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 出示情境图(教材中的情境图略加改动:“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问: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样买呢?说说你的想法,再列出综合算式求一共要付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列出下列算式:(1) 可以买同一种棋。 买5副中国象棋。列式:12 5。 买5副围棋。列式:15 5。(2) 可以两种棋都买。 买1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列式:12 + 15 4。 买4副中国象棋和1副围棋。列式:12 4 + 15。 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列式:12 2 + 15 3。 买3副中国象棋和2副围棋。列式:12 3 + 15 2。提问:、两式是一步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出得数,、两式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还记得运算顺序吗?(学生口答)再问:、两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答)这样的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说明:对原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略加改动,把“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使例题更具开放性:一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购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是列出的算式中一步、两步、三步运算的情况都有,既复习了过去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的旧知,又自然地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新知;三是为进一步学习例题算式的变式创造了条件,使变式后的数量关系和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二、 自主探索,总结顺序1. 教学例题。(1) 尝试:学生独立试做122+153。(2) 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3) 讨论:黑板上的计算对吗?他们各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联系情境图中的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4)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5) 练习:在知道哪一种算法更简单的基础上,再次自主练习12 3 + 15 2。练习后同桌交流。2. 变式例题。(1) 出示变式题:(2) 提出问题:12 2 + 15 3 12 2 + 15 3 12 2 + 15 3 12 2 + 15 3 12 2 - 15 3 如果情境图场景不变,并提供以下信息供你选择: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买中国象棋用了12元,买围棋用了15元。你能说出每道算式所需要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 说说每道算式各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3) 集体讨论。学生想说哪一道算式就说哪一道算式。一个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做评价准备。3. “试一试”。(1) 独立试做。(2) 同桌交流一道题的运算顺序。(3) 全班讨论:你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强调运算顺序,强调书写规范)4. 总结顺序。提问:今天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指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让学生阅读课本,提出不懂的问题。说明: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先让学生通过类推,联系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例题的变式,由算式选择合适的信息,再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最后通过“试一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全班讨论,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和书写规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便水到渠成了。三、 练习反馈,巩固深化第一层次:口答。1. 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在小组内说说每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 40 2 - 15 540 2 + 15 5 50 5 + 8 550 + 5 8 + 5 36 - 6 5 336 - 6 5 + 32. 下面各题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选择。(1) 28 2 - 45 5 求积 求差 求商(2) 84 3 - 98 + 2 求和 求差 求积(3) 90 + 56 2 3 求积 求和 求商第二层次:辨析、比较。1. 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想想做做”第2题)先讨论课本上的两题,再补充讨论以下两题。2. 比较每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想想做做”第3题)先同桌每人各做一组题,再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讨论。重点讨论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层次:解决问题。1. 做“想想做做”第4题。2. 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出综合算式,说说运算顺序。说明:设计层次分明的三组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深化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选择、改错等不同练习形式,对学生容易错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使“算”与“用”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1题、第6题。评析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两步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需要。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结合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进行,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教学对此做了整体思考:第一,在新课导入中创设了李老师到商店买棋的情境,让学生为老师设计买棋方案并列出算式,既复习旧知,又有机引入新课。第二,在理解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反复联系例题和变式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真正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第三,在巩固练习中利用课本上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新知。这样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算”与“用”和谐交融。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二是注重学习材料的创设。教材有一幅情境图,如果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再探索运算顺序,也能达到教学目的,但方法唯一,用途单一。为此,本课设计对原例题情境进行了两次改动:第一次改动是将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这样使例题更具有开放性;第二次是提供“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买中国象棋用了12元,买围棋用了15元”等多种信息,让学生根据变式后的算式选择信息,这样由算式到条件,从综合算式倒回去思考数学问题,在展开充分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此外,在巩固练习中对比、选择、改错等不同形式、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设计,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三是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善。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三步混合运算是在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只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从两步混合运算到三步混合运算的迁移。本课设计采用学生自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