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_第1页
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_第2页
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_第3页
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_第4页
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祖国发展征文五篇【篇一】我1988年出生,比改革开放“小”了正好10岁。我的故乡是湖北随州市郊的一个小村子。记忆里最深的,是村里的夜晚,特别安静特别黑。为了尽量省钱,村里人晚上都不太点灯,只有在夜里七八点左右,才会打开那种最便宜、低功率的灯泡,微弱的光芒勉强能照亮一个小小的厨房。每家每户晚上唯一的娱乐就是一家人围着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饶有兴致地看看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和电视剧,然后就早早地睡下。我们家也一样,记得电视机头上还架着两根天线,遇到有风或是下雨,就满屏雪花,呜兹呜兹响。爸爸就把天线拨来拨去,力图将画面调得清晰些。村里用电负荷稍微大一点,配电室就会传来变压器被烧坏的消息,继而就会停电三五天。即便是这样,爸爸妈妈还觉得特别幸福,比起他们只能烧煤油灯且经常吃不饱饭的童年,现在起码还能有电灯电视呢。到我念中学的时候,大家的条件开始好起来,除了传统的水稻、小麦,大家开始尝试种一些土豆、豌豆、甘蔗等经济作物,还有不少人包鱼塘养鱼、养黄鳝,或是去镇上开个门面做点生意,或是跟着有路子的亲戚去广东打工。家家户户都换上了又大又亮的日光灯,彩色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通过看新闻、看报纸,我知道有很多其他的地方,比我们村、比湖北都大得多、好得多,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学时,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像余华写的那样,“十八岁出远门”,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浙江的一所高校。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研究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心中最美好的城市是杭州。为了能留在那里,毕业后我就在当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大专里教书。由于随州地方小,无数次从外地回家,都必须从武汉转车。我对武汉的认识特别浅,仅仅是在一次次步履匆匆的往返途中,感受到武昌、汉口和武汉火车站建得越来越气派而已。老家也好,武汉也好,发展虽然越来越好,于我却显得越来越陌生。有一次坐火车离开的时候,望着白发日渐增多的父母,望着长江两岸林立的高楼和田野一望无际的翠绿,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为什么我不可以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工作呢?舍不得离开的想法萌发后,在一次次回武汉和朋友小聚游玩、一次次回老家看望父母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烈。后来,我认识了同样在广州工作的男朋友。在几番考虑之后,我们决定一起辞职放弃原来的工作,并陆续通过省、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在离随州只有2个多小时车程的武汉,拥有了各自的新工作。转眼,我来江夏已经三年半了,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我有幸见证了近年来江夏的发展,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开始在建设局一个基层站所的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只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到加入青苹果团队,能有机会到组织部跟班锻炼,成为了一棵正在成长的“树苗”,并担负着带动一批人写作成长的责任;从和男朋友两个人一起租房子住,到现在公公婆婆、老公、我和女儿一大家人搬进自己在江夏买的新房;从最开始只习惯去中百广场买东西,到后来有了九全嘉、沃尔玛、盒马等可以逛、可以玩;从偶尔爬爬花山、青龙山,走走环山路,到每年积极报名参加徒步大赛,看着环山路越来越美、“走遍天下,最美江夏”的牌子越来越亮接下来,地铁即将正式运营、中央大公园即将开园、军运村即将竣工江夏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我也终于找到了我的“第二故乡”。这些在我这个普通年轻人身上发生的变化,绝不仅仅得益于我自己个人的努力,更得益于江夏的发展、组织的培养,得益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指出,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的老家,以及我的“第二故乡”江夏,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4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和小城,发生着让人惊叹的变化;还有千千万万个老乡,过上了越来越富足的生活。历史总是在特殊的年份熠熠闪光,让人们能驻足停留、总结成绩、感恩过往,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与动力。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沧海桑田。近期,各地纷纷推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相关活动,从大型展览到征文比赛,从优秀电视剧展播到“时光机”等小程序、“中国一分钟”等微视频特辑,从大型展览到今天刚刚举行的庆祝大会,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回望40年,向我们共同拼搏奋斗的岁月致敬。在感受这些纪念活动带来的震撼与共鸣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加锐意进取,珍惜和利用好现实生活中每一寸光阴,走好自己奋斗的每一步,走好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以更大的底气与勇气,奋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篇二】“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70年代,奶奶生活在鲁西南一个偏远山村,村民世世代代读不起书,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清贫农耕生活。