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_第1页
“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_第2页
“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_第3页
“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_第4页
“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2O”和溶液的知识目标与中考题特点知识目标在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题中,考察水和溶液这一专题知识的核心知识点如下。水的组成与净化部分:1.通过电解水实验考察本实验基本技能和判断水的组成。2.区分硬水软水的方法。3.爱护水资源的两种措施和三种净化水的方法。溶液部分:1.考察溶液的组成,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从生活实例中认识乳化功能。2.从两种典型物质的溶解过程中考察溶解过程发生吸热和放热两种变化。3.考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关系。4考察溶解度表示中的四个要素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试题特点:考察水和溶液这一专题知识的中考题编制特点是,重视知识属性考察核心知识、强调不同板块知识融合考察知识应用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知识应用价值、试题环节以问题生成方式呈现鼓励自主探究。这一特点的中考题主要是”四考”,现分析如下:一考基础知识拼盘以水为线索,将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与转化、防止水污染、水的净化与爱护水资源这些知识融合。主要考察的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些题在中考题中难度是中档偏易,在选择题中四个选项内容全,其中有一项内容知识难度和灵活性相对大一点。如:例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例2.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中含有氢分子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二考探索微观世界初中教学“要通过水的相关知识建立微粒观的概念”,为学生升入高中进一步学习必备的知识。中考题一般也采用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中考题中的内容涉及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原子、分子和离子、元素的宏观意义和粒子的微观意义、物质组成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些内容一般是给出水的化学式或水通电后分解的微粒变化图式,这类中考题主要是从化学式的五方面的意义或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直接提问,再就是给出错误或不完整的叙述让我们来做正确的判断。如:例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三考问题层层深入从近五年各省市中考题分析,很多中档水平的探究题是应用水这方面的知识为线索,采取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示,而且试题的技巧性也较强。这类题从难度上会从三个层次提问:简单、中档、开放,即前一、二问是基础知识,相对简单,越往后面的提问,难度越大,特别是这类题的最后一空难度和灵活性都是较大的,如:例4.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世界上各种的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绿色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四考两变三挖掘所谓“两变”就是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式,另一种表格式,在考察溶解度方面的试题时一般只发现这两种题型,如果某地区连续几年用例图表式题型,会考虑变成表格式题型,当然也不能排出将这两种形式集合在一道题中,如:例5.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右图2)回答下列问题:(1)B是的溶解度曲线。(2)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三挖掘”就是挖掘溶解度曲线中的“点、线、面”“点”就是两条溶解度曲线交叉点的意义,“线”就是某一条溶解度曲线表达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解度变化特点,“面”的内容就较宽泛了,如两种溶解度曲线意义的比较、某种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变、在某一点某物质饱和溶液与溶质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