出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学尚未建构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成的培养机制;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投入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应从对国家负责的使命高度认识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重要性;高校应建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培养体系;高校应努力改进现有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教育;高校应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刘志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新西部,2009,第35页.刘冠华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因素进行了分析: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外源性动机过于强化;教育方法陈旧老化:标准性扼杀了创造性;教育价值偏差:功利主义实现了对教育的主宰;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并提出应该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环境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与创造教育建设。刘冠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创造教育的建设J.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6期,第28页.代树兴等人通过从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创造力,提出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动机;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代树兴,李万顺.对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理性探索教学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三期,第24页. 4.科技人才创造力研究的评价与展望创造教育在我国兴起和发展不足30年,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却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理论研究上,从起步时的单纯介绍国外理论发展为引进国外先进理论与开展具体实验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并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教育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卓有成效地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践上,开展了众多创造教育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全国成立了二级学会,即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部分省市建立了地方创造教育研究会,组织和协调着全国上万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创造教育与实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也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创造教育实践。有的大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都开设了少年班或提高班,采取特别的培养方法,让少数智力超群者得到超前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造力。还有许多大学设立了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多种专业,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打下坚实基础。其中,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大批重点大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另外,大部分重点大学成立了创造学会,推广创造技法、普及创造知识、宣传创造成果,还组织发明竞赛,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目前,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发明大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我国大学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主要采用创业大赛和体学创业两种方式。随着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正向纵深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探讨如何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正从试点扩大到全国各个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也由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上升到在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前提下发展其创造力。但是,对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大多偏重于讨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人才本身素质要求等,但是对科技创造研究未能系统进行了解,其中对其机制和模式研究还比较少见,尤其对大学生科技创造的研究未能形成综合的理论成果。另外,我国学者对创造力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一群体,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主要在初级教育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初级教育阶段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实际调查研究比较缺乏,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重点强调人才的创造性,注重人才的综合指标。因此,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相信我国的创造力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富的理论成果,也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二、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1.研究程序(1)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追溯,采用了点和线的研究视角,点关注的是找出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同时还通过问卷法和测验法辅助收集数据,然后将两种方法的结果加以相互比照。线关注的是回溯追踪,找出外环境对于一个人创造力成长的影响。本研究主干的研究内容采用了质性研究的范式。数据收集主要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来完成的。所谓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主要是指不经由统计程序或其它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它可以对人(社会)的生活、故事、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吴芝仪,李奉儒,1955)。质性研究以归纳分析为主,研究者试图理解情境,通过研究过程中对于资料的分析和挖掘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而不是将期待强加于所研究所谓现象和情境之上。(2)研究对象质性研究中,常见的所谓收集资料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民俗志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本研究中研究者根据研究内容,选定了目前有所创造成就的杰出人士对于这些被试创造力相关特征的研究,我们的数据收集选用了深度访谈法来进行。通过开放式反应的问题,作为深入访谈的手段,获取有意义的资料,让被试在我们研究设定的访谈提纲范围内尽量开放地谈自己相关的信息,从他们回溯式的叙述中找出对于研究有意义的材料,了解他们在社会系统环境中,个人构思世界的方式,解释他们生活中重要事件的方式,从而构建相关的理论解释体系。(3)访谈程序设计访谈提纲访谈。访谈提纲是整个访谈过程的一个指导纲要,访谈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访谈提纲设计的优劣。