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误区”看新课改_第1页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_第2页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_第3页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_第4页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下一页 1 2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的革命。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吸收的许多国外新理念没有完全本土化,有些理论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论证,因此我们的改革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地实验,不断地探索、创新。由于对新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难免会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给新课改的进一步向前推进带来阻力。笔者认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以下几种误区亟待我们进行反思、总结,以推动新课改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常言道,改革需要破旧立新,不破不立,然而改革也容易使人激进、走向极端。在新课改实施中,许多教师在接受了一些新观念之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传统教育教学中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对传统全盘否定,认为凡是传统的就不是“新理念”,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笔者认为,目前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主要有:1.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一味地表扬称赞,缺少批评指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我们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从口头表扬、称赞到奖小红星、小玩具、糖果、文具等等,数不胜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课上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道:“你真棒!”“你真聪明!”课堂上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赏识教育吗?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常常事与愿违,表扬与奖励的滥用和泛化使我们看到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学生们在频繁的表扬和奖励面前已变得不再激动兴奋而几近麻木,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已转化为对毫无意义的表扬和既得物质利益的追求,过多的表扬和奖励对学生来说就像吃腻了山珍海味一样,激不起半点兴趣。究其原因,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生的表扬过于泛滥、虚伪,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二是只注重表扬奖励,疏于批评指正。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对学生多次提问,所有回答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给予表扬:“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学生每发一次言老师奖一颗小红星,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小红星了,多的还有五六颗。这种表扬过于泛滥,同学之间没有比较鉴别,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里,每人都有表扬,也就使表扬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在课改中,许多教师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以致于学生的见解离题万里时,教师也会言不由衷地称赞一两句。这种做法实际上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下去只会助长学生的傲慢情绪,同时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学生习惯于生活在赞扬声中,接受不了来自任何一方的批评,有了错误也不愿意承认,从而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表扬和批评要真实,有针对性,要恰如其分,把握好良好的度,任何事物过犹不及。诚然,表扬是维护学生自尊心、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但批评指正有时比表扬显得更为珍贵,有时让孩子体会失败也绝非是一件坏事。正如马丁?斯利曼在乐观儿童中写道:“孩子想要成功,必须学会失败,接受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失败和痛苦是构成最终成功和喜悦的基本因素。”表扬和批评犹如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教育的天平就会失衡。2.学习方式一味追求“探究式”,完全排斥“接受式”等其他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提到学习方式的转变,许多教师马上就会想到“自主、合作、探究”,并常常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对立起来。于是,凡“教学必探究”,即使有许多教学内容如历史、语文等一些无法或无须探究的问题也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事实上,“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两者并非是完全对立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局限性。“探究式”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等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事实上,简单的模仿、重复训练、机械的记忆并非“接受式”学习的本来特征,探究式学习也并非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决定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效的关键并不在于学习方式本身,而在于学习者的态度、方法、已有学习水平和学习的条件。学习方式运用得好坏,关键在于选择。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科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要把“探究式”和“接受式”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将各种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适合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3.一味强调学生“主体”,弱化教师“主导”。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利,但这并不与教师的“主导”相对立。然而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有的提出一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过去是“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这种对教师作用的不断弱化,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正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因此,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但更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在新课改中,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只重过程,不重结果;重能力训练,轻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追求课堂气氛活跃,不追求教学秩序等等。这种“非此即彼”的倾向,把改革和传统对立起来,在我国教育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