那个年代,还是定量配额的年代,内陆偏远乡村,缺水少电,村民食不果腹,生活非常不方便。那个年代,人们在“生产队”劳动,靠着“工分”计酬,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那个年代,还是没有手机、电视的年代,一首歌通过口口相传,唱遍了大江南北,后来她才知道,那首歌名叫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80年代,是一个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得到初步的解放。那个年代,能读书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他们喜欢读书,这也是能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那个年代,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年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效果初显,社会逐渐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那个年代,爸爸做梦都想走出去看一看,看看家乡外的山山水水,村里“大喇叭”放的这首歌,名叫外面的世界。“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90年代,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上学不再是一种奢侈的梦想。那个年代,BP机就是很珍贵的通信机器,更不要提一万多块的“大哥大”。那个年代,市场经济极大了繁荣了物质生活,人们甩脱了必需品,享受着消费品。那个年代,“万元不算富,十万刚起步,百万才是真正富”的流行语成为中国人拥有财富的真正写照。在哥哥记忆中,电视播放的这首歌名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时间快进到21世纪,世界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一个让经济发展跃上新高度的机会。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中国有了第一辆开向未来的“和谐号”,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北京举行无数个“第一”敲开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紧闭的“大门”,伟大的祖国沐浴着改革春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倾听着智能手机缓缓流出的音乐,这首伴随着祖国前进步伐的歌名叫我和你。如今,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祖孙三辈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一首首歌勾起老人们对往事的回忆,一个个笑容见证着改革开放的非凡成就,我不禁畅想另一个40年,不知又是怎样一副翻天覆地的变化。【篇三】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一个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孩子,从成长的点滴中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的变化和人们生活中的变化。小时候,我家住在二环边上的一个普通大杂院里,那时一同玩耍的小伙伴们也都是同样生活在普通家庭里的孩子,除了看黑白电视,小人书、跳绳、捉迷藏、拽包是我们这些女孩子的最爱,谁能拥有一个洋娃娃就可以让全院的孩子羡慕一段时间。,而每次的春游、秋游更是难得的欢乐时光,出游前一晚,妈妈会往我的小背包里塞满吃的,少不了的标配是面包、火腿肠和茶鸡蛋,还有妈妈准备好的水果和零食,和同龄孩子们所带的比起来,可以算是一顿豪华的野餐了。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无论衣食住行哪方面都能得到充足的物质保障,各类电子设备帮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各种主题的大型游乐园、国外度假、海外游学更带来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这些,是我们小时候怎么想也想象不到的。在儿时,由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足,我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在父母休息那天,到各家去走亲访友,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到小姨工作的翠微路百货商场去玩耍。记忆中,那时的翠微路商场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灰色的水泥地面,经过长年的踩踏已经被磨得光滑且微微发亮,高高的房梁上悬吊着的三叶大吊扇已经变黄,发出“嗡嗡”的声响,长长的、白色的管灯照射着木框玻璃柜台,而每个柜台后面都会站着几个身穿白衬衫的售货员,柜台和收款台之间还会有一根细细的铁丝,售货员用力一甩,用一个大夹子夹好的购物小票和钱款,就像踏上了高速路一样,飞到了另一侧的收款台,整个过程就如同一次精彩的杂技表演,而铁丝与夹子摩擦发出的“嘶嘶”声,在沉闷的卖场里听起来显得格外动听。柜台内整齐摆放着款式不多的商品,需要售货员的拿递才能挑选,在那个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即便是那些可挑选余地不多的商品,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也只是摆放在商场的商品,而不能成为买进家门的用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北京也加快了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步伐,大杂院拆除了,我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分开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叶落满池塘搬新家,二十寸彩电皮沙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里的家具、电器也变得丰富、精致了,而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也不再疯玩傻闹,而是热衷于探讨热播电视剧的剧情、哼唱流行歌曲。