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A. 生活在炎热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 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使得土壤变得疏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B.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C. 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D. 细胞的生活不需要营养物质3.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在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和准焦螺旋B. 乙图用高倍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低倍物镜的大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上方移动D. 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染色不均匀4.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酵母菌这四种单细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病毒相比,这四种生物都有细胞结构B. 这四种生物的生活方式都是异养C. 大肠杆菌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可进行孢子生殖D. 衣藻、草履虫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5.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菜豆种子,进行如下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级别场所温度棉花状态数日后现象甲光照23潮湿全部发芽乙光照23干燥没有发芽丙黑暗23潮湿全部发芽丁黑暗23干燥没有发芽A.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菜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的关系B. 材料要选择结构完整且饱满有活力的种子,每组数量相同并足够多C. 甲组与丁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菜豆种子萌发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D. 实验表明菜豆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36.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醉了脑干B. 小脑中有调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C. 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D.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7. 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 口蹄疫B. 天花C. 猩红热D. 禽流感8. 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包头市九原区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 选取九原区城区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 选取九原区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 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九原区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 选取九原区农村和城市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9.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 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D.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10.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与乙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乙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B. 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C. 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11.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B. 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C.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12.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 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D. 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将会减产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3. 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小薇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_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在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_是_方向流动的。图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图一中的5对应图二中的_(填数字),水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_。(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1小时后将甲装置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实验成功。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14. 暴走已经成为青年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图甲中A-E是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图乙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_物质相结合,被运输到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_中被利用。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作用,起清洁作用的有_。(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体现了_的生物学观点。食物中的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_,被C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为_,并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3)暴走时,某人不小心脚趾受伤,医生给他开了青霉素,口服药物后,药物被C吸收后运输到脚趾受伤的部位所经过的途径是:青霉素小肠绒毛毛细血管肠静脉各级动脉受伤的脚趾毛细血管脚趾受伤的部位。请你用文字和图甲中的数字及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_。(4)暴走时,队列整齐,步调一致,是由于听领队的响声面做到的,那么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15.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通常是雌雄同株,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籽粒有黄色和白色、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等不同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一所示,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白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已知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t表示)。在遗传学上,我们把玉米的黄粒和白粒称为_。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这种现象是_。(2)玉米的宽叶与窄叶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宽叶(基因组成为AA)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窄叶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窄叶玉米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将窄叶玉米与宽叶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一中杂交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a若子二代只出现宽叶一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引起的;b若子二代出现宽叶、窄叶两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引起的。(3)请写出玉米植株A所结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_,若该籽粒在生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窄叶,此株玉米可用图二中_表示。(4)玉米果穗上经常出现缺粒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B、沙漠地区干旱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为了吸收水分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D、蚯蚓能疏松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答案】C【解析】解:A、细胞中的这些物质有的是自己制造的,如植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还有的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另外一些物质须从外界获得,如无机盐、水等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A错误;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某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B错误;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C正确;D、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C。(1)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有碳,如水、无机盐等;(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3)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3.【答案】B【解析】解: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A不正确;B、乙图中,的镜头长,放大倍数大,看到的物像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少,B正确;C、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丙图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不正确;D、丁图中的黑色圆圈,边缘黑厚,中间白亮,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气泡,D不正确。故选:B。1、图甲中,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图乙中,物镜短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2、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步骤: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4.【答案】B【解析】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酵母菌都有细胞结构,属于单细胞生物,A正确;B、大肠杆菌、草履虫、酵母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而衣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错误;C、大肠杆菌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可进行孢子生殖,C正确;D、衣藻、草履虫和酵母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单细胞生物的内容、分析解答。掌握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水分的关系,而不包括温度,错误;B、材料要选择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并保证一定的数量,正确;C、甲组与丁组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因此甲组与丁组不可以构成对照,也不能说明西瓜子发芽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错误;D、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因此实验不能表明菜豆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3,错误。故选:B。(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6.【答案】D【解析】解: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醉了小脑,错误;B、脑干中有调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错误;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错误。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正确;故选: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例如,当你突然发现眼前有蛇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你的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关键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也会影响到神经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7.【答案】C【解析】解:口蹄疫、禽流感、天花都是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猩红热溶血性链球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病毒无关。故选:C。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即可解答本题。8.【答案】D【解析】解:选取九原区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或选取榕江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样本不全面,没有代表性;九原区所有的初中学生数量很大,调查难度大,而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没有不要进行全面调查。因此最合理的方案是选取九原区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故选:D。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调查实际和调查要求来选取调查样本。9.【答案】C【解析】解:A、过程a与b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B错误;C、肺泡与血液之间完成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管乙中的血液为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C正确;D、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D错误。故选:C。1、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2、图中,a是呼气、b是吸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熟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A、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A正确;B、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乙属于易感者;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B正确;C、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D、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D正确;故选:C。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根据现象判断符合哪一环节。能够根据概念对传染病三个环节做出准确的判断。11.【答案】A【解析】解:A、抗病毒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H7N9病毒。但少数H7N9病毒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病毒药物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H7N9病毒已不再受其影响了。可见,H7N9病毒出现的变异是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留下来。A正确;B、病原体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青霉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原体,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青霉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病原体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在使用同等剂量的青霉素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杀菌作用,导致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结果,B错误。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故选:A。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无论哪一种生物,无论其高等、低等、简单与复杂,现在能够正常地生活在地球上,就说明其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否则的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12.【答案】B【解析】解: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正确;B、叶面积指数越大,植物叶片交叉程度越大,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的叶子就越多,因此光合作用的效率下降,呼吸作用增多,B错误;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C正确;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导致农作物体内的有机物减少,农作物将会减产,D正确。故选:B。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利于植物生长。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小于或等于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转换器 细胞质 顺时针 线粒体 8 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蒜苗细胞内有叶绿体,会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解析】解:(1)高倍镜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为止。注意事项: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时,要注意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若图中叶绿体在视野的右侧,那么,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左侧;而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若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则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并不是所有叶片活细胞都有叶绿,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就没有;而所有叶片活细胞应该都有线粒体。所以,图一中的2栅栏组织与图二中的6表皮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图一中的5 对应图二中的8,都是指气孔,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2)甲瓶蒜黄中无叶绿体,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是蒜苗,含有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故答案为:(1)转换器;细胞质; 顺时针; 线粒体; 8;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蒜苗细胞内有叶绿体,会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图一中,1是上表皮,2是栅栏组织,3是叶脉,4是下表皮,5是气孔;图二中,6是表皮细胞,7是保卫细胞,8是气孔。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与呼吸作用,且具一定看图识图能力。14.【答案】血红蛋白 线粒体 黏液、纤毛、鼻毛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水 下腔静脉34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1-2主动脉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解析】解:(1)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支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因此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鼻粘膜,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鼻毛(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脚趾受伤,口服药物进入血液经肠处静脉下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1左心房2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趾端毛细血管。(4)暴走时,队列整齐,步调一致,是由于听领队的响声面做到的,那么听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故答案为:(1)血红蛋白;线粒体;黏液、纤毛、鼻毛(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3)下腔静脉34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1-2主动脉(4)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观图可知:A是肺,B是皮肤,C是小肠,D是肾脏,E是心脏。心脏有四腔,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2)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