完善的访谈有助于高校和高质地完成访谈任务,获得最为有效的数据信息,为后期的数据整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本研究中,访谈提纲的设计采用半结构化式的问题方式设计。尽量用开放的问题。引导被试在特定的研究范围内尽量深入和自发地谈及相关问题。访谈提纲的设计遵循以下两个原则:让被试能够“讲故事”,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尽量让被试自己完整的叙述,而不是一问一答的问卷填答形式;围绕创造性的产品进行访谈。访谈前的准备。针对访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访谈对象的熟悉。由于科技人才创造产品的独特性,约请好被试后,还必须通过网络、图书馆尽量多地搜集有关被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知名的相关研究或是拜读著名的作品。第二,访谈技巧的学习。在访谈中,调查员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暗示给被试者,否则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要把握访谈的方向和主要焦点,防止谈话偏离调查主题,以免影响效率。访谈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避免只凭主观印象,或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直接陷入毫无目的的交谈。在访谈中掌握发问的技术,善于洞察被试者的心理变化,善于随机应变。访谈的实施首先获取被试的联系方式,然后电话联系,争取访谈被试的同意,访谈在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在经得被访者的同意后,进行录音。访谈过程中,要将早已熟悉在心的访谈提纲的每个题目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向被访者问及。访谈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和问答方式,尽量不打断受访者的谈话,以便使被访者更多地进入到自己回忆的情境之中,以故事叙述法为主要途经获得更为真实的回溯数据信息。访谈特别关注的焦点是创造性产品的创造过程和创造者的个人成长经历,过程中也结合历史测量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了问卷自评方法,词汇联想测验法。2.结果分析(1)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的开放编码结果在开放编码的编制过程中,研究者对24个被试的相关文本资料进行了逐字逐句的阅读,提取重点语句,标注关键信息,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结果参见附录。(2) 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接下来进一步针对24位被试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对于主轴编码形成的44个概念词,凡是在被试文本资料出现过的,对于该被试在该概念词上就积分为“1”,重复出现都记为“1” , 最后得到的主轴频次如下表的统计结果。表4.1 主轴频次表核心类别概念词频次百分比等级百分比核心类别比例排序环境传统文化20.76%34国际交流41.52%24国家政策83.04%12基金支持186.84%1技术的发展51.90%19家庭影响103.80%7老师的影响155.70%4领导支持51.90%19同行认可支持41.52%24周围环境176.46%3压力的推动10.38%42团队93.42%9学术交流20.76%34total10038.00%1个人素质创新意识72.66%13胆大20.76%34洞察力41.52%24工作方法20.76%34素质51.90%19积累103.80%7坚持114.18%5健康状况20.76%34刻苦的精神93.42%9耐得住寂寞31.14%29努力114.18%5社交能力62.28%16态度31.14%29细心谨慎31.14%29信心41.52%24意志力20.76%34责任心31.14%29注重细节31.14%29total9034.20%2兴趣灵感20.76%34兴趣186.84%1有目标51.90%19total259.50%5教育家庭影响103.80%7老师的影响155.70%4扎实的基础72.66%13total3212.16%3其他年龄51.90%19时间按排10.38%42实际行动72.66%13思考62.28%16思维方式41.52%24运气20.76%34遵守规矩10.38%42total269.88%4由此得出,关于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个人素质、兴趣、教育以及其他(年龄、运气等)。他们的重要性程度的频次排序为:环境、个人素质、教育、兴趣及其他(年龄、运气等)。(3)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选择编码结构这一阶段主要完成选择编码的工作。将44个主轴编码进一步归类连接,获得5个选择编码即核心类别。它们是:环境: “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国家政策”、“基金支持”、“技术的发展”、“家庭影响”、“老师的影响”、“领导支持”、“同行认可支持”、“周围环境”、“压力的推动”、“团队”、“学术交流”个人素质:“创新意识”、“胆大”、“洞察力”、“工作方法”、“素质”、“积累”、“坚持”、“健康状况”、“刻苦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努力”、“社交能力”、“态度”、“细心谨慎”、“信心”、“意志力”、“责任心”、“注重细节”兴趣:“灵感”、“兴趣”、“有目标”教育:“家庭影响”、“老师的影响”、“扎实的基础”其他:“年龄”、“时间按排”、“实际行动”、“思考”、“思维方式”、“运气”、“遵守规矩”三、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分析1.环境的作用(1) 国家政策以及基金的支持国家政策以及基金支持给很多的被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提及对自己的影响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都将之列为其中之一。国家对一个项目的政策优惠以及基金支持,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发挥有着很多影响,这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对其创造力的发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李奎,被试者,生命学部,他说:“因为,他这个,不管是哪个单位有发展方向,是不是将这个方向作为发展重点,这个是很关键的,包括国家基金委,还有一些重点领域,这大领域都是经过专家认证的,这里面呢经过专家认证的一些领域,经费资助的强度就比较多,呃,当然利于这个发展了。”(2)家庭以及老师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及老师的因素也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一大因素,一些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一个人创意的发展均有影响。另外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人,在创造性人格特质,环境特征知觉,以及创造力的表现上均有显著的差异。李奎,被试者,生命学部,他说:“其他的就是我(停顿,思索)当然就说就是家庭比较和睦,是吧,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比较和睦,呃,(停顿,思索)就是说我是,因为我是大学毕业,(门响?咯吱声?)大学毕业我工作,毕业工作,工作再去考研究生,再去读书,毕业以后在工作时候老师也很重要。”赵春华,被试者,生命学部,他说:“父母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有理想抱负、对社会有贡献。军校接受部队文化熏陶加强个人素质培养。赴美留学工作的经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进入了生命科学国际前沿领域,开拓了视野,同时也强烈感受到科技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被试者张锦,化学部,他说:“我觉得很难说,当然我的老师,我读博士的时候的老师,读博之后和他一起工作,刘文瀚老师。他主要是给我们打了一个很好的台子,我们一起讨论,对我影响是最大最大的。”(3) 团队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素质的团队以及拥有很好团结精神的团队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发挥有重要意义。被试者王斌,地学部:“另外你身边的团队,你身处的环境,如果身处一个非常好的科学研究所,旁边的同事都是在国际水平上的科研人员,那么你一定会把你的事业,恩是一个国际前沿的东西。” 被试者祝宁华,信息学部:“比较积极向上的环境,一个大家都非常团结的一个环境,那您可定会也会对自己的这个性格啊,各方面都产生一些影响,产生一些好的影响,那您可以可能会逐渐的进步。”(4)其他方面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模式,以及现有的技术为科技人才发挥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基础条件。另外传统文化、国际交流、领导以及同行的认可支持、压力的推动都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发挥有一定影响。2.个人素质(1)经验的积累实践出真知,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很多的发明创造、规律的发现都是源于现实的实践或者生活。