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第1章.ppt_第1页
电算化会计第1章.ppt_第2页
电算化会计第1章.ppt_第3页
电算化会计第1章.ppt_第4页
电算化会计第1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算化会计 原理、分析、应用 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IS),2011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欧阳电平教授,通过本课程教学要解决(目标):,什么是电算化会计(它的本质)?有何特点?由哪些要素(部件)组成?结构特点?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有何不同?会计工作为何能电算化?它的理论依据(原理)是什么? 会计软件是如何开发的?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过程是如何自动化(计算机程序化)的?电子凭证、电子帐簿、电子报表是如何生成、存储并输出的?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电算化环境下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电算化会计课程最主要学什么?如何才能提高信息系统环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剖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 会计电算化 由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能部分替代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1981年8月长春会议 国外教科书中的概念 EDPA(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电子数据处理会计 CAIS(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计算机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CBIS(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AI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会计信息系统 国内教科书中的概念 电脑会计;计算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等。 电算化会计 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递、维护,为各类有关用户输出相关的会计信息,以辅助其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从定义引深出:电算化会计的本质是什么?有何特点?与XX会计的区别? 什么是会计信息?什么是系统(信息系统)?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 一个会计信息系统能输出多少信息?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是如何生产的?,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二)数据与信息 数据的定义(Data) (1)ISO的定义: 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可以用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通信、翻译或处理。 (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必须与客观实体与属性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 数据的类型 数值型(整型、实型) 文本型(文字、数字、符号) 多媒体(声音、图形、图像、视频) 新兴类型(触觉、味觉、嗅觉),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二)数据与信息 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 (1)ISO的定义: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 (3)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有用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薛云奎,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据是一种鉴别符号,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联系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关系,表现形式相同,不同的环境(子系统)中可相互转换。 辨别以下: “这批产品本期的生产成本是30万元”对成本核算子系统是一条会计信息。 “本期共生产A级产品30万支”对成本核算子系统是一条会计信息。 “北通公司2010年年报的资产负债表上期末流动资产合计8千万”是一条会计数据。,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三)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System)的定义 系统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为实现某一目的而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 系统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 目的性 层次性 动态性 独立性 适应性,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三)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特征: 开放性、集成性、人机协作性、现代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管理信息系统组成要素: 人、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数据库、规程、模型库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1)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输出、传递; (2)辅助信息使用者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四)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管理的信息系统,专门用于企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收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各类会计信息,以辅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会计信息系统组成要素: 人、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会计软件、会计数据库、会计规范(法规、准则、制度等),会计软件 专门用于处理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开发会计软件的文档资料、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的处理会计业务的计算机程序、使用和维护手册等。 会计软件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软件进行分类,一般有: 从使用范围:通用会计软件、专用会计软件; 从支持用户数量和运行平台:单机版、网络版; 从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发展阶段:单项处理、部门级、企业级。,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五)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异同 主要相同点 会计理论、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相同 会计目标和任务相同(核算、控制、辅助经营管理与决策、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会计方法(核算、分析、预测、决策)、会计处理的结果相同,主要不同点 会计数据存储媒介和存储方式不同(磁性介质、数据库文件) 会计数据收集和输入方式不同(手工,扫描、电子数据自动输入)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数据传递路线不同(实时、成批) 会计信息获取(输出、传递)方式不同(主动、在线、网络;屏幕、打印、文件) 会计档案管理不同(磁介质文件,备份) 内部控制方式不同(人工和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相结合),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会计数据处理技术 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传递等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处理技术的硬件(如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软件(如计算口诀等)。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手工处理-机械化处理-电算化处理,电算化处理: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会计数据处理技术。 