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_第1页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_第2页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_第3页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_第4页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片断(人教新课标版)第七章:三角形7.3 多边形的内角和(之外角和部分)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与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分析,并用四种角度来理解与体会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的道理,层层推进,梯次展开,把学生带进思维的王国,并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体会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方便。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分析讨论,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之美,本节课引导学生多体会数学的内在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探索、深入理解与应用。对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内容方法(人教版)第七章:三角形7.3 多边形的内角和(之外角和部分)启发与讨论。复习提问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n-2)·180°。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生:三角形的一边和这个顶点的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一个三角形有多少个外角?理由。生:有6个,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共6个。(师:每个顶点处的两个外角是相等的)。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和?生: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再相加,叫三角形的外角和。新课过程(人教新课标七下,以后同)在P83页中已有题:如图,∠BAE,∠FBC,∠ACD是三角形的外角,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三角形的外角和吗?师:谁来说一说如何证明?生:利用∠CAE,∠ABF,∠BCD是平角,∠CAE+∠ABF+∠BCD=540°,又因为∠ABC+∠ACB+∠BA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EAB+∠FBC+∠ACD=360°。师:这个证法很好,我们还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不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同学们下来还可以去想想,现在请大家用语言来总结这个结论。生: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师:刚才我们定义了三角形的外角和,你能定义多边形的外角和吗?生: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之和就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师:同学们有当数学家的天赋,我们的数学家也是这样定义的。现在我们要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先看简单的,求一个四边形的外角和,如图所示,应如何进行?生:四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加上相邻的内角为180°,有四个顶点,总和为4×180°=720°,又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4-2)×180°=360°,所以外角和为720°-360°=360°。师:完全正确,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的思路来证明四边形的外角和,很不错的。有何结论?生:四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书:P88(内容如下)师:有何结论?生:六边形外角和为360°。师:根据我们刚才的三个结论?你有何猜想?生: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师:这个想法很好的,也就是不管其边数为多少(n≥3),其外角和为360°,是不变的。要证明了才能把猜想变成真理,请思考如何证明?设边数为n(n≥3)。请大家动笔在草稿本上算算。(给学生几分钟思考的时间)生:n边形有n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之和为180°,有n个180°,这些角的总和为:180°n,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所以n边形的外角和为:180°n-(n-2)·180°=360°。师:很好的,现在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猜想。得到结论,谁来总结一下?生:定理:n(n≥3)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师:这个定理很美,不管其边数怎样变化,其外角和是不变的。这是我们通过计算得来的,应该还能通过其它的角度让我们认识得更清楚一点,如图所示,通过作这样的辅助线您能证明吗?把AB平移到CG的位置。(学生思考几分钟)生:CG是由AB平移得来的,∴ABCG∴∠EAB=∠ACG。∠DCG=∠DBF∴∠DCA+∠EAB+∠FBD=∠DCA+∠ACG+∠GCD=360°师:很好,可以这样想的,把三角形缩成一个点,其外角刚好围成一个圆,当然是360°了。再看一看四边形,也能这样吗?师:过C作CKDE,CMAF,看其中的相同颜色的弧所在的角生:有∠HDA=∠DCK,∠EAL=∠KLB=∠KCM,∠FBG=∠GCM。把这些外角移在一起,刚好围成一个圆。师:回答正确,也可以这样理解,把四边形缩成一个点,其外角和刚好围成一个圆,当然外角和不变了。师:更多的边数呢?生(兴奋的):一样的,先把多边形缩成一个点,其外角和刚好围成一个圆,当然是360°,不管其边数怎样变化,其外角和不变。师:是这样的,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面向CD,沿着CA前进时,方向改变为∠DCA,沿AB前进,其方向改变为∠EAB,也就是∠ACG的大小,再AB方转向CD时,方向改变量的大小是∠DCG,此时回到CD方向,刚好转了一圈,是360°。四边形也可以这样理解吗?生:假设面向CG,面向CH,转动∠HCG,面向DE再转∠HCK,面向AB,再转∠KCM,最后转∠MCG回到出发的位置。刚好转了一圈,因此是外角和是360°。师:再换种理解方法,假设一人从A出发,经过各个顶点。然后回到出发的A点,这个人所转过的角的和恰好是一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刚好转了一圈回到出发点,因此其外角和是360°。请大家看书,P89页内容。如下:(下课铃打响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师:请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