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_第1页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_第2页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_第3页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_第4页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分析与对策【】本文在对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能听懂课,不会解题”原因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习的具体对策。【】高中数学,问题分析,解决策略一 分析的目的和意义高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然而,老师常常听到学生反映:“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课题组对学生反映的“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能听懂课,不会解题”原因的调查问卷。二 主要原因及分析1学生方面学生方面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4)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对老师的依赖性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2教师方面调查表明: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映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一是讲课方式、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课时,采取“填鸭式”,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而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自然谈不上去解题了。二是老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上。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甚至偏爱部分学生。三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其他方而第一,课程设置得太多,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调查发现,有5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太多,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第二,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44%的学生认为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低。第三,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习题会做,但对资料上的习题根本不会做。在调查中发现48%的学生认为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题目做过以后只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达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应对单元测验和综合考试,而流行的资料与教材的难易相差较大,资料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三 对策与建议1从“教法”方面想办法第一,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1)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2)改变观念,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加强责任心,真正让自己从事的工作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第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第四,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创新方向发展。2从“学法”方面找出路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第一,加强学习的主动性、钻研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习要有自主性,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善于钻研。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为听课做好准备。第二,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懂就问,问老师、问同学。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份收获;一些进步,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第三,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重点、难点做好笔记。真正听懂,把知识融会贯通,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课堂、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