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路上的人多了、车也多了,各式商铺如雨后春笋一般亮相在大街小巷,店里面的商品也变得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各种新鲜事物浪潮般涌入,我们也被这些新鲜事物吸引得眼花缭乱,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世界。1997年,在改革开放走过近二十年的时候,翠微路百货商场华丽变身为翠微大厦,再一次走进卖场,替代灰色水泥地的大理石的反射着天花的照明,显得卖场里更加明亮,各种叫得上来、叫不上来的品牌林立在宽敞的通道两旁,老旧的封闭式柜台已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美观、实用的开放式货架,上面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导购员们都穿着大方合体的制服,满脸笑意迎候顾客的光顾,鼓励顾客去试穿、试用她们的商品,那时候才感受到原来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有这样的服务体验。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一年一度的翠微店庆,初冬的西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在高峰期甚至会造成长时间的拥堵,到了黑夜降临,一对对明晃晃的车灯将整条道路照亮得如同白昼,而在翠微大厦内,则是一番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热烈场景,放眼望去,每个专柜内都挤满挑选商品的顾客,在收银台前排起十几、二十米长队的是在等待交款的顾客,而还有更多的顾客穿梭于专柜与款台之间的通道,急着交款或领取商品,那红火、热烈的氛围犹如一场年终聚会。正是由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市场的繁荣、物品的丰足、以及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造就了消费市场的改变。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整整四十个年头,它的发展之快,我们在经历、在见证。在中国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改革的车轮不曾、也不会停止,改革是实现人民福祉、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篇四】“班车”上的烟味老家在山区,以前要出远门的最重要工具大约就是“班车”了。除了鸡鸭等在车内乱叫,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呛人的烟味了。车内时常卷烟、叶子烟齐上阵,吞云吐雾,颇有“仙境”的感觉。实在有孕妇小孩呛得受不了了,才有人打开车窗将烟头掐灭扔出窗外或收捡到衣兜里。也有的人不予理睬,依然在烟雾缭绕“神仙快活”。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有时候也会选择乘车回家,但再也没有呛人的烟味了。实在有人忍不住想抽上两口,也会在中途休息或上下客的时候到车外解决。门口的垃圾小时候,扫完地就用“洋铲”将垃圾端到门口直接倒河里。国庆节回家,发现自家院坝里有了统一的垃圾桶,还分回收和不可回收。父亲说,现在如果家里环境不卫生,村上“当官的”还会找你谈话。门前的小河水清了,河边没有垃圾了。乡上配备了专门的收垃圾车辆,定期处理生产生活垃圾。饭桌上的肉小时候,父亲在林场上班。还顶着一个副厂长的“官职”。父亲一般隔一天或者两天回家一次。父亲回家,母亲就会提前煮好腊肉。小时候最喜欢的要算“卤鸭子”了。记得有一次,母亲赶场买回一只,我和哥哥就偷偷地吃,最后竟然偷吃了大半只。现在回家,母亲还会给媳妇说2001年的一件事情哥哥读初中的时候,中午我和母亲在家炒肉吃。我偷偷地留了半碗放在碗柜里,母亲发现了,就批评说:我们两个人在家里,你还要留些。我说,今天哥哥放假,我给他留点。工作后,每次回家桌上都是大碗小盘的肉。媳妇说,怎么没有素菜?于是,每次回家,时令蔬菜便成了媳妇的最爱。我经常和媳妇说,你改变了我们家的饮食习惯。砍柴的背篓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我和哥哥要干活。上山砍柴伴随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上山砍柴还将膝盖砍了一条口子,缝了三针,拄着“拐爬子”去读的书。砍柴的背篓是父亲编的,门前有竹子,就地取材。下雨天父亲就会编新的背篓,或者修补损坏的。涨水后就会去河里捡“水落柴”,平时就去四五里外的山上砍柴,用背篓背回家。几年前,家里用天然气、电磁炉做饭了,偶尔也用柴锅做饭。背篓,使用越来越少了。“烧火地”的浓烟老家在山区,土地贫瘠。为了有更多的土地种庄家,很多人都会将坡度不陡,土地稍微厚实一点的山林砍掉,把柴草烧一下用来种地,我们当地成为“烧火地”。烧过的地杂草少,灰烬可以让土地更肥沃。小时候时常会看到山上浓烟滚滚,不清楚的还以为森林大火呢。读初中的时候,当地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烧火地”的没有了。房前屋后也种植了辛夷、南竹、厚柏等,野鸡、锦鸡这些动物常在林间出没。农村的小汽车上个月,哥哥拿到驾照买了自己的小车了。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了自己的汽车,国产的、合资的、进口的。家里做水果小生意的哥哥买了拉货用的小车,方便进货;嫁到成都的妹妹买了越野车,方便回家和工作;媳妇在县城带小孩的哥哥买了小车,空了就带小娃娃回山上看爷爷奶奶以前觉得离农村人很遥远的旅游也成了偶有的自驾游。“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农村人,用自己的奋斗,书写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幸福生活。【篇五】作为一名基层通讯报道员,我亲历了从“爬格子”到“电子化”写稿变迁,在办公条件的快速改善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1993年底,我有幸被赣榆县夹山乡党委招聘为通讯报道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记得第一篇稿子写好,我正在工工整整抄写的时候,党委秘书拿着一盒复写纸走过来说:“你这样抄太慢了,用复写纸快,可以一式四份。”稿纸是党委定制的,每页300格,便于计算字数。党委秘书复写稿件很有经验,他拿过稿纸本,一边示范怎样放复写纸、复写板,一边讲解要领。当时乡党委只有一台手动打字机,打字员一分钟只能打二三十个字,打完蜡纸还要油印,费事不少效率不高。为了赶时间,我写好的稿件只能靠复写。复写稿件是一件苦差事。由于每篇稿子要投往各级党报、广播电台以及相关报刊,复写三四遍是常事,我常常一式六份进行复写,写到最后,手指、手腕钻心的痛,右手中指磨出的老茧有黄豆粒大。稿件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