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_第1页
3.3.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_第2页
3.3.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_第3页
3.3.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_第4页
3.3.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 对点训练题组1酸雨及其防治1酸雨能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下列说法中与酸雨有直接关系的是()造成植物死亡造成土壤酸化使湖泊富营养化,鱼类死亡危害建筑设施危害桥梁和电信电缆A BC D答案D解析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使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中N、P元素含量增高的缘故,与酸雨无关。酸雨能使湖泊的酸性增强,鱼类因不适应也能死亡。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 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光化学烟雾主要与氮的氧化物有关,臭氧空洞主要与氟氯代烃的排放有关,温室效应主要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有关。题组2浓硫酸的特性3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答案D解析A、B、C项中浓硫酸显示吸水性,D项中浓H2SO4显示脱水性,使pH试纸变黑。4下列关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不宜用铝质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答案D解析铝在常温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都能发生钝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硫酸浓度减小;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硝酸,溶质质量减小,硝酸浓度减小。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需要加热,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不需要加热。5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浓硫酸 B稀硫酸C浓硝酸 D稀硝酸答案C解析Cu与稀H2SO4不反应,其余三项可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得出结论,也可根据电子守恒法,相同质量的铜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数相等,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硫由6价降低至4价,铜与浓硝酸反应,氮由5价降低至4价,铜与稀硝酸反应,氮由5价降低至3价,由电子守恒知,铜与浓硝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最多。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答案D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退色,B项正确;SO2有毒,要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C项正确;反应液中H2SO4的浓度较高,不能向中加水,应将中溶液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D项错误。题组3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比较7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能作干燥剂B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C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D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答案B解析A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C中浓硫酸在加热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稀硫酸与铜不反应;D中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稀硫酸与铁可发生反应;B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稀硫酸表现弱氧化性。8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2SO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产生的SO2为0.100 mol 产生的SO2少于0.100 mol除SO2外还会有H2产生A BC D答案C解析锌与浓硫酸不会“钝化”,故不正确;开始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反应进行,H2SO4浓度变稀,又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因生成SO2的反应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不到0.200 mol,故生成的SO2少于0.100 mol,因此本题正确。9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与铜片反应B与石蕊溶液反应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答案C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涂在纸上,使其脱水炭化变黑色,稀硫酸涂在纸上无明显变化。10如图是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B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C50 mL该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D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 3.36 L答案A解析A项,c18.4 molL1;B项,等体积水的质量小于浓H2SO4的质量,故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C项,由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可知,当0.05 L18.4 molL10.92 mol的H2SO4完全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为0.46 mol,由于反应后期,H2SO4浓度减小,稀H2SO4与Cu不反应,则被还原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D项,标准状况下,Al遇浓H2SO4“钝化”。综合强化11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正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F_;GH_;D的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答案(1)(NH4)2SO3SO2SO3(2)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C2H2SO4(浓)CO22SO22H2O(3)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解析本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突破口。根据“B是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可知B是SO2气体,则C是SO3,D是硫酸。根据“G是红棕色气体”可知G是NO2气体,逆推,F是NO气体,E是NH3。A能与硫酸反应放出SO2,其阴离子必然是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但考虑到是正盐,可以确定其阴离子是亚硫酸根离子;同时A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氨气,A中必然含有铵根离子。由此判断A为(NH4)2SO3。12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利用铜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以上两种方法哪种好?_,原因是_。答案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第一种方法好制得相同质量的产品,第一种方法消耗的硫酸少;第二种方法生成SO2,会造成大气污染;第一种方法节约能源解析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Cu与O2反应后的产物迅速溶解在热的稀硫酸中生成CuSO4;第二种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浓H2SO4会被还原为SO2,其利用率降低且生成的气体有毒。13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木炭粉氧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SO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装置(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B瓶溶液的作用是_,C瓶溶液的作用是_。(3)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4)装置中所盛溶液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答案(1)(2)验证产物中有SO2气体将产物中SO2气体全部氧化吸收确认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3)无水硫酸铜水蒸气由于产物通过装置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装置必须在装置之前(4)澄清石灰水CO2解析(1)浓硫酸与木炭反应产物是SO2、CO2和H2O。由于、中装的都是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必须先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二氧化硫和CO2,由于二氧化硫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必须先验证和除去二氧化硫后再验证CO2,由此可以得出连接顺序应当是。(2)A瓶中品红溶液退色,可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硫,C瓶溶液不退色说明进入C瓶的气体中已没有二氧化硫,从而推断出B瓶溶液的作用是氧化吸收从A瓶出来的全部二氧化硫,因而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这时气流中二氧化硫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3)因为是验证水蒸气的,比较熟悉的是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4)由于从中C瓶出来的气流中已确定没有二氧化硫,中盛澄清石灰水,用来验证气流中的CO2。1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1)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所依据的现象是_,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中若有3.2 g Cu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 mol。(2)在装置乙的试管口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欲观察生成的CuSO4溶液的颜色,应采取的操作是_。(4)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填“有”或“没有”)消耗完毕。其理由是_。答案(1)乙中品红溶液退色Cu2H2SO4(浓)CuSO4SO22H2O0.05(2)2OHSO2=SOH2O(3)将反应后的液体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后观察颜色(4)没有因随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的进行,硫酸变稀,而稀H2SO4不与Cu反应,故H2SO4不会消耗完解析(1)铜与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