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只生不养成标签_第1页
“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只生不养成标签_第2页
“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只生不养成标签_第3页
“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只生不养成标签_第4页
“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只生不养成标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一代”初为父母感艰难 只生不养成标签搜索“独二代”、“父母”这两个词,会出现什么样的页面?“七成父母只生不养”、“独二代健康状况引人关注”、“独二代更易感到孤独”伴随成长,一路非难不断,这对有相当承受能力的“独一代”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干扰。但是,初为父母,他们却感受到了不易只生不养被标签在常人眼中,“独一代”尽管已经生了孩子,但他们自小习惯了被别人照顾,尚未学会怎样照顾别人,基本上不会抚养孩子“只生不养”成为他们的又一个标签。“只生不养之辞严格地说根本就不成立。隔代教养难道不正是“独二代”父母选择的一种教养方式吗?怎么就成了不养了?若不能贴身带着养就叫不养的话,我想不养父母的比例会更高。所谓不养并非他们不愿、不肯、实在是不能!”轻松教好独二代作者顾建梅表示,“独一代”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房奴”、“车奴”、“卡奴”的他们背负着生活、工作的重压。种种压力之下,祖辈的援手无疑雪中送炭,使他们极易做出让祖辈分流压力的决定。于是,隔代教养在一片质疑声中依旧保持上升的比例。另外,孙辈数量减少,双方老人纷纷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她看来,隔代教育确有诸多弊端,可是如果人们明知有这些弊端却仍然选择这种方式就一定有他非如此不可的理由,而并不像批判者以为的,是父母自私没有责任感。“独一代的身份标签并非来自于他们真的做了什么,而来自于人们对他们行为的片面诠释和由此阐发的联想。”拼养,却是这代父母中独有的形式有孩子的家庭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玩伴小组,每一对父母轮流周末照看本小组中几个家庭的两三个孩子。这样,孩子们有了玩伴,家长们也可以放手去过自己想过的周末“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幼儿,同龄群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拼养对他们而言是如鱼得水。”顾建梅告诉记者,根据相似性原则,人们自然倾向于同有共同属性的同龄人交往。学前儿童就有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欲望,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游戏规则,而他们的特定交往需求是成人所无法全部予以满足的。不过,拼养表面上拼的是孩子,实际上拷问的却是家长的素质。顾建梅建议,在选择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你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你能客观、冷静、平等、包容地对待其他轮值家长吗?你能不偏不倚地评价拼养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吗?“如果你做不到,你可以不选择拼养。这并非是拼养有哪儿对不住您,而是你的个体体质对拼养过敏,不合适这一形式。”过度早教被焦虑思维训练馆、音乐培训中心、儿童生活馆各种各样的幼儿早教机构层出不穷,孩子被家长拉着走秀般地穿梭其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表示,“独二代”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忽视良好习惯培养。在一次世界心理学大会上,专家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岁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试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孙云晓研究员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欧美国家许多类似的实验和跟踪研究发现,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克制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我们习惯了过度满足孩子,使太多的孩子变成了不能等待不能忍耐的孩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对于独二代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我们坚持做10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的深刻结论。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是较为困难的。”孙云晓说。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早教“发烧友”父母,奔波于各种早教培训班之间。“这其实是独一代父母产生的教养焦虑表现。比如欠缺育儿经验、对孩子寄望过高等等。”顾建梅认为,强迫小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而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无形中成了一种“心理虐待”。此虽非父母们故意所为,但是当过度早教成为现实,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这在专家之间形成共识。孙云晓告诉记者,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曾给年轻父母们的一句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他解释,“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文龙鳞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目前,教养焦虑既然不能回避,就只能去接受。只有当我们接受了这一切时,才能与这一切慢慢磨合,并在磨合中获得使自己与现实和解并对话的智慧。”顾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