被试者祝宁华,信息学部:“实际上平时做的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都是一种积累或准备。”(2)个人的性格特质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他敢于蔑视权威,突破经典思想的束缚,敢于尝试和实验来进行创造,具有创新的胆识和洞察力。当然,只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和洞察力还是不够的,一个能有所创新的人还必须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寂寞、端正的态度、有责任心、注重细节等等。(3)个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被试者李奎,生命学部:“首先是身体健康,啊,这是第一啊,没有身体健康可能都不能谈,呃,精力充沛,对吧。”3.教育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创新,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被试者赵铁良,管理学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发现一个人的专长之前,教育,尤其是通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广泛的涉猎才可能发现自己的擅长、兴趣所在,而将兴趣与创造结合起来是最佳的方式。”一个人也只有接受一定的教育,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知识面,这无疑是科技人才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基础。另外,老师的启发与教育对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老师的鼓励、老师的引导等等。4.兴趣在访谈的过程中,兴趣这一影响因素给很多被试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奇心引发人的专注热情,兴趣则使这一热情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兴趣会导致对创造工作的热爱、责任感、刻苦钻研及深思熟虑的思考。被试者郭玲玲,教育学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会引导你不断地了解它,钻研它,激发你的好奇心,使得你在这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或者拥有了创新的灵感。“首先你得对这个感兴趣,如果都不感兴趣的话肯定不行,要感兴趣然后愿意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找这些东西可以根据时间的顺序啊,逻辑的顺序啊进行整理,当然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有的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按时间肯定没有问题,如果按逻辑的话可能就会根据研究的不同东西或者说是切入点整理出不一样的一些概念。” 被试者祝宁华,信息学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所以出国了也是选择了自己觉得有发展的自己有兴趣的才去选择做。”5.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只拥有创新的意识和想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付诸实践;其次,还需要不断的思考,拥有创新性思维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再次,个人的运气和机遇也是其中一方面。四、对科技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建议1.从环境方面来看科技创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科技创造是适宜的社会环境与潜在的创造者个人的有机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从科技创造环境因素看,影响科技工作者激发创造力的主要是国家制度环境、教育环境、组织环境和文化环境。(1)国家制度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制定和完善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的建设。国家设立的奖励系统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社会团体(包括科学共同体的各种组织)设立的奖励系统,由国家、企业、社会其它团休和个人提供资助。国家奖励系统能起到激励科学家进行科技创造的作用。这种激励机制源于科学家对社会“承认”的需要。科学活动虽然是一种不允许谋取私利的追求真理的高尚事业,但科学家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物质利益原则同样要在科学活动中发生作用。科学奖励给予科学家的主要是种精神权利,尽管它附带有物质利益。对于科学家来说,其成果不是要换取金钱,而是要换取社会的“承认”。奖励就是给予承认。杰里力口斯顿(C Jerry Gaston)认为,科学界的奖励系统体现了科学家扮演其科学家角色好坏与相应报酬之间的关系。国家应该积极的鼓励科技创新,给予一定的基金支持,设置完善的激励奖项。评价机制应该按照公开、平等和竞争的原则,择优选择具有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按照规范的程度和公开的标准对科研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另外,加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学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梦想和希望,大学具有密集生产科技知识和集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属性,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2)教育环境当今我国的学校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教育环境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首先,研究发现,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考试结果,还应注重学习的过程,一个小孩考完试回家后,父母心问他:“你考几分?”小孩说:“97分。”妈妈很严肃的质问:“还有3分跑哪里去了?”这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在以色列,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问的是:“你今天在学校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两个例子正好说明了中国父母重视考试结果,而以色列的父母则是重视学习过程。另外,父母不应该抹杀孩子的兴趣,在中国很多孩子拥有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天赋,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孩子的兴趣被很多父母无情的扼杀了,只注重和强调文化课的学习,而且在周末或者假期给孩子安排一系列的补课,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发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他们的兴趣,给予正确的引导,并不是说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坏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所在,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的兴趣。其次,学校教育是孩子整个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教育是学生习得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的最基本途径。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素质、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行为和创造力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教育的高度程序化标准化于创造力的发展不利,老师应该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机会,增强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去构建他们自己的提问,在学校教育中存在者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钩,这对创造力的发挥是有害无益的,学校的测验考试往往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非运用知识的程度,从创造力的发挥角度看,知识运用的灵活性与知识拥有量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和实验课,在很多的中小学,实验室设备非常的不完善,政府和学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投资,给予学生更多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