主要应用特点: (1)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2)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会计数据代码化、规范化。 (4)会计人员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手工处理:手工处理是指利用笔墨、纸张、算盘等作为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计 算工具,主要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的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单项会计数据处理阶段(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DPA) 部门级会计数据处理阶段(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一体化处理阶段(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 集团级会计数据处理(会计共享服务中心等),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DPA):单项会计核算系统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和操作流程模拟手工方式。 (2)只有相互独立的单机运行的会计核算程序,一种核算程序独立完成某项会计业务,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数据的采集、输入和处理是后台批处理方式进行的,即一般通过人工在各业务点收集、整理数据,将一批数据穿孔在纸带或卡片上,然后送到计算机房,输入到计算机中,集中成批处理。,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主要特点: (1)实现了财会部门内的信息集成,即“来源惟一、实时共享”。 (2)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是局域网结构或主机终端结构。 (3)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主要特点: (1)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件。 (2)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大多是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系统。 (3)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事件驱动型,会计系统可以实时自动采集业务系统的会计数据。 (4)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得以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消除了“信息孤岛”,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性;实现了业务处理和信息处理的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集成。,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目标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5060年代: EDPS或TPS(作业处理系统) 6070年代: MRP(物料需求计划) 80年代: MRPII(制造资源计划) 90年代: ERP (企业资源规划),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发达国家管理软件发展历程,MPS、MRP 库存管理 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 BOM,MPS、MRP 库存管理 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 BOM,MPS、MRP 库存管理 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 BOM,MPS、MRP 库存管理 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 BOM,销售管理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销售管理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销售管理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法制条例控制 流程工业管理 运输管理 仓库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质量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法制条例控制 流程工业管理 运输管理 仓库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质量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CRM/SCM 电子商务 Internet/Intranet,库存计划 物料信息集成,物流资金流 信息集成,多行业、多地区、多业务 供需链信息集成,协同商务,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初始实验期,70年代末80年代中 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 1996年以后 2000年以后,有序快速发展期,会计核算软件转型期,企业信息化: 系统集成阶段,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我国以财务软件为基础 的发展历程,会计核算软件 80年代,简单的记账 算账 查账 编制报表,财务软件 90年代,网络财务软件 2000年代,管理软件 21世纪,简单的记账 算账 查账 编制报表,简单的记账 算账 查账 编制报表,简单的记账 算账 查账 编制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管理 应收与销售核算管理 付款与采购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 成本核算,工资、固定资产管理 应收与销售核算管理 付款与采购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 成本核算,工资、固定资产管理 应收与销售核算管理 付款与采购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 成本核算,集团财务 网上付款 网上销售 网上报账 网上纳税 网上报表汇总,集团财务 网上付款 网上销售 网上报账 网上纳税 网上报表汇总,CRM/SCM 人力资源 生产制造 管理会计,账务处理,财务管理,基于网络环境下 集团财务管理,协调商务集中管理,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我国21世纪开始由“会计电算化”进入“会计信息化”的转型期 信息化: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 一般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理解和界定: 从技术层面: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从过程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价值的过程; 从组成要素层面: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人才相 互作用过程。,会计信息化 与企业信息化相呼应的一个概念,表述了我国继会计电算化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化阶段体现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 (1)会计业务流程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解决了会计信息滞后; (2)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无缝集成,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消除了“信息孤岛”,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结构 指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之间的构成框架(如何构建一个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 部件:系统由哪些要素(要件、子系统)组成 接口:各个部件(要素)之间的连接要素(数据表、硬件、软件等) 主要的结构类型 概念结构(一般结构):按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划分部件 功能结构:按会计核算职能划分部件(不同行业结构不同) 层次结构:按管理的层次划分部件(核算、管理、决策; 作业、战术、战略) 硬件结构(物理结构):按系统硬件的组成及连接方式 (1)中央主机及终端结构 (2)局域网连接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F/S,C/S) (3)企业网(Intranet)连接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三层C/S,B/S) 集成的会计信息系统结构: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融为一体。,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系统组成的要素(部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硬件设施设备,软件系统,会计数据库,会计规程,人员,信息处理:主机、服务器、工作站、终端、输入/输出、存储等,信息传输:交换机、MODEM、路由器、通信介质、通信协议等,机房设施:电源保护、安全防范等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工具软件:办公软件(文字编辑、表处理等)、开发工具(语言),会计软件: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会计法规、制度、政策等,系统建立、运行、维护使用的各种管理制度、控制制度等,开发人员:分析、设计、编程,使用维护人员:数据输入、信息输出与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会计档案管理,按会计核算职能建立的AIS功能结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账 务 处 理 子 系 统,工 资 核 算 子 系 统,固 定 资 产 核 算 子 系 统,材 料 核 算 子 系 统,成 本 核 算 子 系 统,销 售 核 算 子 系 统,报 表 处 理 子 系 统,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按管理层次构建的AIS层次结构,会计账簿,其他部门信息资料,市场信息资料,控制指标,计划数据,其他管理数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财务控制信息,财务计划报表,财务分析报表,决策信息,预测信息,ADSS,AMIS,AIS,财务 信息,决策 方案,核算 信息,控制 信息,三层次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第1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按会计核算职能建立的AIS各子系统间的数据接口,记账凭证,会计科目体系规则,会计报表编制规则,各科目发生额、余额,各种费用发生额,转账凭证,(机制转账凭证),成本计算单,产品收、发、存汇总表,产品收、发、存汇总表,产品单位成本,材料收、发、存汇总表,计提折旧,工资汇总表,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按会计核算职能建立的AIS各子系统间的数据联系表,输出数据的子系统,接收,输出,总账处理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产成品与销售,核算子系统,应收、应付,核算子系统,报表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工资费用分配结转凭,证,职工福利费分配,结转凭证,工资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销售费用,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凭,证,折旧费用计提分,配凭证,折旧费用分配表,材料核算子,系统,材料费用分配凭证,,差异分配凭证,燃料,费用分配凭证等,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燃料费用,分配表,材料差,异汇总分配表,总账处理子,系统,费用科目归集的,费用发生额等,销售费用,预收,货款等,各科目的余额、发生额,、累计发生额,批凭证,成本核算子,系统,各种费用分配凭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产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定额成本,,各成本项目的成本,产成品与销,售核算子系,统,利润分配与结转凭,证,工厂成本转销凭,证,应收账款凭证等,产品赊销凭,证,货款收回,凭证,产品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利润,各种,税金,应收、应付,核算子系统,应收、应付账款的发,生和清偿凭证,赊销、赊购业务的余额,、发生额,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第1章 电算化会计概述,一、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本讲小结,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什么是内部控制? 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护公司的资产、保证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我国由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第四条中定义如下: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4)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具备条件的,还应同时实现其他控制目标。”,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初)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内部控制结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三要素)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世纪80年代)(五要素)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20世纪90年代)(八要素) 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五要素: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八要素: 在五要素基础上增加: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应对,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企事业单位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套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是设计和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依据之一,也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进行审计的依据之一。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护会计信息系统资产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性,以及保证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会计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数据库、运行规程等要素组成。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在对会计信息系统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危害,其控制目标主要有: (1)及时提供正确、完整、可靠、可用的会计信息,为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提供支持保障。 (2)保证会计业务处理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要求,无论是系统开发阶段还是运行维护阶段都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系统及其处理的经济业务合规合法。 (3)保护会计信息系统资产和资源,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4)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辅助管理者提升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管理水平。,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我国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18号-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中第一条就明确了制定规范的目的:“为了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制定本规范。” 同时还发布了配套的应用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18号第一章第三条针对信息系统的控制目标给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企业在建立并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重大信息系统事项应履行审批程序;(二)信息系统开发、变更和维护流程应当清晰,授权审批程序应当明确;(三)信息系统应当建立访问安全制度,操作权限、信息使用、信息管理应当有明确规定;(四)硬件管理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科学合理;(五)会计电算化流程应当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和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等制度应当完善。”,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特点: (1)系统开发阶段的控制是其他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2)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3)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化,部分控制自动化、程序化。 (4)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控制的内容更加广泛。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 一般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